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10篇

时间:2023-07-18 14:00:04  阅读:

篇一: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模式及实施路径分析

  摘要:高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劳动教育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养成学生健康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行为具有重要作用。以此为基础,本文就“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模式”为主题,从劳动教育现状、教育途径、劳动保障等多方面入手,培养和激发社会个体积极劳动的意识,发挥劳动教育的价值。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模式;实施路径

  引言:

  劳动意识的确立是劳动教育的重要目标,更是树立健康劳动观的重要环节。高校劳动教育主要是为了确立广大学生的健康劳动观,养成可靠的劳动技巧,同时给劳动教育增加新内涵。但是目前,我国的劳动教育方法和模式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往往劳动意识淡薄、缺乏劳动技能。因此,高校应当创新发展劳动教育,提升劳动教育的地位,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不够完善的劳动价值观,养成扎实的劳动技能。

  1目前高校劳动教育的内容

  1.1目前,我国的高校日常生活劳动教育主要包含了三个部分,分别是:传统的劳动教育、智能化劳动教育、创新式劳动教育。

  1.1.1传统的劳动教育

  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四时田园兴》描写了传统的劳动模式,例如“村庄儿女各当家”以及“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等,大致表现出了这样的意思:家家户户的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分内的劳动义务,就连儿童都要学习劳动内容。这不仅体现了传统劳动教育对象的广泛性,也体现了劳动在传统时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当下,教师应当鉴传统劳动教育思想,并将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对劳动教育内容进行创新,设立劳动标兵并对其予以适当奖励,鼓励广大学生培养健康的劳动观念,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全方位发展,还能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促进我国劳动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1.1.2智能化劳动教育

  从其内涵解释,智能化劳动教育是以智能化时代为大背景的劳动教育模式。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迈入了智能化时代,这大大提高了人们工作学习的效率,为社会各界广大人士带去了诸多便利。因此,为了适应时代的步伐,高校应当从智能化教育的要求出发,寻找新的劳动教育方法和模式。智能化背景下,高校应当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发挥线上、线下平台的双重作用,推动劳动教育实现创新化发展和进步,使劳动教育能够可持续发展。此外,高校应当充分利用人工智能这项新技术,这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改善当前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发展劳动教育方式;第二,从劳动教育的特点出发,充分分析人工智能的优点,将人工智能和当下劳动教育的特点充分结合,将人工智能的价值发挥到极致。

  1.1.3创新式劳动教育

  创新式劳动教育要求高校改变传统的劳动教育模式,结合当下的时代特点,汲取创新性元素,以取得巨大的教育效果。例如,疫情期间,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在家上网课的机会,在班群当中为学生推送各种精美手工作品,并鼓励学生亲自动手模仿制作手工作品并将成果传到班级群聊当中,对于制作精美的学生予以奖励,以此激发学生的劳动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

  1.2高校生产性劳动教育比日常生活劳动教育少了一个内容,即创新劳动教育。

  1.2.1传统化劳动教育

  不同于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生产性劳动教育更注重于让学生感受到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过程。传统的劳动教育是让学生付出劳动以获得一定的劳动成果,教

  师可以帮助学生制作日常生活用品或精美饰品等物件,感受物质财富制造的艰辛历程。

  1.2.2智能化劳动教育

  伴随我国工业化不断提高,生产性劳动教育和智能劳动教育的关系变得愈加紧密。在开展生产性劳动教育时,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线上教育平台,让学生观看和劳动主题有关的视频、讲座等,帮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劳动最光荣”的理念。伴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智能化教育可以将劳动教育和学生所学专业结合,最大化发挥劳动工具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的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例如,学习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可以借助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工具制造建筑物的模拟情况,并对建筑物进行虚拟操作,实现劳动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结合,最大限度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1]。

  1.2.3创新式劳动教育

  为了实现劳动教育的创新化发展和转型,学校可以拓宽自己与社会单位的沟通渠道,组织学生到有关劳动单位和部门进行实践活动,加深对劳动的理解。伴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更多劳动形式出现在大众视野当中,其中,数字化劳动将占据未来劳动模式的主要地位。在学习中,学生应当充分了解数字化劳动的主体、对象等重要元素,并根据这些重要元素对劳动教育进行创新,推动劳动教育的发展和进步。与此同时,高校要充分发挥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作用,并将这些技术应用于劳动教育过程当中,从而推动智能化劳动教育的发展。例如,高校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造虚拟劳动场所,鼓励学生融入虚拟劳动环境当中,并从中收获相应的劳动技能和劳动知识[2]。

  1.3高校服务性劳动教育和日常生活劳动教育所包涵的内容相同,仍旧为传统的、智能化、创新式劳动教育三类。

  1.3.1传统的劳动教育

  服务性劳动教育和非生产性劳动教育不同,不再注重于帮助学生了解物质财富的制造过程,而是引导学生培养奉献精神,为社会服务。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的服务业不断兴盛,在三大产业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服务业当中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性劳动教育的奉献精神相契合,具有许多共同特点。

  1.3.2智能化劳动教育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服务性劳动教育能够和智能化劳动教育融合,实现劳动教育的新价值。前者是为了培育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自主意识,进而为社会做贡献。而高校能够利用多种信息技术,助推服务性劳动的进行,从而实现劳动教育的价值。例如,高校可以利用信息平台构建志愿服务活动,和医院、孤儿院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帮助学生经由信息平台发挥自身的社会价值。不仅如此,学生还可以在劳动实践活动中发现新方式和新形态,使志愿服务活动智能化、高效化,拓宽志愿服务发展的空间。例如,高校可以利用志愿服务手机软件,记录学生的志愿服务时长,也可以借助这个平台及时获取当地的志愿服务活动信息,从而第一时间投入志愿服务活动当中,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1.3.3创新式劳动教育

  为了推动服务性劳动教育的发展,高校应该推动学生广泛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抉择合适的服务活动,发挥自身的价值。此外,志愿服务活动主办方应该借助信息化平台获取志愿服务信息,各个高校还可以利用学校的社团、学生会等部门吸引学生对服务性工作的关注,以此推动服务性劳动的进步。目前,志愿服务活动的主题各不相同,服务方向和对象也比较庞杂,一部分的服务性活动甚至具备较强的专业性。因此,为了提高劳动教育的效率,不同的专业学院可以结合专业发展方向,推荐学生选择那些适合本专业的服务活动。如此一来,志愿者可以更好地应用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志愿服务活动的质量,同时,学生也可以借此机会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从而实现劳动教育的育人目标[3]。

  2目前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方法

  2.1提高社会个体参与劳动的积极性

  在劳动教育活动中,高校在注重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的同时,还应当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从根本上改善学生的劳动意识,将劳动教育的成果最大化。当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劳动意识以后,这种具备内在倾向性的意识可以推动学生自主参加更多的志愿服务活动,并在志愿服务活动当中感受到自身的社会价值,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使学生参加更多有益于其身心发展的服务性活动,发挥劳动教育的最大价值。建立学生内在劳动意识的同时,高校也应当积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形成崇尚劳动的氛围。在内力和外力的共同推动下,高校的劳动教育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价值。

  2.2利用家庭生活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

  家庭和学校是学生重要的生活场所,为了更有效地开展劳动教育,高校应当和家庭积极合作,从日常生活角度入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目前,由于高校学生长时间在学校内接受学习教育,因而拥有更少的家庭教育实践。同时,大部分的家长往往自己承担了大量的劳动,这进一步导致学生劳动技能的弱化。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劳动教育的价值,家长应当在自身具备正确劳动价值观的前提下参与到劳动教育当中,帮助学生树立着正确的劳动观,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这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还可以实现劳动教育的创新化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2.3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功能

  高校是培养国家人才的重要场所,因此高校应当充分重视劳动教育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正确劳动意识,将学生当作服务社会的重要角色,发挥劳动教育的功能,让学生和社会劳动者一起劳动,增加学生的共情能力的同时弥补一部分社会存在的不足。例如,高校可以大力支持学生成为赛会志愿服务者,引导学生融入福利院等需要帮助的场所。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共情能力,还可以借助大学生的知识推动社会问题的有效解决。

  2.4推动高校智能式和创新化劳动教育的发展

  新时代下的劳动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学生的素养具有重要培养作用。为了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价值,保证劳动教育的效果,高校应该创新劳动教育方式,推动劳动教育的发展。高校可以和所在地的企业合作,带领学生去当地的企业开展实习活动,以此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为劳动赋予新内涵,呈现出劳动的新形态和新方式,推动学生的发展。

  2.5打造多样化的劳动教育课程设置

  劳动教育课程不应该单纯围绕劳动主题展开,而是多样化的课程的结合与合理排序。高校应当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设定合理的劳动教育目标,并根据不同的专业制定不同的劳动教育计划,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劳动教育应当以专业内容作为主体,并在专业课程或公共课程中融入劳动教育元素,推动劳动教育课程的多样化发展,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6推动劳动教育和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

  高校在开展劳动教育时应当将其与校园文化有机结合,以此帮助学生在理解劳动教育知识的同时更加深刻地了解校园文化。融合方式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精神层面。高校可以在进行校园文化教育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为学生传递劳动教育知识。此外,高校还可以提炼出学校建校初期到如今的所有精神,并从中归纳出伟大的劳动精神,以此帮助学生理解校园文化的同时深刻地理解劳动的重要性。第二,实际行动层面。高校可以举办有关传播校园文化的活动,让学生了解校园内的劳动模范和时代楷模,从而打造崇尚劳动的校园氛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并积极采取实践活动。

  劳动教育是高校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主题,也是党和国家提出的具有时代意义的要求。因此高校应当积极贯彻党和国家的理念,提高学生的劳动积极性,培养出不负祖国期望的时代新人。

  3高校劳动教育的保障机制

  3.1制度方面的保障

  高校在展开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制度方面的保障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说,这是劳动教育能够顺利展开的重要条件,也是劳动教育开展的重要因素。完善制度方面的保障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根据党和国家的有关制度制定有关的劳动教育计划,并在教育课程开展过程中严格执行既定的教育计划,以达成既定的目标。此外,劳动教育实践过程中还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既定的劳动教育计划。第二,各高校要不断强化劳动教育的师资力量,加强对有关教师的培养力度,以此为劳动教育的展开提供强大基础。第三,高校要不断完善考核机制和评价体系。合理的考核和评价系统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平台,因此,考核和评价系统必须公平、标准,以此推动劳动教育的合理化。

  3.2课程方面的保障

  劳动教育并不是一个短时间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的任务,它需要劳动教育课程来提高学生的素养,同时可以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因此,劳动教育和劳动教育课程具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劳动教育课程可以推动劳动教育的展开;另一方面,劳动教育课程是劳动教育顺利展开的重要条件。劳动教育课程是大学生的重要课程。虽然当前我国各个高校对劳动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尚且有待提高,但是我国的劳动教育课程正在逐渐发展和创新,为劳动教育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3.3基地方面的保障

  目前,为了进一步响应党和国家有关号召,培养综合型人才,我国各个高校正着力推进劳动教育建设。从劳动教育的规划着手,我国高校将劳动教育的实现方式多样化,实现劳动教育的创新化发展进步。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高校为了进一步促进劳动教育的展开,建立了大量可以进行劳动教育的场所,为劳动教育提供环境保障。第二,高校不仅在校内完善有关劳动教育的基础设施,还和外部企业联动合作,推动劳动教育的展开,使劳动教育方式更加多样化,从而满足了学生接受劳动教育所需要的基地保障。

  3.4师资方面的保障

  教师在任何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发挥着巨大作用。因此,为了进一步发展劳动教育,高校应当加强对有关教师的教育培养,建立专业化、规范化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首先,高校可以分析目前劳动教育的现状,并根据不同学院的需求,适当规划不同的劳动教育方案、配备合理的教师资源。再次,高校要对相关老师提出严格的要求,鼓励拥有正确劳动价值观的老师积极学习有关劳动的知识,从而提高从事劳动教育的教师团队的师资力量。

  3.5安全方面的保障

  安全是高校进行任何教育活动都应当遵循的宗旨,这即是学生进行劳动的重要身体保障,也是学生能够进行劳动的重要身体素质条件。所以,高校在进行劳动教育活动时,要着力培养学生自身的劳动安全意识,帮助学生提高应对劳动过程中产生的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高校应当从以下几个重要方面着手:第一,根据不同学生的劳动水平设定不同的劳动强度。第二,在劳动正式开展以前,有关教师要积极落实学生的安全工作,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第三,劳动开展过程中,高校应当配备足够的安保人员,以保证学生劳动教育活动的顺利展开和学生人身安全。第三,如果学校在进行劳动教育过程中发生危害安全的事件,应当积极备份,以为后续的安全提供保障。

  4结束语

  当前,劳动教育日趋重要,这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都有促进作用。加强高校的劳动教育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劳动技能,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劳动教育,高校应当制定合理的规划,并根据所做的规划扎实落实。此外,高校应该开设多样化的课程,从多个角度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

  参考文献:

  [1]马喜宁.新时代劳动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的路径探析[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20,34(6):8.

  [2]马潇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现状与路径探析[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21(2):93-96.

  [3]燕晓飞,赵鑫全,赵明霏.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路径分析[J].北京教育:德育,2019(4):4.

  课题项目:2021年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高校劳动教育在“五育”中的价值与协同发展路径研究》重点课题(2021MSZ052)

篇二: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与实现路径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不仅是对于学生劳动素质及综合素质的培养,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集体劳动的模式来发挥劳动教育对班集体的塑造价值。在根底教育体系中,劳动教育的功能是多重性的,劳动教育本身会给学生的身体素质、劳技能力带来直接好处;同时,学生在参与集体劳动的过程中思想品德也会得到熏陶,学生所在的班集体等各种类型的组织也得以通过这种形式紧密凝聚,让学生在良好的集体气氛中增强自身的团队荣誉感、团队责任感,培养创新精神。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整个根底教育体系中劳动教育的占比不大。从功能和效果来看,劳动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于劳动的成果,最为重要的还是学生在劳动的过程当中所培养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以及学生在班集体中通过劳动所得到的思想的教育和认识。另外,在集体劳动的过程当中,集体如何通过分工合作的形式来完成一个工程,尤其是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可以利用的工具以及资源非常丰富,这个过程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也是具有非常重要作用的。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

  将劳动教育纳入教育体系的挑战与措施

  虽然劳动教育对新时代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及优秀班集体的塑造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但是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导入劳动教育还面临着一定的问题。首先,当代的大局部学生成长环境优越,缺乏劳动经验,学生群体普遍呈现出劳动素质低下的问题,导致很多学生对参与劳动教育感到不适应。同时,当前社会仍存在着鄙视劳动、看不起劳动者的现象,导致很多学生在班级开展劳动教育时以各种理由逃避,即使参加劳动也很难积极投

  入。基于以上情况,就出现了家长替代学生参加劳动的现象,甚至出现学生雇人参加校园劳动的现象,影响极其恶劣。其次,学校有很多教职工及管理人员同样不重视劳动教育的作用,仍然将教学重点全部放在学生成绩上。学校管理层面无视直接导致劳动教育在学校中缺失或者流于形式。

  因此,加强劳动教育首先需要加强学生对于劳动教育的认识,并在此根底上进一步细化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分为劳动理论和劳动实践两个局部,对学生展开教学。通过“劳动理论”教学让学生从理论层面理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对于先进班集体塑造的价值,从而使他们从思想上接受劳动教育,进而能够积极投入其中。另外,劳动教育的开展形式在中学因为课时条件的限制可以进行一些创新,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来强化劳动理论的教育,如辩论、演讲、征文比赛等。这些方式能够显著提高师生参与劳动教育和活动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气氛。“劳动实践”局部,可以利用寒暑假、劳动活动日、周末等时间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提前感受实际的劳动环境,体会劳动的辛劳及获取劳动果实的不易,从而引导学生对父母更加怀有感恩之心。这对学生未来学习态度也会有很大的转变。

  劳动教育对先进班集体具有积极有效的培育价值,因此,劳动教育应当作為教育体系的一局部固化在其中,而不是随着学校管理或教育要求不定时地开展,这样也并不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学校应当从自身特点及教学空间出发,进行系统性的劳动教育研究,从劳动的理论教育、实践教育、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系统化设计。当然这个体系的建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需要学校在不断的实践中获取值得推广的经验,在现有体系的根底上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学校的劳动教育对先进班集体的培育价值表达也需要建立在完善的劳动教育体系之上,同时实

  现两者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提升,从而不断完善学校的教育体系,表达劳动教育对于人才培养的价值。

  总之,新时代劳动教育是根底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局部,劳动教育的价值表达不仅仅在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品德,更在于对先进班集体的培育,尤其是在中小学等劳动教育缺失较为严重的集体中,这种价值更加可贵。因此,我们应当将劳动教育固化在根底教育体系中,作为一种特定的教育形式长期实施,实现劳动教育对人才培养的价值。

篇三: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

  

  新时代幼儿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研究

  摘要:劳动教育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幼儿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肩负着重任与使命。为此,在幼儿教学活动中开展劳动教育,一来可以向幼儿渗透劳动意识,二来利于锻炼幼儿的劳动技能,三来利于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四来便于幼儿明确劳动价值,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与价值观。最终,幼儿身心得以健康成长。基于此,对新时代幼儿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进行探究,旨在为幼儿的成长成才做足准备。

  关键词:新时代;幼儿劳动教育;实施路径

  一、重视育人价值,科学树立幼儿劳动教育理念

  要想提升新时代幼儿劳动教育效果,教师需要树立科学的劳动教育理念。具体而言,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价值观。一方面,教师要重视劳动教育的立德树人价值及其在“五育”中的关键地位。在“五育”融合背景下,劳动教育是统筹以劳育美、强体、提智和树德的重要载体,即劳动教育是学生认知、身体等要素全面参与的结合体,在推动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中起到的作用不言而喻。另一方面,幼儿劳动教育是身心合一、手脑并用的凝结体,其最终目的在于提高幼儿的劳动认知、劳动技能和劳动素养,进而使幼儿获得全面发展。可见,劳动教育是幼儿“知情意行”循序转化的过程。幼儿在参与劳动的过程中,可以认识到只有劳动才能创造美好生活,并在劳动的过程中形成积极的劳动情感,进而持续升华为正确的劳动信念,并外化于行。其次要树立劳动最光荣的意识。教师要提高对劳动复杂性和多样性的认知。一方面,蕴含工匠精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不胜数,是新时代开展幼儿劳动教育的思想来源。教师要将传统工匠精神贯穿于劳动教育的方方面面,使幼儿形成尊重和热爱劳动的价值观。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劳动观念也要与时俱进。新时代赋予了劳动新的内涵,劳动形式也多种多样,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手工劳动之外,脑力劳动、创造性劳动等愈加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些都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载体。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和家长要重视劳动的育人价值,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为幼儿的发展提供助力。

  二、完善制度保障,建立幼儿劳动教育保障机制

  建立幼儿劳动教育保障机制,可以为幼儿劳动教育的开展保驾护航。具体而言,一是建立健全统筹协调机制。一方面,有关部门要加强领导,明确主体责任,建立完善的幼儿劳动教育体系,为幼儿劳动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地方政府还可积极设立专项经费,为幼儿劳动教育提供资金保障。另一方面,要对幼儿劳动课程内容、课程时间和教育目标等内容加以明确,使幼儿劳动教育正规化、科学化。二是建立健全师资建设机制,整合现有资源,加快建立一支辐射园内外、兼职和专职相结合的幼儿劳动教育教师队伍。这就要求不仅要对教师进行劳动教育培训,提升其专业素养,还要注重利用优质的园外教育资源,如图书管理员、清洁工人、志愿者、消防战士和社区工作者等,邀请他们到园内为幼儿讲述自己的劳动故事和收获,这也有利于开阔教师的劳动教育视野。三是建立健全资源支持机制,为幼儿提供充足的劳动资源。这就要求各园区要利用当地有限的教育资源,同时发挥地方政府在劳动教育中的作用。一方面,幼儿园要结合自身发展现状,对园内条件加以充分利用,整合开发出更多适合各个年龄段幼儿劳动教育的资源。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要提供必要的支持,通过建立专门的劳动教育基地,对当地的公共教育资源加以最大化利用,并对现有各幼儿园之间劳动教育资源的转化机制进行完善。四是全面督导,重视幼儿劳动教育的开展情况。相关教育部门要定期开展评估和审查,并将劳动教育开展情况纳入衡量教育水平体系中。五是建立健全监督落实机制。幼儿劳动教育重在落实,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幼儿劳动教育日常开展情况的监督落实力度,及时纠正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不合理问题;同时,还应及时将督查落实结果向社会公布,并纳入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进一步提升幼儿劳动教育质量。

  三、丰富活动形式,促使幼儿形成优秀劳动品质

  新时代幼儿园劳动教育要始终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因此,幼儿劳动教育要回归本位、回归生活、回归儿童,进而使幼儿形成良好的劳动品质和劳动习惯。一是在生活活动中开展劳动教育。(1)生活自理劳动。挖掘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劳动教育内容,利用生活中的大小事,使幼儿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照料,如自己收拾床铺、整理衣柜、布置教室等。(2)他人服务劳动。引导幼儿在共同合作

  和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自己动手完成劳动操作,如游戏活动、安全卫士、分餐服务等。(3)种植劳动。充分利用幼儿园可供使用的自然环境资源,开展果实采摘活动、动物饲养活动、植物种植活动等。二是在游戏活动中开展劳动教育。(1)角色游戏。在体验不同角色的过程中实施劳动教育,如中班幼儿在“娃娃家”中扮演妈妈,进行打扫卫生、为宝宝穿衣洗澡等劳动,从中感受劳动的价值所在;大班可以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引导幼儿轮流扮演小区保安、花店花艺师、小吃街服务员和商场清洁工等角色,在为大家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感受劳动的艰辛。(2)功能室游戏。在园区的不同功能室中开展针对性的劳动教育活动,如在木工坊设计图纸、打磨桌椅板凳;在生活体验馆榨果汁、磨豆子、摊煎饼、捡鸡蛋等。三是在主题活动中开展劳动教育。在劳动教育过程中,要基于幼儿生活开展多样化的主题活动。如在中大班劳动教育中开展“我长大了”主题活动,引导幼儿协助院内保安维持秩序,主动帮助食堂阿姨摘菜、洗菜等;也可以在公共生活中锻炼劳动技能,如清理小广告、宣传垃圾分类等。

  四、围绕人本思想,构建多元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新时代幼儿劳动教育不仅仅是使幼儿学会劳动,更重要的是使幼儿在劳动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进而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品格。因此,教师还要关注幼儿劳动教育的评价和反馈,摒弃以往的结果性评价和功利性评价方式,构建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的评价体系,切实增强幼儿劳动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一是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教师要注重多元主体参与,引导幼儿和家长积极参与到评价活动中,这样不但有利于增强幼儿劳动参与感和获得感,还有利于增强家园合作,使家长配合园区幼儿劳动教育活动的开展。例如,教师可以在周五下午将下周的劳动评价周表发送给家长,引导家长认真观察幼儿一周在家的劳动表现,并积极鼓励幼儿主动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活动。家长则要及时给予积极向上的评价,使幼儿了解劳动是一项幸福的活动,从而不断提升幼儿的劳动素养。二是“重过程、轻结果”的评价内容。受多重因素的影响,教师和家长往往过于注重劳动结果,而实际上更应关注幼儿劳动的过程,注重观察幼儿在劳动中的表现和情感态度,关注其在劳动中的成长和变化。三是“重质轻量”的评价方法。在幼儿劳动教育中,劳动质量的高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幼儿的耐心、专注、认真和严谨程度,而劳动数量的多少则可以体现出幼儿的劳动敏捷度和熟练度。对幼儿的劳动进行

  评价,需优先关注劳动质量,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幼儿劳动能力和劳动素养的提升。四是“横纵结合”的评价维度。横向比较幼儿与其他同龄幼儿的劳动活动,纵向比较幼儿不同时期的劳动成果,将横向评价和纵向评价结合起来,不但有利于对幼儿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同时也能培养幼儿的竞争与合作意识,还可以帮助幼儿认识到自己在劳动中获得的成长和变化,进而不断增强劳动积极性、增加劳动成就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的教育水平不断提升,这也对教育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幼儿劳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重视育人价值,科学树立幼儿劳动教育理念;完善制度保障,建立幼儿劳动教育保障机制;丰富活动形式,促使幼儿形成优秀劳动品质;围绕人本思想,构建多元劳动教育评价体系;落实三位一体,建立幼儿劳动教育协同机制,以此加强对幼儿的劳动教育。因此,新时代,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身心成长规律,采用多元化的内容和形式开展劳动教育,以此培养幼儿的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推动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贾小丹.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幼儿劳动教育的策略[J].山西教育(幼教),2022(07):44-45.

  [2]李军.略论新时代背景下幼儿劳动教育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2021(52):3.

  [3]曾蔚.新时期幼儿劳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当代家庭教育,2022(22):59-62.

篇四: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

  

  学校新时代劳动教育实施方案(通用7篇)

  学校新时代劳动教育实施方案(通用7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方案的内容多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文件头”形式下发。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方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新时代劳动教育实施方案(通用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校新时代劳动教育实施方案1在大学本科教育中开设劳动课是实施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践性是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特征,实践是大学生的课堂。劳动可以树德、可以增智、可以强体、可以育美,劳动教育在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落实全员育人的要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努力发现并呵护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劳动教育与专业特点相结合。

  一、劳动主题:

  设计来源于生活

  二、劳动内容

  根据学校的劳动课安排,结合工业设计专业的特色,本次劳动课内容的安排如下:

  1.变废为宝:将校园内或宿舍内废弃的东西经过创新设计;

  2.旧物改造:将闲置的东西进行改造设计,令其重新发挥作用;

  3.改良设计:对现有的使用体验不好的产品,进行改良设计,符合用户需求;

  三、劳动范围及参与对象

  工业设计专业XXXX级学生

  三、劳动课时

  1周

  四、劳动要求

  1.指导老师清点上劳动课人数,认真记考勤。

  2.劝导无故离岗的学生及时返回劳动课堂。对于劝导无效者,作旷课处理。

  3.参加人员应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完成课程任务。

  4.未参加劳动课者,该课程无成绩。

  学校新时代劳动教育实施方案2一、指导思想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为深入做好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制定本方案。

  二、各项教育活动安排

  1、爱绿护绿活动教育。

  (1)学校在国旗下讲话中向全体老师和学生发出号召:人人参与植树节护绿、养绿系列活动,为美化、净化环境尽一份力。

  (2)中高年级可开展“爱护环境动起来”活动。各班组织开展在校内植树、除草、松土、浇水、修枝等活动。

  2、自理劳动、家务劳动教育:

  (1)各班将劳动教育纳入“班级主题教育活动”,并和”家校一体“教育评价工作结合起来,利用“家长学校”向家长和学生宣传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用“家校联系卡”形式建立“学生家庭自理劳动、家务劳动基地”。

  (2)根据不同年级学生能力,通过“星级评比”等形式开展:不要大人喂饭,自己叠被整理房间,“认菜名”,拣菜洗菜,打扫卫生等家务劳动实践活动。

  3、班级劳动。

  (1)做好班级值日等日常劳动指导,确保每位学生参与班级劳动,劳动到位。

  (2)开展每月一次的学校大扫除活动,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对学生进行劳动技巧的指导。

  4、课堂教学。

  三——六年级综合与实践教师认真落实《劳动与技术》教育目标,开展必要的综合实践活动,积累活动材料并上交德育处。

  5、节日教育。

  各班在五一劳动节期间,开展“谁是最可爱的人”主题班队会,学唱《劳动最光荣》,诵读《粒粒皆辛苦》等活动。

  三、家庭、学校教育做到“八不要”

  1、不要把劳动作为一种惩罚手段,如“不按时交作业,罚做清洁”。

  2、不要用“免劳”来奖励孩子,如“今天作业全对,扫地任务免了”。

  3、不要再孩子面前蔑视劳动,如“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要捡垃圾”。

  4、不要因为干不好就“不用”,如“你洗不干净,不用你洗”。

  5、不要因为一次失误而训斥,如“怎么把碗打破了,真够笨的”。

  6、不要用大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如“10分钟了,一件还没做完,我都做3件了”。

  7、不要否定孩子的劳动成果,如“看你洗的袜子,跟没洗有啥两样”。

  8、不要在孩子面前说一些“厌恶劳动”的话,如“居委会让大家扫雪,我才不去呢”。

  各班简要总结教育活动,期末交德育处。根据总结情况,德育处评选“劳动好少年”。

  学校新时代劳动教育实施方案3一、活动主题:

  “我劳动,我光荣;我创造,我幸福”

  二、活动目的:

  1.通过开展以“我劳动,我光荣;我创造,我幸福”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让同学们了解“劳动节”的由来,了解我国不同时代的劳模风采。

  2.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各类活动,从宣传“我劳动,我光荣;我创造,我幸福”这个主题思想转化到我们每个学生的实际行动中。

  3.通过在学校、家庭两个层面参与不同类型的劳动,培养爱劳动的热情,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争做“劳动小能手”。

  三、活动形式:

  (一)四至六年级开展征文比赛。

  具体要求:围绕“我劳动,我光荣;我创造,我幸福”主题,通过查找、阅读有关宣扬劳动美德、赞美人民劳动成果等内容的文章,或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有关热爱劳动的事例,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字数在500字左右。体裁不限,可以是诗歌、散文、记叙文等。

  (二)一至三年级开展劳动小能手活动。

  主题:“我是劳动小能手”

  具体要求:一至三年级的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庭劳动,尤其是从清理自己的小天地着手,如:整理铺床、整理书柜、洗碗等,并写一篇相关的记叙文。

  四、活动要求:

  1、各班同学利用“5.1”期间,根据活动主题,积极开展体验活动。

  2、各班于假期后先自行评比,并择优选送学校大队部。每班每种形式的作品各选送2份,大队部将组织评比,并对优秀作品给予不同形式的展示。

  一、指导思想

  开展以“快乐实践”为主题的第x届“劳动节”活动,让学生通过学习、实践,体验劳动所带来的快乐,从小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通过在学校、家庭两个层面参与不同类型的劳动,培养少先队员积极劳动的热情,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并能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二、活动主题

  快乐实践。

  三、活动时间

  20xx年x月x日。

  四、活动内容

  家庭层面:

  低年级(1—2年级):

  1.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并能做到我的餐桌上没有一粒剩饭(菜);2.学会自己穿衣服、系鞋带、整理书包;3.学会帮助家长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

  中年级(3—4年级):

  1.知道2个全国劳模的名字和他们的事迹;2.学会帮助家人洗袜子、扫地;3.和爸爸妈妈一起对自己的家进行一次卫生大清扫;4.做一份“劳动最光荣”手抄报,每班上交五份。(上交时间:x月x日之前)高年级(5—6年级):

  1.在父母的协助下,会蒸米饭、学会做一道菜等;2.学会整理自己的“小天地”;

  3.“我和妈妈换一天岗”,做一天妈妈每天要做的家务活,体验劳动的甘苦。

  学校新时代劳动教育实施方案4一、指导思想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学校要正确认识劳动技术教育的育人价值与功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结合我校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开展课程建设的要求以及近年来我校开发劳动与技术校本课程的经验,制定《我校四从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要求

  劳动技术是一门涉及面广,融知识性、技术性、实践性及教育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在培育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规定从孩子入学起,开设“劳动技术课”,“劳动技术课”作为学生必修的课程。在劳动技术教育中既要利用传统技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又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高新科技知识,还要具备整理家务的技能,和服务社会的意识。才更好地完成劳动技术教育的教学任务。

  1.从入学背书包整理书包,摆放学具等,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2.了解一些简单工具的使用方法,初步掌握自我服务劳动和一般家务劳动的基本方法。

  3.学会自我服务性劳动,能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和工艺品。

  4.初步掌握编织、缝制技术,能制作简单的制品。

  5.掌握初步的植物栽培技术,掌握小动物的饲养方法。

  6.学会木工、金工、电工、农具等常用工具的使用;能进行简单的识图和制图。

  7.在劳动技术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尝试有创新特色的小制作、小发明。

  8.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通过劳动实践,对学生进行遵守劳动纪律、爱护劳动工具和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助人为乐的精神品质。

  9.培养良好的非智力素质。在劳动实践中使学生自觉磨炼意志,陶冶情操,体验挫折与成功;增强积极进取、探索创新意识;初步具有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三、主要原则

  1.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是劳动技术课的基本特点。学生亲身参加劳动操作实践是劳动技术课的主要形式和基本方法。实践是劳动技术课必不可少的环节。创新素质只有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发展。学校要结合实际,创设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千方百计为学生创设劳动操作的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学校、教师要切实做好指导

  和管理工作,提高劳动技术课的教学效果。还要和家庭、社会结合。

  2.基础性原则

  劳动技术是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素质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应该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技术处理能力,以适应未来的职业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在劳动技术课中,通过某些劳动技术项目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相关的劳动知识,提高他们运用工具进行加工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将来的发展、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3.开放性原则

  教学内容应不拘泥于教材,做到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这对于改变学校劳技教育内容过于单一、要求过于统一的状况,有积极的意义。逐步构建学校、社会、家庭相互协调、互为补充的劳技教育体系,能够为劳动技术有特殊兴趣和爱好的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发挥自己天赋、才能和创造力的新思路。

  四、活动时间:

  20xx年2月—20xx年x月

  五、活动内容:

  1、利用国旗下讲话,举行四从劳动教育活动的启动仪式,进行动员与部署。

  2、积极宣传、营造氛围。学校利用宣传窗,对外显示屏、小广播、信息化载体等,向家长、学生宣传四从劳动活动意义,形成人人参与,扩大“四从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社会影响。

  3、把“四从劳动”教育贯穿于整理书包、家务劳动、卫生扫除、快乐小农夫等社会实践活动中。

  学校新时代劳动教育实施方案5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意见》,切实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工作,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磨练意志品质、激发创造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努力把学生培养成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依据市教育局、县教科局相关要求,结合实际,特制定我校劳动教育实施细则。

  一、具体目标

  坚持学校和家庭相结合开展劳动习惯养成教育,突出抓好校园日常劳动训练、生活实践劳动教育、传统工艺劳动教育。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实践,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逐步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思想引领。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学习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在劳动教育中“树德”、“增智”、“强体”、“审美”,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坚持有机融入。有效发挥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劳动教育功能,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劳动光荣的正确观念。

  3、坚持实际体验。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坚持适当适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性别差异、身体状况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安排适度的劳动时间和强度,同时要教育学生,劳动过程中学会自护,确保人身安全。

  三、主要任务

  1、课程的有机渗透。依据上级要求,开好国家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其他学科教育中有效渗透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美德、劳动技术的教育。要结合综合实践课有机的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在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劳动观念和态度的培养。

  2、开展校内劳动。学校常规工作中要渗透劳动教育,组织学生做好值日,认真清扫校园,增强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开展结合学生实际的劳动竞赛活动,提高学生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开展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活动,进行手工制作、室内装饰、班务整理等实践活动;开展“爱学校集体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普及校园种植。可开辟专门区域种植花草树木或农作物,让班级、学生认领绿植或“责任田”,予以精心呵护,在为集体、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劳动的快乐,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以劳动为荣的观念和态度。培养责任感。

  3、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实际情况利用“学雷锋活动日”、“志愿者日”、“劳动节”、“元旦”、“春节”等节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结合农村实际,在农忙时节组织学生帮助家长进行适当的农业生产劳动,使学生通过实践获得一定的生活劳动技能和劳动知识,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以劳动为荣的观念和态度,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4、鼓励参与家务劳动。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结合重大节假日、寒暑假,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适量的安排家庭劳动作业(如洗碗、扫地、洗衣、整理房间等),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体会父母的辛苦,为父母分忧;锻炼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增强劳动意识。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11月)1、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把劳动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保证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和多样性。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对学生家长进行劳动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引导家长认识劳动对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作用,使家长能积极主动的配合各项校内外教育活动。

  2、制定措施,提高认识。制定切合本校实际的劳动教育实施细则,组织教师学习细则,使全体教师明确人人为劳动教育的参与者、组织者、引领者。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xx年12月——20xx年5月)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组织相关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劳动教育培训,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通过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的提高。

  2、利用多种途径与载体。通过家长学校,指导家长重视孩子家务

  劳动意识的培养;通过校本课程,传授家务劳动方法,掌握家务劳动技能;通过不同形式的校园社团活动,加强学生家务劳动习惯的培养;通过学校开展的各种主题活动,营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主动做的正向引领。

  3、课程整合与渗透。利用学校各级课程进行整合与有效渗透,利用有利资源,丰富劳动教育内容。

  4、加强督导评价。建立学生劳动评价制度,评价内容包含参加劳动次数,劳动态度、实际操作、劳动成果等方面,突出家务劳动评价,形成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把具体的劳动情况和相关材料计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可作为评选“劳动小能手”、“三好学生”等的依据之一。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xx年6月)各校对劳动教育开展情况进行总结交流。做好劳动教育成果的积累(如汇总家务劳动日记,家务劳动的感受体会,家庭成员对孩子家务劳动的评价感受等等)。同时要做好相关资料的整理存档工作,并上报中心校,届时中心校将根据活动开展情况对评选出的家务劳动小能手、劳动好少年等进行表彰。

  学校新时代劳动教育实施方案6劳动教育是校风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同学们参与校风建设的途径之一,并以此可以培养全校同学的集体荣誉感和高度的责任感。为了让全校学生积极有效地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培养其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其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学习的实际本领,学校、班级决定开设劳动教育课,现提出具体方案如下:

  一、劳动教育课安排方式

  每周安排两个班,每班三天,每天从早上7:40开始至中午放学,下午从14:00开始至晚自习前(晚餐之后重点做好保洁),实行全校全天公共区域、楼道等清洁大包干,其余时间各班只负责本班教室清洁扫除(因需要特别安排除外),这项内容视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由班级评分记入学生操行成绩。

  二、班级及个人职责

  (一)班级职责

  1、负责教学楼、实验楼的楼道、楼梯、及楼梯扶手、通风窗、镜子等的打扫及保洁;

  2、负责学校临时教学平房区、操场、游泳池、篮球场、绿化带的打扫及保洁;

  3、负责学校干道扫除及保洁;

  4、清除责任区内果皮屑箱内的废弃物,清洗果皮箱,做到随时清除;

  5、劳动课三天期间的常规值勤,秩序维持及违章纠正记录。

  (二)个人职责

  1、以身作则,模范遵守校规校纪,自觉争做五中小主人,用自己的表率作用带动校园的良好风尚;

  2、学生实行责任区域包干负责制,负责搞好班级分配给每个同学的责任区域的全天卫生和常规管理,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一个优美整洁的校园;

  3、学生具体责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打扫责任区卫生

  (2)责任区保洁

  (3)责任区常规值勤,违章纠正(包括乱吐乱扔,言行不文明等及有违反校规校纪的其他行为),记录并上报。

  三、组织职责

  (一)教导处

  负责活动安排,标准制定,目标检测考评,违章情况统计通报,劳动技术指导。

  (二)教导处

  负责物质保证,工具发放,回收。

  (三)班主任

  分配落实责任,组织督促,指导学生进行劳动保洁,评价每个学生的劳动情况,记入个人操行鉴定评分。安排科任教师的指导区域。

  (四)科任教师在所任班级劳动期间按课表规定的该班课程表时

  间到班上与班主任一起共同组织、指导学生劳动。

  四、劳动标准

  (一)楼道

  1、地面无尘、无迹、光亮;

  2、墙裙无污迹、洁净;

  3、墙面、墙角、屋顶无尘,光亮;

  4、及时清除责任区内果屑箱,有效维持区内秩序,有力纠正违章行为并填写“违章记录单”。

  (二)公共区

  1、无石块、纸屑、烟头等垃圾废弃物;

  2、无积水、痰迹;

  3、草坪、绿化地带无纸团,塑料袋等废弃物;

  4、每日清除两次以上果皮箱;

  5、有效维持责任区内秩序,及时纠正违章填写“违章记录单”。

  五、检查及评定

  检查实行定时检查和不定时检查相结合。定时检查时间是上午9:30、下午14:00及17:00,检查有普遍和重点抽查两种形式;班级不合格者除不能参加先进班级评比外,凡涉及到的有关个人该期社会实践不合格,操行评定不及格。

  六、注意事项

  (一)在劳动期间,值周教师应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

  1、着装上岗,不擅离岗位。

  2、见到师长,按礼仪标准统一称“老师好!”

  3、上课、下课及课余时间遇到老师要主动为其让道。

  4、不追逐、打闹,禁止不文明使用劳动工具。

  5、在教学楼区、实验楼和教学楼劳动的同学还应做到:

  (1)上课期间不在教室窗户外张望;

  (2)不在楼梯及楼道喧哗;

  (3)走路时脚步放轻。

  (二)可通过“联系本”、座谈会及家长会等形式检查了解在家

  的劳动情况。

  家庭劳动具体要求:

  1、寝室

  (1)干净整洁,物品用具摆放有序;

  (2)墙壁布置高雅,内容具有知识性和激励性;

  (3)叠被,枕套枕巾整理平整;

  (4)衣物自己收拾,并有序叠放;

  (5)书架无灰尘,书籍(破损书籍自己修补)摆放有序。

  2、个人卫生

  (1)不留长发,常理发;

  (2)勤洗衣服勤洗澡,身上无异味;

  (3)勤修指甲,不留长指甲;

  (4)不穿戴与中学生身份不相称的服饰。

  3、为父母分担部分家务,一周之内至少做到:

  (1)洗一次衣服;

  (2)煮一次饭(包括炒菜);

  (3)拖两次地板;

  (4)擦两次灰尘(家具用品等)。

  学校新时代劳动教育实施方案7一、指导思想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学校要正确认识劳动技术教育的育人价值与功能。劳动技术教育具有培养劳动技术技能、技术素养的主要功能,同时还具有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和以劳创新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功能。为了贯彻国家教育部、省市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培养新时代的劳动者教育,开展课程建设的要求以及近年来我校开发“劳动与技术”校本课程的经验,制定《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

  劳动技术是一门涉及面广,融知识性、技术性、实践性及教育性

  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在培育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规定在高中一年级开设“劳动技术课”,高中二年级开设“通用技术课”,贯穿高中三个年级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在劳动技术教育中既要利用传统技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又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高新科技知识,具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更好地完成劳动技术教育的教学任务。

  三、具体措施

  1.加强学习,确立劳动教育的地位。

  每学期初组织教师进一步学习教育方针,认识“五育”发展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和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从培养目标的高度,更多理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学习《劳动教学纲要》,明确劳动教育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学习各地劳动教育的先进经验,增强教育工作的时代感。

  同时,利用家长会,宣传劳动教育的意义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家长协助学校开展这方面的教育。做好“三保证”:我们把劳动教育列入工作计划,学期结束时评估优劣。二要订好劳动教材做到人手一册,一人一份,保证劳动教育材料。三要建立劳动教育检查制度,保证劳动教育的正常性。从而确立了劳动教育的地位,促进了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

  2.因地制宜,开辟劳动教育基地。

  劳动基地是进行劳动教育的物质保证。我们除在劳动课中认真进行爱劳动的教育和手工劳动实践外,还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促进劳动基地的开辟与建立。

  首先,利用我校现有的劳动教育基地。我校的食堂、宾馆每学年开展学生帮厨活动;我校的农场,每学年安排学生实践体验。近几年来,我们把这项工作作为学生进行劳动锻炼的一项任务。学校的绿化带、花坛和草坪,我们将其划分给班级包干,负责卫生保洁工作。

  其次,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到复兴社区参加公益性劳动,将复兴社区作为校外的劳动教育基地,由各年级学生轮流做好公益服务工作。

  此外,积极倡导学生在家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的事情帮

  着做,还通过定期的问卷调查,及时了解情况,使劳动教育落到实处。

  3.开展研究,提高劳动教育质量。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努力提高劳动课教学的质量,是优化劳动教育的关键。我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劳动教学纲要》;深刻领会纲要对各年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具体要求。以校本教材为依托,举行了劳动教学公开课,课后,重点讨论研究劳动课教学的基本模式。

  4.各班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有目的,有主题的组织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在劳动的过程中,遵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原则,并充分注意教育形势的趣、活、实。要求:每班进行一次关于劳动教育的主题班会,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一次劳动技能竞赛活动,组建一个劳动兴趣小组。并及时整理活动的过程性资料,学期末,学校将评选劳动先进班集体。

  5.学校开展全校学生征集“劳动小窍门”、“劳动金点子”,培养学生在劳动中实践、学习、创新的能力。

  6.各班组织学生开展“学一种劳动技术”、“写一篇劳动收获体会”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本领,做主人。

  7.举行竞赛,激发劳动教育情趣。

  8.开展评选“劳动能手”等活动。

篇五: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

  

  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

  摘要:小学生正处在思维和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所以在这一时期的教学中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除了要传授给小学生文化知识之外,还要加强对小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视,因为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注重的是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而劳动教育作为德智体美劳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应引起教师们的重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劳动教育往往都是教师最容易忽略的教学内容,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所以为了提高劳动教育的效率,为了使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本文将对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的开展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新时代劳动教育;小学教育;开展策略

  劳动教育在小学阶段的开展,首先可以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而劳动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劳动教育也是为小学生的未来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途径。此外,劳动教育还可以培养小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和能力,可以培养小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和品质,这些都是劳动教育的作用和优势。但是就现阶段的小学劳动教育现状看来,由于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的陈旧,导致劳动教育并没有取得突出的成就,然而劳动教育又是德智体美劳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如何开展高效的小学劳动教育成了当今广大教师们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本文即将论述的主要内容。

  1.

  影响小学劳动教育开展的几点主要因素

  1.

  教师对劳动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

  劳动教育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较为常见的问题,就是教师对劳动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比如有些小学教师认为小学生的年龄还小,只需要让他们学好课本上的内容就可以,没有必要对他们开展劳动教育,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自然会提升自己的劳动意识和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会把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教学

  重点。这显然是对劳动教育缺乏重视的体现。不仅如此,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完全不让孩子开展劳动,教师为了让孩子提高考试成绩也会将更多的时间进行教学,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学生认为劳动并不重要,在这种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中不仅无法达到劳动教育的目的,甚至还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教学效果,影响了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开展和劳动意识的培养,更无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1.

  劳动教育形式单一,口头形式严重

  劳动教育过度注重口头形式也是当前小学劳动教育的现状,这是因为劳动教育已经纳入到了小学生日常教育内容当中,但是在考试制度的影响下教师又不得不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所以有些教师就会采用口头形式开展劳动教育,而这种方式会让学生觉得劳动并不是那么重要,只要了解劳动的本质和含义就算完成了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可以应付考试就足够了。因此在这种教学观念中自然也无法达到劳动教育最终的目的,过度的讲述理论知识和大道理还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当然,除了这两种现象之外在现阶段的小学劳动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影响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还会造成劳动教育成为一种形式,影响了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1.

  小学劳动教育开展中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在开展小学劳动教育的时候首先需要注意的问题是结合小学生的身心成长特点,避免因劳动教育方式和内容不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身心成长规律影响小学生参与积极性的现象,只有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才能使小学生感受到劳动带来的乐趣,才能在劳动中体验的快乐,从而达到培养小学生劳动教育的目的,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其次还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劳动教育的开展要注重家校合作,因为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在一日生活中接触最频繁的人除了家长就是教师,所以家长和教师的举动对孩子产生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通过家校合作可以让家长在家庭期间做好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而教师负责在学校的教育和引导,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实现全方位的教育。这些都是小学劳动教育中教师需要注意的问题和事项,也是保障劳动教育有效开展的主要因素。

  1.

  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开展的策略

  1.

  加强对实践活动的重视,通过开展实践活动践行劳动教育

  开展高效的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首先需要教师加强对实践活动的重视,通过加强对实践活动的重视,来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感受自身的价值,并且感受劳动带来的喜悦,从而使学生热爱劳动。再加上学生对实践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实践中他们可以通过动手操作去证实理论知识,所以实践也是学生证实自己内心想法的途径和方式。就像我在开展小学劳动教育的时候,为了提高教育效率就组织学生开展了实践活动,比如到城市周边的农田参加植物和种植活动,又或者是到社区清扫卫生等等,这些都是我在开展劳动教育的时候开展的实践活动方式。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既可以体验到动手劳动的乐趣,更重要的是在劳动中可以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再加上我给予学生的表扬,他们就会获得自豪感,从而做好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发挥好我在教育教学中的引导作用。

  1.

  开展基于家校合作的劳动教育,保障劳动教育的全面性

  俗话说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的决定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了直接的影响,所以在小学劳动教育中教师要主动的和家长开展合作,也就是和家长一同开展对小学生的劳动教育。比如教师要多和家长交流,共同探讨教育方案,又或者建立即时交流平台来反馈孩子的表现和行为等等,从而为家校合作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有利条件,开展全方位的劳动教育来培养小学生的劳动习惯和能力。就像我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为了做好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就主动和家长进行交流,比如询问家长孩子在家的表现以及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当然我也将我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传授给家长,目的是为了帮助家长制定科学的劳动教育方案。不仅如此,我还利用校园网平台制定了家庭劳动教育方案,和家长在校园网上一同交流对孩

  子的劳动教育方式,比如在家期间家长还培养孩子做家务的习惯,从点滴小事做起来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在学校我也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做好家校合作,从而为小学生营造一个全方位的劳动教育环境。

  1.

  在课堂上巩固劳动的内涵和重要性,实现理论和实践结合

  除了发挥实践教学的优势和作用以及家校合作的优势来提高劳动教育的效率,还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做好对学生的劳动教育理论知识,也就是实现实践和理论教学的结合,并且再由家长和教师的引导,从而保障劳动教育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加强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就像我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开展劳动教育,就深入挖掘了教材中的劳动教育内容,再加上当前的小学教材中增添了很多劳动教育相关的知识,所以深入挖掘这些劳动教育内容也是开展劳动教育素材。通过课堂上教师深入挖掘劳动教育理论知识,再加上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又或者是家长和教师合作开展劳动教育,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实现劳动教育的高效开展,让学生也可以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实现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做好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

  结束语:

  总之,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的开展不仅是现代化教育教学的要求,同时也是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所以作为小学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劳动教育资源,通过实践教学的开展和家校合作教育来开展高效的劳动教育,为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和成长以及素质教育的实施起到积极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陈之喜.劳动教育是提升学生素养的原动力[J].天津教育(上旬刊).2021,(5).186-188.doi:10.3969/j.issn.0493-2099.2021.05.084.

  [2]夏燕霞.浅谈在农村小学中开展劳动教育的方法与途径[J].语文课内外.2020,(28).384.

  [3]李根.疫情防控背景下劳动教育的实施与思考[J].辽宁教育.2021,(10).91-93.doi:10.3969/j.issn.1002-8196.2021.10.028.

篇六: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施路径

  摘要:劳动教育是党的新时代对现代教育的新要求、新举措,本文从新时代开始从大学生劳动教育路径的必要性、工科实践课程建设情况、文科实践课程建设情况三个方面提出了系统的劳动教育方案设计与实施路径牢牢把握劳动教育这一重要教育工作者线索,积极探索具有各校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进一步提高学校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劳动教育、实践课程;劳动育人

  目前,科技与经济、社会的内在联系越来越紧密,而专业化导致的学科价值破绽越来越严重。同时,在高校人才培养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争议。例如,当前教育脱离生产、生活,课程整合不够,知识强能力弱,缺乏国际视野,忽视实践教育等。跨学科尤其是科技、工程学和人文学科的融合,可能是解决当今世界和教育界面临的深层次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劳动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认知不足,目前很多应用型大学对劳动教育仍然没有十分重视的态度,在实际课程的开展中强调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使学生难以建构系统的劳动价值观。另外,在一些应用型大学的课程中,劳动教育课程的比例相对较低[1]。当前社会综合性强,人的形成需要全面发展,这是高校发展的困境。本文旨在探索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施路径的必要性、工科实践课程建设情况和文科实践课程建设。

  一、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路径探索的必要性

  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核心是进行专业教育,培养专业劳动技能,努力做到与实践相结合。但目前高校办学理念需要转变,学生劳动认知存在较大偏差[2],高校对劳动教育者价值重视不足,劳动教育内容与形式也不够丰富,导致学生较难构建完整的劳动价值体系观念,因此发展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是具有十分重大意义的。

  (一)探索新时代工程教育的需要。

  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形式之一。面对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经济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更高,因此高等工学院的深层次改革迫在眉睫。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为中国制造和智能制造培根铸魂。

  (二)劳动教育课程群的构建。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应充分利用互联互通技术,是一门重点建设形式多样、主题明确、内容丰富的课程。努力把劳动教育融入专业教育课和思政教育课。实现途径可以采用个性化的方案,建设公共化的平台以及运用先进的设备等。

  (三)发挥劳动实践作用。

  使劳动制度真正得到高校师生的认同,构建劳动教育制度权威,促进劳动教育发挥实际效果[3]。在研学实践、创新实践、工程实践和劳动实践这四个实践维度中强化实践作用,覆盖所有学科和学生,全面提高自我培养人才的质量。

  二、工科实践课程建设情况

  对于工科学生来说,探索当今工业文明时代所蕴含的具有鲜明工科特色的文化内涵,是学生认识、了解社会的必经之路。工程是工业文明的重要体现。当今时代,工程学作为科技成果的重要载体,更是工业文明的重要体现。工程的核心是实践思维。路径探索有多种类型:大工程实践平台、工训大数据平台、大工程仿真平台、工程实践文化园、重大竞争平台、基础实践平台等。

  (一)基础实践平台可以实现工种项目的改进和升级。

  拓宽知识视野,提高基础工程能力,增强工程文化认知,培养符合各产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构建“产业级”项目实践装备,推动“项目”为职业生涯创新实践实现路径。平台是学校实验教学、实训和实习的承载机构,是体现“工学并举”特色,开展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工程创新的综合创新实践基地。

  (二)提升竞争创新平台辅助功能,共享空间。

  提升竞争创新平台功能的目标是培养工程思维与合作的工程人才,培养自由探索与发现的创新人才。通过赛事促进学、赛事促进教、赛事促进建设,构建大学生工程创新能力竞争平台。以学生为主体,完善比赛课结合模板,挑战挑战杯赛、互联网+大赛、工程训练能力大赛等。

  (三)搭建大工程平台力争创新突破。

  采用前沿学科技术,注重学科交叉融合。企业共建智能制造项目库、微电子项目库等,实现大项目实践。注重整合资源和创新,将工程训练向综合训练转变。同时可以建立虚拟实训平台,利用最新的专业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实现从以实为主向虚实结合转变。这是一种打

  破了场地限制、时间限制和装备限制的形式,开发出慕课资源,线上学习知识点,线下实际操作,探索出一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新模式。

  (四)校内校外相结合。

  校内采用工程体验和训练、工坊实践、开设相关公选课等措施,完善学分制度,增加实践环节在整个教学课时中的占比,与时俱进地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观;校外推进创新实践和研学实践,积极参与制造相关技能培训,鼓励参加见习实习等。

  三、文科实践课程建设情况

  文科学生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相比工科学生而言更加侧重于文化知识的传授,多以感受为主,容易忽略文化创造能力与运用能力的培养。因此文科学习劳动工程类课程是为了了解工程的演进和实现过程,改善自身知识结构的单一性,融合批判性思维和工程思维,从而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以及多学科交叉的团队合作精神。可以劳动教育实践项目的顺利实施,高质量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让学生更好融入大工程背景的浪潮,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工程素养和创新精神。

  (一)多角度课程结构优化。

  推动新文科教学模式改革,设置与工程训练相结合的课程,推行理论与文化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开展劳动实践,养成劳动习惯,掌握劳动技能。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工程观念和意识,强化职业规范和道德。开展劳动教育,加强劳动教育。系统强化劳动理论[4],使多平台上线(智能树、学堂上线等),选择不同学校的课程体系,实现多平台互动。

  (二)建构认知模块。

  创新实践培养人才,培养创新意识,注重实践过程,突出质量导向,强化创新思维。开设劳动实践课,推动知识拓展和艺术赏析,如生活技能篇、生活应用篇、工程制作篇、艺术创作篇等系统构建体系,劳动训练支援五育。依托实验技能竞赛开展文化活动,数字化资源构建全方位、多维度的文化教育平台。注重学科交叉融合,运用新技术和新方法,工学并举,设置文化传承模块,创办各个学校特有的办学特色。

  (三)进行劳动教育评估。

  建立劳动教育考核体系。设立“劳动教育类实践单位”,增加实践环节考核,设计实践登记表和实践报告等,并在校内设立劳动奖等,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同时鼓励学生搭建开放式实践创新平台,创新实验室和孵化空间等,以工程技术驱动创新,让文科学生在

  劳动实践和工程认知中提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工程造物过程中创造出富有新时代特色的劳动成果来。

  四、结束语

  为了全面加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贯彻劳动教育新理念和新目标,高校要利用自身资源,结合江苏高校资源完善劳动实践项目数据库,师生共育,同向而行,劳训一体。乘势而上,主动行动,全面实施工程认知训练,根据工科和文科学生的不同特点因事而化、因势而新,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新文科和新工科建设增添风采。

  参考文献:

  [1]陈豫岚.地方应用型大学劳动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3、42(02):21-23。

  [2]叶超·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方案设计、实施途径及保障机制研究[J].科教文汇,2022(18):11-14。

  [3]王中对.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困境与路径.高教探索,2022(3):125-128。

  [4]吕俊玲.“三全育人”视域下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2,41(12):8-10.

  作者简介:宋秉文,女,硕士,就职于江苏大学京江学院,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篇七: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思维和新路径

  新时代劳动教育是指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劳动教育进行的改革和创新,旨在培养青年学生的劳动精神和职业技能,促进劳动教育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推动青年学生参与社会建设和创新创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采用新思维和新路径来推进劳动教育的发展。

  (一)以全面发展为目标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职业发展而言,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技能和技术,也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此外,还要注重学生的德育和体育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劳动教育应当被视为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二)注重跨界融合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另一个特点是跨界融合。在传统的劳动教育中,学生通常只是进行某项特定的工作,如织纺或编织。但到了新时代,劳动教育应当更加多样化和灵活,意味着需要将不同的领域进行跨界融合。在这种教育模式中,学生可以从多个方面获得知识,发掘自己的潜力,让劳动教育更加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三)注重实践创新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注重实践创新。学生应当在进行劳动教育的同时获得一定的创新能力,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创新和发明新的技术和产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学生的创新和创造性劳动将使学生在社会上更具竞争力。

  (一)智慧校园的建设

  建设智慧校园可以使劳动教育更加普及化,让更多的学生接触到劳动教育。通过智慧校园建设,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技术和工艺。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具体的技能和知识,还可以进行集体创新和探究,发展一定程度的创造性。

  (二)与社会建立紧密联系

  新时代劳动教育应该与社会建立紧密的联系,以更加直接和贴切地面向现实问题。孵化器可以成为一个重要的资源,帮助学生联系实际问题,深化劳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结合。同时,还可以邀请专业人士来学校讲座,为学生提供更实际的帮助,以切实地引导学生走向职业的道路。

  (三)强化对学生实践的支持

  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支持,鼓励他们参与实践活动。比如,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设施和资金等不同形式的资助,扶持学生进行有关的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项目。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

  结语

  新时代劳动教育需要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和实施路径,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跨界融合,以及强化实践创新和与社会建立紧密联系。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可以通过智慧校园建设、与社会建立紧密联系等多种方式支持学生,帮助学生尽早走向职业道路,为中国的未来做出贡献。

篇八: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

  

  2021年第16期总第532期TheScienceEducationArticleCollectsNo.16,2021SumNo.532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进阶式”实施路径探析蚁(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曼广东·珠海519000)DOI:10.16871/j.cnki.kjwha.2021.06.014摘要辛勤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艰苦奋斗是中[1-3]为自觉行为。”国共产党人的为政之德。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不仅能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担当感,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环。在新时代背景下,只有建立健全大学生劳动教育体系,通过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培养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青年。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进阶式AnAnalysisofthe“Advanced”ImplementationPathofLaborEducationforCollegeStudentsintheNewEra//YIManAbstractHardworkisthetraditionalvirtueoftheChinesena‐tion,andhardstruggleisthemoralvirtueoftheChineseCom‐munists.Strengtheninglaboreducationintheneweranotonlyreflectsthemissionofcollegestudentsinthenewera,butisalsoanindispensablepart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Inthecontextofthenewera,onlybyestablishingandimprovingthelaboreducationsystemforcol‐legestudentsandcarryingout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forcollegestudentsthroughlaboreducationcanweculti‐vateyouthforthenewerawhocantakeontheresponsibilityofnationalrejuvenation.Keywordsnewera;collegestudents;laboreducation;advanced2020年1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的讲话中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新形势下,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继续学先进赶先进,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劳模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鞭策自己,将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作1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性1.1劳动教育对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性中国的劳动教育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发展成熟,其内容和结构随着时代变迁而改变,经历长期磨合,实现进阶式发展,最终形成了现阶段积极、创新的新时代劳动教育。从旧中国时期对党员干部须参加劳动生产的要求,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提出的“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从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基础上,结合新时代社会现实和相关问题,提出的“以劳动托起中国梦”的伟大思想。劳动教育从消极劳动转变为积极劳动,从劳动与教育的分离慢慢发展成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新思想,从体力劳动到脑力劳动再到今天的全面劳动,从“有劳无育”到“有劳又有育”,真正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丰富和发展。这种种变化其实都是在不断顺应时代要求,符合新时代的需要。纵观劳动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劳动贯穿人类发展的全过程,没有劳动,就没有今天的社会,没有劳动教育,就没有今天的中国[4]。1.2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劳动教育的主体是人,不管是劳动还是教育,都要以人为本。这与高校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的教育理念一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劳动教育为载体,形成有形的系统教育内容,在现实劳动过程中引导大学生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树立主动的劳动意识、培养良好的劳动技能和优秀的劳动品德,从而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促进“三观”的完善和正确发展。同时,提升大学生的团队作者简介:蚁曼(1987—),女,广东汕头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41思政教育合作能力,增强其集体荣誉感,使大学生学会将个人荣誉和民族荣誉、国家荣誉结合起来,实现个人梦与中国梦的结合。1.3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当代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大学生有责任、能担当,祖国才能强大,这赋予了新时代大学生新的劳动使命和担当。良好的身体素质、优秀的品德是人才的基础素养。劳动教育具有强健体魄的价值,对大学生的生理健康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劳动教育实践环节,可使大学生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状态,使其能够更好地投入学习、生活和工作,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劳动教育能够提升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实现大学生的自我调节,促进其身心健康,为其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其集体荣誉感和实现自我价值,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大学生只有拥有强健的体魄,才能担当新时代赋予的使命,国家才有希望,民族才会复兴。2开展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紧迫性2.1现阶段家庭、校园和社会的劳动教育现状分析2.1.1家庭劳动教育被忽视家庭中,父母常常由于工作原因对孩子缺少照顾和陪伴,对孩子过分保护和宠爱,孩子很少参与劳动。同时,受的传统观念影响,部分家长为了让孩子全心全意学习,忽略了劳动教育,长此以往,导致孩子不爱劳动、不去劳动、不肯劳动,劳动教育被忽视[5-6]。2.1.2校园劳动教育被淡化受应试教育影响,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学业压力较大,没有充分的时间、精力、动力去劳动,甚至出现了衣服不洗、宿舍卫生从不打扫等现象。进入大学校园后,由于长期养成的不良生活习惯,加上缺乏劳动监督和系统性的劳动教育引导等,大学生很少主动参与劳动。部分高校虽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劳动教育实习实践或志愿项目,但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价,导致相关教育被虚化。2.1.3社会劳动教育被弱化在劳动教育发展过程中,各种思想在冲突矛盾中不断磨合。有人把劳动当成纯体力劳动,忽略了劳动的本质;有人把劳动当成纯脑力劳动,对知识分子过分推崇,出现“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点;有人只重视劳动,忽视了劳动的思想教育功能;还有人空谈劳动教育,忽视劳动实践。受传统观念和社会风气的影响,外加缺乏大学生劳动教育指导文件,大学生劳动教育政策的实施受到阻碍,短期内难以取得实效。2.2信息时代劳动教育虚拟化信息时代的劳动不同于过去,具有虚拟性特征。部分大学生沉迷用技术替代劳动,忽视了自主劳动的价值。随着手机、电脑的普及和新型网络经济的蓬勃发展,学生对虚拟世界中的劳动越发依赖,部分学生利用智能终端工作,也42将其称为劳动。部分大学生甚至认为网络上虚拟的“种树”“喂鸡”也是劳动,这种“虚拟劳动”让高校的劳动教育出现了缺失和异化。3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进阶式”实施路径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要将“教育学生如何开展劳动”和“在劳动中发挥思政教育功能”两方面有机融合,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基本劳动知识和相关技能,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尊重劳动人民的成果,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新时代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并非传统的工人劳动。主要过程应依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以养成大学生基本日常行为习惯和良好品德为教育目标,“进阶式”地引导大学生强化劳动意识,端正劳动态度,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完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7-8]。3.1结合新时代特点,树立新时代劳动意识对大学生进行新时代劳动教育,必须先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生的劳动思想,引导大学生认识到劳动最光荣、劳动者可敬。重点强调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和相关讲话,深入研究新时代劳动价值观的特色,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真正价值,使大学生由衷地理解并认同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的意义。从社会层面看,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国家出台的与劳动相关文件的宣传,为大学生提供劳动方向指引和行动保障,使大学生获得劳动前的心理安全感。从高校层面看,高校可以在思政课程、第二课堂、相关讲座中,引导大学生深入掌握劳动思想教育理论知识。辅导员可以带领大学生观看“感动中国”、劳模故事、劳动英雄事迹等,引导学生总结分享,还可以策划组织以劳动为主题的比赛,营造浓厚的校园劳动氛围。通过上述措施,引导大学生群体端正劳动态度,树立新时代劳动意识,从内心真正爱上劳动,实现劳动动机的自主性、明确性、长效性。3.2掌握劳动技能,养成良好习惯技能的掌握有利于大学生建立劳动信心,使其在劳动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和自豪感,进而爱上劳动,重视劳动成果。在提升大学生劳动技能、培养良好劳动习惯的基础上,我们要构建校内外协同联合的新时代劳动教育格局。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劳动教育的资源资金投入,支持和引导高校加强对师资队伍、劳动平台、劳动教育教学设施的改造和完善。高校应从多维度出发开展劳动技能教育,涉及理论、实践、总结教育等多方面,结合当代学生和各专业的不同特点,将劳动教育设为必修课程,将劳动时长和劳动效益纳入必修学分,或在通识教育课程中融入劳动知识教育,如劳动保障、劳动法律、心理健康等。辅导员应利用好第二课堂,发挥好校企合作的作用,开展各年级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工作等劳动实践锻炼。设置班级劳动委员、年级劳动委员,让劳动核心骨干引领其他大学生开展劳动。在评奖评优环节设置相应加分,将劳动纳入相应评比,设置“读书至上”

  单项劳动奖项,以学期、年度为单位评选“劳动之星”,给予相应宣传和奖励。在党建管理、社团活动中融入新时代劳动教育,将劳动情况作为党员发展、社团挑选干部的量化指标。积极在思想政治教育各载体中树立劳动先锋模范,形成“人人都劳动,人人爱劳动”的新局面。3.3珍惜劳动成果、培养劳动品德目前,大部分高校均对劳动教育设置了具体管理方法和实施方案,但其评价体系仍不够完善,劳动成果展示不够到位,劳动教育相关平台宣传不够及时。完善的评价体系和丰富的成果展示,可以让大学生更加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及时学习他人在劳动过程中的优良品德,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学校要积极打造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线上线下沉浸式宣传平台。通过大数据、云平台等互联网技术,建设新时代劳动教育专属平台,充分挖掘学生群体中爱劳动、讲劳动、会劳动、能劳动的典型模范,及时跟进报道校园劳动先锋,分享在大学生群体劳动教育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工作者。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结合学校要求,监督大学生进行家庭劳动,并对其劳动成果进行客观评价,使大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养成良好品德,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3.4塑造正确“三观”,实现立德树人我们要端正大学生的劳动态度,培养大学生参与劳动的自觉性,使其在劳动过程中提升自身品德,享受劳动带来的满足感和幸福感。我们还要及时改进大学生情绪化劳动、功利性劳动等不良作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丰富劳动感情,弘扬劳动精神,以新时代劳动实现立德树人。将大学生新时代劳动观教育贯穿高校日常专业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始终,将学生劳动技能提升、劳动时长和劳动成果作为导师工作绩效的一部分,要求相关导师依据新时代特点,结合高校实际,从当下校园内的普遍现象抓起,从小事抓起,从细节抓起,如“黑板无人擦”“垃圾随地扔”“公益项目无积分不参与”等,通过改善上述情况,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在此过程中,导师要加大对中华民族优秀劳动文化和传统美德、其他国家优秀劳动思想的宣讲,使大学生学会全面客观地看待外部世界,认识当代中国需要的创新性劳动。导师要通过劳动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真正在劳动中做到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立德树人[9]。4结语在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中,社会要积极营造全民劳动、奋发图强的氛围,激发人民热爱劳动,歌颂人民勤奋劳动的精神。高校应重视劳动前期的知识普及、劳动中期的监督和引导、劳动后期的总结和分享等环节,全方位实现育人目标,立德树人。辅导员要通过劳动塑造大学生人格,引领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观、健康的职业观、端正的学习观、良好的劳动观,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友爱的精神。各方要形成合力,共同探索科学合理、层次分明、衔接有序、实践性思政教育和创新性强的新时代“进阶式”劳动教育实施路径,使大学生掌握劳动技能,主动劳动,尊重劳动成果、劳动人民。参考文献[1]王莹,王涛.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路径优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20(8):67-71.[2]宋乃庆,王晓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劳动教育政策发展:回眸与展望[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2):76-80.[3]刘丽红,曲霞.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的同构共生[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0,39(1):103-109.[4]夏永庚,崔佳丽.实施“大劳动教育”:现实诉求、基本逻辑与路径选择[J].当代教育论坛,2020(6):28-34.[5]周兴国,曹荣荣.新中国的劳动教育:观念演变与发展[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0,3(3):25-34.[6]王涛,张向宁.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价值体认的形成机制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4(5):132-137.[7]张欣.困境纾解: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路径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17(12):111-114.[8]赵灯峰,武峥.辅导员加强大学生劳动价值观教育的角色定位[J].高校辅导员学刊,2020,12(5):18-22.[9]徐青,朱素阳.高校劳动教育育人价值及其实现路径选择[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20,36(7):30-37.编辑李前锋43

篇九: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

  

  时代论坛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要加强医改政策学习,引导医务人员更新观念、积极投身改革。关心医务人员身心健康,增强医务人员职业荣誉感,积极维护医务人员合法权益。部分医院青年职工对于理论学习不深不透,为应对这一情况,积极做好文化发展工作,医院文化发展过程中,可以将理论学习作为文化发展的内容,通过系统化、深入化的学习,提升青年医护人员的认识水平与理论高度。具体来看,医院在人才队伍建设的过程中,要组织做理论学习工作,制定常态化的理论学习体系,确保理论学习的有效性。例如,定期组织青年医护工作人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通过细化学习内容,有目的地将理论学习内容与医院的实践结合起来,在保证理论学习效果的同时,不断提高医院广大青年医护工作人员的思想高度与政治觉悟[4]。同时对学习的方式方法进行创新,可以采取领学、集体学习等方式,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形成学习氛围,在这种学习氛围之中,医院青年医护工作人员以及职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被激发出来,有了学习的热情。同时互相交流的平台,也使得其对党的相关理论有着更加深入的认知,这对于文化发展工作产生了极大的裨益。为加大文化发展工作的影响力,可以转变思路,做好宣传工作,通过宣传,使得普通职工的思想认识水平得到提升,实现了文化发展工作的全覆盖。打造实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科学体系。为积极推动医院文化发展活动的有序开展,医院应当积极做好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工作,打造成熟的实践平台,构建起完备的医院文化发展模式。因此新时期,医院在文化发展过程当中,还需要与实事相结合,将文化发展建设所取得的成就转换为推动医院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与活力,实现二者相辅相成,同步协调发展。例如创建“青年文明号”“青年志愿者服务”等系列活动,逐步打造成为充实青年医护人员思想、强化青年医护人员技能、的重要平台与载体,通过主题活动的策划和举办工作来检验管理青年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为确保政工人才队伍建设成效,企业需要在转变思路的基础上,采取系列手段,加速人员架构的调整工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当制定医院人员引进计划,根据医院文化工作的要求,对人员进行定向的招聘,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充实医院人员队伍,提升人才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充实人才数量。同时制定培训计划,打造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例如深入开展理论教育、理想教育以及党章教育,通过系统化的培训,帮助政工人员快速掌握相关专业知识,适应政工工作开展的基本要求[3]。新时期,医院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有必要借助于人才队伍,有序推进文化发展活动的开展,释放医院精神文明的活力,实现对医院管理成效的提升,凝聚力的强化,以实现医院竞争力的稳步提升。基于这种认知,文章立足于人才队伍建设,多角度推进医院文化发展,充分发挥文化发展的重大作用。参考文献[1]贺乔.医院人事政工干部在文化队伍建设的影响探究[J]青年时代,2019(8):113-114.[2]李欣芹,任远,邓泽虎.新医改形势下区县级医院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与实践[J]现代医药卫生,2018(7):91-92.[3]欧少君,李成碧,罗娟.关于民营医院人才管理现状分析与改进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9(7):77-79.[4]徐敏.深化医改背景下提高医院文化发展的探索[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2):67-68.[5]谢道松.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加快医院人才建设[J]现代医院文化,2019(9):51-51.37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及实施路径陈娟娟(山东交通学院 山东省济南市 250357)摘 要:本文阐明了在大学生中实施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分析了劳动教育目前所处的现状及原因,提出了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通过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四级联动的方式共同推动劳动教育的实施,培养符合国家未来发展的实干型人才。关键词:大学生;劳动教育;必要性;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加强劳动教育,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长才。引导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观[1]。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现状为切实了解同学们劳动情况,某师随机走访了上百个宿舍,根据调研发现,现在的大学生劳动时间严重不足,缺乏足够的体力劳动。在劳动过程中,既怕脏又怕累,身上显然没有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俨然不是一个合格的劳动者,很多大学生对劳动的概念了解肤浅,劳动观念出现偏差,对于回报社会,回报国家的观念意识淡薄。因此,透过调查分析目前大学生的劳动现状着实让我们感到担忧,一方面我们担忧着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担忧着国家社会的未来和发展。然而,担忧之余,我们应该追本溯源,深挖其背后的原因。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现状原因分析第一,从大学生个人方面而言,一方面是思想意识严重不足。有部分大学生认为上大学后就只有脑力劳动,再参加体力劳动不体面,丢面子。甚至有很多孩子,将小麦认成了韭菜,出现了一些常识性的错误。另一方面是很多大学生能够留给劳动的时间越来越少,娱乐活动也从传统的体力活动转变为虚拟网络活动,从田间地头、体育场上的跑跳运动到现在的低头族看手机、打游戏,这也导致现在的大学生身体素质偏差。第二,从大学生原生家庭方面分析,随着原生家庭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且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出现了家长们过于溺爱孩子,舍不得让孩子分担任何家务,没有让孩子养成劳动的好习惯,从小就是娇生惯养。因此要想改变一个十几年养成的懒惰习惯,其难度可想而知。第三,从高校角度来分析,目前很多高校普遍存在缺乏对于大学生劳动方面的课程指导,更缺乏一些劳动实践课程和专业的指

  导教师,也有一部分高校虽然开设相关的课程,而仅仅是存在于理论层面上,缺乏相应的劳动场地,并不能让大学生这种劳动观念与实践相结合,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第四,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今年是改革开放第42周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迈入新台阶,我国产业结构实现了从劳动密集型到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转型升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家长和社会不注重大学生劳动教育。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意义通过劳动理论知识教育,端正劳动态度,具有艰苦奋斗的职业精神。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就要踏实肯干、爱岗敬业。在任何工作岗位上都要尊重劳动、勇于创新、不断学习、踏实做事,是所有劳动者都应当具备的正确劳动观。在劳动中能够放下身段,培养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通过劳动实践得真知,且也要尊重他人的劳动,这样才能够获得他人与社会的尊重。通过劳动教育,能够让大学生懂得更加珍惜大学生活,培养具有到偏远地区任职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发展有用武之地的人才。通过自我服务劳动,提高生活自立自强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一个好的生活习惯是从小一点点养成的。俗话说,培养习惯,收获成功。目前学生和家长追求成绩至上,尤其是名校效应、状元效应,因此,使得社会、家庭及各个方面都过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学生劳动能力和意识的培养。因此,为了让大学生能够全面发展,从进入大学开始,就该切实重视这个问题,通过自我劳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通过参与社会公益劳动,强化服务性劳动意识和面对重大疫情主动作为的奉献精神。大学生是志愿者团队的中坚力量,而志愿服务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人文建设的重要体现。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的劳动教育、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劳动教育决定着新时代劳动者的劳动精神风貌、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志愿服务活动越来越需要专业化和科学化。大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能够将自身专业理论知识应用到服务活动中,使志愿服务活动更加的高效和专业。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不仅能够将所学用到实处,而且在活动中通过相互学习汲取彼此身上的优点,还能够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阅历,提高适应社会生存能力。通过参加实践劳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目前,大学生在校学习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很少接触到社会实践活动,更难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劳动教育的出现能够很好的解决目前这样现状,通过实践大学生能够检验自身所学,并且能够更深入的理解,对课堂理论知识也能够做到查缺补漏和不断完善。大学生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其在新的工作岗位上能够尽快的适应和上手,在劳动教育社会实践中往往需要和社会各个职能部门、各种职业的人打交道,能够锻炼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劳动教育社会实践还能够培养大学生的责任心和担当精神。只有经过付出劳动以后,才能使大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责任心,大学生的责任心是在实践中树立起来的。“纸上得来终觉潜,绝知此事要躬行”,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只有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只有实干才能梦想成真。通过脚踏实地,踏踏实实的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的大学生才能够获得对劳动的最深刻最全面的认时代论坛知,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大学生劳动实践路径通过政策引导,保障劳动教育得到充分重视。有关教育部门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出台相关的政策,保障大学生能够有充分的劳动时间,并且合理安排好相应的劳动强度,不宜过大且保障大学生身心安全的前提下,能够适当拓宽他们的劳动技能。同时有关部门和政府在出台相应政策时,引入专家论证风险性评估以及就风险性评估集体讨论,做到科学机制的实施。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及时地倾听各方的声音,及时的改进和完善政策,保障我们的政策能够落到实处,有实效。通过社会实习,充实劳动教育的内容。建设学生生产、服务劳动实践基地,学校配套建设劳动实践实训基地是开展好劳动教育的硬件基础条件,应进一步完善实践基地建设标准,充分凸显学校专业优势和学科特色,保持劳动教育的相对稳定性。社会企业也要树立社会责任感,共同的积极的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适宜的实习岗位,与学校联合,实现产学研一体化,让学生在校期间有更多的机会投入的社会劳动当中去,尽早的去适应社会,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这样大学生才能够夯实自己的本领和技能,更好地迎接未来职场挑战。我们每个个体户也要给大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社会的个体,我们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都有责任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给大学生一些正确的引导,帮助大学生在劳动实践过程中能够做到安全有效的实践,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真技能、硬本领。企业与企业之间,也要成立相应的行业协会,形成行业自律,共同相互见证,相互促进,给我们的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劳动保障。通过家庭学校联合,推动劳动教育的实施。家庭、学校合作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劳动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工作,更需要家庭加入进来,形成全面劳动培养体系,广泛开展各式各样劳动实践活动,才可形成协同育人大格局。高校要培育专职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培育劳动专职教师能够提高教师的劳动意识、劳动能力、教育技巧,从而提高劳动教育专业化水平。同时开设一些适合大学生劳动的课程,可以聘请相应的专家以及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来给大学生做出相应的指导。除此之外,健全劳动素养评价机制是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参考依据,可以发挥激励导向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大学生的最原始教育环境和影响因素,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需要学生家长共同担起学生劳动教育的重担。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对孩子从小传授劳动最光荣,劳动是美丽的这种思想观念,同时也要结合实际情况,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完善传统劳动教育方式,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模式。随着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的演进,劳动出现了新形态,必须改进劳动教育方式,培养科学劳动、创造性劳动意识,将劳动教育与现代化生产方式紧密结合,才能培育合格的劳动者。劳动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只有通过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四级联动和密切配合,才能共同推动劳动教育的实施。使我们当今大学生在劳动教育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参考文献[1]王钰锦.高校劳动教育实践路径探索[J].戏剧之家,2020(18)174-175.

  379

篇十: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

  

  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摘要:在新课改的教育发展背景下,教师正在积极结合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调整教学重心,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活动当中,教师不仅仅关注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掌握,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展开劳动教育,希望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敏性,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实践路径

  在素质教育的发展背景下,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得到了进一步呈现,人们对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也更加重视。由于小学生正处于特殊发展阶段,刚刚步入系统的校园学习环境中,需要教师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启蒙教育指导,通过启发学生的智慧培养其良好的劳动能力,保障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的社会实践生活,这也是为我国培养优秀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责任,而如何更好地针对小学生开展劳动教育实践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

  一、树立劳动教育观念

  育人思想是否正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劳动教育能否规范展开,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践行新的教育发展观,有效促进劳动课程的深化改革,为学生构建一种新的学习环境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劳动教育能够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首先教师要认识到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意识到学生在观念养成和素质建设当中起到的重要价值。其次,教师要进一步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落实到劳动教育当中,站在整体角度合理进行课程规划以及活动布置,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的劳动学习需求,使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相关的实践任务探究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新媒体以及微信公众号对劳动教育思想展开宣传,有效端正学生的劳动态度,借助校园广播等宣传载体实施劳动教育推广,这可以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构建一种积极向上的劳动学习环境,全面保障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和进步。

  二、开发劳动校本课程

  在小学这段实施劳动教育主要还是通过课堂教育为主,劳动教育目前已成为课程体系当中的必修课,这也使教师拥有了有效途径去对学生展开劳动思想的宣传和引导。我国劳动课程的开展相较于文化科目而言时间短且经验少,当前的劳动课程还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在对学生展开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发一些具有校园特色的劳动校本课程,组建优秀的师资队伍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劳动教育引导。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结合校园资源的优势,通过整合当地的特有资源来凸显对学生的教育指导针对性。如一些乡镇地区的劳动教育课程设计就要结合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美食烹饪、手工制作、农业科普等不同内容进行整合,有效强化学生实践生活中的劳动技能,培养他们持之以恒的劳动精神。劳动校本课程的开发要融入地方特色资源以及校本教材,发挥出教师的教育主导作用,为学生创设合作探究的自主学习情境,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指导当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启发他们参与劳动过程的智慧,更好地提供给他们展示自我才能的机会,凸显劳动校本课程的整体育人价值。

  三、规范校园劳动制度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活泼好动,他们在劳动教育课堂中纪律意识较差,很多劳动实践课都需要学生进行交流和探索,这也会使一些学生在参与劳动实践的过程中谈论一些与学习内容无关的话题,这会影响到学生个体以及同学在劳动课堂中的学习体验。小学阶段的教学工作比较繁重,需要帮助学生掌握大量的基础文化知识,由于学生个体的认知能力参差不齐,教师往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帮助,部分教师会通过挤压劳动课程的时间拓展文化课堂,这为学生的劳动学习造成了一定阻碍。基于此,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活动开展,必须要通过制定完善的劳动教育制度,确保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在师资资源和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有效规定,确保劳动课每周不少于一课时,并且在劳动时间上做到严格控制。首先,校内劳动教育应与学生的值日和实践活动相匹配。其次,家务劳动时间也要融入到劳动教育当中。最后,应通过开展一些公益劳动帮助学生提升劳动体验。

  在教育当中教师必须做好劳动教育与文化课教育的平衡,如此才能确保学生在多元环境中获得综合素质的发展。

  四、构建家校合作机制

  家长所带来的榜样作用和教育指导是校园教育所悟无法替代的,家长的劳动意识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孩子的劳动素养发展。校园应构建家校合作模式,为家长普及一些劳动教育常识,通过取得家长的支持和认可。在通力合作下构建家校合作机制,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劳动教育指导,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鼓励学生能够在家庭当中参与家庭劳动,实现对学生劳动教育空间的拓展。比如,校园通过组织家长进行学习,帮助家长了解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成长情况为其创造劳动实践机会,在学生参与劳动的过程中,家长给予一定的帮助,开展一些亲子类的劳动,帮助孩子更好的掌握劳动技能。校园通过取得家长的认可开展一些亲子互助活动,以劳动为主题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和演讲比赛,鼓励孩子能够在实践活动当中升华劳动情感,加强他们的劳动过程中的总结,通过亲子劳动活动改善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在各方主体的共同配合下宣扬劳动教育的实践意义,进一步构建温馨的家庭生活氛围。

  总而言之,有效推动小学劳动教育的开展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应用多元方法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确保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形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秋芳.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基础教育论坛,2020(29):44-45.

  [2]张荣晋.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化的原因、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J].教育观察,2020,9(35):43-45.

  [3]胡赟赟.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探究[J].教育科学论坛,2020(20):22-24.

相关热词搜索: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 劳动教育 新时代 途径

版权所有:巨匠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匠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匠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2001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