工作总结

工业倍增计划推进情况(4篇)

时间:2023-07-15 08:27:01  阅读:

篇一:工业倍增计划推进情况

  

篇二:工业倍增计划推进情况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2年度全市推进工业发展倍增计划先进单位和个人的通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武汉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3.02.02?

  【字

  号】武政[2013]12号

  【施行日期】2013.02.0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2年度全市推进工业发展倍增计划先进单位和个人的通报

  (武政〔2013〕12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2012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当前武汉面临的诸多重大战略机遇,努力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不利因素影响,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全面推进工业发展“倍增计划”,促进了全市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市工业总产值实现历史性跨越、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位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第2位,千亿元产业达到5个、百亿元企业达到12户,工业倍增示范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之快为武汉工业园区建设历史之最,规模之大是武汉工业园区建设近十年之和。

  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进一步调动全市上下加快推进工业发展“倍增计划”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经研究,决定授予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等74户企业2012年度全市发展进步奖企业、江夏区人民政府等9个单位2012年度全市工业

  倍增示范园区建设先进单位、汉南区经济和信息化局等15个单位2012年度全市工业倍增工作(经济运行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先进单位、黄卉等80人全市工业倍增示范园区建设先进个人称号(具体名单附后),并予以通报表彰。

  希望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继续弘扬“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各区、各部门、全市工业战线各单位及广大干部职工要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学习,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以及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推动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持续推进工业发展“倍增计划”,千方百计扩投资、建园区、壮主体、促转型、抓协调,努力促进工业经济再上新台阶,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武汉市人民政府

  2013年2月2日

  2012年度全市推进工业发展倍增计划先进单位和个人名单

  一、全市发展进步奖企业(74户)

  (一)产值过500亿元的增长企业(2户)

  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湖北省电力公司

  (二)产值在100亿元至500亿元之间的增长企业(8户)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华中电网有限公司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冠捷显示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三)产值在50亿元至100亿元之间的增长企业(9户)

  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

  武汉海尔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百威(武汉)国际啤酒有限公司

  益海嘉里(武汉)粮油工业有限公司

  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人福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东风鸿泰武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

  (四)产值在10亿元至50亿元之间的增长企业(55户)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中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中公司

  武汉重冶阳逻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武汉提爱思全兴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武汉加多宝饮料有限公司

  TCL空调器(武汉)有限公司

  市天然气有限公司

  武汉统一企业食品有限公司

  武汉中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凌云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金牛经济发展有限公司

  武汉晨鸣汉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顶益食品有限公司

  湖北法雷奥车灯有限公司

  武汉苏泊尔炊具有限公司

  武汉顶津食品有限公司

  湖北友芝友乳业有限责任公司

  东风模具冲压技术有限公司

  市汉口精武食品工业园有限公司

  武汉恒生光电产业有限公司

  武汉中原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新世纪商汇金属材料市场股份有限公司

  远大医药(中国)有限公司

  武汉双柳武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东风鸿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东发车轮分公司

  可口可乐(湖北)饮料有限公司

  武汉凡谷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市江夏区江南实业有限公司

  武汉恒发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

  武汉中粮肉食品有限公司

  湖北华舟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麦克维尔空调制冷(武汉)有限公司

  国电青山热电有限公司

  航天电工技术有限公司

  东风伟世通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武汉佛吉亚通达排气系统有限公司

  中冶连铸技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玛丽文化用品有限公司

  市太行冶金材料有限公司

  武汉虹之彩包装印刷有限公司

  盛隆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塑料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爱机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武汉爱帝集团有限公司

  蒂森克虏伯激光拼焊板(武汉)有限公司

  联塑科技发展(武汉)有限公司

  东风易进武汉工业有限公司

  武汉雅都超达包装印刷有限公司

  武汉有机实业有限公司

  湖北海大饲料有限公司

  东风扬子江汽车(武汉)有限责任公司

  (对上述企业的政策奖励以市统计局最终发布的2012年度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数据为依据)

  二、全市工业倍增示范园区建设先进单位(9个)

  (一)优胜奖(3个)

  江夏区人民政府

  黄陂区人民政府

  蔡甸区人民政府

  (二)优秀奖(3个)

  汉南区人民政府

  东西湖区人民政府

  新洲区人民政府

  (三)进步奖(3个)

  洪山区人民政府

  青山区人民政府

  汉阳区人民政府

  三、全市工业倍增工作(经济运行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先进单位(15个)

  汉南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新洲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蔡甸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黄陂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江夏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洪山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东西湖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企业服务局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汉阳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青山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江岸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江汉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硚口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武昌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四、全市工业倍增示范园区建设先进个人(80名)

  黄

  卉

  陈

  湖

  刘永明

  王劲松

  王

  义

  柳杨林

  余

  翔

  黄

  继

  曹

  磊

  王有财

  李亚乔

  朱刚桥

  卢祖意

  左文正

  李红艳

  陈

  健

  熊少丽

  刘

  琦

  舒克友

  周立武

  曾之俊

  陈斯蓉

  王

  伟

  胡

  红

  江国文

  刘泽波

  刘庆华

  虞诗龙

  万汉桥

  袁志繁

  刘开方

  范

  敏

  沈

  悦

  丁明广

  李

  劼

  刘

  涛

  苏光德

  徐

  斌

  李绪红

  管维福

  李克银

  朱传彪

  李义月

  李小林

  胡

  波

  程维楚

  陈执彬

  刘希平

  邵

  峰

  彭国勇

  金德勇

  王金霞

  彭学斌

  程

  庆

  张均涛

  詹仲鹏

  龚德勤

  柳发源

  胡长春

  王

  兰

  张文胜

  张积慧

  李文革

  肖中想

  熊金涛

  刘

  旭

  朱建秋

  吴重远

  刘又喜

  潘

  凡

  屈爱滨

  张

  琥

  吴

  军

  刘

  杨

  高世鹏

  李

  焱

  王松林

  沈

  钧

  肖大钢

  陈家强

篇三:工业倍增计划推进情况

  

  关于实施工业企业倍增计划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关于实施工业企业倍增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明确“倍增计划”工作机制、标准和流程,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目标要求

  按照“选好选优、培优培强”的原则,在全县范围内选取一定数量的企业,支持其通过科技创新、发展总部经济、推进兼并重组、加强产业链整合、强化资本运作和创新招商等手段提升综合竞争力,力争通过3至5年,推动重点企业实现规模与效益倍增。倍增企业的倍增目标,原则上以××年度的数据为基础,在约定年限内实现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至少翻一倍,支撑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对应的税收效益等相应增长。

  二、企业遴选

  (一)遴选原则

  1.可创性。倍增企业须具有良好的经营能力、运营团队和增长基础,并且制定可行的倍增方案。

  2.创新性。倍增企业能通过科技创新、发展总部经济、兼并重组、产业链整合、资本运营、创新招商等要素供给实现倍增。

  3.示范性。对倍增企业的培育方式和企业自身发展模式,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经验。

  4.补强性。优先考虑扶持对改善我县产业发展有重要意义的企业。

  (二)企业申报条件

  1.企业在××注册、纳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2.××年营业收入不低于2000万元,营业收入增长不低于5%,利润总额为正数。高新技术企业不受此条件限制。

  3.具有良好发展基础,所在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拥有优秀的管理团队和技术团队。有明确的倍增方案,倍增意愿强烈。

  4.依法经营,诚实守信。企业信用评价良好,环保、安全等方面不能为国家限制性企业。

  5.具备科技创新、总部经济、产业链整合、资本运营和创新招商等成长驱动因素的一项或多项。其中,科技创新驱动,侧重选取研发投入较大、拥有专利较多、知识产权及技术投入较大的企业;总部经济驱动,侧重选取已在我县建立总部或正在启动总部建设的企业;

  产业链整合驱动,侧重选取具有整合上下游产供销环节的企业;资本运营驱动,侧重选取上市后备企业及上市梯度企业库中,上市条件较为成熟的企业;创新招商驱动,侧重利用以商招商等新的招商手段和方式,引进关联性产业或企业。另外,如企业具备其它符合集约型经济发展的创新性要素,同样可视作具备成长驱动因素。

  (三)企业申报及遴选程序

  1.发布申报通知。县政府公布“倍增计划”的申报通知,公布企业遴选工作机制及措施,组织发动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

  2.企业申报。企业根据申报通知要求,自愿进行申报。

  3.形式审查。县“倍增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倍增办”)对申报企业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由税务、统计、财政等部门核对企业提交的相关数据。

  4.审查通过后发相关部门征求意见。

  5、公布“倍增计划”企业名单。

  三、扶持措施

  (一)倍增政策支持。县商务和粮食局、财政局、经济科技和信息化局、金融办、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等部门梳理公布原有普惠性政策清单,其资助额度、比例和限额可分别对倍增企业按照原

篇四:工业倍增计划推进情况

  

  XX县工业园区创新发展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20—2022年)

  为贯彻落实《XX省促进开发区创新发展三年倍增行动计划(2020-2022年)》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快我县工业园区转型升级、提质提效步伐,努力实现“三年倍增”,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落实“六稳”工作和“六保”任务要求。按照“育龙头、补链条、建平台、保要素、强集群”的思路,聚焦市场主体,补齐短板弱项,以改释放活力,以创新实现倍增,持续深入推进工业园区改和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工业园区作为主攻工业主战场、民营经济聚焦区、改开放排头兵作用,为加快建设老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行动目标

  对标“主攻工业、三年再翻番”总体目标,结合我县工业园区发展实际,通过三年努力,推动园区在产业集群上再壮

  大、改开放上再深化、营商环境上再提升、在责任落实上再发力,力争实现“一个跨越,两个提升,三个突破”。

  (一)“一个跨越”。工业园区在2019年的基础上,到2022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达到120亿元。

  (二)“两个提升”。一是产业集聚度显著提升,到2022年,园区首位产业集聚度力争达到75%;二是园区综合效益指标效益显著提升,到2022年,园区利润总额力争达到7亿元。

  (三)“三个突破”。一是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实现突破,在持续保持全省领先位置基础上,到2022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力争突破80%,推动相关产业逐步迈向产业链的中高端;二是“亩产论英雄”实现突破,到2022年,实现亩均投资强度力争达到400万元,亩均营业收入力争达到450万元,亩均利润力争达到35万元;三是工业园区综合排名实现突破,到2022年,工业园区综合排名力争进入全省前50名。

  三、工作举措

  (一)抓产业集群,全面壮大首位产业。出台针对元源新材等玻纤首位产业龙头企业的专项扶持政策,采用“一事一议”方式,集中力量扶持龙头企业。围绕玻纤新型复合材料下

  游配套产业项目,大力发展热固性、热塑性基材,电子基材、环保工程、汽车轻量化、保温隔热新型建材等终端应用延伸,不断完善首位产业链条。启动元源新材项目二期建设,建成投产后年主营业务收入力争突破30亿元,力争到2022年,全县首位产业规模总量达到100亿元,首位产业集聚度达到75%。全力支持市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发挥好我县玻纤复材首位产业的优势,加快汽车外饰件、内饰件等汽车轻量化产业项目的引进落户,为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好配套支撑。

  (二)抓企业培育,全面提升总量和质量。一是抓技改、扩总量。重点引导晨光稀土、海盛钨钼、南鹰电源、和润宇电源等县内龙头企业实施技改,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力争在2022年,晨光稀土销售收入超50亿元,销售收入超10亿元龙头企业达到5家。二是重点培育和必达高温材料、熠耀新材等几家企业申报专精特新企业,扶持志广新材、九谷科技等企业打造行业隐形冠军,利用好“小巨人”和隐形冠军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我县首位产业良性发展,力争三年期间,每年新培育3家专精特新企业。

  (三)抓项目建设,全面蓄积发展动能。一是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以项目为抓手,严格对

  照项目年度投资计划、倒排工期,对在建项目从开工建设到竣工投产进行全程跟踪督促,实行挂图作战,及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力争年内全部实现竣工投产(试产),力争三年内工业固投的增速每年达到15%。二是加速新签约项目落地建设。对新签约工业项目,从项目签约之日起计算,加快完成土地出让、平面规划、项目地勘、规划设计、报批报建等相关手续,以最快速度开工建设,确保项目谈成一个、建设一个,促使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力争三年内每年签约落户亿元项目20个以上。

  (四)抓招商引资,全面推动强链补链。一是强化首位产业招商,明确各产业招商团、驻点招商处和单位任务,进一步完善相关招商政策,细化招商引资考核办法,严格考核奖惩,根据我县首位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补链、强链为着力点,分区域集中力量主攻首位产业招商,引进一批工业首位产业项目,重点引进玻纤电子基材、热固性热塑料、玻纤上下游高度应用等玻纤新型复合材料产业项目。二是发挥好我县数控机床、模具、动力电池等传统优势产业的优势,积极策应配套XX新能源汽车产业,立足模具产业基地,重点引进各类数控机床、小型精密机床、工业机器人、电气设备、高端模具等项目。三是全面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全面对接长江经济

  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大力推进“三请三回”“三企”入赣等活动,完善招商产业链图和招商目标企业目录,建立工业项目招商项目库。定期组织招商推介会,通过以商招商、委托商会招商、定点招商等形式,我县重点招商项目。力争三年内每年引进20亿元以上项目1个,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0个以上,高质量完成“5020”工作任务。

  (五)抓园区建设,全面拓宽承载平台。一是快速推进园区调区扩区,加快调区扩区工作步伐,积极争取省市部门支持。加快园区扩区建设,全力推进XX高性能新材料产业园建设,力争三年内每年新增工业用地1000亩以上。二是加快功能性平台建设,科学调度,合理安排,快速推进“汽车动力总成”和“XX县首位产业孵化园”的标准厂房建设,力争三年建成标准厂房任务提前一年完成;加快建设产业创新平台,人才公寓等综合性平台建设;发挥好京禾纳米、玻纤检测中心等平台的积极作用,力争成为国内知名产业研究、研发平台。三是提升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做好“亩产效益综合评价”试点工作。加快完善低效用地和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探索节地增效新模式;持续加大“标准地

  承诺制”改力度;推进工业企业“亩均论英雄”综合评价,力争工业园区“亩产效益”水平

  稳步提升,加强综合评价结果的运用,引导扶持一批优质企业,淘汰一批低效落后企业。

  (六)抓营商环境,全面创优发展环境。一是强化用工保障,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分类指导和用工帮扶,提供“一对一”、“点对点”的企业用工保障服务。拓宽招聘渠道,加大线上招聘力度,全力提高招聘信息发布覆盖面和知晓度,为企业和应聘者提供更多的网络招聘求职渠道。加大援企稳岗力度,全面落实省市县相关经济稳定扶持政策,及时出台稳岗补贴、社保返还、社保补贴、税费返还、招工留工激励等政策,切实减轻企业经营负担。二是落实人才政策,积极落实好人才引进的相关政策,加强与大中专院校合作,对掌握核心技术、有突出贡献的人才,要打破常规,在社会保障、福利待遇、子女就学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三是强化金融支撑,大力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积极完成政策性融资项目任务,继续做好银企对接,深入实施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大力推进企业挂牌上市工作,进一步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四是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持续深入开展“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全面落实减税降费等政策措施,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扩大“全省最低气价”成果,让更多的企业享受到气价优惠政策;进一步深化电力直接交易体制改,争取将省调、市调水电站列入水电

  直接交易范围。通过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让企业更有信心、更有动力。五是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树立“无事不打扰,有事勤上门”服务理念,以“不求人,不找人”为目标,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提升践行履约意识,做好非公企业维权站点建设,对企业提出的困难问题,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推动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建立县政领导定期与企业家(商会)见面交流及企业家(商会)约访县政领导制度,定期组织企业家联谊会等交流合作活动。

  (七)抓科技创新,全面提升品牌效应。一是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提早谋划,筛选出一批优质企业,力争三年内每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家以上,争取2020年提前一年完成“主攻工业、三年再翻番”的任务。以推进“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为契机,发挥我县品牌优势和政策优势,培育更多企业上规模提档次,积极申报项目、提高整体竞争力,打造“XX制造”形象,力争井冈质量奖有零的突破,市长质量奖有量的提升。二是融入“两城两谷两带”发展,推进“新能源汽车科技城”配套产业建设,推动南鹰电源、和润宇、奥沃森等新能源电池企业,汽车总成、至越机械等汽车零配件加工企业做强做大。策应“XX纺织服装产业带”发展战略,支持九谷科技大力发展水性彩印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为纺织服装产业

  串联高新科技上游链条。三是推动校企合作,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力争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年均增长15%以上。加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动南昌大学、华东交大、赣南师大、XX理工大学等院校进行校地、校企合作并设立科研实训基地,加快省级玻纤检测中心申报建设,鼓励和引导行业龙头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重点指导元源新材、龙泰新材、京和纳米、奥沃森申报省级、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力争三年内每年新增3家省级技术中心,园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2家。

  (八)抓协同创新,全面培育新业态。加速工业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积极引导“企业上云”,着力提升上云质量;指导企业实施智能化制造,加快推进智能工厂、机器换人、数字车间项目建设,重点推进晨光稀土技改扩能、旭联新材等项目“机器换人”建设;加紧推进《XX县5G通讯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利用5G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我县5G产业发展,积极引导企业利用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平台、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推进绿色发展,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打造级“绿色园区”,鼓励企业推进清洁化生产,以节能、节水、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大力推进有色、建

  材等制造业绿色改变,推广应用节能环保新技术、新设备,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资源循环利用。

  四、工作要求

  (一)明确责任要求。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凝聚共识,集中优势资源,通过要素保障,举全县之力支持工业园区发展。主攻工业攻坚办负责日常工作的调度,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全县主攻工业的年度考核,县发改委是开发区改和创新发展工作的牵头单位,县工业园区管委会是开发区改和创新发展工作主体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商务局、教科体局、说务局、统计局、市场监管局、生态环境局、应急管理局等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切实增强责任意识,树立争先创优意识,力争我县开发区改和创新发展工作实现大跨越。

  (二)落实目标任务。各相关部门要按照省、市、县实施方案的精神,结合工作实际,明确年度阶段目标,细化分解任务,责任落实到人,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力争我县工业园区2020年至2022年,园区综合排名每年排名均进入全省前50名,全市排名前10名,三类县第一。各相关部门要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汇报,积极争取支持,建立每月工作调度通报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要加快推进园区“一枚印

  章管审批”改试点示范工作,县工业园区管委会、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等职能部门要在7月底前研究提出试点示范方案,确保完成省、市下达的改试点工作任务。

  (三)严格考核奖惩。建立年度考核奖惩机制,由县主攻工业攻坚办负责牵头考核。对受、省、市通报表彰和在全省开发区各相关指标考核排位靠前或进步较快的,以及改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著的,予以通报表彰,并建议县委、县在年度考核中加分。对因工作落实不力、沟通汇报不到位、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等主观因素,造成相关指标排名低于全市三类县第五名,对受省、市通报批评和排位落后或退位较大,对因主观因素造成园区管委会改试点示范工作进度迟缓、成效较差的,予以通报约谈,并建议县委、县取消单位评优评先资格。

  附件:《XX县工业园区创新发展三年倍增行动计划指标完成表》

相关热词搜索: 工业倍增计划推进情况 倍增 推进 情况

版权所有:巨匠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匠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匠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2001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