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遵义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精选推荐】

时间:2023-05-22 14:27:01  阅读:

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2009年政府工作回顾过去的一年,是遵义经济社会发展大事多、喜事多的一年,也是困难大、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遵义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遵义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精选推荐】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2009年政府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遵义经济社会发展大事多、喜事多的一年,也是困难大、挑战大的一年。一年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一系列严峻挑战和中央采取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政策的重大机遇,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下,以保增长为第一要务、保民生为第一目标、保稳定为第一责任,解放思想,化危为机,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全力推进“三新一强”、“四大区域”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比预期要好,主体经济指标均实现了两位数以上增长,发展总量和质量、速度与效益同步提高,“和谐遵义”建设取得明显进步。

第一,着力区域统筹,经济实力明显提升。200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20亿元,比上年增长(下同)12.6%;三次产业结构由17.9:47.8:34.3调整为16.9:47.2:35.9;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完成115亿元和46.3亿元,增长12%、18.2%;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6亿元,增长19%;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4亿元,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3806元、3661元,分别增长10.5%和10.9%。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20.6亿元,比年初增加177.8亿元,增长23.9%;各项贷款余额485.6亿元,比年初增加114亿元,增长30.7%。

黔北综合经济区建设有序推进,“四大区域”发展战略深入人心。各区域解放思想、自我加压,充分挖掘优势、创造优势和嫁接优势,形成了你追我赶、排难争先、竞相发展的可喜格局。“中部崛起”开局良好。六区(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根据各县统计上报数据初步评估,下同)427.6亿元,占全市的56.6%,增长12.7%,增加了48.2亿元;完成一般预算收入19.2亿元,占全市的41.5%,增长18%。“西部突破”成效明显。三县(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9.2亿元,占全市的27.7%,增长13%,增加了24.1亿元;完成一般预算收入11.3亿元,占全市的24.5%,增长16.7%。“东部开发”力度加大。三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8亿元,占全市的9%,增长11.4%,增加了5.6亿元;完成一般预算收入3.7亿元,占全市的8%,增长17.4%。“北部攻坚”步伐加快。三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8亿元,占全市的6.7%,增长11.6%,增加了5.28亿元;完成一般预算收入2.9亿元,占全市的6.2%,增长30.9%。

第二,着力抢抓机遇,项目建设取得突破。全力实施四批中央新增投资项目和重点项目914个,完成投资143.6亿元。中部地区:启动新蒲新区开发,新火车站片区基础设施和机场航空港建设加快;雨水路、沈阳南路等旧城改造项目完成预期目标,汇川大道—董公寺片区、南白—龙坑片区开发建设稳步推进;房地产业、城市道路及电网改造取得较好成效;启动湘江、和平等工业园区建设;遵义县氧化铝、桐梓煤化工、绥阳煤电化、遵宝钛业等在建项目扎实推进;桐梓电厂获准开展前期工作,遵义电厂顺利关闭,市区南部重点企业异地技改前期工作加快;杭瑞高速公路龙坑至白腊坎段、遵绥高速公路、南白至楠木渡二级公路开工建设,桐容二级公路快速推进,忠深二级公路建成通车,黔渝快速铁路、绕城高速公路前期工作进一步加快;遵义灌区、绥阳后水河灌区工程建设及新蒲中桥、桐梓新桥水库等工程前期工作进展顺利。西部地区:茅台高速公路、习新二级公路建成通车,仁赤高速公路开工建设,赤水河航道建设加快;赤水片区油气勘探项目正式启动,天竹纸业等项目建成投产,茅台镇环境整治加快推进;仁怀石板塘水库开工建设,习水铜灌口水库前期工作进展顺利。东部地区:杭瑞高速公路遵思段开工建设,湄余二级公路建设基本完工;构皮滩电站五台机组全部发电,乌江航道建设工程正式启动;湄凤余灌区建设力度加大,凤冈河头水库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北部地区:务川铝土矿矿权整合完成,务正道煤电铝项目取水工程开工建设;绥道二级公路基本完工;务川石垭子、正安石峰、牛都坝和道真大沙河、官庄等水利水电项目有序推进。与此同时,完成了《遵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修编工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获省批准,出台了《遵义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各地城镇建设、村庄整治步伐加快。完成城乡建设投资63亿元,增长33.3%。全市城市化率达到37.9%,提高1.5个百分点。

第三,着力机制创新,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一是全力改革攻坚。投融资体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搭建了新的融资平台,组建了七个市级工业园区管理机构,用市场手段有效缓解了发展的资金瓶颈制约;长征集团、珍酒厂改制有效实施,城乡统筹综合改革试验区、农村集体林权制度、省直管县财政试点、增值税转型、医药卫生体制、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户籍制度和政府机构等方面的改革有序推进。二是全力开放合作。坚持“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分别与广东、福建等地商业联合会、中南大学、驻黔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石油、中石化、广西银河集团及重庆大渡口区签订了合作协议,政企、政银、市校及区域合作全面推进。全年引进到位资金158亿元,增长21.5%;非公有制经济增长20%以上,占全市经济总量的39.5%,从业人员达到43万人;完成进出口总额1.9亿美元,保持了平稳增长。

第四,着力全面发展,产业基础更加夯实。一是农村经济持续向好。粮食总产量达到330万吨,为历史第二个高产年;收购烟叶187万担;竹、辣椒分别达到290万亩、101万亩,茶叶、蔬菜、中药材、红粮分别达到71万亩、91万亩、96万亩、40万亩,新建农村沼气池6.13万户,畜牧渔业产值达到95亿元;新增市级龙头企业27家,达到105家,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新增“四在农家”创建点1279个,20万户、近100万人受益;新建和改建黔北民居3万户;完成农村公路2720公里,超年度计划80%,建成乡(镇)汽车客运场站35个;加大土地复垦整理开发力度,新增耕地3657公顷,新增建设用地1037公顷;完成烟叶基础设施建设工程29万亩;治理石漠化5.63万亩、水土流失面积57.6平方公里、病险水库76座;解决了58.8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11万人,达到160万人;完成农村无电户改造6000余户,无电户通电问题全部解决。二是工业经济企稳回升。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254.5亿元,增长13.6%,规模工业企业由394家增加到451家;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破在项目、首要建园区的发展思路进一步确立,“7+10”工业园区建设有序启动;完成城乡电网建设改造投资17.5亿元,企业技改投资70亿元;各类煤矿投资34.6亿元,新增煤炭产能500万吨。三是城乡市场活跃繁荣。成功举办了“金融风暴何处去、转折之城论转折”高端论坛、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中国(遵义)酒类博览会、中国贵州国际绿茶博览会、第四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国际原生态摄影展、全国山地运动会等系列重大活动,会展经济发展加快;以历史名城保护区及协调区整治工程、娄山关战斗陈列馆、绥阳温泉风情小镇等为重点的旅游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丹霞地貌“申遗”工作取得进展;全年共接待游客136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0亿元,分别增长25.6%和35%。实施一系列扶持房地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完成房地产投资53亿元。继续实施“新网工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家电下乡”等工作有序开展,城乡消费活跃。

第五,着力民计民生,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严格预算约束,压缩财政开支,切实保障社会事业、民生等重点投入。创业就业工作稳步推进。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新增城镇就业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24.2万返乡农民工、3855名大学生实现转移就业和就地创业就业。社会保障全面推进。养老、工伤等方面保险投入进一步加大,在校大学生全部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顺利启动,46万人纳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50万人享受医疗救助,2.5万名“五保”老人得到及时供养,4.5万名优抚对象生活待遇逐年提高,低收入家庭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建设经济适用房19.7万平方米、廉租房15.3万平方米;改造农村危房3.28万户,异地搬迁和扶贫安置0.27万人,完成移民后期扶持 1.79万人,减少贫困人口7万人。教育事业加快推进。“两基”顺利通过“国检”,高考再创佳绩,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持续发展,遵义职院东迁基建项目启动,遵义医专“迎评”顺利推进;落实困难学生生活补助1.07亿元,12万余名困难学生继续学业。科技创新有效推进。新增国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7家,投入5059万元实施省级以上科技项目178项,获得专利授权300件,占全省的20%。卫生事业扎实推进。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有效控制了甲型H1N1流感疫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3.6%、89.8%。低生育水平继续巩固,人口自增率为5.49‰。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顺利实施;正安、绥阳分别荣获文化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遵义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市图书馆顺利通过文化部评估。“四民社区”建设有效推进。“十件实事”除两件因客观原因进行调整外全面完成。群众体育活动丰富多彩,竞技体育取得重大突破,遵义籍运动员在第十一届全运会上获得“两金一银”的优异成绩。环境保护取得积极成效,正安、桐梓、余庆等县的7个污水处理工程建成并投入运行,中心城区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达到96.1%,酸雨频率下降46.8个百分点,成功摘掉酸雨污染城市帽子;总量减排实现“三个百分之百”目标。部队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取得新成绩,部队广大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在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明显作用。民族、宗教、统计、外事、侨务、对台、国防教育、人防和交通战备、气象、档案、地方志、移民、妇女、儿童、慈善、老龄人和残疾人工作等其他社会事业也同步加快发展。

第六,着力群防群治,安全稳定持续向好。深入推进“整脏治乱”和中心城区交通秩序整治工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有序开展;构建多元化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信访工作和基层调解工作得到加强;食品药品监督“两网”体系不断健全,市场整治力度不断加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连续9年下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加大,“打防控”机制进一步健全,群众安全感达到85.9%,上升4.6个百分点,连续第四次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优秀地市”称号。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按照“三抓六打造”的要求,扎实推进“四型机关”创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修订完善了《政府工作规则》,受到中央主流媒体关注。在全省率先实现所有县级政府编发公报的目标。继续推进重大事项公示制度、听证制度,重大事项公开征求市民意见,进一步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自觉接受市人大、市政协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402件,办结率100%,满意和基本满意率为99.1%。坚持依法行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开展,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建成网上行政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清理市级行政审批事项482项,取消调整下放率为58%,减少市级行政性收费项目54项;“较大的市”申报工作有序推进。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实践证明,只要我们万众一心,积极应对,就一定能够排除万难,经受住各种困难的严峻考验;只要我们认清形势,超前谋划,努力把工作干在实处,就一定能够化挑战为机遇、变被动为主动;只要我们敢于破除传统的思维模式,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集中精力谋大事、创大业,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就一定能够把“三个发展”推向新阶段!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委总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同心同德、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广大干部职工,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向驻遵解放军指战员、民兵预备役人员、武警和消防官兵、公安干警,向历届老领导老同志及关心支持遵义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不可预料因素增多,部分资源型企业生产尚未摆脱困境,上下游产品市场需求萎缩、价格下跌,工业经济增长压力较大。二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还不完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相对滞后,民生改善与群众期待还有差距。三是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水平还不高,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仍较突出,农民增收仍较困难。四是安全生产、维稳工作和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各种矛盾纠纷化解力度还需加大。五是一些地方和部门还存在落实不力的现象,行政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2010年政府工作主要任务

2010年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0周年,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对于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面胜利、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至关重要。当前,尽管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许多挑战,但也蕴藏着诸多有利因素和难得机遇:一是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继续加大西部大开发的工作力度,为我们加大结构调整、扩大消费需求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二是我国经济势头总体向好,一些有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抢抓机遇扩张资本,为我们加强对外合作、借力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三是我市今年将加大项目建设的力度,投资强度前所未有,为拉动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支撑。这些机遇和有利因素,让我们看到了遵义发展的光明前景,增强了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不移推进“三新一强”和“四大区域”发展战略,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引领、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突破、以民计民生为根本、以“执行力建设年”为抓手,更加解放思想,更加强化统筹,更加狠抓落实,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和今年各项工作任务,全力推动遵义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率先发展。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810亿元,增长1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0亿元,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3亿元,增长16%;财政总收入130亿元,增长13%;一般预算收入52.3亿元,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00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3942元,增长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增率控制在5.8‰以内;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控制在省下达指标内;节能减排完成省下达任务。

围绕上述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今年主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坚定不移调结构,深入推进“四大区域”战略实施,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结构性矛盾是遵义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长期以来,全市大农村、小城市的城乡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高能耗资源型企业比重大、高新技术企业比重小的市场主体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国有经济比重大、非公经济比重小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如果在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不能抓住机遇、有所作为,我市的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因此,要按照建设黔北综合经济区和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继续强化分类指导,突出工作重点,强力推动“八大建设”,加快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同质化合作、差异化竞争,实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促发展。

(一)突出城市调结构,推进中部快速崛起。

中部六区(县)要按照“四个率先”的要求,以加快城市建设为重点,紧紧围绕打造中心城区200万人口城市目标,提升城市、壮大工业、增强实力、统筹城乡,真正发挥“火车头”和“发动机”的牵引作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以上。

第一,加快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坚持以城市路网规划建设引领城市发展,按照“拉开建设、优化布局、新区先行、带动老区”的建设思路和时序,进一步完善路网结构和功能性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新蒲新区规划建设,有序推进有关单位向新蒲新区搬迁;严格规划管理,严禁乱搭乱建,提高城市建管水平。加强黔渝快铁建设协调服务工作,扎实推进杭瑞高速公路、遵绥高速公路、绕城高速公路和机场环线公路建设,加快新火车站片区、机场航空港、南部区域、北部汇川大道—董公寺片区和南白—龙坑片区开发建设。进一步优化城市布局,扩张建成区,发挥城区综合效益。确保城镇化率提高1.8个百分点以上。

第二,加快园区建设,壮大工业强市实力。积极推进工业“退城进园”,为城市加快发展腾出空间,为企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供保障,确保建一个园区、强一项产业、带一片城区、富一方群众。加快湘江、和平、汇川机电、绥阳煤电化、桐梓煤化工、新蒲高新技术等工业园区建设。促进长征股份公司异地搬迁和贵州钢绳集团公司、汇兴铁合金公司等企业异地技改项目建设,实现海尔冰箱200万台产能,确保圆通汽车、三岔拉法基水泥、遵义县氧化铝、汇川海螺水泥、桐梓煤化工、容光煤矿、花秋二矿、遵宝钛业等项目年内建成投产,构建支撑经济发展的工业体系。

第三,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增强城市发展活力。积极发展旅游产业。大力拓展旅游市场,加强革命纪念地旅游区域合作,打造环城旅游精品线,加快特色旅游商品开发,加速红色、生态、地域文化和乡村旅游发展。加快房地产业发展,始终把房地产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进行培育,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在搞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同时,开工建设一批高档次的住宅区、商务区。积极发展会展经济。加快新长征五星级酒店、温州大酒店、共青湖国际会议中心、南部体育中心和新蒲新区、汇川区、遵义县运动休闲公园等项目建设,完善综合配套功能,提高服务能力和接待水平,打造会展品牌。积极发展商贸流通市场。以大商贸、大流通、大市场为方向,着力推动各类市场规范化、专业化建设,打造一批特色街区和专业批发市场。

第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统筹城乡能力。始终围绕城市需求调整结构,面向城市的“菜篮子”、“餐桌子”,突出抓好城郊型、科技型、效益型、带动型农业。围绕中路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沿交通主干线抓好生态农业建设,打造黔北生态走廊。围绕龙头企业,重点抓好商品蔬菜、特种养殖和经果林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打造绿色经济产业带,统筹推进城乡发展。

(二)突出生态调结构,推进西部加速突破。

西部三县(市)要按照“四个着力”的要求,进一步做强园区,做优农业,做大城镇,做精景区,将赤水河流域打造成为全市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全省全国乃至世界旅游精品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以上。

第一,做强园区,发挥优势。以茅台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和仁赤高速公路开工建设为契机,加快名酒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全力支持保护国酒茅台发展,实现新增产能2000吨;积极推动习酒公司、国台酒业、糊涂酒业等企业技改,培育发展其它白酒品牌;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结合,着力抓好煤炭工业建设和天然气、石油资源勘探开发,加快习水电厂技改前期工作,加快二郎电厂工作进度,规划建设习赤石化、习水煤电化和赤水竹业循环工业园区。

第二,做优农业,夯实基础。重点围绕竹业及竹制品加工、红粮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打造赤水河三百里竹产业带、景观带。支持赤水市大力发展石斛产业。坚持生态建设与农民增收相结合,扎实抓好赤水河及小流域环境整治、石漠化治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支持赤水市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市;坚持以水利建设为重点,着力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病险水库治理及生态环境修复和农业灌溉用水等问题,全力突破工程性缺水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基地建设,确保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共同提高。

第三,做大城镇,增强实力。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规划城镇,把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与长征文化、国酒文化有机结合,突出特色,挖掘内涵,加快教育、卫生、体育、金融、物流等功能性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提升城镇服务业基础条件。加快推进茅台镇环境整治,打造酒文化名镇。确保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

第四,做精景区,打造品牌。把做大做强做优旅游业作为“西部突破”的重要抓手,按照专业化旅游城市的要求,全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建设,继续实施旅游精品带动战略,依托国酒茅台、四渡赤水、丹霞地貌、百万亩竹海等著名旅游景点,加快发展红色旅游、工业旅游和生态旅游,力争丹霞地貌“申遗”成功,加大习水土城、赤水丙安等古镇保护开发力度。加大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力度,着力改善吃、住、行、游、购、娱条件,赤水市力争开工建设一个运动休闲公园,提升旅游综合承载力,打造世界知名旅游品牌,努力实现旅游产业发展的“三个转变”。

(三)突出基地调结构,推动东部提速开发。

东部三县要按照“四个依托”的要求,找准着力点,选准突破口,全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试验试点,紧紧围绕基地建设兴产业、活市场、做城镇、促旅游。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以上。

第一,围绕基地兴产业。突出抓好茶叶、优质米、蔬菜等优势产业,以名优特精农产品为重点,推动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企业化经营,做大做强有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扩大品牌效应,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强养殖小区规划建设,实现养殖业向大户养殖、规模养殖转变,使养殖业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树立“以龙头带基地、以基地促龙头”的理念,加快引进更多有资金、有技术、科技含量高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落户东部,扎实抓好余庆县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整县推进试点工作,引领基地建设向更大规模、更高水平推进。支持凤冈县与高等院校联合开发生物产业。加快农产品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

第二,围绕基地活市场。全力抓好商品市场建设,立足于农产品原材料基地和加工基地,高标准、高水平打造1—2个农产品交易市场,加速推进东部农产品流通。科学规划项目和企业布局,加快湄潭绿色食品、凤冈有机生态和余庆龙溪工业园区建设,尽快形成具有东部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全力发挥试验区各项政策优势,在政策、体制机制、工作创新上取得突破,有效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活力。

第三,围绕基地做城镇。紧紧抓住杭瑞高速公路等交通项目建设机遇,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围绕产业基地、工业园区打造品牌城镇,不断丰富完善新农村建设内涵,把“四在农家”创建、村庄整治、黔北民居建设等理念融入城镇建设,打造黔北绿水青山、田园风光式的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打造宜居、宜商、宜游的特色城镇,为全市城镇建设再造样板、再创经验。确保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

第四,围绕基地促旅游。进一步扩大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的影响力和示范效应,以高速公路沿线和构皮滩库区周边环境打造为重点,加快东部旅游市场开发建设。继续办好“中国西部茶海·茶文化节”等节会活动,加大旅游品牌包装和宣传推介力度,完善服务设施,加快现代服务业建设步伐,促进茶文化、浙大西迁文化与生态农业、田园风光、休闲度假旅游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四)突出基础调结构,推进北部全速攻坚。

北部三县要围绕“四个加强”的要求,突破发展瓶颈,彰显区域特色,夯实致富基础,增强发展后劲,加快富民强县进程。把生态基础建设与产业开发相结合,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把脱贫愿望与实际行动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以上。

第一,强化项目攻坚,突破发展瓶颈。始终把发展交通、水利等项目建设作为先导和关键,加快黔北高速公路、务正高速公路前期工作进度;加快正安石峰水库、沙阡电站、牛都坝电站,道真官庄电站、桷木塘电站,务川氟化铝配套年产20万吨硫酸、新型干法水泥等项目实施;加快规划建设务正道煤电铝循环经济工业园区、正安瑞濠工业园区,突出发挥工业经济对区域发展的支撑作用。

第二,强化城镇攻坚,彰显区域特色。坚持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并重、中心城镇与农村集镇并举的原则,科学规划城镇,规范管理城镇,有效经营城镇,提升城镇实力。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解决好城镇建设的资金、土地瓶颈制约,把黔北文化、民族文化等元素融合到城镇建设中,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彰显文化特色,提升城镇品质。加大移民搬迁力度,实施梯度搬迁,促使深山区、石山区及边远地区群众向集镇、县城集中,增强城镇对农村人口的辐射和聚集效应,壮大城镇规模,提升城镇化水平。确保城镇化率提高1.3个百分点以上。

第三,强化扶贫攻坚,夯实致富基础。紧紧抓住国家对特殊类型地区、革命老区扶贫政策及农业综合开发政策、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政策机遇,搞好扶贫开发和社会救助制度衔接,扩大与周边地区的交流合作,积极向上争、向外引、向内挖,不断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切实抓好扶贫项目,严格资金管理,确保扶贫效果。以扶贫先扶智为切入点,义务教育要继续巩固“两基”成果,同时要搞好职业教育,抓好少数民族骨干人才培养,为扶贫攻坚提供智力保障。认真总结劳务输出经验,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变劳动力优势为经济优势,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确保贫困发生率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

第四,强化生态攻坚,增强发展后劲。坚持走科学发展的攻坚之路,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地位,加速水利工程建设,加快石漠化治理,围绕生态畜牧业、烤烟、中药材、茶叶和干果基地,打造特色经济带,使特色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相互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

各地在深入实施分类指导的同时,要强化区域统筹。既要找准突破口,突出重点,发挥优势,增强针对性;又要抓住平衡点,统筹兼顾,取长补短,防止片面性,在结构调整和转变中实现区域间互相借鉴,产业间互相促进,有效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着力建设文化浓厚、环境友好、功能完善、特色突出的山水生态文化旅游宜居和谐城市。

二、坚定不移强统筹,深入推进项目建设,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第一,千方百计夯实农业基础。一要扎实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科技、农机装备和农村信息化水平,确保粮食总产量稳定在320万吨以上,油菜籽产量24万吨,收购烤烟166万担。稳定发展生猪,加快发展牛、羊,积极发展家禽、水产和特种养殖,进一步强化动物疫病防控,力争畜牧渔业产值达到100亿元。新增竹林面积11万亩、茶园18万亩、商品蔬菜20万亩、中药材5万亩、红粮基地10万亩。切实抓好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根据不同的生态环境、区域条件,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特、有机无公害的要求,引进技术人才,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引进名贵品种,大力发展精品农业。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认证、农特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开发保护工作。二要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抓好遵义灌区、湄凤余灌区和石峰水库等续建配套工程及烟叶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三小”水利、水土流失治理等项目建设,抓好已治理的病险水库渠系配套工程,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0万亩,治理病险水库32座。三要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建或改造黔北民居2万户,新增“四在农家”创建20万户、100万人受益。改造中低产田9万亩,完成营造林30万亩和黔渝高速公路(遵义段)6130亩绿色通道建设任务,围绕已开工和规划建设的主干公路,建设产业路、生态路、景观路。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0万人以上;加大农村电网改造力度,全面完成城乡电网二期建设改造任务。四要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新增市级龙头企业10家,销售收入上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15家以上,力争市级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到60亿元以上。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农村经纪人队伍和专业化农民队伍建设。

第二,千方百计强化工业支撑。一要加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全面启动各大园区路、线、管、网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招商承载能力。二要加快重大工业项目建设。突出抓好煤、电、油、气等基础性产业,加快推进煤矿整合建设,大力推进桐梓、习水、绥阳三大煤炭矿区开发,确保全年煤炭产能达到1200万吨以上;加快石垭子、杨家园等在建水电项目进度,开工建设桐梓电厂,着力推进赤水片区油气勘探开发工作。三要强化工业运行调度。加强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监测调度,加强和改善对企业的综合服务,积极采取一切有效政策措施,促进企业尽快复产达产,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290亿元以上、技改投资70亿元以上。四要积极推进企业上市。加强政策引导,鼓励、扶持、培育企业上市,力争遵义钛业上市成功,力争航天精工、遵义市商业银行等企业上市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第三,千方百计繁荣城乡市场。一要把城市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载体,作为经济总量上台阶的平台,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抓手,加快城市开发建设,确保各县(区、市)县城所在地建成区面积拓展2平方公里以上。着力抓好城市功能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区路网结构,实施好城区重要节点、城市景观等绿化和高速公路绿色通道建设,全力打造交通顺畅、功能完善、市民满意的宜居环境。依法查处“黑房开”,深入整治房地产市场秩序,进一步扩大住房消费。二要强化旅游推介和区域合作,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接待条件和水平,力争接待游客人次增长20%以上,旅游综合收入增长35%以上。三要顺应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和消费需求,加快金融保险、电子商务、邮电通信、保健健身等新型服务业发展,继续推进物流中心建设,积极实施好“新网工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家电下乡”工程,加快城乡流通体系建设,繁荣城乡市场。各县(区、市)要开工建设一个三星级以上的酒店,其中红花岗区、汇川区、遵义县、赤水市、桐梓县各开工建设一个五星级酒店。

三、坚定不移谋创新,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形成内部动力与外部活力的有效融合

第一,不断深化各项改革。一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提升市级融资平台实力,形成强有力的市场主体。进一步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强力推进银政、银企合作,扩大城乡信贷支持。二要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认真执行省政府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突破进城农民户籍障碍,加快把城市中有相对固定住所和相对固定工作的区域内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转变为城市居民。三要深化其它各项改革。巩固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果,推进政府机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公用事业、文化体制、医药卫生体制等方面的改革。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抓好财税开源节流、增收节支。继续深化农业农村各项改革。继续推进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造和公司制改革,积极协助做好省属国企改革改制工作。

第二,继续扩大开放合作。加快完善招商引资办法,进一步深化与广东、福建等地商业联合会的合作,承接更多的产业转移;进一步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经济区、南贵昆经济区合作,借势借力发展;举办好酒博会等大型节会活动,发展会展经济;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展销、推介活动,努力拓展市场。超前培育储备项目,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对外招商选商,进一步增强招商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招商引资到位资金比上年增长15%以上。以遵义海关开关运行为契机,加快发展对外贸易,努力扩大进出口规模。

第三,加快创新体系建设。紧紧围绕培育创新型城市,按照“深入合作、加强创新、转化应用、跨越发展”的科技发展思路,坚持自主创新,发展创新产业,培育创新主体,提升创新服务,集聚创新人才,优化创新环境,着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由传统要素驱动向创新要素驱动转变,不断提升城市持续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深入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力争获国家、省科技计划项目150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认定2—3家,总数达20家以上。

四、坚定不移建平台,深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掀起全民创业新高潮

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五次全会和市委三届七次全会精神,坚持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优化结构、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的重要抓手,着力在更新理念、优化环境和政策支持上下功夫,确保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增长20%以上。

第一,全力更新发展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牢固树立“平等相待、发展至上、悉心服务、不拘一格”的理念,做到思想上放心放胆、政策上放宽放活、工作中放手放开,真心实意与企业家交朋友,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全力营造“亲商、扶商、安商、稳商”的良好氛围。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大力发展能源、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制药、食品、旅游商品等特色产业,电子信息、机电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落实放宽市场准入的各项政策,积极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金融服务业和教育、卫生、文体等社会事业建设,发展社区、餐饮、住宿、保健、娱乐、物管等服务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满足社会需要。

第二,全力优化发展环境。健全非公有制经济服务体系,建立非公有制经济统计调查制度,设立非公有制经济维权投诉机构,切实维护非公有制经济合法权益。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业主评议政府职能部门服务质量活动,实行“一卡通”和“收费明白卡”制度,有效治理“三乱”。减少行政审批,减轻企业负担,全力营造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建立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在产业投资导向、企业管理、技术改造、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给予非公有制企业具体的指导与帮扶,促使企业做大做强,不断提升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的整体质量、发展水平和竞争实力。

第三,全力提供政策支持。制定更加灵活、宽松的政策措施,在融资、用地等方面给予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最大的支持。扎实推进国家创业型城市创建活动并确保通过国家验收,强化创业带头人的扶持培养工作,推动全民创业,力争每个县(区、市)启动一个创业园区建设,全市新增规模工业企业50家以上。大力实施“万户老板工程”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市级工业发展资金70%用于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信用担保体系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紧紧抓住市校合作的机遇,支持非公有制企业选派人员到高校培训,着力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懂经营、善管理、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企业家队伍,不断为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五、坚定不移惠民生,深入推进和谐遵义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第一,扎实抓好就业工作。加强就业和失业动态监测管理,落实促进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和其他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抓好就业培训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大力开发新的就业岗位,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切实维护劳动者权益,构建新型和谐劳动关系。确保新增城镇就业3.9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3万人,大学生就业0.9万人,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0.64万人。

第二,扎实抓好社会保障。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认真做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规范化建设工作,探索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农村独生子女和二女绝育户养老保险制度。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工作,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保险制度,不断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切实抓好城镇住房保障和农危房改造工作,确保困难群体住有所居。

第三,扎实抓好社会事业。优先发展教育。巩固提高“两基”工作水平,改造提升薄弱学校;抓好教育规划,不断完善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布局;今年开工建设遵义四中分校,各县(区、市)也要在县城所在地结合实际新建或改扩建1—2所学校,特别是红花岗区、汇川区、遵义县要在城区各开工建设一所小学、一所初中。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着力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等问题,促进教育公平。加快推进“双高普九”工作,努力提高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和学前教育,支持发展民办教育,不断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支持遵义医学院独立学院校区建设。加强学校管理,全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抓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要在完善市级卫生体系上有所突破,在1—2年内建成市传染病院、精神病院、中医院和妇幼保健院,把遵义医院建设成为“三甲”医院。各县(区、市)要高度重视卫生事业发展,在抓好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县医院建设的同时,抓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各县(区、市)要开工建设一个社区医院,加强疾控中心能力建设,努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促进重点传染疾病的有效防控,促进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加强人口计生“三基本”建设,大力实施“三推进”,坚持“三结合”,加大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力度,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启动遵义广播电视大楼建设工作,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工程,搭建文化产业发展平台;鼓励支持文艺创作,彰显黔北文化内涵。同时,加强文化市场监管,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以举办重大赛事活动为契机,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加快推进市民体育健身中心、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办好第四届农民科技文化体育活动周。进一步深化“四民社区”创建内涵。认真搞好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和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确保质量,全面完成任务。大力加强部队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力争第七次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称号。努力推进民族、宗教、统计、外事、侨务、对台、国防教育、人防和交通战备、气象、档案、地方志、移民、妇女、儿童、慈善、老龄人和残疾人等工作全面发展。

第四,扎实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加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功能区和矿产资源开发区生态保护、建设与修复,加快建立合理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继续加强湘江河治理,加强重点流域、重点行业污染防治,确保完成减排目标任务。加大饮用水源地环保综合整治力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发展低碳经济,建立健全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激励约束机制,确保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稳定下降。加快电力、煤炭、化工、冶金等重点行业废物规模化利用和产业化发展,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支持循环经济试点,大力实施一批循环经济建设项目。继续抓好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并完成年度目标。 

第五,扎实抓好“平安遵义”创建。圆满完成“五五”普法验收,争创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城市,启动法治城市创建工作,全面提升依法治市水平。继续支持法院、检察院工作。扎实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抓好第八届村(居)换届选举工作。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大中心城区交通秩序整治,扎实推进“整脏治乱”、“满意在贵州、遵义在行动”等工作,提升城市文明形象。要把维护稳定作为第一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转变领导干部接访方式,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不出县”,使群众满意度明显上升,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加强责任追究和行政问责,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使人民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继续开展安全生产重点行业和领域专项治理,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两个主体”责任,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力争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实现“双降”目标。

第六,扎实抓好“十项实事”。⑴实施中心城区东扩工程。启动新火车站片区“三纵三横”路网工程和新火车站站前广场工程,开工建设绕城高速公路东北段。⑵加快推进市、县“7+10”工业园区建设,启动和平大道等园区配套工程建设。⑶实施老城交通疏解工程。开工建设东风二桥、子尹南延隧道工程,启动遵义城市数字管理系统建设。⑷启动茅台酒厂区域居民搬迁和环境整治工程,建成国酒新城、南大门、磨槽湾三条市政干道。⑸开工建设廉租房1000套5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15万平方米。⑹建设习水、赤水、凤冈、绥阳、道真、余庆县(市)人民医院和市中医院主体工程。⑺新建、改建通村公路1200公里、乡(镇)汽车客运站30个。⑻改造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60所;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66个、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6289座、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80个。⑼完成农村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2700人;改造农村一级危房1.5万户,实现7万名农村贫困人口脱贫。⑽解决50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新建农村沼气池3万户。

六、坚定不移抓执行,深入推进政府自身建设,确保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

按照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高效政府、廉洁政府和诚信政府的要求,紧紧围绕“三抓六打造”目标,以“执行力建设年”为抓手,深入推进“四型机关”建设,坚持依法行政、为民施政、科学理政、从严治政,努力实现政府机关精神面貌明显改善、工作作风明显改进、行政效能明显提高、廉洁自律意识明显增强。

第一,提升政府创新能力。思想不够解放,体制机制活力不足,传统计划经济思维不同程度存在,是制约遵义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原因。要始终把解放思想、创新思路作为政府创新的重要抓手,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与时俱进,突破障碍,不断推进观念创新、工作创新,让创新的思想、观念成为实现遵义“三个发展”的动力源泉。要始终把努力学习、善于学习作为增强政府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牢固树立世界眼光、战略思维,使潜心研究宏观政策、准确把握发展大局与遵义本地实际、汇聚干群智慧有机结合,把好的思路通过好的路径转化为工作实践,取得好的效果。始终把健全机制、推动发展作为政府创新的目标,不断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求真务实,敢为人先,在发展中总结新经验,争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

第二,提升政府执行能力。执行难、落实难是政令不畅、效率不高的突出表现,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不强是落实不力、发展不快的根本原因。敢不敢、能不能、会不会抓落实,事关遵义发展全局,事关广大群众根本利益,集中体现着干部作风的好坏、意志的强弱。当前,人民寄予厚望,周边地区发展态势逼人,各级干部要勇于担当,不甘人后,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始终坚持把强化执行、抓好落实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手段,深入开展“执行力建设年”活动,以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精兵简政,转变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在统一认识中提高执行力,在干事创业中提高执行力,在转变作风中提高执行力,在增长才干中提高执行力,在完善制度中提高执行力。出台加强执行力建设的具体办法和激励约束措施,以强大的执行力作保障,推动重大项目进一步实施,推动打造“六大环境”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推动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推动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继续完善行政问责制,对不作为的人、不落实的事严格问责,做到接受任务不找借口,执行任务不讲条件,完成任务不打折扣。进一步加大督查督办力度,确保各项工作锁定目标、倒排进度、按时完成,努力在全省“走前列、做贡献”。

第三,提升政府约束能力。遵义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发展的机遇期、黄金期,建设项目多、投资强度大,为各级干部贡献力量、展示才华提供了广阔空间;同时,也是矛盾的凸显期,各种矛盾互相交织,对各级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提出了严峻考验。要始终坚持把大力提高政府约束能力作为完成工作任务的重要保障,大力抓好干部思想政治建设、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加大教育、监督、制度约束力度,更有效地预防腐败,不断取得反腐败斗争新成效。进一步强化审计、监察的职能作用,加大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力度,做到行政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坚决查处不作为和乱作为。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和工作监督、市政协的民主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进一步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与此同时,要超前谋划,对接国家和省的发展规划,对照“十一五”规划和市委的工作要求,强化经济运行态势的跟踪监测和深度分析,编制好切合实际、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十二五”规划,以好的规划引领全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率先发展。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领导下,坚定信心、开拓进取,团结一心、砥砺奋进,为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和今年各项工作任务,努力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率先发展而努力奋斗!

相关热词搜索: 遵义市 政府工作报告 遵义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版权所有:巨匠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匠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匠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2001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