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与研究对策10篇

时间:2023-08-05 17:54:02  阅读:

篇一: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与研究对策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分析与对策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分析与对策

  摘要

  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已纳入各中小学必修课的范围之内,而农村中小学信息教育技术信息还处于初起阶段,与城镇中小学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与问题。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巨大功效为教学服务、提高教学效率,这是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怎样走出一条具有农村特色的信息技术教育的路子来,是我们必须研究的课题.现在我就找出农村信息技术教育所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及提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

  信息技术教育

  存在问题及分析

  解决策略

  引言

  运用现代科学教育技术优化课堂结构,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是现代教育的一个制高点。随着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逐渐进入中小学校,随着信息教育技术的普及的加快,社会各界对信息教育技术的重视,近年来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发展,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信息技术教育软硬件环境建设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农村信息技术教育可以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不能喜不顾忧,顾随之而来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挑战也愈来愈严峻。

  一、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人们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不清

  虽然国家已经在大力提倡和推行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的影响却根深蒂固,不论是教师、学生还是家长,对一门课的重视程度往往取决于它在中考、高考当中所占的比重.对于信息技术这门科目,谁都不愿投入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对于这门课具体怎样去上,大家都不会很重视。他们关注的是“前途",而不是“素质”。所以,多数学校将信息技术教育等同于计算机教学,将信息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只停留在教会学生如何操作计算机上.很多教师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愿也不想去改变,信息技术教育理论匮乏,信息素养不高,对现代教育意识和现代教育观念缺乏了解,难以发挥出教师的引导作用。他们大多数认为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教学的工具,不使用信息技术照样能把课上好.这使信息技术课程流于形式,成为上公开课、示范课的教学工具,成了应付检查的手段,而没有从学生自身发展的角度去利用,更没有放在大的教学环境中思考。在学生方面,很多学生认为信息技术教育就是学会计算机操作,能打字,能写几篇文章就行了.上课不认真听课,作业不认真完成等现象经常发生,把信息技术课堂当作是玩的好地方。在家长方面,很多的学生家长认为信息技术课不是很重要,学生应该把学习精力放在学习语文、数学、外语等主干课程上面,很片面地认为学习信息技术对孩子的学习没有什么大的帮助.

  (二)资金短缺,基础设施薄弱

  资金是困扰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和与城镇信息技术教育差距的一个大问题,资金的匮乏导致必需的硬件设备跟不上,造成信息技术课程难以开设.由于农村经济条件较差,能够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地方,绝大多数存在着计算机数量少、配置水平低、教学资源匮乏,难以保证学生上机时间等问题。

  (三)师资队伍素质偏低

  农村中小学掌握信息技术教育理论的专业人才很少,多数教师自身专业水平不高,对现代教育意识与现代教育观念缺乏了解,难以发挥其引导作用。目前,在农村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专业和电教专业的教师很少,而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教师的进修机会又不多,所以导致许多教师具有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教学水平滞后,难以适应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四)信息技术教育硬件、软件不同步

  信息技术教育装备过程中重硬件、轻软件的思想在各中小学中普遍存在.硬件设备不少,而软件和资源却是不多.教学软件只注重形式,农村课堂教学软件只有在优质课、公开课才能看到,真正从学习规律角度设计的教学软件很少,并忽视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的反馈和评价.

  (五)课程内容和教育方法的不科学

  信息技术是一门尚未成熟的学科,各地信息技术教材很不统一,很多教材内容的设置不规范,倾向于知识技能的讲解。农村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养的低水平制约了他们对信息技术教材进行很好地选用和利用。讲授的内容局限于简单的操作技能,教学方式比较单一,“讲授知识--练习操作”的教学方式根本不能满足对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分析与对策

  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要求,失去了通过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获取、选择、评价和利用信息的真正意义,把信息技术教育当成了计算机的机械教育。

  二、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学校重视不够,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学校对这门课认识不够,致使一些学校软硬件的配置不能保证教学的需求。现在虽然把计算机课改为信息技术课,培养目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仍然没有真正认识到开设这门课的目的和意义,对课时安排、课程质量等问题关注很少,缺乏重视.

  (二)资金不足

  要想在农村很好的落实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一个关键的限制因素就是资金问题。资金不足,使信息技术教育中一些必需的设备无法提供,从而导致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相当的抽象。而信息技术教育本身就是实践性和理论性相结合的,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巩固理论,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资金不足,导致教学设备不齐全,在基本的教学条件不能满足的情况下,何以提高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效果呢?

  (三)教师素质问题

  专业技能不高.现任教师并不是社会培养出来的专业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技能不能适应信息技术的教学。没有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课堂教学设计不合理。信息技术课往往是分为两个部分:理论课与上机课。很多教师在理论课上照本宣科,在上机课上留了作业,辅导一下就行了,很少花时间去设计课时、设计内容,也不能立足实际应用,让学生在学技术、学软件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这是在现行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比较严重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效果与成败。

  (四)家长的抵制思想和学生的偏误认识

  农村的大部分家长认为信息技术课让学生学会了玩游戏,聊QQ,上网浏览不良网站等严重影响了其他学科的学习.而且对于大多数家长本身,对于计算机信息技术没有一个完整、正确地理解,他们只关注到了信息技术不好的一面而忽视了积极的作用,他们的思维还是停留在以前的教育方式上,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转变观念。很多学生都过度地热衷于打游戏,上网,在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上他们都没有端正态度,而是把这门课当做休闲娱乐的工具,在课上漫不经心。

  (五)缺少与信息教育发达地区的交流

  由于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农村的信息技术教育就远远落后于城市以及经济发达地区就像现在的农村与城市的“贫富差距"愈来愈大一样形成了“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的怪圈.同样,因为城市各方面的优势,它们不愿意或者很少对农村中小学信息教育技术给与关注或者帮助,而农村也缺少与那些地区的联系,很少或没有引进学习一些先进的信息教育技术.在课程内容和教育方法方面很难达到发达地区的水平。

  三、针对相关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转变观念,建立师生信息素养共同发展的机制

  首先,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要正确.转变传统的升学教育观念,认识到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不仅不会影响学生的升学率,而且还能促使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把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加强信息设施和信息资源的建设,拓宽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内容,加强信息技术教师的培养.其次,为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便利的条件,为学科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激励政策。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和应用氛围.

  (二)落实资金来源,加强设施建设

  信息技术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物质基础保证。要积极疏通资金渠道,是让农村走出信息技术教育困境,解决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首要问题.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投入,并根据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逐步增加,为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争取更大的经费空间.

  (三)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水平

  建设一支适应信息技术教育的师资队伍,是推动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关键。农村信息技术课老师素质偏低,专业人才缺.如何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提高教师的整体专业技术水平,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要加强教师的在职培训和校本培训,提高教育信息的基本技能,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每天都要关注教学内容的更新,还要学习与教学内容有关或无关的其他知识,软硬必须两手抓,两手都不能缺.信息技术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潮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四)加强教育科研,促进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整合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分析与对策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二者整合才能真正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要加强教育科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教育观念、学习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技术和教育资源等方面进行探讨。力求在最大力度上发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两者的融合。

  (五)加快资源建设,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资源共享

  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是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要充分发挥教育信息网络中心的作用,实现资源共享。鼓励学校进行校园网建设,不具备上网条件的中小学可通过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来解决教育资源共享问题.学校要充分运用教学软件、提高已有设备的利用率。中小学教育在人的一生中是基础教育,而农村教育在整个国家是基础教育。如何加强和改善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巨大功效为教学服务、提高教学效率,是我们应该探讨的问题

  (六)加强与“对口帮扶"对象的沟通与技术引进

  利用当前“东西联动,开发西部"的战略方针,发挥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实行政策积极引导,鼓励东部沿海的各大名校的教育信息化向中西部延伸.同时进一步加强与“对口帮扶”工程的联姻,在帮扶物质资源硬件的同时,大力帮扶技术力量软件,帮助指导农村贫困地区信息技术教师尽快获得自我造血的能力,是他们有过硬的信息技术教育基本功,熟悉各类信息技术教育的软硬件,掌握扎实的操作技能,促进中西部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

  (七)培养学生适应社会信息技术的能力

  信息技术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学习者获得驾驭信息社会的能力,因此,学习者对信息环境的认识就应该是全面的而不应该仅仅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即打游戏、上网等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方面),而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所代表的信息技术正是当前社会信息环境中的局部,因此,要让家长明白信息技术教育的最终目的,单纯强调这个局部,会将信息技术教育走向新的误区。当前社会的信息环境中,不仅包括计算机和网络部分,还包括所有仍然具有生命力的传统信息环境内容,譬如,包括图书馆、社会实践、传统电教教材。一般教材与参考读物、甚至包括学习者可以接触到的所有的人。当一个训练有素的社会成员面对具体的事务时,应该自然而然地从信息环境中寻求帮助,而且总是能够选择最佳的途径去获得这些帮助,并且知道如何才能够获得有效的帮助。当然,这个最佳途径,应该是在包括互联网、图书馆、同学、同事等等在内的所有信息环境中挑选出来的,符合实体社会和网络社会一般规范规则的,利用最小投入获取最大收益的途径。所以我们只有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让学生从打游戏中得到启发,从Internet网上学到知识、获取信息、并学会对信息的处理和加工。这就是说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扬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来发展自己的能力,以适应信息时代对人才的特殊要求,并最终提高个人社会适应能力。

  结语

  在当今社会里,信息技术虽不是万能的,但没有信息技术是万万不能的。上述我就简单的谈论了当前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村子的一些问题及其原因并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如果说课程改革是正在开发的沃土,那么信息技术教育就是耕耘在其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然而信息技术教育的路途漫长而又艰辛,但是,我们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扮演的角色就在于心中常有希望、脚下勇于探索.也许我们的努力不会一蹴而就,因此,我们需要共同努力,改变不了大的环境就从改变小环境开始,从改善课堂开始。从我们自身找找原因。总之,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实事求是的依据农村地区的现状,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学科的特征,有选择性的运用教学原则和方法,科学地做好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达到信息技术的学科教学的促进作用。希望广大农村信息技术教师在新课程改革前沿努力探索新路,愿农村教育事业出现一个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李瑞萍;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调查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200[2]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彭少东;信息技术教育学[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李节;古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张青;当前中小徐信息技术教育的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电化教育,2003[6]唐玉山;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及其对策[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2

篇二: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与研究对策

  

  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普及,但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的现状却很不尽人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农村学校现有的计算机数量不多,基本上要两三个学生共用一台电脑。在加上农村的孩子基本上家里没有电脑。大部分孩子一个星期最多也就能接触到

  40分钟的电脑,再去掉老师讲课的时间及两三个学生共用一台计算机,孩子们能有多少时间能够接触计算机。对于每课形成一项技能这个任务来说,杯水车薪!前面的技能尚未熟练成型,后面的新技只能是步履蹒跚

  ……

  二是课堂教学中,有时教学内容太简单。有时教学内容教师看似简单却脱离了大部分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让学生学得吃力,教师也教得没信心,这主要是教师没有清楚学生的现有情况。课程内容繁多而且没有针对性,常常是只提及皮毛,而不具体深入,让教师难于掌握其尺度。加之农村的信息技术普及率还比较低,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自然不高。农村小学信息技术现在没有纳入考试范围中,因此,正常开课的几率很低,平常课堂教学在安排方面还没有保障;不同年级开课也不统一,随意性较大。有些学校信息技术课被其他主要学科占据是常有的事或者说课也只是流于形式。

  三是教师教学理念不够创新。农村小学教师资源缺乏一直是比较困扰的问题。资源少,任务重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科目过多,整体任务重;二是多年级交叉、班级多,教学内容复杂。信息技术教育等综合课程,师资更加紧张。由于理解不够全面,片面地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计算机课,许多教师甚至把信息技术教育课上成打字课。实际上,信息技术教育不仅仅是专业教师的事,而应当由全体教师共同参与,把信息技术同自己的本学科相结合,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由于各方面原因,许多农村教师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基础工具的应用知之甚少,有的老教师还对计算机存在排

  斥感、畏惧感。所以很多教师还停留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巴”的旧教学模式。

  四是教育目标定位不准。随着计算机课向信息技术课的转变,“现在计算机已成为教育的工具而不是教育的目标”。农村小学计算机课程都着重讲授程序设计语言,这实际上是把培养和掌握计算机的程序设计能力作为计算机课程的主要教育目标,而不是通过计算机课程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计算机这种先进的现代化的工具,都具有使用和操作计算机的能力,即不是把计算机作为教育的工具。虽然学校的教师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工夫,学生也花去很多时间和精力学习,但结果不仅是收效甚微,而且严重偏离了课程开设的宗旨,这种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针对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困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的应对策略。

  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尽管教材是具体的教学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学科的特点、教学需要、学生实际等方面去考虑教学内容的详略,不宜把教学内容完全局限于教材内容。针对实际情况,我认为现阶段的教学内容是: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基础(WINDOWS)、打字基本功的练习、办公软件:WORD、POWERPOINT、EXCEL、网络应用基础等。这些内容都是现代办公技术中的必备知识,我们强调素质教育,就是要为学生的能力考虑。

  2、课堂教学的改善

  以兴趣为出发点,农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是感兴趣的,不过他们的这种兴趣是停留在已经掌握了的技能上的,如何让学生对未知的领域产生兴趣,就要求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要深入了解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然后把这些内容与实际教学相结合,使学生愿学和乐学。由于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差异,总会使学生产生担心、畏惧等心理倾向,会对信息技术的学习产生压力。这时,教师要适时鼓励诱导学生,保持住学生旺盛的学习情趣。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抓住学生爱玩游戏的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在

  “学中玩、玩中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利用“金山打字通”中的“摘苹果”“警察抓小偷”“小青蛙过河”等游戏让学生练打字速度。比如在讲授新知时,可以设计一些小的竞赛游戏,对于学习任务完成好的同学,教师要将学习成果适时展示,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心中产生一种竞争意识,在比赛中学习,在比赛中巩固新知。

  3、合理设置问题,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之一就是实践性强,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能传授理论,而一些实践性的操作大部分需要学生自行解决,教师应在教学中合理的设置相关任务,通过学生自主操作,发现问题,集体讨论,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WORD文字处理编辑时,教师事先印发一份样稿,样稿中包括标题的排版、文字的大小、段落的连接等等。让学生通过上机,依靠集体的力量,自行讨论解决任务。通过问题的逐一解决,使学生体验一种成就感和喜悦感,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精心设计教学符合学生心理需求

  小学生学习的随意性比较大,碰到一些比较枯燥的电脑知识或繁琐的电脑操作步骤,就会兴趣大减,甚至感到厌烦。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出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新颖教学方法,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小学生对丰富多彩的童话和科幻故事都十分感兴趣,在文字处理软件Word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在课前要求每位学生找一篇自己最感兴趣的小故事,上课时,先让他们各自把故事输入自己的电脑中,然后进行选择字体、调整版面、设计艺术字、插入图片等教学,让他们把自己的那个小故事打扮得漂漂亮亮,存入“我的文档”中;接着,让同学们通过“网上邻居”欣赏其它同学的精彩故事;最后根据打字正确率、版面美观程度、插图选择的贴切性、制作的速度来评出优胜者。

  5、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多数现任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并非专业出身,教学经验少,对信息技术课程和理念理解不深,操作也不是很熟练,综合素质普遍较低。因此,对现任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进行培训迫在眉睫。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定期举办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训班。另外,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应按需施教、贴近生活、学用结合、注重操作、质量和效益,培训内容应体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基础性、实际性、应用性和实效性,注意信息技术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的结合。

  6、提升家长意识

  目前农民收入水平已经有了相当的提高,家长对于给孩子购买一台电脑的能力还是有的,不过由于家长的意识还不够,对孩子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学习不够重视。据了解,难得有家长来学校会提及自己孩子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学习情况,然而当今社会对人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素养要求越来越高,不学好信息技术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义务提醒家长增强这方面的意识,给自己的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

  7、加强相关部门的管理与指导

  信息技术一门新型课程,教育部相关部门都应该加大重视,认真贯彻课程精神,更新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观念,加强指导与管理。实际开展的过程中若是出现困难,应该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最大限度的保障信息技术的开展。

篇三: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与研究对策

  

  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信息技术教育与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息息相关,作为整个信息技术教育体系中的基础,信息技术已经融入人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为了能让边远山村的孩子也能学到信息技术教育。具备信息素养及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所以信息技术教育必须全国普及,但是,由于农村地区硬件基础设施的因素,以及学生家庭条件等原因,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做为一名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我觉得突出问题有四:

  问题一:学生学习能力

  信息素养待提高信息技术学科在农村小学开设时间短,学生计算机水平低,差距大。课堂上,教师强调技术,忽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信息技术教育应该贯穿“学生本位”和“能力本位”的思想,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信息素养。这需要信息技术教师多花时间去研究教材、分析学生,制定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但情况是:信息技术教师要帮其他教师制作课件,维护软硬件,提升自身专业水平,一天工作繁杂,很难静下心深入研究教学。面对困难,信息技术教师要主动减负。对策一:大家多动手信息技术教师的一大任务就是帮助其他学科的教师做课件。随着信息技术和其他学科的整合不断深入,教师接受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也多了,掌握了一些课件制作技术,所以在平时应尽量学以致用。信息技术教师也可以主动给其他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传授一些有技术含量的制作技巧,让这些教师也充当一些大型课件的制作者,尽量给自己多腾出时间研究教学。对策二:资源共享利用网络,我们可以方便地查找需要的备课资料,根据情况,进行修改,融入自己的教学理念,变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二次备课,有效借鉴、提高效率,信息技术教师就有更多的时间反思教学,提高课堂有效性。

  问题二:日常行为规范

  农村的孩子在日常行为中会与城市里的孩子有所差异经常出现:随意进出机房,没带鞋套,有些甚至穿着施鞋进入机房,桌椅乱摆,带零食入机房,室内常有垃圾......如此,我们有责任纠正他们的不良日常行为规范。对此情况我有两点对策。对策一、首先在门口放好鞋套,一一对应每个学生,班长负责检查每个人是否带零食进入,制定一些简单而懂的规章制度,它贴在机房显眼的地方,让学主对照、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在机房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设定一个组长,负责此组的卫生及其正确使用电脑等问题,一旦发现有人带零食进入机房,打扫卫生一周,此外,低年级还可以巧用“星星”来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表现好的授予红星,表现差的给与黑星,达到调动学生的目的。高年级可以直接和他们讲道理,指出不足。训练中可以采用对比、表扬等方法来激励学生。比如,我教的班级进网络教室都采取竟争方式,哪组鞋套穿得快,排得好先进救室,享受成绩加分;不好的在门口反思,做好才能进。出机房门,小组长检查本小组的电脑关闭情况,东西摆放情况,合格后,才能以小组为单位出去。把进出的主动权放在学生手里,效果显著。对策二、教师应教育从严,管理从严,处理从宽,处分过严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可执行奖惩制,对学生上课的行为习惯进行记载,课上进行适当表扬、批评。记载情况作为期末学科成绩的一部分,对学生行为习惯起到鞭策的作用。

  问题三:学生德育薄弱

  有些学生掌握了一些计算机知识就搞起小动作来了。我在教授学生文件的复制、删除内容后,计算机中的文件副本冒出来很多,保存文件经常被删除。有的学生浏览一些不该浏览的网页,玩一些不该玩的游戏,硬件也时常遭到破坏,此如鼠标球经常丢失,耳机经常被掰断,给课堂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现在这种情况危害性小,但学生掌握的技术越多,越高级,没有一个好的思想品质,对社会是一种潜在的巨大危害。现在网络犯罪案件上升势头迅猛,犯罪人也呈现低龄化。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具有前瞻性,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

  对策一:重在平时在教学中,教师应增强育人意识,做个有心人,多留意学生的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或小动作,及时指出,监督学生改掉。对于“重点”

  学生重点关心,把潜在的危险扼杀在萌芽中。对策二:进行法制教育,青少年在违法犯罪时,法律意识淡薄,往往犯罪不知罪,违法不懂法,尤其是农村的孩子更是如此。教师必须充当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者,向学生介绍规章制度,让学生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并利用多媒体手段呈现一些犯罪例子,做反面教材,对学生起个警示作用,加深印象。信息技术在农村学校是一门相当年轻的课,在其开展的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很正常,我们作为学科教师应努力克服工作中的困难,多发现,多思考,多行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信息技术学科在农村学校的前景才会越来越美好。

  问题四: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有些信息技术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呈现“放羊”现象。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学生就没有明确的学习内容,那么学生在课堂上就很容易出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明确,也不进行操作,注意力分散,东张西望,不知从何下手。2、学生不明了本节课的任务,东走西逛,在课堂中随意浏览与教学无关的内容。如有的学生热衷于玩游戏聊QQ,浏览新闻等。3、学生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信息量大,内容多样,有精华也有糟粕,学生的好奇心又强,在缺少监控的情况下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

  这种没有明确教学目标的课堂势必会导致教学无序,学生基本上处于“自由活动”状态。那么,对教学活动过程及结果就会造成恶劣影响,最后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对策:信息技术教师要制定出一个总体目标,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高信息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每一节课也要有非常明确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内容,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有目标就有内容,严格按照教学目标进行组织课堂。只要目标明确了,学生知道自己要学什么了,才能有序的组织课堂,学生才能专心学老师教的东西,坚决杜绝“放羊式”的现象发生。

  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阶段,要想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实现,我们必须提高思想认识,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农村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加大资金的投入,不断改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推动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文娜.浅谈如何使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充满活力[J].学周刊,2021(21):37-38.

  2.

  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技巧[J].李海军.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3)

篇四: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与研究对策

  

  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009-07-0120:01:18?

  我国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促进了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加快了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程度的步伐,信息化教育建设正在全国积极推进。《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指出:“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我作为基层信息技术教育人员,目睹了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发现在推进农村信息化教育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很多难题制约着信息化教育的发展,需要找出推进信息化教育发展的对策。

  1.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由于农村地区地域广阔,社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信息化教育水平较低,尤其是处于偏远地区的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困难重重,具体表现以下诸方面:

  1.1对信息化教育建设熟悉不足、熟悉不到位

  信息化教育建设熟悉不足、熟悉不到位,制约信息化的发展。上至政府、学校领导,下至学校教师都应彻底改变观念,加深熟悉。传统的教育观念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对教学环境信息化的要求不高。部分政府领导对信息化教育不关心,只顾搞经济建设;有些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认为信息技术是摆样子,可有可无,对当前教育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效率低;有的学校领导甚至公开说:“讲课用什么课件,不用就讲不好吗?把课讲好,来实际点,用不着搞什么花花样!”有的教师也公然说:“我制作水平低,运用能力差,跟不上当前的形式需要,慢慢适应吧!”如今应试教育仍在社会广泛延伸,造成广大农村学校“以考试成绩论学校教学质量”、“以升学率高低论学校教学水平”、“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教学”的现象还依然普遍存在。在思想上存在种种畏难情绪,他们大多数认为信息技术离农村还很遥远,师生学无所用,有的学校只给信息技术教师订书,学生不订或两人合用一本书,这种现象在我校还真实存在。信息化教育始终处在“打字、排版练习”和“各学科课堂演示辅助教学”的低级阶段徘徊。

  1.2资金投入不足,比例失调,设备老化

  信息化教育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注入,资金投入的确是个叫学校领导头疼的大难题,尤其是农村贫困地区更为突出。我县由于经济不发达,财政困难,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经费主要来源于学校自筹,财政投入几乎为零(只有对县政府规划的极个别重点新建学校投入)。在对信息化教育的资金投入中,普遍存在着重视硬件、轻视软件、忽视教师培训的现象。从硬件环境上看,绝大多数学校不但计算机数量较少,不足30台,而且机器配置档次低:CPU是赛扬600,硬盘5-10G,内存只有32MB;达不到各市教育部门关于中小学师生微机配置的基本要求,急需更新,根本无法满足正常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需要。相关教育资源配置上,国家还存在资源配置不平衡性、不公平性:投资向大、中城市学校倾斜、条件较好的学校倾斜、向重点乡镇学校倾斜,完全忽视一般农村中小学的信息化建设投入,人为的造成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合理(在我县村小学有微机室的学校屈指可数)。从软件环境上看,我县“校校通”工程处于起步阶段,教育资源局域网刚刚建设,教育资源未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享,从网上获取教育教学资源十分有限。学校已拥有的教学软件,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无法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甚至还有个别学校根本没有教学软件。已有的软件质量也较差、实用性不强,且盗版软件占有率几乎为100%,可以说,真正符合学校师生课堂需要的软件数量微乎其微。

  1.3信息化教育队伍薄弱,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信息化建设在农村刚刚兴起,还不完善,与之相匹配的信息化教育师资队伍也相对薄弱,信息化教育队伍严重影响着农村信息化教育建设进程,阻碍着信息化教育的发展。我县信息技术教育的师资水平普遍低。一是信息技术治理人员和信息技术任课教师还没有达到知识标准化、技能专业化,现在学校由师范院校计算机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极少,绝大部分都是由其它学科教师转行经过培训或从社会上招聘而来的,他们的理论水平、治理水平、教学水平与专业教师相差较大,许多人还是兼职。所谓“治理”,大多只是局限于计算机的日常性的保管与软件的整理,很少有人会维修。其教学水平只不过是按照课本讲,一边讲一边操作;二是学校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水平较低,大约90%的教师不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只是会简单的打字、排版,不能对计算机操作自如。有的即使是通过省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二级水平考核,也不过是获得“一张纸”而已,更谈不上熟练应用计算机与网络设备等进行教学;能够制作教学软件的教师只有极少数,每个学校只有1或2人,且制作水平不高;三是学校缺乏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对其它教师起不到骨干带头作用,这就造成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时缺乏指导;四是大多数城镇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明显高于农村教师、重点学校教师信息技术水平高于非重点学校教师。

  信息技术教育需要更多地教师去参与,只有这样信息化教育才能和谐的发展,在和谐发展中完善。

  1.4信息设备利用率低,未能实现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真正整合

  目前各农村中小学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设备数量虽然在逐渐增加,但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师资队伍的相对薄弱,造成设备使用率很低。学校学生上微机课,每周只有一节。教师课堂教学主要采取信息技术为主的课堂演示型教学模式,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其学习的主动性得不到充分体现,基于网络资源的自主性学习、协作学习那更谈不上了。对于运用,是以教师操作为主,学生观看屏幕(与电脑相连的电视屏幕)的教学形式,其强大的网络功能、超文本功能和交互式功能尚未得到合理开发;一些学校投资近万元的资金,只能供领导或个别教师作为一般上网服务使用,没有在教学发挥应有的作用。有的学校学生气之间虽然相连,但不能与因特网构成一个网络共享资源系统。这些都表明信息技术的应用还远远没有发挥它独特的魅力,还需要提高其效能。

  2.面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推进农村信息化教育的对策

  2.1端正思想、转变观念、提高熟悉

  它对于解决、推进信息化教育进程至关重要。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首先在思想、观念上转变,然后提高熟悉,最终得到应用,对于信息化教育建设也是如此。

  2.1.1基层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及相关教育工作者要转变观念、提高熟悉

  一是县、镇两级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要在注重经济建设的同时,把信息化建设视为经济建设同等重要,要宣传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意义及它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二是组织教育局机关干部和各学校领导进行培训、参观、学习,使他们充分熟悉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三是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学习,加深他们对信息化教育的熟悉,使他们熟悉到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适应信息化社会教育方式根本转变的需要。通过培训、宣传、学习,大家要普遍熟悉到:教育信息化是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又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加快教育信息化,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并能够突破教育环境的时空限制,有助于加强课堂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快教育信息化也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

  2.1.2应用有效的评价机制强化观念

  根据广大农村地区的信息化现状,评价体系上可以适当倾斜。对所在地区的党政主要领导、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非凡是中小学校长,在对他们进行考核时,学校信息化建设纳入考核制度之中,年度考核时,达不到要求的要给予批评指正。对于教师参评优质课、做示范课,课堂教学没有课件可实行一票否决制,用来击退那些顽固的落后意识,从思想熟悉上对信息化教育建设加以引导。

  2.2拓宽信息化教育投资渠道,注重硬件与软件共同发展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治理体制的要求,加大投入,完善经费保障机制。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国家的教育主要靠政府投资。要改变政府单一的投资行为,要建立政府投资为主,社会投资为辅的方针。

  我国农村地区信息化教育建设资金的筹措决定了农村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道路,我认为应注重几点:一是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要设立专项资金,建立合理、健全的机制,须做到资金专款专用;二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节省开支,使更多的资金用于信息化教育建设,保证信息技术投入比例逐年增长;三是鼓励社会知名人士、知名企业向教育投资,给他优惠政策,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加以保护。四是动员全社会关注教育事业的发展,搞以“献爱心”为主题的社会募捐活动,让全社会投入到支援信息化教育的洪流之中。

  信息化教育建设必须坚持“软硬件共同发展”的方针,在积极对信息技术硬件设备进行建设的同时,对软件环境的建设要加强。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是推进信息化教育的基础,加快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我们应清醒地熟悉到:硬件是基础,软件是关键,应用是目的。硬件通过软件来体现它的价值,软件通过硬件来展现它的丰采,两者缺一不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才能达到完美无缺。在推进信息化教育过程中,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获得软件资源,对硬件进行优化整合,发挥它们的最大潜能,一定要克服软件与硬件发展比例失调的现象。

  2.3加强农村信息化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适应信息化教育的师资队伍对推进信息化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农村信息化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已迫在眉睫,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建立完整的培训体系主要是设置专门的培训机

  构,配置专职培训人员,建立专门培训基地。二是要因地制宜选择培训专题,根据农村教师现有的技能水平和实际要求制定培训内容。确定不同层次的培训,培训内容涉及面要广,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常用教学软件的培训(flash、PowerPoint、方正奥思、金海航课件制作系统等)。三是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原则,在培训中注重针对性、灵活性和实用性,多采用案例教学,以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需求。四是采取形式多样的培训形式。县级教育信息部门(或县计算机协会)负责基础知识培训,市级以上信息化教育部门(或相关院校)负责层次提高的培训。还可采取教师自学、集中面授、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的培训。五是充分发挥各级电教部门和教研部门的优势,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的指导、交流,在交流、研讨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学校信息技术治理人员不但有治理、教学、科研能力,而且还应具备指导其他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和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资源的能力。要在年龄结构、专业结构、技能结构、素质结构上改变目前信息技术队伍的组成体系,使学校的信息化教育队伍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为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提供重要的人力资源。

  2.4以教学改革为契机,促进信息化技术在农村中小学的普遍应用,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不是简单地把计算机作为教师演示的工具,也不是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而是用信息技术构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环境,提高学生自主获取信息和加工和整理及应用信息的能力。推进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信息化教育的根本目的。信息技术设备使用效益的好坏,对学校办学整体效益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要挖掘与学科教学整合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有效整合。要鼓励教师把信息技术融合在学科的教学中,有目的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创造良好地环境,让学生结合自身学习需要,利用先进的信息手段和技术去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积极开展教学研究,结合新课程的实施标准,探索学科教学的新方法、新思路,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为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我们要主观上创造机会,多角度的交流,达到网络资源共享,为师生创造更多的活动空间。各省、市、县电教馆要进行广泛地课件制作评选、网页制作评选、网站建设评选、师生教育信息技术技能的比赛,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示范课、优质课、公开课、师生作品的评选,激发广大师生积极应用信息技术的热情,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步伐。

  面对当前的教育形式,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既面临着机遇,又面临着挑战,学生要广泛地获取知识,必须促进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加快农村信息化的建设步伐,只有这样才会推动教育体制改革和谐、健康的发展。

  2.5落实领导职责,优化、均衡教育资源配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指出:“切实加强领导,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农村教育事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农村教育工作领导责任制,把农村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好”“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本地农村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规划,精心组织实施”、“加强对农村教育的督查工作”。

  这说明党和国家对农村教育的高度重视,农村地区信息化教育建设,要结合本地区教育发展的特点和经济发展趋势及学校的实际情况,使教育资源配置尽可能合理化,使教育资源配置政策向条件较差的学校倾斜,向偏远、落后的农村中小学倾斜。

  推进信息化教育,领导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村信息化教育取得一定成绩的学校,大都是所在地区的党政领导、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非凡是中小学校长对信息化教育都有着深刻熟悉和紧迫感。因此,必须明确领导在信息化教育工程中的职责,促进他们在建设发挥不可替代作用,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

  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育之路是艰难曲折的,但又是布满阳光的。

篇五: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与研究对策

  

  浅谈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已经将信息技术列入全国中小学必修课程,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获取、处理、发布、应用信息的能力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越发显示出不可替代的功能,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小学生将具备对计算机应用和办公软件使用的初步能力,这就为他们搭建起了对文化课程知识进行综合应用的信息化平台。

  近年来,随着教育部门对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视,国家加大了对信息技术软硬件的投入,极大地促进了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但仍处于探索阶段,特别是对农村小学来说更是如此。我国近几年实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普及,农村小学纷纷开设了信息技术课。但就目前农村小学教学现状来看,在已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中,很多学校只是停留在课表上,信息技术课没有上信息技术课,给语文和数学占用了,学生没有实际操作,师生完成的只是文字资料,来应付上级检查。

  关键词:农村小学;信息技术;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一、存在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够。

  信息技术虽然作为必修课在学校开设,但还是有一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开设信息技术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忽视信息技术课程对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要作用。甚至有些学校,信息技术课老师的主要工作不是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任务,而成为学校办公或教学资料整理的打字员、统计员,信息技术教师完全被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辅人员使用。这就造成了信息技术课教师无精力钻研教学、进行科研,信息技术课流于形式,课堂教学效益低下等问题,计算机教室成了学校装点门面、抬高学校声望的工具。由于信息技术课程不是考试科目,很多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直

  到现在仍面临着能否进入课堂的问题。在很多农村,有的学校因没有师资无法开课,有的仅仅是“摆摆样子”,应付检查等。

  (二)计算机数量不足,不能满足学生操作。

  信息技术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操作极强的学科,就现在而言,一星期一节信息技术课,教师要讲理论,还要演示操作,留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基本不足,更不用说熟练操作。大部分学校只有一个微机教室,机器数量少,导致上课时2至3名学生共用一台机器,影响教学效果,学生上机学时明显低于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规定的学时。学校微机室不对学生开放,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得不到及时的巩固和提高。

  (三)师资力量薄弱,缺乏专职教师

  教学科研水平不高、任课教师和课时不稳定

  任何一门学科要想搞好教学、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都离不开教研和科研。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才,但考试分数仍是学校录取学生的主要依据,为提高升学率和学校知名度,有的学校在面临“重要”学科的考试或竞赛时,信息技术课就会无故被语文、数学等“主”科占用。任课教师的随意性与课时的不稳定性,进一步增加了人们对信息技术教育不正确的认识。

  现状表明,信息技术教学教师中改行和兼职的比较多,只有极少一部分是正规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导致现有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的知识化、专业化离要求相差甚远。信息技术课非考试科目,教师的教学成绩很难体现出来。信息技术课教师在单位的评优、评先基本沾不上边,外出参观学习或参加教研活动也轮不到。特别是在评选教学新秀、教学能手的时候,由于学科原因和名额的限制,使一些教师没有机会参评。

  (四)信息技术课程设置随意性较大,信息技术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不高。

  虽说现在乡镇中小学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但各校在执行课时计划的时候存在随意性。只是在每个年级每周开设一节信息技术课,且大都安排在边缘课节。

  即便是一节课,有的学校也不能正常上课。学校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常规教学管理方面抓得不严,对教师的备课、作业批改等没有进行严格检查和督促。

  信息技术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不高。具体表现在教学目标不明确,随意性大。对教学过程缺乏精心设计。绝大多数的教师还是完全照搬其他学科的模式,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不顾学科特点,不考虑教学对象的具体要求,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有些老师也能带学生去机房上课,也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但仍然是以讲授为主。这些与信息技术课程的先进性、开放性、操作性很不相称。

  (五)缺少经常性的教学研究活动,教师得不到交流与学习的机会

  由于教师太少,未设置该门学科教研组,信息技术教师缺少交流与学习的机会,影响了信息技术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如在机器少、学生多的情况下如何开好信息技术课,如何探究有效的教学方法等问题常常无法解决。

  解决对策

  (一)加大投资力度,提高思想认识,构建信息化教学环境。

  加大对信息技术教学设备的投入力度,改变过去投资只考虑添置硬件设备的状况,做到硬件、软件、教师培训三者投入并重。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应不断地升级教学计算机硬件,使教学计算机配置能跟上系统和软件更新潮流,这样各种新的、版本较高能适宜且学生感兴趣的实用软件,能让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更有兴趣,提高他们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自主性、能动性,改善师生间的互动性。

  (二)保证课时量,加强实践,让学生多动手操作。

  严格按国家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规定的课时数上课,不得随意增减。针对课时不足的问题,我们应尽可能将机房向学生和教师开放。这样,他们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这方面的学习。有些教师虽已认识到动手操作的重要性,但因为容易出现乱、吵等难以控制的窘状,干脆故步自封,停止探索和改进。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不断总结反思,做得不够的地方应及时记录,积极思考对策,不断进步,实现学生主体真正的发展,教学的真正有效落实。

  (三)

  加强教学科研,加大师资培训力度,促进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整合。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重视对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培训,以提高各镇信息技术教师的计算机网络的维护水平,以保证信息技术教学的正常实施。

  (四)引入竞争机制,完善考核制度,

  让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更加合理。

  信息技术课程要实行“过关制”,实行“等级制”,信息技术课程的成绩合格,作为学生参选“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优秀少先队员”等的前提条件,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考核标准和较为健全的考核制度。以“考”促“学”,以“考”带“学”,还可以定期举办一些电脑制作比赛,为学生们的学习搭建舞台,营造环境,对学生中的优秀作品应及时反馈、讲评、展示,使学生们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形成一种你追我赶、互相竞争的学习气氛。只有务实、有效合理的评价,才能改进和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果。

  结语

  总之,在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虽然已经开展,在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势在必行,我们需要对此重视起来。作为信息技术教学老师,我们需要在课程开展过程中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及时反思,不断探索。我深知农村教育任重而道远,我决心上下而求索,为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探索新路,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2、彭志鸿.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5):109.

  3、《新课标下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研究与实践》

  李冬梅

篇六: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与研究对策

  

  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第一篇: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信息技术这一新兴学科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但是在一些农村学校中,不论是硬件设施上还是客观条件上,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如:计算机的配置不够完善;学生在学科学习上的差异等等,都阻滞了教学工作的开展。因此,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研究对策来解决这些不足,使我们教学工作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引领了信息技术这一学科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我校已经开设了七个年头。我作为一名农村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在这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深深地体会到在这一学科上,普遍存在着一些阻滞学科教学发展的问题。为了能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找寻新的方法,针对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做出了相应的对策。本文将对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作一简单阐述。

  一、硬件设施配置不完善。

  信息技术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教学过程往往受限于硬件设施的配置情况,配置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我们农村学校,在硬件配置上表现出多方面的不足,为了更好地组织教学工作,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方法来弥补这些不足:

  (一)计算机房设施不完善。农村学校的计算机房一般都是建在普通教室里,只是简单地把电脑集中地摆放在教室里,再组建成网络。不像一些城镇学校,不但设有专门的教室,而且还铺设了防静电地板。同时,由于农村学校环境的原因,导致计算机房灰尘较多。针对这一情况,我在平时的工作中,利用课余的时间,经常组织学生打扫卫生,使计算机房内保持清洁。另外,我还定期清理主机内的灰尘,努力做到减少灰尘对计算机的危害,为延长计算机使用寿命打好基础。

  (二)计算机配置较差。我校最初建立计算机教室时,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采购的计算机为“四通”电脑,其基本配置与兄弟学校的“联想”电脑相差较大,而且电脑的兼容性不稳定,机器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较多的问题。有的电脑还经常开了机,有时候,在一节课中,会出现多台机器死机的情况。为此,我动手查找问题的所在,利用多种方法,使计算机处理最佳的运行状态。在计算机出现无法动作的情况下,自己亲自动手,解决问题,为更充分的利用好计算机提供保障。

  (三)计算机数量配置不够。比如我校最初组建的计算机房,学生用计算机只有28台,与每班五十多人的学生数相差甚多。后来虽然添加了数台计算机,但在数量上还是不能达到学生每人一台的要求,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我在组织教学时,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技能水平,并合理安排学生共同一台计算机,如:让计算机水平较好的学生与相对较差的同学共用一台,这样,他们就能在互帮互助的学习环境中共同进步,完成学习任务。

  二、农村学校在信息技术学科上的不足。

  (一)学生能力不一致。我从多年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看到,农村学校的学生在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尤其低年级刚接触计算机的学生。究其原因所在,是因为很多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不够,觉得计算机是神秘的东西,在操作上不够大胆,遇到一些很小的问题,便不知所措,不敢处理问题,甚至有的学生生怕会弄坏计算机。而有的学生,家中早已有了计算机,操作相对熟练,能应对在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避免顾此失彼的情况,要让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因此,在我的教学中,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每个小组中,安排一位操作熟练的学生作为组长。这样,在学习中,小组成员如果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可以由组长及时帮助指导,从而使全体学生在团结协作中完成学习任务。

  (二)学习时间不充足。信息技术这一课程,在时间的安排上,严重不足。根据现在的课程安排,信息技术课每周只有一节。而教材中,某些课的内容偏多,学生无法在这一节课中得到巩固练习。同时,由于这一学科的特殊性,学生也无法在课后得到加强。因为农村学校的大多数学生家中还未配置电脑。所以,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课

  堂四十分钟的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精讲多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练习时间。针对一些偏多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进行合理的筛选,抓住重点,让学生掌握技能。

  (三)某些教学内容不适合农村学校。学校信息技术的教材,经过多次修改,基本趋于完善,但某些教学内容仍不适合农村学校学生的学习。如在五年级的教材中,有三课的内容涉及“作曲大师”这个软件,要求学生能初步学会“作曲大师”的使用。可是,大部分的农村学校的计算机均未配备音箱或耳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无法听到声音,因此也就不能了解自己“作品”的播放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得不到调动。我在组织教学时,建立了一个共享文件夹,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放在共享文件夹中,然后由教师将这些学生“作品”一一播出来,让学生欣赏,使用有了学习的动力,更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四)学生沉迷于上网与游戏。由于学生平时很少接触计算机,所以很多学生对上网和玩游戏特别迷恋。每次上课,总有几名学生会偷偷地进行上网或玩游戏,而忽略了学习的任务。为此,我禁用了计算机上的游戏程序,同时还在服务器上安装了网络控制软件,合理控制学生上网的时间,并过滤一些不良信息与网站,为学生上网提供健康的环境。并通过适当的引导,培养学生健康上网的思想意识。

  面对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种种不足,我始终觉得我们的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如何去克服这些困难,解决问题,更好地组织教学,成了我们信息技术教师首要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想尽各种办法与策略,努力创造条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学习达到更高层次,让学生掌握更好的技能。

  第二篇: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分类号:迷级:UDC:编号:

  教育学科论文

  论文题目: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

  姓名:电话:***时间:2012-1-5所在单位:云南省南华县马街中学

  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日益普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社会带入到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它已对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及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课,就是要迎合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但是目前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确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主要对目前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存在的问题:如;计算机房设施不完善。以及相应对策:如;因地适宜,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上好信息技术课等进行研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解决的对策

  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日益普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社会带入到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它已对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及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农村中学的信息技术课,它承载着培养农村一代新人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任务,更重要的是还要为其他学科更好地开展多媒体教学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使信息技术更好地渗透到政治、语文、英语等学科教学中。因而,这一学科随着时代的进展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目前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确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不足,制约着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和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

  一、农村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计算机硬件设施不完善。

  首先是计算机数量配臵不够。比如我校最初组建的计算机房,学生用计算机只有28台,与每班五十多人的学生数相差甚多。数量上不能达到学生每人一台的要求,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其次是农村学校的计算机房一般都是建在普通教室里,只是简单地把电脑集中地摆放在教室里,再组建成网络。不像一些城市学校,不但设有专门的教室,而且还铺设了防静电地板。同时,由于农村学校环境的原因,导致计算机房灰尘较多。再次就是计算机配臵较差。我校最初

  建立计算机教室时,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电脑的兼容性不稳定,机器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较多的问题。有的电脑还经常开不了机,有时候,在一节课中,会出现多台机器死机的情况。

  (二)学生能力不一致。我从多年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看到,农村学校的学生在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尤其低年级刚接触计算机的学生。究其原因所在,是因为很多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不够,觉得计算机是神秘的东西,在操作上不够大胆,遇到一些很小的问题,便不知所措,不敢处理问题,甚至有的学生生怕会弄坏计算机。而有的学生,家中早已有了计算机,操作相对熟练,能应对在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避免顾此失彼的情况,要让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三)学习时间不充足。信息技术这一课程,在时间的安排上,严重不足。根据现在的课程安排,信息技术课每周只有一节。而教材中,某些课的内容偏多,学生无法在这一节课中得到巩固练习。同时,由于这一学科的特殊性,学生也无法在课后得到加强。因为农村学校的大多数学生家中还未配臵电脑。所以,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课堂四十分钟的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精讲多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练习时间。

  (四)某些教学内容不适合农村学校。小学信息技术的教材,经过多次修改,基本趋于完善,但某些教学内容仍不适合农村学校学生的学习。例如:我们偏远山区的学生初中一开始接触电脑,就要求学生学习使用WORD或是制作动画等,还有大部分的农村学校的计算机均未配备音箱或耳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无法听到声音,因此也就不能观察到多媒体播放时的声音等。

  二、解决农村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根据学科特点,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整体教学效率是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所面临的一个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现就我们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我们的看法:

  (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真实信息水平,端正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创设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

  由于地区差异性,发达地区早已开展多年的信息技术教育,而一些经济落后地区目前还没有解决基本的信息技术教学条件问题,很多学生小学阶段都没有很好地接受信息技术教育。因此,学生刚升入初一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真实信息水平,根据了解的实际情况对学

  生进行科学的分组,把接触过电脑的和没有接触过的学生平分在每一组,让他们互相带动。然后根据学生的分组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信息技术在农村的应用层次相对较低,学生感受不到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好像懂与不懂信息技术对他们来说不重要,致使好多学生对信息课的学习不重视,觉得学不学都无所谓,而只对QQ聊天和游戏感兴趣,并没有认识到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所以在开学的时候就要作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介绍信息技术在今后学习和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学习方法等。在农村中学,学生初步接触计算机总是有很强的好奇心,再加上部分学生在校外接触到的、听到的,看到的电脑游戏,游戏很适合少年儿童的兴趣;他们往往对课本中的知识性问题不能产生兴趣,只是找计算机中即那些精美的图片,或小游戏。对于这一点,我们应该做大量的宣传教育,从正面引导学生,让他们知道学好信息技术课,不能仅仅停留在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上,还要正确的领会学习信息技术课的重要意义和在未来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师要更新转变观念,提高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

  民族的振兴、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必须依靠教育。现代信息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育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这为农村地区培养人才提供了必要保证。然而,农村地区信息技术教育实践者落后的教育理念是农村地区实施教育信息化的主要障碍。如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认识不到位,把它看成是继体育、音乐、美术之后的又一门副课,可开可不开。尽管有些学生很喜欢这门课,但在升学的压力下,不得不为考试科目让路。

  (三)农村初中学校电脑数量不足,必须加大设备经费投入。

  绝大部分农村初中计算机教室电脑数量不足,只有30台,而有的学校每班学生多达50多人,不够一人一机。部分学生只能两人共用一台电脑,信息技术是一门非常注重实际操作的学科,由于学生没有充

  足的时间去动手操作,这就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四)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科教师采取适合农村初中的教学方法

  由于农村初中学生对电脑的使用非常少,大多数学生还是初次接触到电脑,可以说大部分学生是从零开始,而且电脑数量不足,所以对教师来说是一大考验。实践表明,灵活、可行、适合农村学生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有利于优秀生的培养,也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五)提高教师的技术水平和教学水平

  在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老师大多是半路出家,很少有专业的信息技术老师。教师的水平跟不上,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高,首先是知识水平欠缺。俗话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由于半路出家,教师的专业知识不扎实。有些内容教学起来就显得力不从心,一些本该细讲的内容就只能一笔带过,可想而知,如果教师都不十分明白的内容,学生又怎么能理解、掌握呢。其次是实际教育教学水平欠缺。信息技术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比,可算是一门新兴学科,由于起步晚,没有现成的经验、方法可以借鉴,很多情况下,还需要教师自己去捉摸,一个教学内容,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深入浅出地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需要教师苦苦思索。因此要多组织农村信息技术教师进行培训和学习,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教学素质。确实,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给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和普及带来了相当大的阻力。我们只有在了解其现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加以解决,才能推动农村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进程。要上好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必须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同时要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让学生感到信息技术课一定要学会,一定要学好。笔者坚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这朵农村信息技术教学之花将会开得更加灿烂。如何更好开展农村信息技术教育,还需要我们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好好探索与实践。

  马街中学:董发光

  2011-12-28参考文献:

  1、《课程的反思与重建》,北京大学出版社,任长松。

  2、《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周小山

  3、《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北京大学出版社,周卫勇

  4、《师德修养简明读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张贵新等主编

  5、网络知识。

  第三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河北滦县二中

  李秀梅

  近年来,随着各个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视,纷纷加大了对信息技术软硬件的投入,极大地促进了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与此同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分析:

  1、学校领导对信息技术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信息技术课与其他学科有着较大的区别,那就是对学生实际操作技能掌握要求较高,边学边操作,上机实践时间很多,而这就必须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信息技术的软硬件建设,现在学生用的设备陈旧、老化,对于人数较多的班级,上机操作有时人员拥挤,甚至是几个人共同使用一台机器,这样一来,学生就不会把心思花在学习上。

  2、教师对信息技术教学的积极性不高

  在许多学校,信息技术教师在从事信息技术课教学同时,常常身兼数职,如机房管理员、网络管理员、电教设备维修人员、甚至是打字员等,他们在工作上所付出的可能比一般的主科教师多,但是由于信息技术学科不是一门主科,他们所得到的报酬可能比别人还少,在心态上就会显得不平衡;加之这门学科又不用参加升学考试,所以在教学上积极性不高,备课、上课马马虎虎,有的甚至放之任之,让学生自已在机房玩。

  3、信息技术学科教材陈旧

  信息技术学科不同于常规科目,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其内容的变化较为频繁,而且,内容的重复性也十分强,无论是哪一个版本的教材,打开一看,从小学到高中,内容都大致差不多,只是深浅程度有点变化而已,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有的知识点,学生读小学在学、上初中也在学,上高中了,还在学它,也难怪学生没有学习兴趣了。

  4、学生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对信息技术学习的认识不够

  由于各地、各个学生经济条件不同,有的学生家里就有计算机,而有的学生可能还从没接触过计算机,因此他们的信息技术水平也参差不齐。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时候,也不太好操作,通常是搞“一个水平线”教学,结果是有的同学听得嗦然无味,因为他们可能已经掌握了这些知识,而基础差的同学则可能根本就听不懂,这样一来,学生就更没有兴趣学习了。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都喜欢上信息技术课,但并不等于他们都喜欢信息技术,原因就在于他们更多的喜欢在玩、娱乐方面,如聊天、玩游戏等。于是在课堂上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许多学生表面上在听课,实际上什么也没听进去,只等教师把课讲完后就利用剩余的时间来玩。

  二、信息技术教学现状的对策:

  针对信息技术教学实施过程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全体信息技术老师,结合本校设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数年改革和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信息素养都获得了显著的提高。我们的具体措施如下: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信息技术教学

  多媒体网络教室专线接入Internet)学校现有教学用计算机两百多台,每个班每周开设信息技术课达2节,实现了一人一机操作,极大地促进了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鼓励各班同学自办班级网页,展示学生自已的学习、活动风采,在活动过程中提高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应用能力。同时,为了帮助教师搞好信息技术教学,学校每年都订阅了《中国电脑教育报》、《电脑报》、《信息技术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等报刊杂志,供老师们参考,鼓励信息技术老师参加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课

  件比赛、课堂教学比赛等活动,学校给予相应的物质和精神鼓励。

  2、调动教师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学校专门成立了信息技术教研组,统一组织管理、研究全校的信息技术教学问题,每两周开展一次信息技术教研会,总结教学经验与得失,并要求每个信息技术教师每学期都要上一次校内公开课,来促进教师搞好信息技术教学。学校每学期都划拨信息技术教研活动经费,派出信息技术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参加各级主管部门组织的信息技术教学研讨会,从而提高了信息技术教师的业务水平。在对信息技术教师的考核上,将信息技术学科纳入学校每学期期末考试范围,与其他学科一样,统一考核、评价,并与教师教学质量奖挂钩,这样一来,教师教学开展的积极性得以较大提高。

  3、提高学生自主意识,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针对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不重视的问题,绵阳南山中学双语学校加以了正确引导,并将信息技术学科纳入了期末考试范围,引起了学生的高度重视。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我们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按排较难、较多的教学任务;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按排较少、较简单的教学任务,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吃太饱和吃不饱”的现象。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求教师尝试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多采用赏识教育的方式,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充分调动他们在学习上积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不断总结,积极探索对策之路,使我校的信息技术教学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的信息素养也得到了较大提高,很多同学上大学之后,选择了信息技术相关的专业。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与其他传统学科相比,缺少现成教学经验和教学模式供我们借鉴,学校的实践与探索,只能是抛砖引玉,我们希望能与同行进行交流和探讨,共同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第四篇:农村学校课堂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

  农村学校课堂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

  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洮河镇中学

  程永宁

  刘冬莲

  从事农村教育已有二十个年头,亲身体会到在农村从事教育工作的艰辛,尤其是在条件相对落后的地区,教学资源的匮乏,教学手段的单一无不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所在的学校条件略好一点,全校十二个教学班共用一套多媒体,每个学科教研室配备一台微机,全校有近二十台可登陆互联网的微机共用带宽为2M的网络,勉强能到达教学要求,大家使用微机和多媒体要预约。这已经是在我们地区农村比较优越一点的了,很多学校都没有多媒体设备,教师只能凭借书本教学,用语言和简单的图片描述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这与我们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很不匹配,与学生的开放视野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工作中除了繁重的教学任务外,必不可少的要参加大大小小的教研活动,这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相互的听评课中感受到:无论多成功的课都有可再提高的地方,无论再平常不过的课都有其闪光点,都有让人值得深思,值得回味的东西。我们就多年来的听评课感受谈一谈农村学校课堂教学的现状和对策。

  一、老教师的课堂

  优势:

  1、最有特色的是学年初的课堂,各科教师无不尽其所能把自己所教学科的重要性展示给新生,让学生认识到这一学科的地位,在学生心理形成对这一学科的初步印象。

  英语老师:现在世界上说英语的人越来越多。作为国际交往的语言,英语的作用很大。在联合国,英语是几种通用语言之一,且被使用得最多。在国际航空、航海和体育界,英语是不可缺少的交际工具。在国际贸易中,英语是最重要的媒介。在科技界,英语也是国际性语言。

  物理老师:学好物理能知道生活中很多现象的原理,比如自行车为什么可以动,人怎么可以走不摔倒,还有更深的发电机原理等,生活离不开物理,物理是一门很有前景的学科。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物理学的学习,一方面提高我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

  观察能力,同时也培养我们尊重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提高我们的思想素质。学习物理学,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学习科学家认识自然、探索规律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习者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认识世界的能力。学习物理学,还要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研究和实验,不怕挫折和失败的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使学习者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发展,提高学习者的心理素质。物理学充满了对立统一,是活的唯物辩证法。通过学习物理学,学习者自觉不自觉地就

  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反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坚持真理、崇尚科学,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2、能够循序渐进地安排学习任务。比如两位数学老师的课。课上完成一页题签,课下完成一页题签。让学生在课堂学了新知有用武之地,课下题签给学生检验和提高的机会。

  3、跳跃的课堂,灵活地进度。这是说的两位语文老师的课。长春版的语文开篇就是“格律诗八首,宋词两首”,一味地连续学习,可能会导致学生厌倦,连续的背诵学生也会吃不消,所以他们就有选择地跳跃式、间隔学习,把古诗词与现代文结合起来教学。一张一驰能让学生更加轻松地学习。

  4、“精讲多练”有效利用课堂时间。英语学习可以说是很枯燥的,老师们尽可能地带一些学具、实物进课堂为学生创设“说”英语的机会。为了达到课前设定的知识与能力的教学目标,一个对话要反复操练,由机械操练到替换练习再到创造性练习等等,个别学生的“卡壳”一遍又一遍地考验着授课教师的耐心。农村孩子在英语学习上要远远落后在同龄的城里

  孩子,有些孩子直到进入初中才开始接触英语,所以老师的耐心和精讲多练就成了有效教学的法宝。开始的时候,感觉有些老师的课节奏感太慢了,不理解,但交流中才体会到老师的耐心和细心,更有专研的精神,负责的精神。课堂训练设计的巧妙并且老师能和学生一起活动,打破师生间的隔阂,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敢于说,敢于做,不怕失败,不怕出错。我想这样的课堂才适应农村的孩子吧。

  不足:

  1、缺乏激情,语言表达不够精炼,感染力不强,方言俗语表达随便。有些老师讲课堪比催眠曲,课堂静悄悄,显得组织教学很好,但多数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进入学习状态,教师的互动交流很少,有也只是针对少数优生。所以大部分学生听也可以,不听也无所谓。

  2、教学设计靠经验,课前备课不充分。讲课的逻辑性不强,思绪经常断流,甚至脱落不开教材。学生无所适从,课堂节奏缓慢。

  3、板书随意性大,无纲领性,有的老师甚至一连几节课都没有板书,只是要求学生在书上画一画重点。

  4、眉毛胡子一把抓,教学没有侧重点。从上课到下课铃响教师都在解决不同的问题,似乎各个问题间没有太大的联系,也没有总结出本节课的要点,以及针对某一问题的解决方案。结果学生在课下做练习时遇到的困难,课堂上没有给出解决办法。典型题选取不当,重难点不突出或不确定,更没有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可言。

  5、课堂进度随意性大,计划性不强。课前对学生、教材及教学方法没有充分的预知。讲课中才发现问题,边讲边调整,以至于完不成预定的教学内容。

  二、青年教师的课堂

  近两年,我们地区先后有几百名特岗年轻教师充实到农村一线,这大大提高了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准。他们的学科知识丰厚,理论基础扎实,教学理念先进,思维活跃,并且上岗前都经过了专业的培训考核,可以说他们的素质是相当高的。在工作实践中他们用行动也充分证实了他们的能力。听了他们的课,感觉一个比一个精彩,一个比一个吸引人,可以说听他们的课是一种享受。他们的课堂表现比较突出的方面有以下几点:

  1、有激情

  有魄力

  激情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没有激情的课堂是僵死的。年轻老师的课生机盎然,以情动情,情感共鸣。他们用他们的激情点燃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着学生的求知兴趣,用激情拓展着学生的思路,用激情引领着学生的注意力。老师激情的话语激励着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整节课都在高涨的师生交流中产生着共鸣。无论是农村的孩子

  还是城里的孩子都会喜欢这样的课堂,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产物,这必然要得到更多的欢迎和掌声。

  2、有学识

  有魅力

  有学识的老师才是最美的老师。在现今的课堂上,这种现象是屡见不鲜,老师无限付出,真心地爱学生,但学生并不买账,表面对老师恭恭敬敬,背后却不屑一顾。究其原因,老师魅力不足,不足以吸引学生。有学识才有魅力,才能驾驭课堂,才能满足当今孩子的开放需求。这些年轻大学生的到来大大补充了农村专业教师空缺。他们的学识、他们的魅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也深深影响着孩子的世界观。

  3、有内涵

  有特色

  他们尊重学生,愿意走近学生,和学生有亲近感,他们有共同的话题,他们懂得呵护孩子,他们善于发现孩子们的优点长处,他们执着,他们不放弃每一个孩子。音乐老师的庄重与欢快,英语老师的严谨与活泼,语文老师的高雅与诙谐,数学老师的缜密与技巧并举无不展现着当代年轻人的朝气与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

  年轻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语言表达,组织教学上都很到位。尤其是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主体地位上表现突出。可见他们对课堂教学观念的把握是很准的。但他们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是很明显的,如音乐课初中应该以综合课为主,欣赏只能是课的一部分,唱的学习也应以学生的试唱为主而不是教唱。教唱应是小学音乐的主要教法。英语课堂,老师显得有些“急功近利”,多教给孩子们些知识固然是好的,但也应该考虑孩子们是否吃得消。在进度允许的情况下,应把课堂放在对重难点知识的突破上,组织多方式的、多样化的训练,同时注意训练面要广,不能只围绕着尖子生。

  年轻教师在应对农村孩子的教学过程中通常还存在两个极端现象,一个是课上极端严厉,课下督促不到位。后果是课讲得很精彩,可学生成绩平平。学生的学习习惯没有正确的养成。再有就是反之,课上要求不明确,课下作业、练习一塌糊涂。每每上交作业后,教师在批改过程中不断的叫学生到办公室纠正一些非常简单的错误。这可能与农村学生的家长督促少也有关系吧。

  三、城乡交流的课堂

  针对农村专业教师较少,教师专业水平差异较大,年轻专业教师又缺少专业引领指导的情况,我区的教育局及教师进修学校每学期都要举行“对口支教”“教研联盟”“送课下乡”等活动。并且针对农村学校教学设备滞后,教学手段单一的情况,开展了各种“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教研交流活动。每次听课后,都能感受到作课教师的真诚,他们敢于放弃“功利主义、形式主义”,把“本真”的课堂带给我们。每一节课都是实实在在的,真正体现了叶澜教授提出的“五实”——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我们把他们的教学模式叫作:六维教学模式,即:实、广、深、活、和、真。没有任何的浮华,任何的装饰,可操作性强,可复制性强,利于他人模仿。他们把“有效”二字放在课堂首位,着眼于全体学生,做利于学生发展的有效教学,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品尝到学习的收获与快乐,最终达到“教师提能,课堂提效,质量提优,学生减负”的目的。无论是年轻教师还是有经验的老教师都在听课中收获颇多。

  送课教师不辞辛劳地给我们带来了切合农村学校实际,让听课教师易学能用的实实在在的精品课。他们给我们送来了新理念、新方法,灵活多样的教法及学习方式令人耳目一新。他们的“以人为本,关注发展,培养能力,注重学法,先学后教”的理念给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精心的准备,深厚的教学功底,精湛的教学技巧,优化的教学过程,灵活的教学方法,高效的课堂教学使听课者在不同层次上得到了提升。比如美术老师通过画三角形、圆形好方形等简单的几何图形入手,让学生用几何图形组合出生活中的常见事物,如画保温瓶,茶几等等。再用这些图组成连环画来叙事。做到了由简入繁,由易到难。学生在没有任何障碍的情况下完成了教学任务。音乐课上,老师让学生从认识电声乐器,到感受电声乐器的音质欣赏,再到由电声乐器演奏的音乐让学生试唱歌曲,既围绕了电声乐器的教学主题,又开展了欣赏、乐理、演唱等的综合课。体育老师设计的“不同的跳跃”让学生纷纷展示自己的跳跃方式,然后老师把他们的方式串联起来并加上适当的障碍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跳跃技巧,学生在意犹未尽的感觉中学到了技巧,掌握了本节的知识点。学生课后感觉:这节课怎么这么快就过去了呢?

  四、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高途径

  怎样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这是经久不衰的谈论话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我的想法是:

  1、加强教师的专业学习培训,让一线教师更专业。

  2、在交流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开阔教师的视野,丰富教师的内涵。

  3、提高教师组织教学的能力,提高课堂的节奏感,有效利用课堂四十五分钟。

  4、有效反思,不能只是简单的回顾,常反思,才能常进取。

  第五篇:农村食品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

  农村食品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

  宁化县泉上卫生院游瑞耆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村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更是食品安全卫生网络的重要部分,农村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由于农村地域广、人口多、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农民自我保护意识差等原因,使农村食品安全成为监管的难点和薄弱环节。近期,本人在对农村食品安全问题进行调查中发现,因各相关部门职能分散,力量薄弱,农村食品市场已经出现脱管状态,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就农村食品安全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与建议。

  一、当前农村食品安全现状

  1、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商品市场日益繁荣活跃,各种小商店、小卖部、小超市在农村遍地开花。而随着城市维权力量的增强,假冒伪劣商品开始大量由城市向农村转移。这些农村小商店、小卖部、小超市在一定程度上成了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的集散地、倾销地,小商店里备受农民欢迎的是廉价的各类小食品,这些琳琅满目而又廉价的各类小商品大多是一些劣质、过期、“三无”食品,在这些食品中,有许

  多加入了色素、防腐剂、甜味剂等添加剂,一些儿童吃的棒棒糖、饮料等食品,颜色鲜艳得令人发毛。

  2、由于农民食品安全意识较弱,对买到的食品一般很少有人注意食品的商标、厂名、厂址,甚至生产日期等内容。加之农村执法力量薄弱,致使一些“三无”过期不合格食品大量流向农村市场。

  3、经营主体的素质相对较低,缺乏必要的法律常识和守法经营、诚信经营理念。

  4、农村无证照经营依然存在,卫生质量差。从目前的情况看,农村几乎没有正规的超市、连锁店等较具规模且信誉度较高的商业企业入住,市场摆摊、设点的经营户的销售主要针对农村弱势消费群体,经营场所的卫生质量比较差,给农村的消费者身体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从管理上来看,这些小摊点没有固定的经营门店,卫生主管部门无法核发“卫生许可证”,工商部门也就无法核发《工商营业执照》。因此,购买力低,经营规模小,分布在村组各个角落的小卖部、小摊点、小餐馆、小食品商店以及无证照经营食品者依然存在。

  5、农村群体性聚餐存在安全隐患。由于农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淡薄,在群体性聚餐中,厨师和帮厨者都是举办方花钱请的农村土厨师或邀请的亲朋好友,这些人员大多没有经过健康体检,一旦患有传染病,聚餐的人员将成为直接的受害者。

  6、由于某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食物中毒事件还时有发生。

  二、农村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食品营销网点多,市场监管缺位。由于农村小商店、小卖部分布比较分散,加之农民居住地大多是山区、半山区,有的还不通公路,出现了监管不到位的现象。农村基层监管部门设备相当落后,基本没有检测设备。在日常监管中,监管人员仅凭肉眼对市场进行检查,遇上食品标志不清、不齐,未标注食品名称、厂名、厂址,没有生产日期或保质期的还看得出来,但对于食品是否符合规定,食品的成分含量是否符合要求,食品的卫生指标是否合格没有办法检测,致使一些“三无”食品、过期不合格食品以及被城市市场拒之门外的食品流向农村市场。从目前形势看,呈现出“三多,三少,四差”的现象,即:

  食品经营网点多,流动摊点多,农畜产品多;边远地区规范管理少,证件齐全的少,主动检疫的少;环境卫生差,基础设施差,定点屠宰差,法律意识差。

  2、“办宴大篷车”游离于监管之外。“办宴大篷车”基本上都没有办理经营许可证和健康证。每个“大篷车”一般由3-5人组成,主厨大多是老板,相对固定,帮厨经常变动,人员年龄多在30-60岁之间,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低、卫生意识差、流动性大、不便于监管的问题。

  3、食品经营者法规意识淡薄。不法商贩利用农村消费水平低、信息闭赛、农民只注重价格而忽视质量的弱点,将过期或即将过期的食品低价倾销到农村市场,部分食品经营人员只追求经济利益,而不遵守《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忽视了对食品卫生的管理,安全隐患尤为凸显。农村“一个炉子一口锅,一架板车沿街拖”的现象随处可见,条件简陋,卫生状况差,食品经营“游击队”无固定摊位,是监管中的“老大难”。

  4、农村群众维权意识差,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防范意识很弱。在购买食品时根本就想不起来索要发票或其他凭证,在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农村居民的投诉率极低。即使吃出了问题,也很少想到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大多自认倒霉;而有些农民虽然有了维权意识,但消费维权时往往存在许多障碍,如基层消费组织缺乏,投诉路程远,到县城或基层工商所投诉要跑上一两天,这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假冒伪劣食品的横行。

  5、监管部门职能分散,力量薄弱。保障食品安全,对职能部门的依赖性较大,认为只是各职能部门的事,而政府的指导作用、社会的参与作用发挥较差,齐抓共管、全覆盖式的监管机制还远未形成,对地处农村、城乡结合部的地下小作坊,执法部门也是鞭长莫及、力不从心。目前,涉及食品安全监管的部门有卫生、工商、质监、农业等多个部门,但延伸到乡镇的部门只有卫生、工商、畜牧,单靠这几个部门要做好农村食品安全的日常监管,尚有较大难度。虽说是政府对食品安全负总责,但政府的事务多,人手少,有的乡镇还没有配备专

  职的领导和办事员,政府在协调本辖区内的监管部门开展工作上难度也较大,上级有安排,就抓一抓,全年也就是几个节日安排集中整治,平时多数是靠职能部门的作用,往往存在监管的空白点。

  三、对策及建议

  当前,农村对食品安全事故的抵御能力普遍较低,一旦出了食品安全事故,后果将十分严重。要把加强农村食品市场监管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细胞工程,在食品安全监管的“链条”上,严把许可准入、市场监管、市场规范、食品安全知识普及关,任何一环也不可缺失。

  1、明确政府主体责任。要逐步建立起“地方政府负总责,职能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的工作机制,政府要切实履行食品安全“地方政府负总责”的责任,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综合目标考核,切实加强领导,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

  2、整合现有监管资源。要把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充分发挥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职能,形成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制度,搭建工作交流平台。各职能部门按照“分段监管”原则,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形成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合力,提升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效能。

  3、加大监管经费投入。将食品安全监管经费纳入同级政府财政预算,主要环节监管部门要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经费的投入,对所需工作经费给予充分保证。同时,将经费投入与构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网络相结合,实现监管有网络支撑,监管有经费保障。

  4、强化宣传培训。加大对基层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健康、保健知识的普及力度,保证国家食品安全政策法规的顺利贯彻执行。加强对乡镇食品安全监管机构专兼职人员的培训,提高依法监管的水平;强化对农村从事食品生产经营、餐饮业的从业人员、业主的卫生法规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其依法从业,守法经营意识;结合公民义务普法教育活动,普及农村居(村)民食品安全知识,开展健康知识教育,提

  高其辨别假冒伪劣、三无产品能力和依法维权能力。

  5、加大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力度。由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牵头,针对食品安全存在的热点难点,组织相关部门深入农村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相关职能部门要从源头抓起,加大对农业投入品和食品生产加工、食品小作坊、高风险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整治力度;坚持每年开展几次声势浩大的联合活动,形成工作规律,如在春节、元旦、国庆等重大节日期间,开展联合专项整治,形成强大攻势,保障公众节日消费安全。

  6、加强对农村群体宴的管理。建立群体宴报告备案制度,凡举办就餐在50人以上的群体宴,举办者要在宴请前向当地村(居)民委员会报告,并由村(居)民委员会向所在乡镇人民政府报告,内容包括:就餐时间、就餐人数、场地卫生条件、厨师健康状况等,确保农村不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

  二0一一年元月十九日

篇七: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与研究对策

  

  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在城市已经普及的信息技术也逐渐进入到农村小学的教学中。然而,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限制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本文将介绍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课程内容差异大

  农村小学生的课程不同于城市小学生,语文、数学等基础课程比较重要,信息技术则不太受重视。由于孩子们所学的知识水平不同,教师可能需要为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课程内容,这会导致信息技术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有所偏差。

  解决方案:教师应该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分别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为学生提供差异化的课程。并且,应该与学校其他教师和教育机构合作,共同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

  二、设备配置不足

  许多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存在设备配置不足的问题,有些小学可能只有几台电脑和基本的软件,无法满足更高层次、更多样的信息技术教学需求,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解决方案: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小学信息技术硬件设施的投入,尽快完善农村小学的信息技术设备配置。并且,教师应该注重利用当前可用的硬件设备和软件资源,积极创造条件,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三、师资力量不足

  农村小学教师普遍存在信息技术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方面的欠缺,这会限制他们在信息技术教学方面的发挥,很难满足学生对信息技术的需求。

  解决方案: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加强农村小学教师的培训计划,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教师也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继续学习信息技术,增强自己的信息化素养和工作能力。

  四、缺少互动性

  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生源较少,班级不稳定,这会导致教学中缺少互动性,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解决方案:教师应该参与和组织更多的信息技术活动,如信息技术艺术节等,让学生在互动中完成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之间多交流,在互帮互助中推进整个班级的信息技术教学。

  总之,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虽然存在许多问题,但是只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完善相应的解决方案,就可以有效地推进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投入,提供必要的硬件和软件支持;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培训计划,提高自己的信息化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学生和家长也应该关注和支持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率和质量。

篇八: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与研究对策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它关系着我们民族的兴衰和我们现代化建设大业的成败。目前农村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还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给信息技术教育的均衡发展与普及带来了不小的阻力。

  一、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信息教育建设重视不够

  一些地方政府对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重视不够,有的对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缺乏足够认识。有的不能认真贯彻落实文件政策要求,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缺乏组织领导,由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专人负责、专人领导。造成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滞后.(二)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学校教育设备落后,硬件设施差。

  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足够的资金作保证,信息技术教育可以说是一门高耗课程,它的开展是需要一定数量的资金投入作后盾。然而,我们所看到的农村初中微机室的现状是:计算机数量不多,一两千学生的学校,仅有一个设备简陋的机房,将学生分成两组,还达不到一人一台计算机,;配置水平低,有的使用一些低档次甚至淘汰的计算机产品充当;有一些计算机没有硬盘、无法满足现行教材要求,造成计算机教室无法使用;开放使用率低,难以保证学生上机时间。

  (四)信息技术教育教师不足,素质偏低。

  专职计算机教师,由于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较少,一些学校就只能让老师们在满工作量的情况下加信息技术课,造成了专业素质、业务能力达不到要求。造成了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老师在教授学生时的深度、难度会不同,初三的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

  和初一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完全一样。

  (五)重建设轻使用,重硬件轻软件

  近年来,一些地方对农村中小学校信息教育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把校园网、远程教育信息网、多媒体教室建设起来,但很多学校忽略了配套的软件管理平台。很多学校的远程教育信息网都没有接受资源,有了资金也只管硬件投入不管软件建设,造成网络不能使用,大多数教师得不到应用。大量的投资、大量的资源白白浪费掉,只能作展示品或用来迎接检查、充当门面,应用率极低。

  (六)教育资源建设乏力,缺乏整合。

  有一些学校由于缺乏资源不能应用在教学上,对学校需要的各种资源投入的很少或不投入,总体上对教育教学资源不重视。学校教师对CAI课件开发较少,甚至没有,有的学校虽有一些资源素材,但缺乏平台支持,不能应用到教学中,有的只在上教研课、竞教课、公开课时能应用一点。

  (七)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很多是课表课程。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走入,学校信息技术课程也日趋正规化,很多学校能按新课程标准,开设信息技术课,开齐信息技术课,但也看到,仍旧因为应试教育的原因,导致一些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课上了课表,却很少或者没有用来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而上成了辅导,直至被语文、数学所挤占。

  二、解决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的对策。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关系到信息技术教育能否全面普及,我们找准了问题,也要认真分析其中的原因,找到解决突破这些问题的办法:

  1、转变教育观念,纠正课程设置偏差。通过组织领导及相关人员学习、参观,充分认识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信息素养应成为人们的一种基本

  能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适应信息化社会教育方式根本转变的需要;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国家提出的一项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农村中小学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具体措施。要转变传统教育评价标准和传统的教育价值观,将知识型人才观转变为素质型的人才观。开齐课程,并按课程标准和计划认真上好信息技术教育课,要重新认识学与教的关系。转变教育观念不能是口号,要以实际行动来体现。如学校可联入Internet,尽可能将机房向学生和教师随时开放,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询自己学科所需要的学习资料,教师同样也可以查询、下载自己所需要的教学信息为自己的教学服务,让师生从实际工作和学习中转变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花了小钱,办了大事。广大教师也不仅要树立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远大理想,而且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有利资源,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断完善自己的素质,主动迎接各种挑战,以适应教育信息化的要求。

  2、利用已有资源,解决资金缺乏难题

  农村教育中,虽然己认识到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但要让其开展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资金的缺乏。从单位建设来看,即使有点钱也大多花在盖教学大楼和教职工宿舍这些基础的设施上去,解决近几年的学生入学高峰问题,而花在信息技术教育设施上的资金却很少。要采用集中学校一定比例的杂费,重点解决装备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利用学校有限的资金因地制宜寻求有效的方法来发展信息技术教育。例如,我们可从资金不足的实际出发,利用早年给各校配置的VCD机、功放机和音箱等设备,再让学校花儿百元买一块带AV(或有S端子)输出端口的显卡,加上一台大屏幕彩电,将这些设施配置到普通教室中,就成了一间多媒体教室。算上电脑,整套设备全部配置来还不到一万元。我们采取自己买网线、交换机(或集线器),自己布线,几千元钱就建成了学校的校园小型局域网,让教师能接受到远程教育网的内容,并从教师中选择经验丰富的维修人员对其进行维护,这样就节约了许多资金,解决了学校资金不足的问题。

  3、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数量足够,素质较高,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师资队伍是推进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在采取激励政策,吸纳具有高水平计算机知识的专业人员到农村学校去的同时,必须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就地取材,充分发挥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师资的优势,培养信息技术教育专职教师。并对在职中小学教师定期进行信息技术培训。针对信息技术教育人才缺乏的现状,切合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的需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从培训教师掌握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入手。为此,不放过省、州、市任何一个信息技术培训的机会,让微机教师参加学习,回来后,要求对学校未参培的教师进行培训,让每位教师都可以辅导学生。并制定相应的制度和阶段性培训后的检评措施,使教师真正地能学有所成、学有所用。通过培训学习给教师创造一种学习信息技术的氛围和紧迫感,增强意识,然后自觉地能动地研究信息技术,掌握信息技术教育手段,最终达到信息技术同自身学科相结合的目的,并从中寻求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逐渐探究新的学科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从而有效推进学校信息技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4.加强教育科研,促进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二者整合才能真正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学校要构建教研网络,要广泛开展学科信息技术教育教研活动,引导教师从教育观念、学习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技术和

  教育资源五个方面探讨如何进行整合。

  5.加强教育资源建设,实现信息共享。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是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性工作。要鼓励各校进行校园网建设,不具备上网条件的少数中小学可通过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配备并定期更换教育教学资源来解决教育资源共享问题。还要加强学校教育资源库建设,要鼓励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制作符合我们农村学生认识特点、具有乡土特色的教学软件,各农村中小学相互间也进行交流,可省时、省力,避免重复建设,实现共享,使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可操作性更强。

  诚然,在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给信息教育的发展和普及带来了相当大的阻力。而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又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它关系着到我们民族的兴衰和我们现代化建设大业的成败。我们只有在了解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加以解决,才能推动农村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进程。

篇九: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与研究对策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的分析与对策

  摘要:当前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存在问题主要有硬件设施不完善,课程设置不合理,学校专职老师少、时间安排不足等问题,学生对信息技术缺乏正确引导等。这直接影响了老师的教学,限制了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和发展。同时由于学生地处乡村,大多数学生到了初中后才有机会接触到计算机。这些都给信息技术教学造成相当大的困难,要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能力,适应社会的发展,必须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如何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果,探索适合农村学生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提高有效教学成为了当前信息技术教学的关键。

  关键词:农村

  信息技术

  教育

  现状

  分析

  对策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速度的加快,社会各界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西部地区的基础教育发展,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信息技术教育软硬件环境建设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农村信息技术教育可以说面临着前所未有机遇,但随之而来的挑战也越来越严峻。

  一、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的分析

  如今,信息技术课已纳入中学的必修课。主要内容由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两大部分组成。但由于实际条件的限制,落后的农村学校可能还存在硬件设施不完善,课程设置不合理,时间安排不足等问题,直接影响了老师的教学,限制了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和发展。同时由于学生地处乡村,大多数学生到了初中后才有机会接触到计算机。而现在我国2亿8百多万中小学生中,农村占一半还多,所以农村学校如何更好地开设好信息技术课,缩短与城镇中学的差距成了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根据了解,我将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为以下几点:1.对于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视不够;2.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有限的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3.教师专业素质水平不高;4.社会引导不当;5.学生基础较差,教材与课程设置不合理。

  总之,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着观念、资金、技术、师资等诸多困难。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1.转变教育观念,领悟新课标教学精神。首先要正确认识开设信息技术课的必要性,在实际教学中,不要只强调“计算机学科”教学,还要注重计算机技能的培养以及德育和情感教育,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指导和帮助,再由学生通过与周围学习环境进行交互得到新知识,让学生站在教学的主体地位上。

  2.充分了解学生的真实信息水平。由于地区差异性,发达地区早已开展多年的信息技术教育,而一些经济落后地区目前还没有解决基本的信息技术教学条件问题,很多学生小学阶段都没有很好地接受信息技术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调查、问卷、交谈等多种方式收集所有学生的真实情况。通过了解后,一个班往往会只有二、三个学生有家用电脑,并且水平并不高,只能进行一些常规的电脑操作。了解后做好登记,便于以后的教学。通过以上的工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教学计划。

  3.正确引导,端正态度。建立绿色网站和适合于青少年年龄阶段特点的网站,彻底净化网络,给学生上网创造良好的条件。利用好网络可以纯洁人的灵魂,拉近沟通的距离,增长见识,培养信息的综合利用能力。但上网一定要适度,不能成天流连于网络游戏、网上聊天等,这更需要社会、家长、教师起到带头作用。

  4.灵活处理教材。信息技术是一门更新换代非常迅速的课程,其发展的速度几乎与时代同步。而现在农村中学用的教材多是老教材,内容偏繁、偏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某些内容对农村学生来说不易理解,范例和操作偏难,吸引力不够。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可以大胆创新,对教材重新整合,适当进行增删,重新设计,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使课程内容适应农村学生的认知特点,适应农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5.深入研究教法学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作为教师来说,必须提高专业技能、紧跟时代发展,加强科研能力,完善教学评估。要重视教学设计,要处理好教学目标——内容——过程——效果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设计中,应用系统分析法,对教学各个环节进行协调、控制,使课堂教学系统的整个功能达到最优化。

  6.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有效利用已有资源。加强专业人才实际教学能力方面的培养,是实现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保障之一,教师一定要经常参加业务培训,及时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自觉地能动地研究信息技术,掌握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并从中寻求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逐渐探究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从而有效地推进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要让信息技术更有价值,教者就应更多地关注学生,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不能仅停留在练习的层面上、满足于基本技能的掌握,要在学生动手操作、主动建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适时适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学科整合和综合应用的能力,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实现教学成果最大化;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需要教师精心营造教学情境,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吸引住所有的孩子,仿佛他们就是情境中的人物,让他们在一个温馨的、舒适的情境中学习,在玩中学、在学中练,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创造的舞台。

篇十: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与研究对策

  

  之欧阳学文创作

  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

  欧阳学文

  摘要本文针对农村小学信息化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结合实际,从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资金投入、队伍建设、利用效率与学科整合方面进行了分析,根据当前农村信息化现状发表了自己的和设想,希望能对推动当前农村小学信息化技术教育的进程起到一点作用,热切盼望有关部门能够重视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技术教育。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现状

  问题

  对策

  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分析:

  3月召开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工作报告中提到了提网速降网费的事情,这充分说明了互联网在人民日常生活和国家发展大计中的重要作用,也传达了国家对信息技术发展非常重视的信号。

  放眼世界上的经济发达国家,我们发现,这些国家无之欧阳学文创作

  之欧阳学文创作

  一不是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得相当普遍的国家,他们通过先进的信息科学技术,以最快的速度共享世界各种各样的信息,并用之服务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改善。

  起步于80年代的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至今,虽然有长足的发展,但信息技术教育主要集中在城市和比较发达的地区,离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和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是还有一段距离。特别是在农村学校教育这一块,信息技术教育起步晚、发展缓慢。据调查,我国城市和发达地区信息化指数与农村相差5倍多,因此,发展和普及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势在必行,也迫在眉睫。当然,推广和普及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项巨大的教育工程,需要国家、当地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加大教育投入才可能得以实现。作为一名农村教师,就此想谈一谈我对实施信息技术教育的看法。

  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技术教育缺乏资金投入

  从学校的角度来看,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它需要一之欧阳学文创作

  之欧阳学文创作

  定的硬件设施,而这些硬件设施的配置,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学校作为一个纯事业单位,纵使认识到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也无法生出钱来投资。术少数学校为了响应信息教育的号召而象征性的购置设施,但数量上远远不够,质量更是达不到要求。如此条件下的信息技术教育就缺乏它必备的物质载体,实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绝大部分学生家里没有电脑,而电脑又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最基本的设施,所以农村孩子基本上不可能通过家庭教育来实现信息技术教育这一目标。因此信息技术教育的重担完全落在了学校,如果学校配备好电脑、网络等硬件设施,开展和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由此可见,资金的短缺,是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最大制约因素。

  二、广大教师信息技术素质不高

  在农村,从专门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师资来看,大多数是自产自销的,即使有少数信息技术教育专业毕业的人之欧阳学文创作

  之欧阳学文创作

  才,他们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能力,但这样的人才太少,他们无法分身于各个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另一方面,广大非信息技术专业毕业的教师由于教育观念没有及时转变,对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作用了解不够,他们不懂得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所以他们大都不愿意花时间去摸索电脑操作的事情,甚至存在对电脑操作的排斥感和畏惧感。中国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将近三十年了,但是很多农村教师的教学依旧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巴”的旧教学模式,这是农村小学教育不容忽视的严峻问题。

  三、有限的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

  有些经济较好的地方,已经初步拥有了信息技术教育的条件,修建了诸如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等硬件设施。但一方面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不具备维护、管理、升级设备等方面的能力,一段时间后设备损坏或功能降低,使本来就紧张的设备又更紧张了;另一方面,学校在课程及时间安排上就限制了学生只能在上课时才能用得之欧阳学文创作

  之欧阳学文创作

  上这些设备;再一方面,学校也没有意识利用这些设备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素质方面的培训。由于存在以上的原因,这些设备除了上课以外的大部分时间就被闲置起来,没有充分发挥其有效的作用。

  四、学生家庭对电脑网络的偏见

  大多数农村学生家长并不了解什么是互联网,也不了解电脑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孩子的成长有何重要作用,相反地,他们了解的更多的是孩子因为学会了上网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出现因去网吧上网而旷课或夜不归宿,因此很多的家长对信息技术教育有反感,对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持怀疑态度。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解决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一、农村地区本来的底子就决定了它的发展现状,但是当地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学校信息技术教育,除了国家投入以外,还应尽力加大地方投入,为学校解决信息技术教育的资金问题,并有目的地把教育资金投入政策倾斜到农之欧阳学文创作

  之欧阳学文创作

  村中小学,以便这些地方配置基本的教育设施。另外,学校也要为信息技术教育多想点子,发掘当地资源,找有实力的企事业单位或个人赞助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第三,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已有资源,请专业技术人员建设校园小型局域网,并以经济的方式架设网线,接入英特网,这样学校里的每台电脑上随时都可以上网或调用、检索和下载资源库的资料,做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二、针对信息技术教育人才缺乏的现状,高校应当加强这一方面的人才培养。一方面培养出更多的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人才,以适应这方面人才紧缺的现状;另一方面,要明白信息技术教育是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教育,而不能简单的认为就是计算机教育。所以,应切合中小学教学实际的需要,加强专业人才实际教学能力方面的培养。至于许多教师不能把信息技术同自己的本学科相结合问题的解决,我觉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教师培训同,通过培训学习给教师创造一种学习信息技术的氛围和紧迫感,增强意识,然后自觉地能动地研究信息技术,掌握信息技术教育手段,最终能应用到自身学科的教之欧阳学文创作

  之欧阳学文创作

  育教学中,寻求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逐渐探索出新型的学科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三、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应当将我们有限的资源进行有效的应用,尽可能将机房向学生和教师开放。这样,他们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同时还以利用这一现代化的工具为自已的学习或工作服务,比如说,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询自已学科所需要的最新资料,教师同样也可以查询、下载自已所需要的教学信息为自已的教学服务。勿庸讳言,现在的许多中小学教师中存在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可以利用本校设备对教师进行培训,制定出有关激励和奖惩措施。如:要求每位老师一学期要制作课件并利用多媒体教室上课,并将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情况列入学期综合考评,使老师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研究信息技术与所教学科课程的融合,逐渐探索出新型的学科教学模式,同时也增强了这些设备的利用率。

  四、转变观念,扫清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路障

  之欧阳学文创作

  之欧阳学文创作

  首先,我们要转变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学校可以成立信息技术合作小组,让年轻教师帮助年纪较大的教师慢慢熟练电脑操作,帮助他们放开手脚去使用电脑网络,尝到互联网的甜头后,大家对电脑操作的畏惧感就会消失,电脑网络就会成为他们工作的好帮手。

  其次是要纠正学生对电脑网络的认识偏差。对于农村孩子来说,电脑网络还带有一点神秘感,对电脑和网络的作用了解得不多,而那仅有的一点了解也不一定正确。教师在上信息技术课时,要让学生了解电脑网络可以为他们的学习带来什么帮助,同时也要教给学生常用的电脑操作方法,为他们日后的工作生活打下信息技术基础。教师尤其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告诉学生过度沉迷和依赖网络,会给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教师要率先示范,正确使用网络。

  第三是要转变广大家长的思想观念,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电脑网络,不再阻碍孩子正常的信息技术学习。

  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与普及又一件刻不容缓之欧阳学文创作

  之欧阳学文创作

  的大事,它关系到我们民族的兴衰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大业的成败,希望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能真正重视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让孩子从小接触电脑网络,长大后成为新时代合格的劳动者。

  之欧阳学文创作

相关热词搜索: 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与研究对策 信息技术 对策 现状

版权所有:巨匠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匠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匠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2001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