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2022年度论学前教育老师重要性

时间:2022-06-02 18:30:08  阅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论学前教育老师重要性,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度论学前教育老师重要性

论学前教育老师的重要性3篇

【篇1】论学前教育老师的重要性

浅谈学前教育中游戏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

摘 要:学前教育对于幼儿来说十分重要,它关系着孩子在迈进小学校门的起点线问题。游戏在学前教育中占据着一定的地位,要充分了解幼儿对游戏的兴趣点,寻找合适的游戏对其进行教育,充分发挥其主动性,让游戏穿插在教学活动中,寓教于乐,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游戏在学前教育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学前教育 ;
游戏 ;
儿童发展 ;
重要性 

游戏作为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可以为其带来快乐本质,因此在学前教育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游戏中,幼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力,运用自己所会的一切技能获得练习和发展自己的机会,在游戏的过程中,还能够及时发现周围环境的变化,学到一些基础知识。在所有的游戏中,只有小时侯玩过的游戏才能令人终身难忘,这是人一生中记忆最深刻的部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当前社会生活压力重大,许多年轻人通过游戏来减压。而游戏在幼儿的成长经历中,成为了主节奏,可以说游戏是儿童的天使。对于游戏教学,许多人的认识不一,但实践已经证明了将游戏引入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能够产生一定的成效。所谓的游戏教学,就是寓教于乐,将游戏贯穿于学前课堂中,让儿童在玩中学与学中玩,并且不断地积累知识,提高学习兴趣,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游戏在学前教育中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 

一、游戏的意义

1.游戏是孩子的生命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园对幼儿实施教育的主要形式。但大多数教师怕乱、怕麻烦、怕出事故,剥夺了孩子游戏的权力。即使游戏时,也是集体游戏多,自由活动少;
智力游戏多,其他游戏少;
训练眼目多,动手操作少;
教师包办多,幼儿独立完成少。孩子们规规矩矩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些简单的集体游戏,抹杀了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禁锢了儿童的创造力,影响了儿童的身心健康。伟大的教育家、儿童学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这样说过:“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他主张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在游戏中掌握各项技能和学习各种知识,教师只是起到了组织和引导作用,必要的时候让“孩子教孩子”。的确,由于幼儿好奇、好动、好模仿,其认识过程带有具体形象性和情绪性,而游戏正是符合了以上特点,被幼儿接受和喜爱,从而能有效地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

然而,为了让孩子更好地玩,当然离不开最基本的学习工具——玩具,因为玩具为孩子们这种爱玩的天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玩具以其生动的形象,鲜艳的色彩和奇特的声响吸引着孩子,激发幼儿的操作愿望,引发积极、快乐的情感,并帮助幼儿认识周围世界,启迪他们的智慧。对于孩子来说,什么都可以成为他的玩具,所以我们更应该不断挖掘玩具的内在的教育价值,让幼儿真正在游戏中获得知识。

2.游戏是幼儿学习的兴趣所在

游戏的主体是幼儿本身,但也不能脱离教师的组织和引导。这里所说的“玩”,也不是无目的、无形式、无要求的乱玩,而是利用一些有意义的游戏,通过这些游戏激发幼儿自身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个人品质,发展幼儿的智力,促进语言的发展。

性趣是最好的老师,游戏就是培养幼儿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基于幼儿期孩子的特点,他们往往对枯燥乏味的学习活动缺少兴趣,而利用游戏加以诱发,则会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应该常常把一些活动设计成一个个游戏,这样便于幼儿在感兴趣的游戏过程中学习知识技能,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对幼儿而言,简单空洞的说教并不能让幼儿接受教育,同样也不利于良好品质的形成,而一些直观、生动、形象的游戏反倒能让幼儿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懂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学习判断是非、善恶、美丑、好坏,获得简单的道德行为规范。在游戏中,幼儿一方面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巩固和加深,另一方面,通过游戏帮助幼儿认识新物体的特征及相互关系,获得粗浅的自然科技常识,幼儿的各种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都在积极地活动着。

3.游戏促进幼儿自信心的增强

3—6岁幼儿生理、心理发展水平较低,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过集体生活,生活环境改变了,在各方面要学着自理、自我服务,感到诸多不适应。因此,幼儿缺乏自信心,缺乏坚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而取得成功的情感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具有自信心的幼儿能感到自身的价值,能产生积极主动的活动愿望,敢于大胆探索,乐于与周围人交往,能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自信心对于幼儿健康成长和各种能力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游戏恰恰能满足幼儿好动、自制力差的特点,在游戏中,幼儿不仅可以自由地变换动作、姿势,还可以多次重复所感兴趣的动作,幼儿在游戏中可以获得影响与控制环境的能力,当幼儿完成了包含在游戏活动中的一定课题与任务时,幼儿会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人,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建立起对自己的信心。

二、游戏是幼儿进行全面教育的重要形式

好的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积极主动性;
以及与同伴的关系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游戏可以促进幼儿和谐全面的发展。作为幼儿教师的我,虽然早就知道游戏是孩子们最容易接受也是最能够融入其中的教学手段,但始终在思考如何才能真正把游戏和教育正确地结合起来,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快乐的地学。直到在我看一些儿童心理方面的资讯时,发现其中提到宝宝智力开发的几个原则,我觉得同样适用于幼儿教学。

1.激发兴趣原则

兴趣是孩子们学习的唯一引导者。他们会拒绝他们自己兴趣之外的所有的教育,对不能引起兴趣和厌倦的事情就关起注意的大门,封锁记忆的仓库,停止思维和想象的启动,甚至还会哭闹不止。而相反,如果孩子对某些事情产生了敏感,感受到趣味,有了新鲜感和好奇心他会不分是难还是容易,不管重要还是不重要,也不管理解或不理解都能无意识或有意识地逐步记忆,渐渐领悟和掌握。我们要充分把握幼儿的兴趣的所在,紧紧抓住适当时机充分灌教育内容。而幼儿的兴趣所在就是“玩”,所谓的玩也就是要做游戏,所以首先要设计幼儿喜欢的游戏进行。

2.积极暗示原则

孩子没有主见,毫无判断能力,这个时期的发育和成长只是接受环境以及外界人们语言行为的影响而已。他们是环境的产物,环境塑造着他们的个性和思维方向。因此,老师们必须利用环境、行为和语言积极暗示孩子,使他们产生认同;
比如在教孩子认字的时候,即使他出错了,也不要强硬的指出来,应坚持正面鼓励为基本教育方法,培养其他们的上进心和自信心。这样孩子才不会在以后的学习中产生厌恶的情绪。当然,在其中适当加入游戏效果会更好。在游戏中,幼儿不仅可以学习到知识,还可以通过扮演一些角色的态度、言行、相互的关系来体验他们的思想感情,并根据角色的行为来调节自己的行为,学习与人交往、相处,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品德教育。

3.化难为易原则

在成长的路途上会有许多学习的难关,越是困难的东西越要早学,提前让孩子接触,这是化繁、难为易得最佳方法。例如人人都会觉得学外语很难,学乐器难,学游泳难,学各种各样优秀的品质都很难,但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孩子不怕难,不知道难,他们心中只有有兴趣和无兴趣之别,只有喜欢和拒绝之分;
而丝毫没有困难和容易、怕学和不怕学的概念。所以任何难学的事情,变着法逗孩子产生兴趣,他们像学说话、学走路那样容易接受。

4.生活课堂原则

丰富的生活和游戏活动是早期教育的最好课堂,是幼儿的主要的课堂,这是孩子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所决定的。对幼儿来说,生活中的学习内容已经太丰富了,处处都有信息,处处都有乐趣,处处都能感受。他们以五官感知世界为最大的满足,玩就是最有兴趣的学习,快乐的玩就是有效地学。

孩子的天空应该是蔚蓝的,应该是明亮的,过多的束缚只会让他们的童年失去色彩,游戏是童年时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了明天的花儿更娇艳,为了未来孩子们脸上的笑容更灿烂,还给孩子一片自由、玩乐的天空,用游戏的形式来丰富孩子们绚丽的童年,让他们自己“玩”起来,伴着老师的组织和指导,发挥其独特的教育作用,让孩子们在玩乐的世界里茁壮成长,在自由的环境中蓬勃向上。

三、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

1、游戏有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现在的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平时都是在父母的陪伴下玩耍的,没有了像上一辈人那样的童年,大多数的快乐来自于儿童乐园或者动画片,因此现在的许多学前教育功儿容易孤僻与封闭。加之独生子女是家中父母的掌中宝,集千万的宠爱于一身,享受着“小皇帝”与“小公主”的待遇,容易养成蛮横、娇气的性格,隔代的教育对儿童的需要在学前教育中得到纠正。例如,有些有自闭症的儿童刚进入幼儿园时不喜欢说话,不愿意与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上述行为是学前阶段儿童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需要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对这些儿童或具有恶习的孩子给予教育和纠正。在幼儿园中,教师具有神奇的魔力,他们担当着改掉儿童不良习性和培养孩子良好天赋的使者,在儿童生活成长中发挥了父母难于替代的重要角色。

2 .充分了解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和愿望
  学前教育就是指儿童在三到六岁期间所接受的教育,这个阶段是幼儿体力、脑力发展最快的年龄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渴望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能够模仿成人的活动,了解一些他们不具备的知识、经验。游戏对于幼儿的作用有很多方面,对于教师来说,可以通过游戏了解孩子对游戏的兴趣和愿望,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适合幼儿的游戏,让幼儿在每一个活动中有所收获。对于幼儿来说,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兴趣爱好,这些都是由年龄特征所决定的,只有选择正确的游戏,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教育。对于父母来说,通过游戏可以了解孩子的天性,以此来进行一些互动,能够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与此同时可以培养孩子的情感沟通能力。
  因此,在游戏的世界中,孩子能够满足自己的愿望,通过游戏了解周围的环境,客观地用自己的头脑了解世界,虽然处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孩子对于外界的事物认知能力有限,而且精力、注意力不集中,时间也不会维持很久,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但也是在这个时间段,能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有特别的表现力,这时父母、老师就要抓住这个细微的动作,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了解孩子的兴趣和愿望。

3、游戏对儿童的智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一般是处于直观平面的,是感性阶段的,爱玩是他们的天性。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的程度不高,但是有时却对部分的游戏记忆深刻。幼儿的许多天性随着他们的成长而自动的褪去。所以应当保护好这种天性,让小孩子过上一个幸福难忘的童年。幼儿阶段,也是开发智力的阶段,对于丰富多彩的教 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如何遵循进行更好的教 学,就需要对儿童心理学略知一二,并且对教学方法有所选择。不管是发达地区或是欠发达地区的儿童区,他们对于游戏都有着渴求与热爱。而儿童的成长处理生理上的自然发展外,还需要有关智力的发展。 
  要让儿童在教学中得到快乐,就需要让他对所处的外界产生认知,以体现寓教于乐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智力发展中能够提供三方面作用,首先对认知的积累,儿童通过游戏活动获得对生活的反应,然后积累起对生活的认识。例如:幼儿对爬、攀登、等字词的字面概念比较模糊,较难理解,如果把这些孩子放到城堡中玩,通过亲身体验,幼儿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就会深入,同时对物的形状与用途的认识也将更加深刻。其次是语言的发展。在游戏中为了达到某些目的,幼儿会自动的与其他小伙伴进行聊天,他们刚开始可能说得不太流畅、明白,但接触多了,不仅能把意思传出去,而且能共享其他同龄人的思想,此外其表达能力也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再次是开拓想象力。幼儿有一颗充满好奇并想象力丰富的心。游戏能带给他们自由想象的空间,他们的思想不受控制,不受束缚,并且灵活运用,能够将所学运用到新事物中。 
  4、游戏对儿童生理机能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儿童正在处于快速生长期。适当的游戏能够锻炼幼儿的意志与体能。游戏是一种有意识的身体锻炼,通过游戏能够对儿童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部分游戏,例如跷跷板、过独木桥等,让幼儿在生理机能上达到均衡发展。通过不同游戏的相互补充,也能丰富幼儿的童年生活。例如:有一个名为“滚南瓜”的游戏,这种游戏不要求孩子有多大的臂力和灵活性。又如“踩脚踏车”的游戏,不仅锻炼幼儿的腿部肌肉,而且对幼儿的平衡能力进行培养。总之,游戏不仅可以给幼儿带来快乐,还可以让孩子锻炼身体,培养孩子意志力。 
  5、游戏对儿童的学习热情的影响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集中精力的时间非常短暂,要让孩子既获得知识有能健康成长的方法就是游戏。游戏充满了刺激与挑战,要知道学前阶段的儿童对游戏的热忱度往往高于其他事物。例如五六岁的孩子知道汤姆猫、QQ开心农场等。加之幼儿学校本身还有许多限制,例如早上九点上课,要做早操,这不得不剥夺了孩子赖床的权利,通过游戏的方式对其进行教育,例如不迟到,上课不讲话,不与同学厮打、早晨不赖床等。游戏也是消除孩子厌学的一种手段,学前教育工作者通过将课堂教学中运用游戏,让孩子忘记了时间,消除了对学校以及知识的恐惧感,从而认为学校是一个好玩的地方,每天有去学校学习的动力,从内心里转变观念。 

四、加强游戏在学前教育中重要性的途径
  1.给幼儿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
  游戏的过程就是幼儿领悟周围世界的过程,通过周围环境的布置、玩具材料的准备能够激发幼儿在游戏中的潜能。所以在游戏的过程中,要给幼儿准备充足的游戏材料,这样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完成游戏。游戏材料能够决定一个游戏能否顺利完成,教学目的能否顺利达到。在游戏的过程中要准备足够的游戏材料,并注意游戏材料的不断更新,以全新的材料吸引幼儿进行更多有创意性的游戏。当然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游戏材料必须保证安全这样的硬性条件,要是无毒的或是经过清洗和消毒的。
  2.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游戏活动
  在学前教育中,要能够做到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游戏活动,不能让幼儿一直处于游戏的状态,要有节制地进行控制,这些都依赖与幼儿的年龄和所有的教学计划。要将游戏融入到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将游戏从学前教育中独立出来,游戏就失去了它的价值和意义。充分运用游戏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教学活动,让游戏帮助幼儿掌握知识[3]。
  21世纪是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世纪,好的创意计划在源源不断地充斥着我们的头脑,所以就应该在学前教育时期培养孩子的创造力,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核心内容。游戏作为培养孩子创造力最有利的途径,可以让孩子在游戏中培养创新观念,积极采取各种各样的教育方法,鼓励孩子多看、多玩、多听、多做活动以丰富思维。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的思维、创新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作为学前教育的一个新课题,游戏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它是新时期教育的突破口,只有让孩子在游戏中学,才能不断地完善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阎平.曹爽英.幼儿教师组织指导幼儿角色游戏应具备的能力素质.[J].学前教育研究.2010.(9).
  [2]关少英.幼儿园角色游戏中师幼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8).
  [3]周榕.角色游戏中正确处理师幼关系的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2(12).

[4] 唐莉莉.浅析幼儿教育中游戏的教育作用与价值[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5] 顾裕霞.妙用四法,提升幼儿游戏教学有效性[J].学苑教育.2012年20期

[6]国家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S].国家教育部,2001. 
  [7]陈秀云.陈鹤琴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篇2】论学前教育老师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一、学前教育对于人的社会性、人格品质发展极其重要

社会性、人格品质是个体素质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是通过社会化的过程逐步形成与发展的。学前期是个体社会化的起始阶段和关键时期,在后天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与周围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婴幼儿逐渐形成和发展着最初也是最基本的对人、事、物的情感、态度,奠定着行为、性格、人格的基础。研究和事实均表明,6岁前是人的行为习惯、情感、态度、性格雏形等基本形成的时期,是儿童养成礼貌、友爱、帮助、分享、谦让、合作、责任感、慷慨大方、活泼开朗等良好社会性行为和人格品质的重要时期;
并且,这一时期儿童的发展状况具有持续性影响,其影响并决定着儿童日后社会性、人格的发展方向、性质和水平;
同时,儿童在学前期形成的良好的社会性、人格品质有助于儿童积极地适应环境,顺利地适应社会生活,从而有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成才。

二、学前教育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主体对自己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认识,尤其是对人我关系的认识。自我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包括身体和感觉意识的发展,也包括情绪情感的发展。孩子很早就能照镜子,并开始区分自己与别人,但很多3岁幼儿对身体各部分关系的理解还很肤浅。

对自己的外部形象的认识是值得注意的。有研究表明,外表吸引人的幼儿和其貌不扬的幼儿相比,前者被认为更富于自信和独立性,而后者则被认为有更多的非社会性行为。即使3岁的孩子,在选择图片时也更倾向于选择漂亮的幼儿。漂亮的幼儿更招人喜欢,容易与他人建立起良好关系;
不漂亮的孩子往往受人忽视。这些又反过来影响着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对年龄的意识,在幼儿身上也是较有趣的。理解身体随年龄变化这一点对幼儿来说是较困难的,甚至那些已经有了婴儿小弟弟(小妹妹),并知道小婴儿也会长得和自己一样大的幼儿,仍难理解妈妈和教师从前也是小孩子。幼儿对生命、生长、死亡等概念的理解是逐渐产生的,他们试图用简单的办法来处理这类复杂问题,例如,把静息和死亡联系在一起,因而变得害怕睡觉等。

关于性别意识,许多4-5岁幼儿仍然不能完全知道性别的恒常性。2-3岁的孩子倾向于把积极方面(如外表漂亮)归于女孩,而把消极方面(如自私、好战)归于男孩。一旦儿童确定了自己的性别,他们会很快学习成人期望的行为和性别角色。

幼儿生活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不可避免地会与别人相处、受到他人评价等,因而会产生一定的情绪情感。幼儿的情感体验也是其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方面。长期以来,由于受皮亚杰观点的影响,我们一直认为幼儿是自我中心的,难以从别人角度考虑问题。但近年来有研究表明,3-4岁幼儿已经显示出对成人或同伴的理解和同情,即使经常捣乱的孩子,当看到老师难过时也会主动安静下来;
5岁幼儿,还能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

发展幼儿自我意识,是学前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三、学前教育对于人的认知发展的重要性

学前期是人的认知发展最为迅速、最重要的时期,在人一生认识能力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性作用。同时,学前期还是人的好奇心、求知欲、想像力、创造性等重要的非智力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

处于学前期的儿童虽然发展变化迅速,具有巨大的学习潜力,但是这种发展特点只是说明了婴幼儿具有很大的发展“可能性”。要将这种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需要成人提供适宜于儿童发展的良好环境,尤其是良好的教育影响。已有研究证明,早期教育对于儿童的认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单调、贫乏的环境刺激和适宜的学前教育的缺乏,会造成儿童认知方面的落后;
而为儿童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并给以积极的引导、帮助和教育,则能够促进其认知的发展。另一方面,学前教育的质量还直接关系到儿童能否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对个体的认知发展和终身学习产生重大影响。而不适宜的学前教育如单纯对儿童进行机械的学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不但会损害儿童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内在的学习动机,降低其自我效能感,而且会使儿童逐渐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对儿童的认知发展产生长远的消极影响。

近年来中国关于孤儿院儿童与正常家庭中成长儿童的比较研究则进一步表明,如果在婴幼儿时期缺少了恰当的抚育与学习机会,将会使儿童的智力发展受到压抑、迟滞。研究发现,在孤儿院的单调环境中成长的婴儿,与生活在一般正常家庭环境中的婴儿相比,不仅情绪行为表现异常,而且智力发展水平低下。此后,研究者将这些婴儿分成两组,第一组迁居到丰富多彩的正常环境中,并有成人很好的照顾和引导;
而第二组仍处在孤儿院单调的环境中。一年后,这两组儿童的智力水平出现了明显的差异:第一组儿童的智力远远高于第二组;
随着在不同环境和教育影响中生活时间的延长,两组儿童智力发展的差异愈加显著。

总之,学前教育是人的个体发展的重要阶段,科学的有计划的高水平的学前教育必将对受教育者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为受教育者的人生发展奠定终生受用的基础;
而失败的学前教育也将对受教育者的一生产生消极、难以弥补的影响。

【篇3】论学前教育老师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期是智力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这时期孩子精力充沛、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富于幻想,喜欢发问是进行教育的良好时机。1、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意义。
目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贫富差距越来越大,21世纪人们想在社会上立足、获得成功将越来越困难。文凭、家势、金钱将不再能保证你立于不败之地,个人的素质将决定一生的命运。随着电脑和网络的普及,人类社会将进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将取代工业经济和商品经济而处于主导地位。企业的成败、国家的兴衰将直接取决于内部人员的素质高低。
但是目前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思想存在许多弊端,广大的家长和教师的教育思想还存在不少的误区,很多的错误观念还很根深蒂固。比如:学习好的孩子就是好孩子;
只重视分数而忽视其他;
认为素质教育就是除了学好书本知识以外再学些钢琴、电脑什么的;
重知识轻能力,重视智力因素忽视非智力因素等等。九岁的孩子因为考试成绩没达到母亲的要求而被母亲用棍子活活打死。北京一位即将赴美留学的青年李兵因为受不了父母的管教而亲手杀死了父亲和母亲。这些血淋淋的事例应该让我们仔细反省反省!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学生在学校读书时,曾被认为是智力出众的学生,毕业后却没有什么作为。这说明智力高的未必一定能成才,人的成才除了一定的智力因素和社会条件外,还取决于一些非智力因素。一个人是否能够获得成功除了需要一定的智力基础以外,更重要的是这个人的情商如何,也就是这个人的品德、情感、社会适应能力等非智力因素如何,这恰恰是目前教育所忽视的。而人们对于智力的认识也有很多错误的地方,比如:认为懂得多就是聪明;
学习的目的就是记住各种各样的知识;
知识等于智力等等。
一般认为智力包括六个方面: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创造力。智力就是获得知识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真正的知识拥有者不再是背诵知识和掌握符号,而是能够不断地阐明未被前人所识别的问题的人,是能够不断地提出创造性解决问题办法的人。传授知识不只是讲是什么,为什么,而要着重教给怎样做。就真正抓住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一个小孩,有人会叫他神童,但有人却说他自作聪明。一天,小孩来到河边,看到一个老翁在细柳下垂钓,在老翁的鱼箩里已经是满满的一箩,小孩很是喜欢,老翁看见小孩也很喜爱,决定将这箩鱼送给小孩,可是让我们想不到的是:小孩不要这箩鱼,那么你知道小孩对老翁说了什么吗?他对老翁说:“把你的鱼竿送我吧!”)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说的是传授给人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
所以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以及能力的培养才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而非智力因素以及

智力的培养的关键时期在6岁以前,一般来说,孩子出生后经过三年的发育,进入幼儿时期,从3岁到6岁是学龄前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早期教育阶段,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国古谚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幼儿期是人生熏陶渐染化的开始,人的许多基本能力是这个年龄阶段形成的,如语言表达、基本动作以及某些生活习惯等等,性格也在逐步形成。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如果把他本人17岁达到的水平算作100%,那么4岁时就达到了50%。4—8岁又增加了30%,8—17岁又获得了20%。可见幼儿在5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所实施的早期教育良好,将是孩子早期智力发展的关键。目前有种观点认为:真正教育儿童是上小学以后的事,小学以前只是让孩子吃好、睡好、玩好、身体好就可以了,他现在还不懂事,不必费那么多心思去教他,树大自然直。还有一种观点就是幼儿教育小学化,让小孩子学小学课程、学钢琴、学书法、学美术、学电脑等等,而不顾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强行施教。这些都是不可取的、错误的。幼儿在这5—6岁前通过不断的学习,他学会了说话、走路;
认识了各种事物;
懂得了各种道理;
还学会了不少技能。幼儿在这段时期,求知欲特别强,学习能力也特别好,而且印象特别深。在这段时期里,品德、性格、习惯、爱好在逐渐形成,是最容易接受各种思想观念的时候,你说什么就是什么。所以对幼儿实施科学的教育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如果放弃对幼儿的教育,那就白白浪费了大好时机,以后花加倍的精力和时间也不一定能赶的上来,而且一旦形成一些不好的品德和习惯,要想纠正就比较困难了。而不恰当的教育方法则更有害,对孩子的心理和生理造成的伤害,将影响他的一生。2、幼儿的情商教育①情商的概念
现代西方一些杰出的科学家通过大量研究表明,在人的智力商数以下,还存在着另一个超越人类智力的参数,即情商,也称情绪智慧,情商是人对自己的情感、情绪的控制管理能力和在社会人际关系中的交往调节能力。美国心理学家认为,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为此,推出的成就方程式为:20%的智商+80%的情商=100%的成功。前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说过:“杰出的人不是那些天赋很高的人,而是那些把自己的才能尽可能地发挥到最大限度的人。”情商包括五个方面的能力:(1)了解自己情绪的能力。(2)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
(3)以自己情绪激励自己行为的能力(4)了解别人情绪的能力(5)与别人友好相处的能力
通过实验证明,在情商的这五个方面的能力中情绪的控制力量是关键。②情商幼儿的特点
较高水平的情商,有助于幼儿创造力的发挥,它是所有学习行为的根本。一项研究显示,要预测孩子在幼儿园表现的标准,不是看小孩子积累了多少知识,而是看其情感

与社会性的发展。例如是否具有足够的自信心、好奇心,是否知道何种行为较恰当,并能克制不当行为的冲动……,这些都是情商的基本成份。一般来讲,高情商的幼儿都具有以下特点:
(1)自信心强:自信心是任何成功的必要条件,是情商的重要内容,自信是不论什么时候有何目标,都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有能力和决心去达到。(2)好奇心强:对许多事物都感兴趣,想弄个明白。
(3)自制力强:即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有时是善于迫使自己去完成应当完成的任务,有时是善于抑制自己不当行为的发生。
(4)人际关系良好:指能与别人友好相处,在与其他幼儿相处时积极的态度和体验(如关心、喜悦、爱护等)占主导地位,而消极的态度和体验(如厌恶、破坏等)少一些。
(5)具有良好的情绪:情商高的孩子活泼开朗,对人热情、诚恳,经常保持愉快。许多研究与事实也表明良好的情绪是影响人生成就的一大原因。
(6)同情心强:指能与别人在情感上发生共鸣,这是培养爱人、爱物的基础。③高情商幼儿的培养
有关研究表明,智商更多的是天生的,而情商更多的是在后天的环境与教育中逐步发展和提高的。这或许是两者最重要的区别了。因此,情商的早期培养有着重大的意义。在情商的早期培养过程中,家庭、幼儿园起着重要的作用。(1)家庭——情商发展的基石
家庭是幼儿学习情商的第一所学校。在家里,他们将学到许多基本信息知识,如他们的自我观察,别人对自己的反应,如何看待自己的感觉,如何判读别人的情绪与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等。研究显示,父母对待子女的方式,对子女的情感世界有长远而深刻的影响。因此,想要孩子具有高情商,家长必须力争做到:a.加强自身的情感训练,提高自身的素质,具备基本的情商。
b.对孩子细心一些,发现孩子情绪不佳时,要懂得理解孩子的感受,努力去了解引起孩子情绪不佳的前因后果,进而协助孩子以适当的方法抚平情绪。c.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培养他们的同情心,促进其情商的发展。(2)幼儿园——情商发展的关键
作为幼儿的直接教导者——幼儿教师,在培养幼儿高情商方面应做到:
a.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每天都应带着高昂情绪走入幼儿园,给幼儿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的渲染。
b.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幼儿,千万不要偏爱其一个或某部分幼儿。根据研究,忽略比虐待更糟糕,被忽略的幼儿易冲动,看问题偏激等等。
c.要积极地,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自尊心、好奇心,这不仅是情商教育的内容,也是《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要求。

相关热词搜索: 学前教育 重要性 老师 论学前教育老师重要性 论学前教育老师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教师的重要性

版权所有:巨匠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匠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匠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2001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