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学校实施美育应注意哪些方面9篇

时间:2023-08-06 09:27:01  阅读:

篇一:学校实施美育应注意哪些方面

  

  浅谈学校实施美育的途径和方法

  第一篇:浅谈学校实施美育的途径和方法

  美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在对自然、社会和艺术的鉴赏过程中,通过情感活动的体验、判断、选择和创造,培养人们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对于美的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教育。从本质上讲,美育就是情感教育。而美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而学校是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的基地。那么。学校怎样实施美育?对此,我们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一、提高教师的审美素养

  “教师的工作是富于创造性的,是与培育人的心灵直接相关的工作,是育人的艺术。”(王一川《美学与美育》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教学任务的组织者,同时也是学生交流情感的对象,是学生学习的直接榜样。在教育中,“教师具有明显的典范性和感召力。”在实施审美教育中,教师的审美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优劣。因此,学校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有赖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个体方面的审美素养。提高教师的审美素质,有助于实现学校审美教育目标。

  二、注重课程的审美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任何学科的教学,都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自然科学知识,而且要向他们讲解产生这些知识的精神因素。”

  1、艺术课的审美教学

  艺术课主要指音乐、美术课等。“艺术是美的集中体现。”因此,艺术课本身就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和内容。“音乐教育,其根本的任务是完成对受教育者的美的心灵的内在建构。”(修海林

  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上海音乐出版社)也就是说,作为最能体现美的音乐、美术,它们能以美的感染作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感、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对形体、节奏、音色、旋律等的感受和初步的表现技能,从而建立起美的观念。

  2、语文课的审美教学

  中学的语文课本都是采用的文选式的,而选择的文章多数是具有较多的美的因素的文学作品。在文学作品中,优美的个性语言所体现出的语言美,丰富的人物所体现出的人格美,生动的故事所体现出的曲折美,还有那开阔的画面与情感统一所体现出的意境美。如此等等,这都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从而产生创造美地欲望。

  3、其它课程的审美教学

  其它课程就是除以上音乐、美术、语文之外的课程。这些课程表现出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表现出丰富多样的美。比如,史地课程中不仅有生动的人物故事、逸闻轶事,而且还有中外地社会风貌、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等。这些不仅包含着自然之美,而且人文性强,包含丰富的社会之美。数理化等自然科学中也体现出美来。“人们对科学理论的学习和理解,虽然主要的是理智的判断活动,但是同样也渗透着美感因素。”自然界发展的内在规律与科学家揭示这些内在规律所提出的科学理论,形成了一对主客观的审美关系,并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如,科学家为真理而奋斗的故事所表现出的人格美,简洁的公式、定理的简洁美、和谐美,推导过程体现出的节奏、韵律美等等。这些都给人以美的教育。

  三、美化学校的育人环境

  《教育学》指出:“学校育人环境、校园文化以及各种人际关系都有德育的潜在信息,这些信息通过暗示、学生的模仿、互相感染、彼此认同等方式传递给学生,学生在有意无意中受到教育。”学校环境主要指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在实施美育中,把校园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和谐统一起来,做到整洁、协调、美观,富有人文气息,对学生具有极大的感染作用。

  1、校园自然环境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自然与人水乳交融。整洁的环境有助于提升人的思想、情感。因而,学校是育人的地方,注重学校自然环境建设,注重校内外的绿化,使校容校貌的整洁、美观,给学生学习一个美好的空间,让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到自然之

  美,从而心情舒畅,精神振作。

  2、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是使德智体美相互渗透于一体的重要教育途径。“它具有革命理想的激励作用、道德情操的陶冶作用、求知欲的激发作用、审美教育的深化作用、心理健康的保护作用。”(摘自王铎全主编的《教师之友》文汇出版社)由于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往往来自学生生活,满足学生的精神生活需要,特别“易于感染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因而,不但给人以美的感受,心灵得到净化,而且道德素质得到提高,使学生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三、开展多彩的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对学生实施德智体美等教育的广阔天地,它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具有积极的作用。“课外活动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开展多彩的课外活动中,要注重以下几方面:

  1、寓美育活动中

  课外活动形式是丰富多彩的,诸如各种兴趣小组,各种讲座、文艺演出或欣赏会,参观文化艺术展览等活动。但无论什么活动,都要有一个中心,要体现出教育的作用,蕴含教育的意义。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弥补课堂教学的某些不足。

  2、培养学生兴趣

  课外活动本身与学生生活相联系。但是,由于学生的个体性格差异和年龄特征的差异,课外活动往往不可能是单一的。因此,学校应根据学校情况,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身应有的条件,发挥学校优势,吸引学生参加,从而培养学生的兴趣。

  3、走进自然社会

  自然美是指自然事物的美或自然界的美。自然美的特点首先在于形式胜于内容,即形式美。学生在这多样与无穷的变化的自然中,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引起对美的追求,不但增长知识,而且有益于身心健康。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领域中的美。“人是社会的核心,社会美的核心就是人的美。”社会美必须通过人的理想美(政治思想)、行为美(品格)和创造价值美(事业)来实现。走进

  社会,让学生感受社会美,从思想受到感染,情操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

  总之,美是对人的精神的提升,是实现对人的教育,而学校实施审美教育的方式途径很多,关键在于要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长此以往,常抓不懈。只有这样,学校审美教育的目标定会实现,学校才能成为真正育人的场所。

  第二篇:浅议学校如何实施美育教育

  浅议学校如何实施美育教育

  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它以特定时代、特定阶级的审美观念为标准,以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通过美育,可以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等。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察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作为审美和教育的结合的产物,是一个历史的课题。西方早在古希腊时期,在城邦保卫者的教育中就有艺术教育的内容,而我国春秋时期更是十分重视“诗教”与“乐教”。但美育这一概念和对它进行独立进行研究的理论,则是由德国的伟大诗人和美学家席勒于18世纪末首先提出和建立的。席勒在他的《美育书简》中提出:“为了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美育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美术教学中往往是通过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评述,使学生了解艺术家以及人类对生命活力的向往;通过对作品的研讨与解释,使学生初步懂得,对自然的欣赏与表现包含着人的精神世界与大自然的和谐交融;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评价,使学生对美术作品蕴育美感与陶冶情操的功能与价值有初步的体验和认识。它的目的在于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人们感受美、认识美、鉴赏美,正确地分析、看待周围的事物,增强分辨美丑善恶的能力。

  情感教育是美育的本质属性;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认识力的需要,是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需要,是培养全面发展一代新人的需要。中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初级发展阶段,较容易

  接受各种教育影响,可塑性极强。因此,我们对学校实施美育教育有如下建议。

  一、寓美育教育于各学科教学

  学科之间是相互贯穿,是学校教育的完整体现。学科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最基本工作。寓美育于学科教学中,是教书育人教学原则的高度体现。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各学科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多方位、多层次,有效地实施美育。如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认识、热爱、欣赏音乐美,积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美感享感;在美术教学中,让学生感受、认识色彩美、线条美、图形美、造型美,学会观察、捕捉、表现美的事物,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体育教学中可让学生认识人体的运动美、力量美……当然,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中也有美育教育的内容,在各科教学中均应渗透美育。此外,带领学生在大自然中去开拓视野,发展形象思维,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去寻大自然的韵律美,认识事物的规律是获得美感享受的关键因素。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实施美育教育

  1、开展课外美育活动。

  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美育活动,符合青少年学生活泼、求异心理,会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学生能够积极、主动投入到这种美育活动之中,因而能够收到较好的美育效果。如举行定期的文艺汇演、比赛活动,举办艺术节、知识节、美术作品和书画展等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发展个性。结合学校实际,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之中,到社会之中,领略、认识美好的事物,净化情感,陶冶情操,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认识人类改造、利用自然的伟力,增进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游览名胜古迹,鉴赏历史文物,认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走向社会,参观现代建筑、现代企业及现代设施等,引导学生认识科学、劳动创造的美,认识科学技术、人类劳动的伟大力量,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投身现代化建设的决心和热情。当然,应当注意的是,开展课外美育活动,应当加强指导,有计划、有目的,而不能流于形式,流于一般性活动,否则就会失去美育活动的意义。在活动进行之前,应当向学生讲明活动的要求、意义,避免走马观花看热闹倾向,促使学生在活动中认真观察、思考、探求。活动之后,进行总结,应当布置相应的“作业”,使美育活动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2、建立课外美育活动小组。

  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专长,建立课外美育活动小组,培养、发展学生的特长,深化、延伸课内学习,“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在课外美育活动小组的天地里,学生从兴趣、爱好出发,会投入极大的热情,自觉地、努力地感受美、认识美、表现美、创造美,爱好、专长得到培养、提高和发展,在某一方面获得更深层次的美感。例如,在泥塑小组,学会把普通的泥土变成美丽可爱的塑像。在刺绣小组,学会用平常的针线绣出精美的图案。在花卉小组,学会种植花草,栽培出亮丽缤纷的鲜花。在音乐小组,学会用双手弹奏悦耳动听的乐曲。在野外写生小组,学会用彩笔展现美丽的大自然。在文学小组,学会用语言描绘、歌颂美好的生活,美好的事物。在书画小组,用自己的笔墨绘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在这些丰富多彩的美育小组活动中,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心灵去感受、去欣赏、去创造一片片美的世界,在思想情感的深处受到美的熏陶,从而获得美的深层次体验、认识。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实施美育教育

  校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说,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是一种无声的浸入学生心灵的美育。我们应当深刻认识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熏陶,建设美化校园环境,充分发挥其潜在的美育功能。校园环境包括操场绿化、标语、景点、塑像、长廊、教室等诸多方面。作为求学求知场所的校园环境应当追求洁净、井然、宁静、典雅的格调,能够显示一种校园文化氛围。翠绿缤纷的花草树木,给学生以清新、恬静、生机蓬勃之感。积极奋进的雕塑,给学生以鼓舞、启迪,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简洁有力的标语、名言、警句,昭示一种精神,规范鲜红的路标,指明学生前进的方向。一幅科学家画像,就是一座丰碑,在无言中激励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科学,向着科学的峰巅攀登。一个整洁、明朗、有序的教室,能够给学生愉悦、欢快之感,给学生美化、清新的感受。美化校园、绿化校园,使学生生活在优美的环境之中,和谐优美的校园环境,能够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鼓舞学生的意志,振奋学生的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塑造学生的文明形象。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熏陶是积极的、深远的,学生总是在自觉不自觉中接受这种影响、熏陶。

  美育是整个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净化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美好的灵魂,建立学生绚丽多彩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美育,肩负着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塑造完美人格的重任。在社会经济日益繁荣、文明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美育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关心学生的成长,着力实施美育,要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形成合力,使美育产生良好的效果,从而把青少年一代培养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美育是审美与教育结合的产物,它的本质特征就是情感性。由于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标准,因而美育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它在不同的时代制约于不同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又由于美育的本质在于情感性,而美感是内在的、超功利的,所以美育的最终价值还是指向“至高至善”。它所要培养的审美意识及其倡导的审美的人生境界,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们共同追求的至上理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育既通向人类历史文化的最大纵深,又关联着人类社会的未来,它是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对话的桥梁。美育的加强与否,也就不仅关系着一个民族的兴衰,亦关系着人类社会的生存质量。

  美育是一个近代的概念,是近代教育的特有范畴,是为了解决近代工业化社会给人类提出的诸多课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要深刻理解美育的现代意义并建立美育的学科理论,就必须从美育的情感教育本质和它作为近代教育范畴的事实出发。

  美育与学科教学渗透:

  (一):美育与教师本人1.教师教态美。

  教态美是教师形象美的重要内容,它是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师仪表、表情、姿态、动作诸方面的综合审美评价。教师是教学艺术的创造者,其形象和行为参与教学艺术的创造,具有审美教育作用。平时,教师的服饰、言行、仪表和精神面貌都直接影响学生。例如,体育教学中遇到天气突然变化,教师应保持沉着,冷静处置;教学中如出现意外事故,教师不能慌张,要稳定学生情绪,及时妥善处理。

  总之,教师在日常生活特别是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塑造良好的风度、形态、教态,给学生以美的感染。

  2.教学语言美。

  与教态水乳交融般地连在一起的是教师的教学语言。教学语言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媒介,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学中教师应把握:(1)语言的准确。高尔基说,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的真正美,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晰和动听。例如,语文学科的“近义词”与“反义词”,数学学学科的“正数”与“负数”,以及“某数大于零”与“某数不等于零”等术语是不容混淆的,要做到准确分析,严格区分,使学生感到严密逻辑美。

  (2)语言的和谐。古希腊的哲人们首先从数学出发去研究美,发现美便是和谐。例如,音乐节奏的和谐是由高低长短轻重各异的音调,按照一定数量上的比例所组成的。数学的和谐还表现为简洁。例如,用公式C=2πR来表示圆周长和半径之间的关系,很难想象还有比这更简洁的表达方式。

  (3)语言的生动。形象的语言是生动的,生动的语言应当包括幽默与含蓄。例如,语文课上,精彩得体的导言,就像戏剧的序幕,如同奏响了的乐曲,它会立即紧紧攫住学生的心神,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兴趣,逐步走进美感洋溢的语文教学殿堂。

  (4)语调与情感。马卡连柯说,只有学会十五种乃至二十种声调来说“到这里来”的时候,只有学会在脸色、姿态和声音的运用上,能够做出二十种风格韵调的时候,我就变成一个真正有技巧的人了。因此,教学语言的语调应当是高低起伏适当的,缺少变化则令人乏味。语言的情感,则直接影响教学气氛和教学效果,没有动情的教学只能使课堂气氛

  呆滞,学生思想钝化。而教师以饱满的激情、浓烈的爱憎、撼人的语言叩击学生的心扉,则会对学生美感的培育和心灵的雕塑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5)语言的节奏。语言似紧锣密鼓,学生会应接不暇;若波澜不惊,又会使学生压抑。由此,教师宜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情绪巧妙地调节教学语言的节奏,快慢有致,轻重得当,通过速度和力度的变化形成节奏美。

  二、关于学科教学:

  1、美育渗透与语文教学

  语文教材文章都是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它们文质兼美,脍炙人口,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在语文教育中,无论教育内容还是形式,都饱含了丰富的美的素养。因此,语文教育离不开美育,美育必须渗透在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

  (1)在品词析句中,领悟语言美

  语言是文章的基本材料,语言美是语文教材所选文章的特征之一。散文语言的流畅,小说语言的生动,诗歌语言的凝练,议论语言的严谨,说明文语言的平实,抒情语言的动人等等,体现了各种各样的语言美。语言审美应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学与美育的最大渗透点。如在朱自清先生的笔下,无论是荷塘还是月色,都显得格外的美:“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每一片叶子和花上”,一个“泻”字辅以“静静地”修饰,极为形象贴切地状写出月光的特点——无声幽静而又富有动感,如流水一般倾泻,毫不保留,一泻无余。

  (2)在联想想象中,感受意境美

  作家创作都讲究意境。一株未眠的海棠花,一棵挺拔的白杨树,一处荒芜冷落的地坛,受尽折磨发奋著书的司马迁,坚贞不渝、毫不气馁、造福人类的诺贝尔,历经坎坷,厄运打不垮的谈迁等等,这些优美的景物和生动的形象,通过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理解、欣赏和审美,从而将学生领进文学艺术的殿堂,遨游在美的海洋。

  (3)在朗读训练中,体会节奏美

  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对提高学生语言修养有着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中,应注意指导学生用抑

  扬顿挫的声调朗读课文,在极富声调变化的朗读中感悟文章中的情感美、音乐美,使优美的课文变成学生优秀的语言修养。

  在古诗教学、诗词鉴赏时,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反复诵读,创设情境,正确处理轻重、缓急的语调变化,断好句子,尤显重要。这样,通过朗读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又陶冶了学生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美的情趣。

  (4)在课堂结构上,发现形式美

  审美,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说无处不在,时时可以进行。一堂课既有朗读,又有授课人的阐述,评价,提问,训练,板书等等环节。朗读需要声调的和谐美,需要轻重、缓急的节奏美,需要传情达意的表现美;板书则需要端正美、连贯美、布局美;阐述的语言要准确、生动、精当;分析要全面、深刻、条理;评价要公正、有理、有据;提问要恰当、到位、启发;训练要新颖、严格、求实;一句话,一堂课的总体结构更需要讲究美的设计布局。

  (5)利用板书展示结构美

  人们都说当老师的是每天与粉笔打交道。不错,课堂上教师离不开板书。写得一手好字,自然给每天都望着黑板的学生一种美的享受。

  板书美,不仅强调老师要写得一手好字,还要求老师在板书时必须注意板书的位置,板书的条理。一句话,板书要合理。有的老师一节课把黑板写得满满的,写了擦,擦了又写;有些老师却不喜欢板书。前者往往给学生以杂乱的感觉,抓不住重点,后者则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不深。所以,该板书的要板书,多余的板书则应省略。板书应力求简洁、明了,既要给学生以美感,又要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

  2、美育渗透与数学教学(1)挖掘数学美,欣赏数学美。

  简洁美——数学力图用最简单的语言文字、符号和图形、概念、理论、方法和逻辑结构去解决困难、复杂的问题,简单、清晰、明快、易懂会给人以美感。简洁性几乎成了数学的一种目标:为了避免重复的加法运算,乘法产生了,而乘方则是乘法的又一次简化。

  对称美——既相对、又对等的事物给人以美感。数学对这种美直接给出了几何概念包括双侧、旋转和平移的对称,进一步还抓住对

  称的本质——对等性,将一个领域的认识转移到其对等到的另一个领域。

  统一美——在多种多样中求得一致,于部分和整体间实现和谐,这样的美感在数学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如在计算柱体、锥体和圆柱体等到不同形状几何体时有统一公式:有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统一的极坐标方程等。

  奇异美——情理独特,意料之外的事物,常常会使人惊叹和赞赏,这就是奇异美。发现奇异,大胆创新,这往往成为数学上重大突破的契机。报幕员站在舞台什么位置最美观﹖引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归纳出黄金分割的比值,学生的美感意识油然而生。

  (2)营造美的环境,建立民主、互动的师生关系。

  教学环境对学生品格的形成、视野的开扩具有极大的影响。小学数学教育所面对的都是少年儿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叶圣陶先生说“教师的生活是艺术生活。”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是教师教书育人积极性的源泉。热爱学生的教师一定是教书育人的表率,一定能把爱生情感渗透到教学中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教学形式要多样化,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因材施教,更主要的是教师要以情感人,关爱学生,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3)创设教学情景,激励学生创造美。

  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激励学生创造美。创造美并不神秘,正如苏霍姆林斯所说:“如果你希望美——你就得忘我地劳动,直至你感觉到自己已经成为一名创造者、一名能手,成为自己理想事业的主人;直至你的眼睛,由于感受到人生的最大幸福——创造的幸福,而放射出激情的光彩。”所以,只要我们有激励学生创造美的意识,鼓励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反复尝试创造美,就能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1、在故事中感受美、欣赏美。

  教学《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接着以童话故事将小朋友带入新授课的学习:老师一边讲森林里有一棵大树,树上有9只小鸟,另

  一棵树上有5只小鸟,5只小鸟中有一只飞到那棵树上,一边就在黑板上以简笔画的形式画出了相关的教学内容。一共有多少只小鸟?怎样列式?小朋友都跃跃欲试想表现自己。小学生特别喜爱这种表现美、创造美的教学活动。学生在教师充满激情的教学中欣赏着美,学生的学习劲头倍增。

  2、在模仿中是体现美、创造美。

  数字是数学教学中的主要角色,也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渗透的良好素材。如教学数字儿歌:1字像小棒,2字像小鸭,3字像耳朵,4字像小旗,5字像秤钩,6字像豆芽,7字像镰刀,8字像葫芦,9字像气球。在愉悦的教学情境之中,让每个孩子说一说,写一写。给每个孩子一份自由发展、自由发挥的天地。

  (4)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呈现数学的形象美。

  实践证明:凭借直观教学,是在数学教学中进行美育的有效手段,也是丰富学生感知认识和情感体验的有效途径。因此,高度抽象的数学知识,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享受到喜悦,产生美感,教师就应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尽可能的选择一些直观教学手段,尤其是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使数学中的美看得见、摸得着,从而触动学生的情趣,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现代化教学手段相当普遍的今天,更可以把情景图等教学内容制作成动画课件,充分利用它的形、声、色、动、静等功能,使静态的画面动作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渲染气氛,创设学习情境。

  3、美育渗透与英语教学

  (1)挖掘教材潜在美,让学生感悟美。

  走进英语教材,仿佛进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宛如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但这美丽,远远抵挡不住教材灵魂的魅力。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它本身就具有语言美。在字里行间,英语语言本身音调的升降,读法的暴破、连读,犹如一首和谐婉转的诗歌,散发着无尽的美。在课堂教学中,我要求自己用标准、优美的语音朗读课文,用亲切、温柔的语调和学生交流,充分利用语言美陶冶学生的情操。

  (2)展示教学环节形象美,让学生体验美。

  现代课堂教学中,难道仍以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一张嘴巴来完成一次又一次单调乏味的英语教学吗?我们能否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来代替我们的辛劳,用多种美育形式打开儿童的心扉呢?多媒体教学就能帮上忙。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颇具吸收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集图像、声音、文学、动画于一体,能起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闻其声的效果。

  英语教学中还常常借助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的魅力实施教学。在画画、说说中,孩子们身心获得的巨大快乐是无可比拟的。音乐、舞蹈本身具有美的感染力。把英语句子融于歌曲之中,学生在手舞足蹈中,可以把枯燥、机械的反复操练变得有声有色。

  (3)注重教学语言艺术美,让学生鉴赏美。

  教学语言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物质外壳,是教师传情达意的符号系统。它的好坏直接制约着教学活动。枯燥无味的语言缺乏生机,使人产生厌倦的心理情绪,抑扬顿挫的语言充满活力,能吸引学生,激活思维,使课堂生机盎然,优质高效。因此,英语教学的语言不仅要具有与其他学科一样的形象性与确凿性,还应追求语言的音律性,幽默感。

  小孩子喜欢朗诵诗歌,充分说明了富有音乐性的语言对人的作用。抑扬顿挫、韵律和谐、节奏明快的语言,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

  第三篇:正确认识和实施学校美育

  把美育仅仅当作艺术特长或技能技术教育来施行,这是认识上的误区,既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又违背了美育自身的规律和宗旨。下面谈谈笔者的浅见。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美育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的明确了,这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意义重大。为什么美育应该受到如此重视呢?这与美育的根本宗旨有关。美育的目标,不仅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而且是要美化人自身,即帮助学生树立美的理想,发展美的品格,培育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因而,美育的根本宗旨是培育学生的人格和心灵。无疑这是提高

  受教育者全面素质的重要方面。近人王国维认为,教育应分心育与体育两大领域,心育应包括智育、德育、美育3个方面。他说:真者知力之理想,美者感情之理想,善者意志之理想也。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善美之三德,欲达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起。教育之事亦分三部,智育、德育、美育是也。在我们看来,真善美不仅相互区分,而且还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智育、德育和美育处于对立统一之中。所以,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美育不仅与智育、德育、体育相辅而行,而且还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规律,在整个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曾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认为树人育人的初始和终极,都是美育的用武之地。换言之,美育,包括艺术教育,不但是人格修养的入门途径,而且能使它达到成熟的、高级的境界。孔子对弟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就是在实施美育。今天,我们的学校教育,只有从培养备真善美之三德的完全之人物的高度来认识美育的根本宗旨,才能充分尊重美育的规律,从而正确地施行学校美育。

  但是,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们学校只重知识传授,忽视了育人的大目标。美育没有地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美育。因为,美育尤其不能是整齐划

  一、呆板凝滞的,尤其不能由教师单向灌输,更不能惟一以考试分数来检验成果。所以,若要实施真正的美育,就必须从应试教育的习惯中脱离出来,坚决地向素质教育转变。目前,之所以有的学校把美育搞成了特长教育、技术教育,其原因是:首先,观念上还没有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以至把美育变成了只针对少数学生的天才教育,或者仅仅停留于知识技能的传授上。其次,是对美育的宗旨缺乏认识,不够自觉。诚然,进行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但是,仅仅停留于技能的传授和特长的培养上,忘记了美育的宗旨,就达不到美育对受教育者进行人格培育和心灵建设的目的。再次,对美育的特点、规律和功能缺乏正确的了解,因而在实践中也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地实施美育。

  <<<1234&&&美育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它的情感教育的作用与

  功能。蔡元培曾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做美育。王国维也认为,美育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美育即情育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意义呢?

  美育的过程,一方面是教育者用美的对象来教育人,另一方面是受教育者对美的感知或感动的过程。也就是说,在美育的过程中,受教育者伴随着强烈的感情活动,处于美感的激情状态。这与其他教育有很大的不同。比如,智育的任务,是传授知识,让学生了解客观世界及各种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智育的过程,多诉诸理智的思考,教学双方都较为清醒,在一般情况下没有强烈的感情活动。例如,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微积分、原子结构、有机化合物分子式的过程中,都必须进行抽象的理论思维,却并不一定伴随强烈的喜怒哀乐等感情活动。但是,美育则不然。如,歌曲《黄河大合唱》表现了滚滚黄河雷霆万钧、一泻千里的雄伟气势,以及它所孕育的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伟大性格。师生在教学过程中,都是动情的。因为,歌曲崇尚的美使学生始终处于美感的激情之中,甚至于课后,那澎湃的激发仍要长久地留在同学心中。梁启超也曾说过:人之读一小说也,往往既终卷后数日或数旬不能释然,读《红楼》竟者,必有余恋有余悲,读《水浒》竟者,必有余快有余怒。可见,美育引起强烈的感情活动,使人处于美感的激情之中。正是这一特点,使美育的情感教育作用得以发生。

  也许有人问,难道情感还需要教育吗?是的。人的情感对他的社会行为和态度有着重要的影响。梁启超说:天下最神圣的莫过于情感。用理解来引导人,顶多能叫人知道那件事应该做,那件事怎样做法,却是被引导的人到底去做不去做,没有什么关系,有时所知的越发多,所做的倒越发少。用情感来激发人,好像磁力吸铁一样,有多大分量的磁,便引多大分量的铁,丝毫容不得躲闪。他进一步指出:情感的作用固然是神圣,但它的本质不能说都是善的、美的。它也有很恶的方面,它也有很丑的方面。它是盲目的,到处乱碰乱迸,好起来好得可爱,坏起来也坏得可怕,所以古来大宗教家、大教育家,都最注意

  情感的陶养。这充分说明了情感需要陶养的道理。

  情感的陶养,一方面是要防止卑鄙丑恶的东西腐蚀人们美好的情感,另一方面则要用美的事物对人们进行情感教育。柏拉图就强调过,要防止青年们在丑恶事物的影像中培养起来&&以至日久就不知不觉地把四周许多坏影响都铭刻到心灵的深处。达·芬奇也警告说:如果所爱好的对象是卑鄙的,它的爱好者也就变成卑鄙的&&现在有些低劣、卑俗甚或色情的文艺作品,给人以丑恶低级的感官刺激或颓废变态的迷乱情感,这对青少年的心灵具有很坏的腐蚀作用。对于这种情感腐蚀,我们要坚决加以抵制。同时,我们更要用美的事物去浸润青少年的心灵,使他们不断地、长久地被美的情感所陶醉、所滋养,从而将情感善的美的方面尽量发挥,把那恶的丑的方面渐渐压伏淘汰下去,以实现情感教育的目的。

  <<<1234&&&美育的规律,基本上就是对美欣赏的规律。它的奥秘即在人们欣赏美时所发生的美感之中。美感并不神秘,从根本上说,产生情感的直接原因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判断与评估。即一事当前,如果它大致符合并能丰富主体已有的认识,能满足主体的需求和渴望,主体就会对它发生肯定的情感;反之,则发生否定的情感。情感还具有强烈的主观体验性。例如,快乐的情感活动,往往是盼望目的达到后继之而来的解除紧张的主观体验。快乐的程度取决于满足愿望的意外程度,且有满意、愉快、欢乐、狂喜之别。因此,虽然情感的源泉是客观现实,但是,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事物也可能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所以,从根本上说,一个人的情感能够反映出他的精神世界和个性特征。这种反映越深刻、越全面,情感也就越高级。例如,因搭上便车而满意,因旧友重逢而欢欣,都是一般的社会情感,而美感的反映性,则相当深刻和全面。因为美的对象都是现象和本质的辩证统一,它是以丰富生动的具体感性品格而显现着事物的真相、真情和真理的。所以它能唤起主体的认识系统,激活主体的观察力、感悟力和想象力,并能超越个人实际的物质功利欲求,而上升到较高的精神层面。就如蔡元培所说:植物之花,所以成实也,而吾人赏花,决非作果实可食之想。善歌之鸟,恒非食品,灿烂之蛇,多含毒汁。而以审美之观念对之,其价值自若。这时主体由于认识和愿望系统得到满足及发展,便会产生对美的感动,发生愉快感、满意感、赞赏感、幸福感等肯定性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有时非常强烈和突出,以至主体全身心为美感的激情所浸润、所充盈,感到精神健朗、感悟通灵、思想活跃,想象飞驰,好似顷刻间悟到人生真谛,窥见宇宙胜景,获得精神上的极大满足。所以,在当时和事后,主体都会对这种情感格外珍爱,视之为人间乐事,而不断地加以回味和追求。这样的美感激情,会直接冲击和改变主体原有的情感或情感倾向。譬如,一个人原来正因为一点小利与别人口角,但是读到陶铸的《松树的风格》,就会烦恼顿失,心胸开阔,甚至改变今后对于利益的看法和态度。这是偶尔发生的美感作用。如果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范围,有计划、有步骤、有系统地对学生实施美育,并把美育融入整个教育活动之中,使他们不断地得到美感的陶养,那他们就会逐渐形成自觉地认识美、热心地追求美的事物的习惯,从而在潜移默化之中逐渐树立起美的理想,养成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

  我认为,中小学实施美育必须尊重美育的特点和规律。

  <<<1234&&&第一、要在引导学生倾心赏美上下功夫。美育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这种自我教育能否发生,是否有效,都取决于学生是否发生情感。美感不能强加于人,却可以引导。引导学生发生美感是学校美育工作的重点。首先,帮助学生感知对象的美。例如,帮助学生欣赏《红楼梦》,就需要介绍有关的社会历史知识和文学艺术知识,还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进步的道德观念和历史观念,否则,学生是不可能真正进入《红楼梦》的艺术境界和欣赏心理的。又如,欣赏齐白石的国画,也需要让学生了解齐白石以及他生活的时代。了解国画的有关知识,包括流派和技巧,否则,他们也很难感受到作品的艺术美。其次,培养和发展学生对于美的观察力、感悟力、理解力、理解力和想象力。这里也涉及某些知识的传授。例如,美术中关于色彩的知识,水墨画以墨代色的知识等。但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运用这些知识去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这些能力。正如马克思说的那样: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对

  他来说不是对象。再次,要从多方面帮助学生进入欣赏心理。例如,根据美的对象的特点,创造适当的环境等,就有积极的意义。当学生进入美感心理之后,也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帮助他们深化美感。如,介绍前人的经验,同学之间互相启发等,都是有益的。不过,要充分尊重美感的个性差异性,不要简单地推广美感的样板,更不要搞强加于人或强求一律。对美感教育效果的期望和检验,要长远一些,开放一些,切忌短视、呆板和狭隘。应当相信,只要学生发生了美感,他们倾心赏美,即是在乐心受教。至于受教的程度,只要美育持之以恒,一定会获丰收。

  第二,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有计划、有步骤、有系统地实施美育。前面说过,美育的对象应当是美的,才可能产生美感。同时,还要注意美的对象情况复杂。例如,《红楼梦》中既有艺术的美,也杂有糟粕。对于这一类美的对象的欣赏,就需要有较高的辨别力和较多的知识了。所以,欣赏《红楼梦》对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学生比较适宜。因此,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做出适当的计划。学生的特点,依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的不同而不同。在实施过程中,都需要认真研究。

  第三,要把美育融入整个教育活动之中,实施多种多样多层次的美育。艺术教育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教音乐、美术课,还可以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课余文娱活动。把美育与德育很好地结合起来,同样是学校美育的重要形式。还应该把美育融入智育和体育之中。虽然美育与智育相互区别,但它们也是相互联系的。美育可以发展人们的观察力、感悟力、理解力,特别是想象力及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但是美育的实施,想象力的发挥,都必须凭借一定的知识,而知识的把握与发展,也都需要想象力的帮助。从这里,我们可以找到把美育融入智育的具体途径。至于美育和体育的结合,如健美操、远足郊游等,都是例子。还有,学校的环境、校风建设等,也是实施美育的具体途径。总之,中小学实施美育的天地相当广阔。只要我们不断探索,会有很多好办法。<<<1234&&&第四篇:作文教学中实施美育的途径

  作文教学中实施美育的途径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去发现一切自然的和人类智慧创造的美,从而使这种美成为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中学作文教学中实施美育的途径,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在审丑中辨别美

  闻一多先生说过:“一切的价值都在比较中看出来。”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美育教学,我引导学生展开联想,特别是把美好的人和事与丑恶的人和事相互对照、比较,引导学生自觉地去追求美,摒弃丑,使审美效应大大提高。

  例如:多少大忠大义的英雄豪杰永彪史册,万古流芳;又有多少大奸大恶之徒被无情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的浩然正气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古往今来秦桧、汪精卫等丑类的厚颜无耻。美丑相较,正反对照,可以使美好的更显其美好,丑恶的更显其丑恶,更重要的是,把握教育时机能使学生确立爱憎的感情倾向,提高美学鉴赏能力。

  通过美与丑、香与臭、善与恶、真与假的对比,学生在敬仰美的同时,深刻认识丑的本质,把握良机开发学生的审美意念,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审美情感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的。学生的审美情感是需要引导、培养和激发的。

  审美,首先通过比较明是非,辨美丑。

  二、在生活中感受美

  所谓感受美,就是培养学生对于艺术和现实中的美好事物具有敏锐的感受能力。

  美存在于自然中,存在于生活中。热爱美,追求美,欣赏美,创造美,是人的天性。高尔基曾经说过:“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

  凯洛夫说,美育的本质“在于理解自然和社会的美,理解人和人的相互关系的美”。

  生活中到处都有美的身影、美的心灵,杨利伟和神舟五号、聂海

  胜费俊龙和神舟六号是连在一起的,他们的勇气、胆识、豪情、毅力,在人们的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全世界人都敬佩他们,敬佩他们达到了美的境界。一种不计名誉、报酬、成败,甚至不计个人生命的超功利境界,全身心献身祖国的航天事业,把自己崇高的追求、博大的爱、超乎常人的毅力和智慧完美地结合起来的境界,他们的壮举,是超越种族属于世界的。他们给了我们美的熏陶,给了我们美的感受。教师要及时与学生一起分享感受这种美。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就应该去引导学生获得这种美的感受、体验美的情怀,进入美的境界。

  生活是客观存在的,它是因人的感受而美的,“感受生活”才有美。美育的任务就在于引导、升华人去感受美、体验美的情感,进入真美的境界。

  三、在学习中鉴赏美

  教育家蔡元培认为:“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中受到的美的熏陶,同时又在美育中学到知识。

  叶圣陶先生曾这样评价美育的重要作用:“岂但给你一点赏美的兴趣,并将扩大你的眼光,充实你的经验,使你的思想、情感、意志往更深更高的方向发展。”

  中学语文教材便是美育最好的范例,教材中涉及到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和科学美,表现出广泛的多姿多彩的美。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描绘了由明净清亮的月下荷塘、轻盈多姿的荷花、沁人心脾的缕缕荷香以及心怀淡淡的哀愁和喜悦独步月下的作者组成的静谧、和谐、充满着优美的诗情画意的自然之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表达了作者辞去彭泽令后归家时的愉快心情和隐居的乐趣,一种悠闲之美。《我的空中楼阁》使读者感知小屋的图画美。在教学中,应启发学生把语言变成栩栩如生,使读者犹如身临其境,让读者眼前的人或景“活”起来。

  作文审美教育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感。学生的审美情感,需要教师的激发和培养。教师应当进入“角色”,积极投入情感,与作者悲欢与共、休戚相关,并以自己情感的火花去点燃学生热爱真善美、憎恨假恶丑的烈焰。教师的情感应随课文内容而变化,有时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气势如虹;有时又如花丛中的鸟语低吟呢喃,情细意绵。“情动而辞发”、“披文以入情”(刘勰《文心雕龙》),学生就会有身临其境之感,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内心的美好情感不断地被唤起、激发,也不断地得到净化、升华,逐渐积淀为高尚的审美情感。

  作文教学中的美育应尤为重视语言美的鉴赏,因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优秀作品的语言,都是简洁优美、寓意深长的。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名家朗诵录音的播放,使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自觉地进行审美判断,感受作品的情韵和气势,接受美的熏陶感染;同时要求学生加强诵读练习,努力做到字音准确,吐字清晰,声音宏亮,注意停顿、重音和语调、节奏,学生借助于自己的声音,体味作品的情致,进而受到心灵的洗礼和感化。

  四、在写作中表达美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写作知识,揭示写作规律,通过系统的训练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还要结合学过的美文,像《我与地坛》、《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启迪学生仔细观察身边的人、事、景,从熟悉的生活中发掘美的资源,获取素材,进行精心的构思,用美的形式、美的语言将身边的“美”完美地表达出来。鼓励学生多说、多练,通过笔、嘴把自己对美的感受和体验画出来,写下来,说出来,表达出来。表达美就是对美的感受与认识的实践,是审美情操的深化与体现。

  只有这样学生笔下的文章才能渐渐地有了声、形、色,情感也会有了依附。他们用心去感受,去构思,去写作,形成自己的审美角度和审美情趣。

  当然,审美情趣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师潜移默化的熏陶引导,语文教学正是在学生的心田上,撒下美的种子,春风化雨中长成一片青翠,把我们的世界点缀得更美丽。

  另外,教师还应从自身的言谈举止、品质、修养等多方面给学生以美的教育、美的影响。正如赞可夫所说:“教师本身要具备各种品质――能领会和体验生活中和艺术中的美。”因此,教师不仅要具有外

  在的美,而且要具有内在的美,要力求仪表美、教态美、语言美、板书美、风格美,人格美等,这样才能在学生身上培养出这种品质。通过言传身教,使学生耳濡目染,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优美的教学环境,也是美育中不可或缺的。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尚文雅,富有同情心,憎恶丑行。”美观整洁、清新自然的教学课堂,给学生以美的感受,也在无形中增加美育的效果。这种由课堂推及生活的美育,使学生在求知、养性、怡情诸方面都能收到实实在在的效益。

  总之,作文审美教育关键在于教师。马克思说过:“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因此,语文教师要加强学习审美知识,不断提高审美素养。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11月。

  [2]蒋冰海:《美育学导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12月第一版。

  [3]杜卫:《美育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一版。

  [4]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陈卫华,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05级教育硕士研究生。

  第五篇:美育的正确理解和实施学校美育

  美育的正确理解和实施学校美育

  美育即审美教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是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美育,是由课程的特点、性质、内容决定的。课堂教学不仅肩负着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的重任,更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既“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又正确而积极地实施审美教育呢?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美育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的明确了,这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意义重大。为什么美育应该受到

  如此重视呢?这与美育的根本宗旨有关。美育的目标,不仅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而且是要美化人自身,即帮助学生树立美的理想,发展美的品格,培育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因而,美育的根本宗旨是培育学生的人格和心灵。无疑这是提高受教育者全面素质的重要方面。近人王国维认为,教育应分心育与体育两大领域,心育应包括智育、德育、美育3个方面。他说:“真者知力之理想,美者感情之理想,善者意志之理想也。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善美之三德,欲达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起。教育之事亦分三部,智育、德育、美育是也。”在我们看来,真善美不仅相互区分,而且还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智育、德育和美育处于对立统一之中。所以,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美育不仅与智育、德育、体育相辅而行,而且还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规律,在整个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曾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认为树人育人的初始和终极,都是美育的用武之地。换言之,美育,包括艺术教育,不但是人格修养的入门途径,而且能使它达到成熟的、高级的境界。孔子对弟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就是在实施美育。今天,我们的学校教育,只有从培养“备真善美之三德”的“完全之人物”的高度来认识美育的根本宗旨,才能充分尊重美育的规律,从而正确地施行学校美育。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以形成高尚的审美情操,塑造真、善、美的灵魂,是教育的宗旨之一.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应该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变换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活动中体验美,在欣赏中感受美,在感受中理解美,在引导中创造美,让学生在学习之中享受到

  美的熏陶得到美的启迪,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篇二:学校实施美育应注意哪些方面

  

  如何在学校教育中实施美育

  美育包含着真与善,又是真与善的统一与升华,它超脱了自然规律和道德法则的强制,达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自我身心的高度和谐。它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是巨大的。美育的作用也是巨大的,可以以美健体,以美益智,以美辅德,可以塑造人类最高尚的灵魂。

  一个人,在成人之前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在各级学校里度过的。学校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场所,对一个人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的形成有着巨大的作用。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美育。

  那么,在学校教育中如何实施美育呢?笔者认为学校对学生进行美育,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通过各学科的教育进行美育

  首先,要改变以往对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教育重视不够的现象,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美育优势对学生进行美育。艺术是通过塑造典型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美的,它表达了艺术家的审美趣味、审美情感及审美理想。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艺术知识和艺术技巧,具备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并通过艺术鉴赏活动,掌握人类的审美经验,受到艺术美的熏陶,发展审美能力。这是学校美育的主要途径。

  其次,要努力发掘其他学科的审美因素,揭示学科的审美价值,并讲究教学艺术,“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从而达到美育的效果。而这一点,由于我们以往的教育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智育),做得是非常不够的。尤其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自然、地理等学科的美育,我们不少教师甚至还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而实际上,这些学科所涉及的领域,同样也有形形色色的美,同样与美育直接相关。地理讲到的祖国山河雄伟壮丽是一种美,它所涉及的淳朴的民风民俗也是一种美;而电子计算的高速运算,对复杂繁难问题的准确判断以及种种对未知状态的模拟与设计,同样也是一种美;人造卫星在茫茫宇宙中准确对接、对火星的探测,宇宙飞船着陆月球,预测彗星撞击木星的时间可以精确到几日几时几分,同样也是一种美。而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等高科技,难道不也是一种美?难怪现代卓越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会这么说:“这个世界可以由音乐的音符组成,也可以由数学的公式组成。”十个阿拉伯数字就造就出了一个无限的、真的世界,这当然也是一种美。而对于波尔原子理论,他则评价说这是“最高的音乐神韵”。因此,我们在自然学科的教学中要向学生揭示自然的壮观和美丽,引导学生观察宇宙和微观世界物质运动中的奥秘,发现科学的美,掌握美的法则。使学生在汲取知识的同时,获得美的享受,受到美的熏陶。因此,有学者甚至认为,将普遍的教育转变成美的教育,从某种意2义上讲,乃是教育现代化的关键。

  二、利用主题班会课进行美育

  美,几乎是无处不在的,但并非人人都能充分感受到它。正如法国雕塑家罗丹所说的,“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笔者认为,可以利用主题班会的形式,引导学生就文明礼貌、思想道德等各个方面展开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甄别是非对错,美丑善恶,给学生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笔者就曾以“发现身边的美”为题。开了几个带连续性的主题班会,要求学生细心观察,用心体会,感受身边各种形式的美,并把这些美描述出来,让全班同学共同欣赏;要求学生自觉地珍惜爱护这些美,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创造这些美。结果学生的讨论相当热烈,而且越来越深入。通过这一系列主题班会的开展,提高了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而且给了学生更加细致的观察能力和审美判断能力,确实给了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另外,笔者还利用班会课向学生介绍一些文学名著,引导学生去读好书、买好书,让学生自觉地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修养。同时,还经常从报纸杂志上收集一些颂扬美好人生、亲情、友情等等的好文章,如《读者》、《心灵鸡汤》、《世界名家经典短篇作品》等等,在班会课上进行朗读,展现文中人物形象高尚的思想情操和精神世3界,去感染学生,熏陶学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开设专题音乐欣赏课进行美育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音乐教育不是要培养音乐家,而首先是培养人。”音乐等艺术教育,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可以减轻学生左半脑的负担,刺激右半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笔者在一所寄宿性学校任教,学生晚上一般都要上晚自习。笔者利用身兼语文教师和班主任的便利,在每周语文下班的晚自习上课前后,专门抽出20分钟左右,放音乐给学生听。利用这20来分钟,笔者比较系统地向学生介绍民族音乐和古典音乐,让学生知道,除了流行歌曲、通俗唱法,还有民族唱法、美声唱法。还给他们介绍著名的民族、美声歌唱家;介绍世界的各种乐器;介绍我国的古典名曲;介绍京剧、越剧等戏曲艺术以及评弹、大鼓等曲艺艺术;介绍外国古典音乐、现代交响乐……笔者的目的只有一个:学生平时听到的大多是流行歌曲,笔者想通过每周这短短的20来分钟,让他们了解到除了流行音乐,除了偶像歌星,天皇天后,实际上,在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更美、更动听的音乐,还有许多更出色的音乐家、歌唱家、演奏家。他们所演唱的歌曲,所演绎的音乐作品,丝毫不比流行音乐逊色,甚至比流行音乐更悦耳动听,更优美动人。笔者希望学生在接触流行音乐的同时,也应该尝试着接触比流行音乐更美、更丰富、4更有内涵、更加动人的高雅音乐和高雅艺术,培养自己更高的欣赏能力,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笔者希望学生能如我国古代美学思想中所说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多向他们介绍,让他们多看、多听、多接触、多研究、多实践,才能有所比较,才能鉴别精粗、美丑。而且,值得庆幸的是,笔者的学生由原来不怎么喜欢,发展到逐步喜欢,甚至主动要求听。这不得不说他们的欣赏能力和欣赏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不仅仅音乐可以这样,实际上,其他艺术门类,我们也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向学生推荐通过艺术欣赏、艺术观摩、自身的艺术实践,使学生获得审美知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学会发现美,鉴赏美,甚至创造美。

  四、通过组织学生旅游、参观等集体活动进行美育

  我们南宁市有不少旅游景点、博物馆、展览馆等,它们要么体现了各种独特的自然美,要么集中体现了民族历史、文化或淳朴的民风民情。这些都是我们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极好场所。因此,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组织学生旅游、参观等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美育。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领略、欣赏到绚丽多姿的自然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可以让学生感知、体味许多生动形象的地理、历史、文化艺术知识,淳朴的民风民情,即内在的精神美、社会美。5傅雷先生就曾告诉他的儿子傅聪说,多与大自然和造型艺术接触,能使人恬静旷达,保持精神心理健康。并且说:“只有不断与森林小溪、花木鸟兽和美术馆中的杰作亲炙的人接触,才会永远保持童心,有纯洁与美好的理想。”同时在活动过程中,学生间发扬了团结友爱的精神,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不仅增进了学生间、师生间的理解和友谊,而且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这无疑也是一种美——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形成的美。

  学校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场所,学校美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还需要我们进行更多、更深入的探索。抓好学校美育,将对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辛,甘霖.美学原理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

  黄

  晓)

篇三:学校实施美育应注意哪些方面

  

  2017年艺考阐述学校加强美育应注意的问题

  学校实施美育应注意以下三方面:(1)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即对自然、社会中存在的现实美,对艺术作品的艺术美的感受能力;(2)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即具有美学的基础知识,具有分辨美与丑、文与野、优与劣的能力,具有区分美的种类和程度的能力,懂得各种类型美的特性与形态的丰富性,领悟美所表达的意蕴和意境,从而达到"物我合一"的审美境界,并使人格与性情得到陶冶;(3)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既能把自己独特的美感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的能力。

篇四:学校实施美育应注意哪些方面

  

  简述学校美育的基本要求

  学校美育是中学里重要的一项活动,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要求学生拥有优美的素质,还要求学生具有优秀的人文素养。因此,学校美育的基本要求应该得到广泛的重视。

  首先,学校美育要求学生要实事求是,做事有条理,勤奋努力,以一种有效的方式掌握知识,尊重他人,保持严格的纪律,坚持正确的道德观,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提高实践能力,增强责任感,学习如何和他人沟通和协作,勤于思考,善于表达,不断发现自身潜力,发展自己的潜能。

  其次,学校美育要求学生要热爱祖国,尊重历史,勤奋学习,勤于创造,努力思考,勇于挑战,参与活动,学会礼貌,训练意志,懂得团队合作,以及积极、积极的态度面对事物。要求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耐心地思考解决问题,向上发展,培养社会责任感,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发展兴趣爱好,克服困难,乐于助人,参与公益活动,敦厚待人。

  在文化修养方面,学校美育要求学生学习经典,熟悉传统文化,感受美的修养,重视阅读,深入学习批判性思维,培养审美观,正确认识文学艺术,认清品位,认识和尊重他人,抗拒低俗和拒绝贪污腐败。

  总之,学校美育的基本要求包括求真学习、热爱祖国、文化修养等,都必须得到重视,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确保存

  -1-

  在美好灿烂的未来。

  -2-

篇五:学校实施美育应注意哪些方面

  

  学校美育教育都包括哪些有?个??学校美育内容包括?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实施途径有?乐、美术、美学、?学(包括中?学语?学科的?学作品)等学科的教学及相应的课外活动。学校美育教育都包括?个??1、美育内容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2、情绪体验与逻辑思维相结合。3、美育的内容与学?实际?活相结合。4、艺术内容与表现的?法要统?。5、美育应在全?发展的前提下因材施教。6、美育过程应注意学?的年龄特点。美育的特点1、计划性。学校根据培养?才的要求,按照教育规律,有?的、有计划地组织美育活动,引导学?进?学习,接受训练,从?保证培养?才的规格。2、循序渐进性。所谓循序渐进,就是要求按照科学的逻辑系统和学?认识能?发展的顺序进?美育活动。不仅从?学、中学到?学,美育的要求和内容是分层次有计划来安排的,即使是每?门课、每?个专题、每?项审美实践活动,也都应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组织教学,做到连贯、完整、系统。3、科学性。科学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学校美育的基本要求。教师的讲授必须严格地符合科学的结论,不能随?所欲、我?我素。什么美,什么不美,为什么美,为什么不美,都应作出科学的解释。学校还要教育学?树?进步的、健康的4、集中性。由于学校是专门培养?才的场所,具有集中的审美教育环境,不仅可以为学?提供更多的接受美育的机会,?且能推动学?情感活动的?由扩展,使之在审美感受中引起强烈的情感体验。

篇六:学校实施美育应注意哪些方面

  

  对高校实施美育的几点建议

  1、鼓励高校学生参与政治、文化、文学、艺术、体育等有关活动,培养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2、开设有趣而有深度的校园文化、艺术、文学等相关课程,让学生学习和体验作为美德的文化文化;

  3、开展美德宣传活动,将美德植根于高校学生中,尝试推广新型社会实践活动;

  4、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将社会道德标准和文明礼仪纳入课程内容;

  5、建立模范校园,促进校园文化氛围,例如开展美化校园活动;

  6、建立诚信机制,鼓励同学之间相互尊重、互助互利,维护大家的和谐共处;

  7、多方面开展品德教育,让学生明白自身的责任和地位,学会做一个有责任心的公民。

篇七:学校实施美育应注意哪些方面

  

  简述学校美育管理的基本要求有哪些内容

  美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美育管理有助于指导学生培养美好的审美情趣,培养对美的理解能力,提升艺术能力。为此,学校对美育管理也应有明确的基本要求,以保证美育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首先,学校在美育管理中要围绕统一的教育方针,制定科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评价方法。教育方针应做到科学合理、紧凑一致,强化学生审美情趣培养,以涵养学生自我修养,增强学生内外和谐发展能力。其次,学校应定期开展诸如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课程,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引导学生学习审美素养的同时,进行艺术创作,发挥自我创造才能。此外,在美育教育管理中,还应加强对学生美育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习和享受各种艺术,培养学生审美素养和艺术涵养,从而提升学生自身素质。

  此外,学校还应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市场美育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美术展、音乐厅、戏剧剧场等活动,将各种不同的文化氛围带入校园,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美的文化。同时,学校还要开展各种美术鉴赏课程,使学生更深入地学习美术,提高辨认图示能力,增强审美能力。

  最后,学校应持之以恒地开展美育管理,加强美育教师的专业培训,不断优化美育教育的管理结构,改善美育教育的治理环境。重视学生的参与,及时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对于爱好书法、绘画、舞蹈、声乐等学生,应给予培养和激励。定期参加社会美育活动,使学生接

  -1-

  触社会实际,加深印象,运用艺术表现技能来展示自我,培养学生全面审美能力,发展更多的艺术天份。

  总之,学校美育管理的基本要求包括:围绕统一的教育方针制定科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评价方法;定期开展诸如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课程;加强对学生美育能力的培养;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市场美育活动;开展各种美术鉴赏课程;持之以恒地开展美育管理;及时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对其给予培养和激励。最重要的是,学校在指导学生学习艺术的同时,要让学生发展更多的艺术天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增强学生的自我修养和内外和谐发展能力。

  -2-

篇八:学校实施美育应注意哪些方面

  

  学校美育管理的基本要求有哪些内容

  学校美育管理是维护学校正常教育秩序和校园文化秩序,确保学生规范良好行为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内容。

  首先,学校美育管理要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培养和熏陶他们的思想道德观念,让他们有正确的观念和不断发展的人格,并以此去抵抗外界的错误思想和行为的影响。

  其次,学校美育管理要规范学生的行为,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还有管理学生的正确学习习惯。开设各种正确的课外活动:体育活动、社会实践、文体比赛等,锻炼学生的身心,培养他们的文学精神;还要健全监督机制,做到有人监督学生的学习和行为,对学生出现违法犯罪行为,及时出台处理意见和规定,保证学生行为的规范。

  最后,学校美育管理要加强与家庭的合作,不断增强学生的父母的信任,给予父母正确的指导,充分发挥父母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全面发展,以及指导学生自觉接受家庭教育,把学校的教育理念转移到家庭教育中。

  总之,学校美育管理的基本要求是:要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规范学生的行为,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并开设各种正确的课外活动;增强家庭教育合作,并指导学生把学校的教育理念转移到家庭教育中。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观念,竖立健全的编制体制,才能形成规范指导,保障学生发展。

篇九:学校实施美育应注意哪些方面

  

  学校美育的核?内容美育基本原则有哪些学校美育内容包括?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实施途径有?乐、美术、美学、?学(包括中?学语?学科的?学作品)等学科的教学及相应的课外活动,其他各科教学和各项教育?作中指导学?鉴赏美和创造美的活动,教师为?师表的榜样,好的校风,美的校园等。学校美育基本原则有哪些美育的原则是按照美和审美意识、审美能?形成和发展的规律进?教育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准则。实施学校美育主要应遵循以下原则。1.形象性原则美不是抽象的,是以?动可感的形象出现的,这是美的第?个特征。学?鉴别?活中事物的美丑,必须能够直接感知美的形象。2.情感性原则情感性是审美?理的重要特征,学?感受美的事物的同时,要融合??的情感,形成审美感受,作出审美判断。3.活动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包括四个??的含义:?是美育是对美的感受,?不仅仅是纯粹的知识传授或理论讲解;?是审美教育是通过艺术鉴赏和创造性活动等形式完成的;三是学?是在活动过程中达到审美效果的;四是审美教育必须要求个?参与活动进?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的情感得到升华。4.差异性原则差异性原则是根据学?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兴趣爱好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教育?式进?美育。5.创造性原则创造性原则是在进?美育时要求学?要富有想象?的创造性的感知、理解和创造美。美育的任务1、培养学?充分感受现实美和艺术美的能?。包括培养学?充分感受?然界的美,培养学?对社会美的正确观点和感受社会美的能?,培养学?感受艺术美的能?等。2、使学?具有正确理解和善于欣赏现实美和艺术美的知识与能?;形成他们对于美和艺术的爱好。3、培养和发展学?创造现实美和艺术美的才能和兴趣。要使学?学会按照美的法则建设?活,把美体现在?活、劳动和其他?动中,养成他们美化环境以及?活的能?和习惯。

相关热词搜索: 学校实施美育应注意哪些方面 美育 应注意 哪些方面

版权所有:巨匠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匠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匠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2001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