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房地产融资问题及对策(7篇)

时间:2023-07-17 15:09:02  阅读:

篇一:房地产融资问题及对策

  

  房地产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房地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但是,由于房地产企业的资本结构、市场环境和监管政策等因素,其融资在进行中会遇到许多问题。本文将对房地产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融资问题

  (一)融资渠道单一

  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相对单一,主要依赖于银行贷款和发行债券来满足资金需求。这样会导致企业资金流通比较缓慢,滞后期长,资金成本较高。

  (二)融资成本较高

  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成本较高,主要是由于资本结构不够合理所致。一方面,企业过度依赖银行借款,导致利率偏高。另一方面,企业债务过多,影响企业信用评级,进而导致借款成本上升。

  (三)流动性风险较大

  房地产企业的资产主要是固定资产,流动性较差,一旦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问题,就会出现流动性风险较大的情况。

  房地产业的监管政策较为严格,政策变动会对企业融资造成直接的影响。政策风险较大是房地产企业融资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对策分析

  为了规避由融资渠道单一带来的风险,房地产企业应该拓宽融资渠道,通过多种方式来获得资金。比如可以通过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租赁融资、信托融资等方式来融资,同时也应该积极发挥政府、银行等机构对于房地产发展的支持力度。这样可以降低企业资金成本,提高企业融资的效率。

  (二)调整资本结构

  房地产企业应当逐步调整资本结构,降低债务比例,增加股权比例,提高资本金占比。这样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杜绝因债务规模过大而造成的信用评级下降问题,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

  (三)提高资产流动性

  房地产企业应该逐步优化资产结构,减少固定资产,增加流动资产比例,提高企业的流动性。可以采取的措施有优化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的投资比例、积极发挥资产负债管理的作用等。

  (四)完善财务管理

  房地产企业应该加强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建立三位一体的财务管理结构,完善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夯实企业的财务基础。在融资投资等方面要遵循企业自身的需求和经济规律,制定合理的财务计划,并严格执行,这样有利于预防融资风险,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结论

  综上所述,房地产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也是可以通过逐步调整资本结构、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资产流动性和完善财务管理等措施来加以解决。只有企业能够通过这些举措提高融资效率和流动性,降低资金成本,从而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

篇二:房地产融资问题及对策

  

  房地产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在中国,房地产经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也是各大企业拓展市场和获得利润的一大利器。然而,在房地产企业的融资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析。

  一、房地产企业融资的问题

  房地产企业融资一直是一个难点。现阶段,房地产企业融资的难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管制政策不断紧缩,对房地产企业融资造成影响。

  国家一直在加强房地产市场的监管,加大对房地产企业的限制力度,以避免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出现,这种管制政策对于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资本市场的不成熟。

  目前,中国的资本市场与西方国家相比尚不成熟,所以在境内外的融资尚存在很多问题。在国内,除了银行融资,其他的融资方式如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也都有一些限制,甚至很多小型房地产企业根本无法进入资本市场融资。

  3.企业自身的资金压力。

  由于房地产企业本身要承担买地等的大量资金压力,一旦有大量流动资金被锁住,便会面临资金链的压力。

  二、房地产企业融资的对策

  在解决房地产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时,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多元化的融资方式。

  房地产企业要展开多元化的融资方式,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融资难度。可以选择权益融资、债券融资和银行融资等多种方式,这样就可以在实现快速融资的同时避免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

  2.财务管理的优化。

  对于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的优化,可以针对企业自身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拓展计划,制定合理的预算,从而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达到最佳状态。

  3.与各级政府加强沟通合作。

  政策因素是影响房地产企业融资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房地产企业可以与各个政策部门建立很好的合作,更加深入地了解国家政策,从而做出更好的决策。

  4.提高财务意识。

  也许有的房地产企业存在财务意识不强的问题,所以需要加强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会计制度、审计和财务咨询的建设。加强财务意识矫正企业分散经营、不断扩张的财务风险,从而避免融资的不足。

  结论:

  在不断紧缩的管制政策、不成熟的资本市场、财务压力等环境下,房地产企业融资问题一直都是个难点。要解决房地产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才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融资模式,从而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篇三:房地产融资问题及对策

  

  我国房地产企业债务融资问题及对策建议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房地产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而房地产企业的融资问题已经成为了当前市场的热点之一。从总体来看,当前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融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自筹资金、银行贷款、债券融资、股权融资、ABS等。其中,债务融资是广泛使用的一种方式。

  但是,在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房地产企业的债务融资问题也日益显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企业杠杆率高。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的平均杠杆率已经达到了70%以上,部分企业的杠杆率甚至接近甚至超过了100%。高杠杆带来的危机是不容忽视的,一旦市场出现调整,企业将面临极大的风险。

  其次是融资成本激增。随着货币政策的收紧、信用风险的增加、银行信贷资金的紧缩等因素的影响,房地产企业融资成本不断攀升。高融资成本使得企业的负债压力不断增大,同时也带来了其它风险。

  再次是短期债务比例过高。放眼全国,在各地查处的“存量”债务问题中,不乏发现房地产企业短期债务比例过高的情况。这些企业仅仅依靠银行短期贷款来满足自身融资需求,由此引发的风险不容小觑。

  1.引入更多市场化的融资方式。当前我国房地产企业主要依靠银行贷款以及债券融资来获得资金,但这些方式具有较高的成本和风险。因此,政府应该鼓励房地产企业选用市场化的融资方式,如股权融资、ABS等,以实现更加多元化的资金来源。

  2.加强企业自身的风险控制和管理。房地产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机制,严格把控资金流入和账务安排。同时,企业要加强对市场变化的情报收集和分析,尽早做好应对措施的准备。

  3.大力发展长期融资。房地产企业应该积极寻找大额长期融资来源,特别是面向国际资本市场的融资,以缓解当前短期融资比例过高的问题。

  4.鼓励资本市场的参与。资本市场在融资方面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政府可以通过优惠政策、完善监管制度等措施,引导资本市场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房地产企业的融资中来。

  综上所述,房地产企业的债务融资问题是当前市场热点之一,需要引起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政府应该出台更加有利于企业融资的政策,鼓励企业进行多元化的融资方式,积极引导资本市场参与,同时,企业也应该加强自身的风险控制和管理,在多元化的融资方式下,实现更加稳健快速的发展。

篇四:房地产融资问题及对策

  

  房地产行业融资现状及对策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房地产行业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然而,随着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逐步实施,加之经济不景气,房地产行业融资环境也正在发生变化。下面将从房地产行业融资现状及对策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当前,房地产行业的融资主要以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为主。其中,债务融资占比较大,主要形式有银行贷款、债券发行、信托等。随着调控政策的不断升级,银行贷款的门槛在不断提高,各家银行对房地产行业贷款的风险控制也更加严格。另外,由于央行近年来不断加息,债券市场也出现了走低的趋势。因此,很多房地产企业开始寻找其他的融资渠道,如海外融资、私募债等。

  房地产企业面临的融资困境,需要秉持谨慎稳健的态度,同时也需要寻找更多的融资渠道。以下几点可能对房地产企业有所启发:

  1.培育内部融资能力。房地产企业需要优化经营结构,提高自身现金流,从而积累内部融资能力。在经营中要注意控制运营风险,提高品质,提高档次,为自身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多元化融资模式。房地产企业应该逐渐转变传统的融资模式,探索更多样化、差异化的融资渠道。可以考虑借助金融渠道进行融资,如租赁融资、信托融资、ABS等。另外,寻求海外融资也是一种具有较大潜力的融资方式。

  3.完善企业治理。加强企业治理是房地产企业融资的关键。只有管好内部管理,加强风控能力,才能够增加融资可靠性,为未来业务拓展提供有力支撑。

  4.减少过度冲动行为。过度冲动行为往往会带来很多不良后果,容易导致企业在经营中遇到困难。因此,房地产企业需要保持现实清醒的态度,不断优化经营模式,使自己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

  5.重视社会责任。房地产企业不仅要关注自身发展,还要重视社会责任。要注重诚信经营,提高公共形象,为政府形象塑造和城市繁荣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房地产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需要保持平衡发展,同时也需要积极应对市场变化,通过培育自身融资能力、多元化融资、完善企业治理等方面进行优化,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篇五:房地产融资问题及对策

  

  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在中国房地产的开发建设和消费中,70%左右的资金依赖于融资支持,一个有效率的房地产金融市场有助于房地产步入稳定发展的良性轨道.自20世纪80年代中国实施住房商品化改革以来,我国金融体系也尝试了一系列探索,以形成对于房地产的有效支持,但目前尚存诸多问题,作为其中一部分的房地产金融市场同样有诸多需要改进之处,剖析这些问题并在相应的政策层面找寻一些合理可行的建议颇有必要.

  一、目前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房地产金融市场过度集中于间接融资市场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比较房地产企业信贷市场融资和资本市场融资的比例得到说明(见表1)。表1中的资本市场融资包括股票和债券融资,数据来源于wind咨询,间接融资数据来源于中国房地产信息网,为中国房地产企业资金来源于中国内贷款和个人按揭贷款之和。该表显示,房地产企业间接市场融资规模远高于资本市场融资规模,即使在2007年至2009年间,房地产资本市场融资规模有所提升,两者的比例也不足10%。

  自2010年以来,中国证监会实际上关闭了房地产企业通过股票市场融资的大门,房地产首发、增发、债转股、可转债等基本上均维持零纪录,房地产资本市场融资规模大幅1萎缩(见表2)。此间,虽然发改委对房地产企业债券融资网开了一面,发行规模持续高增长,但即使这样房地产企业资本市场融资与信贷市场融资的比例在3%的低位徘徊,远低于前几年的水平。

  显然,房地产融资对间接融资的过高集中度易于加大间接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金融机构的资产风险,不利于银行金融机构形成稳健的资产负债结构,也不利于金融体系的稳定。

  (二)房贷在银行信贷市场中占比过高

  近年来,房贷在银行各项贷款中的占比一直保持在20%以上[1],特别是近一两年来,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房地产紧缩调控等宏观政策条件下,这个比例不降反升,2013年以来各月的比例超过30%(见表3)。从行业投放结构看,主要上市银行公开披露的年报信息表明,除个别银行外,房地产业贷款投放高于其他行业的贷款投放。[2]这些信息表明,国家关于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政策还没有完全落地。房贷规模的居高不下也成了房价不断走高的重要推手,加大了国家房地产政策调控的难度。

  (三)房地产金融市场对于保障房的支持不够

  自2008年国家重新重视保障房的建设和消费以来,保障房融资一直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瓶颈,首先是在保障房建设方面,由于国家财政资金有限,大量资金需要诉诸于房地产金融市场渠道,但由于保障房建设的投资回报率偏低,相应的2投资和信用风险较大,又缺乏有效的风险缓释或信用增级工具,商业金融对保障房建设的支持动力不足。其次是在保障房消费融资方面,由于保障房消费主体均为中低收入者,债务偿付能力低,而且基本没有信用记录,加之缺乏政策性的增信手段,商业金融对保障房消费的支持动力也不够。以“十二五"规划为例,“十二五”期间国家计划建设3600万套保障房,2011年和2012年各1000万套,后三年1600万套,按每套60平方米,每平米成本价2000元估算,共需资金约4万亿元,其中商业性融资按60%估算,那么需要来自商业性渠道的资金约2.4万亿元,2011年和2012年每年需要商业性融资7000亿元.近几年对保障房的商业融资渠道虽有多种探索,但主要渠道还是商业银行贷款,事实上公开披露的有关保障房的融资资料中基本见不到来自非银行贷款渠道的数据信息。表4显示,2011年和2012年的保障房建设贷款远远低于保障房融资需求额,融资缺口占比均超过70%。在保障房建设目标硬性考核下,此种融资缺口实际上以扭曲形式表现,如保障房粗制滥造埋下安居隐患,向开发商强行摊派或与开发商组成寻租联盟等等.

  (四)房地产金融市场存在风险隐患

  虽然目前公开披露的一些信息(比如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按揭贷款不良率)显示房地产金融市场风险无忧,但从房地产金融市场结构和期限结构视角看,房地产金融3市场存在风险隐患。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房地产融资市场向银行金融机构的集中度过高,持续给相关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管理施加压力,也不利于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二是房地产信托资金的风险。由于中国房地产信托目前依然对于信托人的债权事实上实行刚性对付,房地产信托资金的对付风险持续存在。近年来,房地产信托资金持续高增长,这无疑会进一步放大这一风险。三是房地产信贷资金存在严重的期限错配问题,埋下流动性、收益性等风险隐患.该风险主要表现在个人按揭贷款,由于此类贷款期限多为20年以上,二期对应的负债多为短期性的,这样的错配会进一步酿成流动性风险、利率波动风险等多种风险。

  二、关于应对房地产金融市场问题的若干对策

  针对以上房地产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相关对策应着眼于促进解决房地产融资结构过于集中于间接融资渠道,致力于破解保障房商业性融资难的问题,有效分散和化解房地产金融市场的风险。

  (一)有效扩大房地产直接融资渠道的比重

  降低房地产间接融资集中度过高的有效对策无疑是通过扩大直接融资比重来稀释。但鉴于注重原因,目前房地产企业直融化既存在不利因素也存在有利条件。不利因素主要表现在:就股票市场融资而言,由于以往针对房地产股票市场的放行往往伴随着地价和房价的飞涨即所谓股价、地价和房4价的互相拉扯,因此在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政策选项中,提高房地产企业上市门槛甚至暂停房地产企业的上市,往往成为必选项。最近的一次即自2010年以来至今实施的对房地产企业股票市场融资实施的关门政策应该说是史上最严厉的一次.考虑到房地产调控的趋势继续从紧概率较大,房地产股票市场融资的封冻政策将继续发挥作用。监管层对房地产股票市场融资的关门政策也与资本市场系统性制度重构有关,自2012年9月份上证和深市均暂停IPO至今,期间的增发规模虽高达近4000亿,但房地产企业增发确实少得可怜(见表2)。

  有利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是中国政府在《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中的内容之一是显著提高直接融资的比例,这对房地产金融市场的直融化提供了良机。二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后股票市场发行与监管制度改革提速,自2012年9月份暂停的IPO将随着注册制的实施而重启,这对房地产企业股票市场融资无疑是一个利好因素。

  综上,房地产企业股票市场融资的有利因素强于不利因素,预计最早在明年上半年房地产企业融资将顺利搭上股票市场IPO的列车。

  此外,房地产企业直融化还可借助债券、基金、海外资本市场等渠道。

  (二)强化政策激励引导资金进入保障房领域

  房地产金融市场对保障房支持动力不足的症结在于保5障房建设和消费信用存在缺陷,同时缺乏相应的增信安排。

  在发达国家,对保障房商业融资的增信是通过公共政策机制来实现的。即政府借助于财政和政策性金融手段提升保障房融资的信用水平,这些手段包括财政补贴、担保、保险、保证、流动性支持等。如美国的联邦住房局职责之一即为低收入家庭的购房贷款提供低费保证,美国的退伍军人局则为另一类低收入群体即退伍军人的购房贷款提供免费保险。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均有针对中低收入群体购房或租房融资的财政贴息或代偿安排。而我国虽存在对中低收入群体或多或少的购房或租房的财政补贴但缺乏对保障房融资的担保、保证、保险等增信支持体系。政府应尝试建构政策性住房金融体系,该体系除了给予保障房建设直接提供适当的融资支持以外,还应针对保障房建设和消费中的商业融资提供信用增级可支持,以有效弥补保障房融资的信用缺陷,引导房地产金融市场增加对于保障房的资金支持。至于政策性住房金融的建构思路,可考虑两种选项,其一是重构国家开发银行,分离其所有的商业银行业务,恢复其政策性银行地位,并赋予其对于包括保障房在内的公共项目建设融资和增信的职能。其二是新设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两种选项各有利弊,选项一的优势在于充分利用现有的机构资源,达到建立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的目的,不利之处在于,国开行已经步入商业化的路径,不管是在复归其政策性银行本性还是分离其商业银行6业务方面均存在决策阻力和机会成本。选项的好处是,省却了方案一的重构成本,但机构新设和招兵买马的成本较高.

  (三)有效推进资产证券化,缓释房地产金融市场风险

  资产证券化是应对信贷期限错配、债务关系集中度过高等金融风险的有效工具,由于在最近一轮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中资产证券化一度被贴上风险祸源的标签,中国也因此停止了2005年启动的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但自2012年上半年以来资产证券化的风险缓释作用被重新认识,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得以重新推进而且新试点着眼于将资产证券化引入常规化发展的轨道,以避免短期的政策和人为扰动而引发的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大幅波动,进而引发金融市场的波动。新试点也同时引入多种新的风险防范措施,防止证券化技术的滥用和风险的放大。如单个银行业金融机构购买持有单只资产支持证券的比例,原则上不得超过该单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的40%;信贷资产证券化各发起机构应持有由其发起的每一单资产证券化中的最低档次资产支持证券的一定比例,原则上不得低于每一单全部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的5%,持有期限不得低于最低档次证券的存续期限等等.

  但资产证券化的有效推进仍存在一些约束因素.一是额度规模较为有限。2013年新试点仅放出3000亿额度,而且其中1000亿已经给了国开行,其他银行分2000亿的“羹”,难免有僧多粥少之嫌.二是对基础资产标准规定过严。新试点要求将优质资产证券化,禁止将风险较大资产证券化。然而证券化的一个核心功能将存在一定风险的资产通过证券化进行风险重构。正是基于此原因,2008年全球性经济和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对资产证券化的监管更多聚焦于对资产证券化技术的滥用行为(诸如无限次资产组合和证券化)施加限制,但并没有要求将证券化基础资产的信用级别提高到优质级.由此我国只要求将优质资产证券化的做法不仅使得资产证券化基本丧失风险管理的功能,而且也大大降低资产证券化发起人的积极性。

  由此,有效推进我国资产证券化还需要政策层面至少在如下两个方面进行改进,其一适度扩大试点规模。考虑到房地产领域中个人抵押贷款存在较为明显的期限错配问题,建议重点给予房地产信贷领域更大的试点规模;其二是放松关于基础资产的质量约束,就房地产信贷而言,只要是投资级以上的资产均可作为房地产贷款证券化的基础资产。

篇六:房地产融资问题及对策

  

  房地产开发项目融资风险及对策

  房地产开发项目是一项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行业。项目融资是房地产开发的核心部分,但同时也是一项十分复杂的过程。这里我们将探讨房地产开发项目融资所存在的风险,并提出应对措施。

  一、市场风险

  随着经济发展,房地产市场发生了变化。开发商需要针对市场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市场风险包括房地产市场波动、政策调整、市场饱和等。市场风险是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最大风险之一,它会对项目的融资和销售产生巨大影响。

  应对措施:

  在市场环境变化时,开发商需要对市场趋势保持敏感,在融资阶段时应着重考虑未来的风险因素,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开发商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增强市场监测能力,提高对于市场趋势及政策变化的敏锐度,确保项目能够适应市场需求所产生的变化。

  二、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开发商现金不足或者无法即使到位的情况下不能完成支付项目中的所有费用,包括建筑材料、劳动力和土地开发等费用。这可能会导致项目延迟或停工,损害开发商的信誉和合法性。

  开发商应建立完善的资金流动性管理体系,仔细检查项目的每一个费用,尝试着减少流动性风险的可能性。同时,开发商还需在融资方面寻找策略,确保能够按时、充足地融资。

  三、批准风险

  房地产开发项目需要获得国家、地方等政府部门的许可批准。因此,批准风险包括政府监管政策变化、项目建设审批存在拖延等因素所带来的风险。批准风险直接影响项目时间和资金成本。开发商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金钱才能克服这些风险。

  开发商要尽最大努力与相关政府机关合作和沟通,从而降低批准风险。在申请项目建设审批时,开发商应该充分了解有关业务规定,提供准确的信息和充分的证明文件,以获得业务审批所需的通过。开发商还应在申请项目建设审批前,应提前咨询政府机关,主动了解有关政策的政策走向和风险因素以及项目审批所需的时间和程序。

  四、资金成本风险

  资金成本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利率变化等因素走高,投资成本增加导致可持续发展的项目无法按时按期完成。资金成本风险可能会导致项目预算超支、项目融资不足和现金流风险等问题。

  开发商需要在制定项目预算和融资计划时,充分考虑利率波动因素。建立完整的应对资金成本风险的风险管理方案,预测市场利率波动情况,寻找可以获得低成本资金的来源,如获得国家银行贷款、吸收全球投资等;开发商还可以通过控制项目资产负债率,降低融资成本所带来的风险。

  五、执行风险

  执行风险是指项目在执行过程中所遇到的风险。这包括施工不规范、工程质量差、土地纠纷和法律纷争等。执行风险可能会导致项目质量不达标,预算和时间超支等问题。

  开发商要合理规劃施工周期和结构安排,提前检查相关工程人员的能力和执行能力,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开发商要对项目施工负责人和施工队伍进行审核,确保施工整个过程中,质量问题得到有效处理。如果出现土地或法律纠纷问题,开发商应尽快与相关单位解决,防止问题扩大。

  总之,房地产开发项目融资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也是一个高度风险的投资。因此,开发商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针对市场、流动性、批准、资金成本和执行等多方面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可持续发展。

篇七:房地产融资问题及对策

  

  房地产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这几年来,房地产行业的开展逐渐从顶峰迈入低谷,在面临人口结构以及高库存的双重压力下,房地产要想谋得生存与开展,必须拥有强大的、多元化的融资结构。本文主要分析房地产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长期融资比例偏低、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窄、内源融资偏少等问题,提出了房地产企业融资的对策。

  现在,我国房地产市场并不如之前那么有开展前景。当前,房地产的供给和需求根本已经完全平衡,短时间分析,楼市依然需要降低库存量,就算取消限购,降低利息等帮助房地产提升活力的政策,也不能改变中国楼市需要降低库存的事实。现在房地产融资渠道非常单一,房地产外部环境需要进一步健全,风险防范体系很脆弱,融资结构缺乏协调性。这给房地产投资者、金融业、房地产业带来了非常大的平安问题。政府要尽力给金融市场建立比拟好的外部环境;房地产企业也要不断分析其他融资渠道,创立科学的融资风险防范体系和融资结构,从而增强房地产企业融资的能力,提供稳定的资金链条给企业开展和生存。

  短期融资和长期融资,按照融资的期限来划分融资,房地产行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资本比拟密集。因为房地产企业开发一个工程需要非常长的时间,在进行融资时,必须要非常高地长期负债比例。因为,如此,就会有比拟稳定的资金,可以让企业资金链完整,从而让房地产企业生产经营需求获得满足。一直以来,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没有很高的长期融资比例,就算是一些大型的房地产上市公司的长期融资比例在20%~30%之间,这些大型的房地产上市公司对于短期负债更加依赖,如此的融资结构会造成资金非常不稳定,由于需要在短期来还款,更容易让资金周转不灵,无法防范市场风险能力。

  1.1长期融资比例偏低

  1房地产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融资;内源融资

  房地产投资信托、股权融资、银行贷款共同组成了现在房地产企业主要融资渠道。现在,不断上升的融资本钱,以及经济的不断下行,让房地产行业更加恶劣,房地产企业融资更加艰难,现在需要不断调整房地产企业过去高杠杆和大规模开展的模式。同时,房地产企业缺乏金融知识,这样房地产企业不会利用其它的融资方式,导致现在,我国房地产企业还是以银行贷款为主的融资方式。但是实践反映,房地产企业在进行间接融资时,金融机构审查房地产企业的资格非常严格,导致房地产企业开展环境非常恶劣。

  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融资渠道包括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种方式,外资、股权融资、银行借款、共同构成了外源融资渠道。内源融资只有比拟低的融资比率。从2021年到2021年每年的全部融资额内源融资占全部融资额的比例为0.166748、0.187274、0.186946、0.187667、0.227779、0.181128,都保持在大约18%,其中最低为2021年的16%左右。而2021年的数值到达了22%。房地产外源融资中,都是依赖外部融资,股权融资和银行借款更没有大的差异,但是相对于整个行业而言,相比股权融资,银行借款所占比例要高一些。

  在经济的不断全球化开展下,市场竞争越来越剧烈,更多的房地产企业都利用多渠道进行融资。在这种状况下,怎样将融资本钱降低,怎样保持其融资本钱是最低的,逐渐变成了2.1运用各种融资手段降低本钱和风险

  2房地产融资的对策

  1.3内源融资偏少

  1.2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窄

  房地产行业最重视的问题。应该让其他融资方式逐渐代替银行贷款,不断健全和培养企业债权和商业票据的企业债券等融资的方式。资金占用减少,资产资金流转是非常有帮助的。工程融资,因为具有风险分担和多元融资的优势,让一些只有有限财力的公司也可以参与到这项投资中,得到更多的收益。总而言之,很多种类的融资工具彼此间是可以互补的,并让资源配置得到优化,这些对于房地产企业减少风险,降低融资本钱非常有帮助。

  一些比拟大型的房地产企业,很早就开始创新融资手段了,但是还是处于创新融资的早期阶段。虽然,我国对于金融创新,非常鼓励,而非常大的公信力大型房产企业拥有很强大的整体资金背景,在大型房地产企业中,实验成果后,将这些创新的融资手段能更好地推广到中小型房地产企业,从而促进房地产企业的开展,特别是对养老、产业、商业的长期开展有很大帮助,也能提高房地产企业的运营能力。

  企业在进行内源融资的时候,完全不用支付利息给外界,因此就没有产生融资费用,这让内源性融资比外源性融资的融资本钱低,同时,可以防止免普通股稀释控制权。所以,在西方国家,内源融资成为了最重要的融资方式,只有当内源性融资不能到达企业的融资需求时,企业才可以转向外源性融资。

  伴随着不断升高的经济水平,城市化建设需要更深层次地加强。房地产行业也在飞速地开展。因为房地产行业需要大量资金觉得才可以推进开展。所以,融资信贷功能,提供了大量资金给房地产企业,房地产企业遇到此融资信贷能够为房地产提供大量的资金。要加强房地产企业融资,关键是要运用各种融资手段降低本钱和风险、优化融资、借力金融监管突破,3结束语

  2.3加大企业内源融资比例

  2.2借金融监管突破增加渠道优化融资

  增加融资渠道、加大企业内源融资比例。

相关热词搜索: 房地产融资问题及对策 融资 对策 房地产

版权所有:巨匠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匠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匠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2001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