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优秀语文课堂实录7篇

时间:2023-07-07 13:00:33  阅读:

篇一:优秀语文课堂实录

  

  语文名师经典课堂实录

  语文名师经典课堂实录

  课堂实录是记录一名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全程,下面就是店铺为您收集整理的语文名师经典课堂实录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语文名师经典课堂实录

  篇1第一课时

  师:今天我们学新课〔板书:看图学文〕看图学文,首先要学习看图。应当怎样看图呢?

  生:要仔细观察。

  师:对。先要仔细观察,然后把看到的写成文,也就是学习怎样看,怎样写的问题。

  今天要看这样一幅图〔指图“桂林山水”〕大家读标题。

  生:桂林山水。

  师:一看到课题,一看到这幅画,马上知道这篇文章一定会写什么内容?

  生:一定要写桂林的山水。

  师:写桂林的山,桂林的水,实际上是写什么?

  生:实际上是描写桂林的风景。

  师:听说过桂林的山水吗?

  生:听说过,桂林山水甲天下。

  师:桂林山水甲天下。〔边说边在课题后面板书:“甲天下”〕从古到今,从中国到外国都知道我们国家的桂林山水甲天下。

  谁知道“甲”是什么意思?

  生:甲是第一好的意思。

  生:“桂林山水甲天下”是说桂林的风景最优美,因为甲乙丙丁,甲是第一。所以,桂林山水是第一优美的。

  师:对了。甲是第一的,咱们的桂林山水在天下是第一流的,最好的,最优美的。

  生:这也就是人们对桂林山水的评价。

  师:用评价这个词还不确切,还可以怎么说?

  生:这是人们对桂林山水的称赞。

  师:把称赞再换个词?

  生:对桂林山水的赞美。

  师:对!说得很好。桂林在广西。今天老师带你们到桂林去。〔再次用幻灯打出桂林山水图〕看看桂林山水好在什么地方?为什么是甲天下呢?

  〔指图〕这是桂林山水的一幅图画,你们看图时,要注意观察桂林山水好在哪呀?

  上次我们看图学文,是学哪篇文章,还记得吗?

  生:上次学的是《长城》。

  师:先看长城的远景,后看近景。今天,我们看图也要按次序看。“桂林山水”重点看什么呢?

  生:重点看山和水。

  师:对,山和水。当然也不完全是山和水,因为桂林的风景还有其他的,但是重点要看山和水。那是先看山呢,还是先看水呀?

  生:先看山,因为这幅画里有连绵不断的山。

  生:先看山,因为山在高处,先从高处往低处看。

  师:还有别的想法吗?

  生:先看水,从低处往高处看。

  师:到底哪个对呀?

  生:先看水,因为先看见水。

  生:先看什么都行,但要有顺序。

  师:对,说得对!从近处往远处看也行,从远处往近处看也可以,但要有一个顺序。这幅图你们想怎样看呢?先看什么?

  生:先看水。

  师:好!现在你们注意按顺序进行观察,先看看桂林的水,再看看桂林的山,再看看其他的东西。一边看一边想怎么说呀?

  老师先给你们介绍一个情况,桂林山下边是一条大江,这个江的名字叫漓江。看见过长江水吗?知道嘉陵江吗?江水是滔滔不断地往前奔流,但是漓江这条江的特点在哪呢?仔细看,看一点说一点。

  生:漓江水非常清,清得都能看见山的倒影。

  生:水非常静,静得没有波纹。

  生:静得好像一面镜子。

  师:怎样看出静得像一面镜子呢?

  生:能看见山的倒影。

  师:对。他也看出这一点了,静得把山的倒影都照出来了。还有什么特点?

  生:水很绿。

  师:好,你们看出水很静、水很清、水很绿。从水再往两边看可以看见什么呢?

  生:看见周围的山。

  师:你们再看看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呢?给你什么感觉?

  生:桂林的山非常清秀,而且连绵起伏。

  师:连绵起伏对吗?〔在黑板画连绵起伏的图,指图〕这种山叫什么?

  生:连绵不断。

  师:一座山挨一座山,连绵起伏,桂林的山是这样吗?它的特点是什么?

  生:桂林的山高低不平,非常秀丽。

  生:桂林的山很陡峭。

  生:桂林的山非常奇怪,有的像老人,有的像巨象,有的像骆驼。

  师:对,桂林的山有各式各样的,特别奇怪,还可以怎样说呢?

  生:桂林的山千奇百怪。

  师:他说千奇百怪很好,再看看还有什么特点?

  生:一座山一座山各不相连。

  师:我们北方的大山是连绵不断,但是这里的山是各不相连的,这就是桂林山的特点。再看看山是什么颜色的?

  生:绿的。

  师:可以怎么说?

  生:翠绿。

  师:形容山很绿,怎样说更合适?

  生:郁郁葱葱。

  师:对。郁郁葱葱,都是绿的,不像我们北方有的山是光秃秃的。所以桂林的山显得特别清秀。〔教师指图让学生看〕这座小山像什么?

  生:像巨象,像骆驼。

  师:有的像骆驼卧在那儿,所以桂林的山是──千奇百怪。我们再看看这些山一座座立起来还像什么?

  生:像竹笋。

  师:对。像竹笋一座座直立起来。你们再看看,除了山和水还看见什么?

  生:山上有亭子,水上有小船,还有花草树木。

  师:对。这儿有绿树红花,山上还有小亭子,水上有小船。在漓江上还有一种用竹子或木头做的船,不是汽船或轮船,是什么?

  生:是竹筏。

  师:对。竹筏、木筏,渔人在江上打渔,你们看这幅图,漓江的水是这样绿,这样清。山是这样奇,这样秀,山围绕着水,水映照着山,山山水水都融合在一起了,美不美?

  生:美极了。

  师:对呀,美呀!咱们也好像来到桂林了,就这么一幅美的图画怎么介绍给别人呢?打开书,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如果你要看到这幅图,你怎么写?下面小声读。

  生:〔小声读全文。〕

  师:这篇课文作者写的什么呀?

  生: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桂林的山水非常美。

  生:这篇课文写桂林的山水非常清秀。

  师:用一个字表示,怎样说?

  生:美。

  师:大家把书拿起来,读第一段。

  〔生读第一自然段。〕

  师:这一小段告诉我们什么?

  生:作者荡舟漓江观赏桂林的风景。

  师:为什么作者要荡舟漓江来观赏桂林的山水呢?文章是怎么用一两句话把这个意思说出来呢?

  生:因为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所以作者要荡舟漓江观赏桂林的山水。

  师:什么叫“观赏”?

  生:观赏就是观看、欣赏的意思。

  师:对了。观看、欣赏,享受一下这美的景物,领会一下风光的美丽。

  这句话可以看出作者是在什么地方观赏桂林山水的?

  生:是坐在船上来观赏桂林山水的。

  师:对。作者是荡舟漓江啊!作者坐在一只小船上,在江上观赏着。你们想想,作者要先写什么?如果是你荡舟漓江应该先写什么?

  生:我觉得自己应该先写漓江的水。因为作者坐船在水上,他看江水看得最清楚,所以应该先写水。

  师:对了。看看作者是否按着你的想法去写的?读下段。

  〔生读第二自然段。〕

  师:好,放下书,看看这个词:〔投影:无瑕xiá〕〔学生读xiá瑕〕“瑕”当什么讲?

  生:瑕是玉上的斑点。

  师:玉上一点斑点都没有叫做──无瑕,有时瑕也比做一个人的缺点。

  瑕字是什么旁?

  生:瑕是王字旁。

  师:注意瑕的右边和哪个字一样?

  生:瑕的右边是放假的“假”去掉单人旁。

  师:这个字怎么记住?

  生:放假的“假”去掉单人旁,加上一个王字旁就念“瑕”,无

  瑕的瑕。

  师:书上说无瑕的什么?

  生:翡翠。

  〔投影:翡(fěi)翠(cuì)〕〔生读fěi翡cuì翠〕

  师:什么叫翡翠?

  生:翡翠是绿色的,有光泽的。

  师:好。翡翠是玉的名字。一般的翡翠是绿色的,翠绿色,当然也有白的,带绿纹的。最好的翡翠是什么样的呢?玉上没有斑点,也就是无瑕的翡翠。从翡翠这两个字的字形看,有什么特点?

  生:这两个字都有羽毛的羽字。

  师:这两个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生:“翡”字的“羽”字在下边,横折有勾;“翠”字的羽字在上边是横折无勾。

  师:好。当“羽”字作底的时候,这个“羽”字就带勾;用“羽”字做头时就──

  生:无勾。

  师:看看作者是怎样介绍漓江的水的?读第一句。

  〔生读“我看见过层波叠浪的大海……这样的水。”〕

  师:〔边指幻灯片上的句子:“我看见过……大海,欣赏过……西湖却从没有见过……这样的水。”〕

  我看见过什么?

  生:层波叠浪的大海。

  师:欣赏过什么?

  生:水平如镜的西湖。

  师:把这句话改成这样说可以吗?“我看见过大海,欣赏过西湖,却从没看见过这样的水。”

  生:可以,但这样不能把作者的意思表达出来。

  生:这样写不能把大海、西湖水的样子写出来。

  师:“大海”、“西湖”、“这样的水”这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呀?

  生:“大海”、“西湖”、“这样的水”这三者各有不同。

  师:“却没有看见过‘这样的水’”这句话含义是什么?

  生:大海、西湖作者都看见过,都很美,就是没有看见过“这样的水”。

  师:比较一下哪个更美啊?

  生:“这样的水”更美。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大海、西湖的水非常美,但是再进一步说“这样的水”比它们还美。一般用“却”转折,是写前面的不好,后面的好。今天的句子是那个意思吗?

  生:不是。

  师:今天是说它也好,它也好,加上“却”字一转,说明后边比前边更好。今天我们学了新的用法,不要一看“却”就转折,认为前边不好、后边好,或者后边不好、前边好,这是好、好、更好。

  大海是什么样的?

  生:大海是波涛汹涌的。

  生:层波叠浪的大海。

  师:好。那么大海给你什么感觉?

  生:非常壮观,使人一看就心旷神怡。

  师:很好。那么,作者是写什么样的大海──层波叠浪的大海。这说明大海怎样?

  生:一层一层的波,一层一层的浪,奔腾怒吼!

  师:再看一看西湖又怎样说呢?

  生:西湖是水平如镜。

  师:西湖的水平得像镜子一样,西湖是这样的优美,大海是这样的壮观,但是从没见过这样的水。哪样的水呀?

  生:像漓江这样的水。

  师:这样,我们马上想知道下边作者该写什么?

  生:下边一定是写漓江的水。

  师:好,看作者是怎样写的?读一读。

  〔生读“漓江的水真静啊……岸在后移。”〕

  师:作者抓住漓江水的几个特点来写的?

  生:作者是抓住漓江水的三个特点来写的。一个是“真静”,一个是“真清”,一个是“真绿”。

  师:对。作者抓住漓江水的三个特点:第一个特点──

  生:真静。

  师:〔板书:静〕第二个特点──

  生:真清。〔板书:清〕

  师:第三个特点真绿。〔板书:绿〕作者如果就这样写: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行不行啊?

  生: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

  生:因为这样写不具体,作者还要写怎样静、怎样清、怎样绿。

  师:对。这样写具体、细致。我们看看,漓江的水真静啊,怎么静?读一读。

  〔生读“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师:江水是不断地奔腾前进。但是漓江的水使你感觉到怎样?是滔滔不断地前进吗?

  生:不是。真静啊!

  师:静到什么程度啊?

  生: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师: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作者是在哪儿呆着呢?

  生:作者在船上,而船在水上。

  师:对。船就在水上,但作者却感觉不到水在动。叫不叫静啊──

  生:叫。

  师:真静啊!体会一下,“真”是什么意思?

  生:真就是非常确切。

  师:非常确切,确确实实是静。再看看,漓江的水真清啊,怎么看出是清呢?

  生: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师:漓江的水是很深的,可是那么深的江水却可以看得见什么?

  生:江底的沙石。

  师:哪个地方说明作者看到的水清啊?

  生:不但能看得见江底的石头,还能看得见江底的沙子。

  师:能看见沙子,江底的沙子颗粒是很小的,连江底的沙面都能看得见,真是一眼看到底,是不是清啊?〔生齐:是。〕清到什么程度?

  生:一眼看到江底的沙面,所以说漓江的水真清啊!

  师:漓江的水真绿呀,绿到什么程度?

  生:绿得好像一块无瑕的翡翠。

  师:漓江的水是什么颜色?〔生:绿的。〕有没有别的颜色?

  生:没有。就像翡翠上没有一点斑点一样。真是绿呀!绿得让你感到可爱。

  师:所以作者写漓江的水写了三点:漓江的水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呀。

  作者在船上,看水看得最清楚,一眼能看到底。比我们说水很清,能看到倒影,水很静,能看到倒影,要准确得多。

  谁能把这三句话读一下呀?读时要把作者赞美漓江水的感情读出来。

  〔生读“漓江的水真静啊无瑕的翡翠”。〕

  师:他(指读的同学)读得比较准确,没有错别字,但没有把真美啊的感情读出来。谁再把这一段读一下?

  〔两名学生分别读后,老师范读,然后学生又齐读一遍。〕

  师:作者荡舟漓江,赞美了漓江的水,他在江上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呀?

  生:作者感受最深的是水真绿呀。

  师:你从哪个地方知道作者感觉最深的是水真绿啊?

  生:因为作者写了漓江的水真绿呀,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师:要是感觉到清呢?感觉到静呢?你看看书,哪个地方他感觉最深?

  生:使他感觉到最深的一点是漓江的水真静啊!

  师:你从什么地方知道的.?

  生:从这一段最后一句可以看出作者感受最深的是静。“船桨激起一道道水纹,扩散出一层层波澜,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使他感觉到漓江的水真静啊!

  师:是他自己内心想到的吗?

  生:是他自己感觉到的。

  师:是他感觉到的,不是想到的。因为他自己在哪儿──〔生:船上。〕他觉得船在水中动吗?(生:没有。)他觉得什么在动啊?

  生:他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师:山、岸能移动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山在动啊?

  生:因为水很静,感觉不到水在流动,所以他只感到山在移动。

  师:什么情况下才能感觉到岸在动呢?

  生:在船前进的时候,才能感觉到山、岸在后移。

  师:在什么情况下才能感觉到船在前进呢?书上是怎样写的?

  生:船桨激起一道道水纹,扩散出一层层波澜,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向后移。

  师:前边写了,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水不动叫做静,还可以说什么?

  生:水平如镜。

  师:像西湖的水一样。但是,漓江和西湖可不一样啊!漓江是条大江啊,不像湖水不流动啊!所以,作者告诉我们漓江的水这样的静啊!船桨在划的时候,激起一道道水纹,扩散出一层一层的波澜,这时,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这些句子写得非常细致、真实、优美。仔细读一读争取背下来。

  〔生背“漓江的水真静啊……无瑕的翡翠”。〕

  师:背得很好。一听就使人有个什么感觉?

  生:美的感觉。

  第二课时

  〔出示黑板,一位学生到黑板前填空。〕

  〔漓江的水真()啊,()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漓江的水真()啊,()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漓江的水真()啊,()得仿佛那是一块()。〕

  〔其他同学在老师带领下共同看幻灯片显示出来的语句。〕

  师:读“我看见过……大海,欣赏过……西湖,却从未看见过……这样的水。”

  〔生又读一遍。〕

  师:作者看见过……大海。欣赏过……西湖,“欣赏”说成“看见”可以吗?〔生:可以。〕

  师:为什么不说看见过呢?

  生:欣赏是对很美的风景尽情享受。

  师:对。对很美的风景尽情享受,这是对美的享受,不仅仅是看,所以是欣赏。

  〔教师检查小黑板上的填空练习并生齐读练习内容。〕

  他填对了。再把作者赞美的感情读出来。〔一位学生读。〕

  师:很好。现在打开书,把第一、第二两段读一下,把作者感情读出来。读的时候要使人感觉到跟你一块在欣赏桂林的山水。

  〔生齐读〕很好。把后一句再读慢一点〔师范读后生又读一遍〕作者把漓江的水写完了,下边该写什么了?

  生:下边该写桂林的山了。

  师:默读一遍,看作者是怎样写山的,写山时抓住几个特点来写的?〔挂图,板书:桂林的山〕

  刚才写水时,我们抓住真静、真清、真绿,能不能用三个字来说?

  〔生:静、清、绿。〕很好,那把山的特点也能用三个字说出来吗?

  生:第一个特点是“奇”,第二个是“秀”,第三个是“险”。

  师:对。〔板书:奇、秀、险〕作者对桂林的山也是抓三个特点写的。这里有几个生字,我们先学一下:〔幻灯:兀(wù)立〕什么叫兀立呀?

  生:兀立就是耸立、矗立。

  师:兀立就是高高的立在那儿。书上有个词怎么说的?

  生:危峰兀立。

  师:危峰兀立,危峰是什么呀?

  生:危峰就是危险的山峰。

  师:山峰看上去多么危险啊!危险的山峰高高直立着叫做危峰兀立。看〔幻灯:“嶙峋”〕都是什么旁?

  生:山字旁。

  师:山字旁跟什么有关系呢?

  生:跟山有关系。

  师:跟山有关系,讲的是什么?

  生:讲的是山上的石头。

  师:对。是讲山上的石头。山上的石头层叠不平,一层一层叠起来叫做嶙峋。一看山上这样的石头就叫──怪石嶙峋。〔边示幻灯〕你想象一下,什么样的石头叫怪石?

  生:怪石就是奇怪的大石头。

  师:对。就是奇形怪状的大石头,这就是怪石嶙峋。读读这个词〔生读嶙峋〕读一下这段,看作者是怎样描绘山的。

  〔生读“我攀登过……就会栽倒下来。”〕

  师:好。作者把山也介绍了,大家齐读第一句。〔生读〕这一句跟哪一句差不多呀?

  生:这句话跟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差不多。上一句是写“我看见过……欣赏过……却从没见过……”

  师:用同样的句式“我攀登过……游览过……却从没看见过……。”这突出什么?

  生:突出桂林的山。

  师:这是突出桂林的山。泰山好不好?〔生:好!〕泰山是什么样的山?

  生:峰峦雄伟的山。

  师:泰山是我国很有名的大山,上下四十里,那叫峰峦起伏连绵

  不断,一座山连一座山。非常雄伟壮观,登上最高峰就进了云端,往下一看全是白云。作者还游览过香山──红叶似火的香山。香山在哪儿?

  生:香山在北京。

  师:香山就在北京,从颐和园往西就是。香山最著名的一点是什么?

  生:红叶。

  师:对。作者攀登过香山,可从没看见过桂林这样的山。这就说明这样的山怎么样?〔指幻灯上的句子〕〔生:更好。〕和前边第一句句式相同,下面就一定要写什么了?

  生:写桂林的山好在什么地方?

  师:读一下这段,看是怎样的?〔生齐读〕作者第一点抓住桂林的山奇,奇在什么地方?

  生:桂林的山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

  师:我们在北方看见过这样的山吗?〔生:没有。〕

  〔在黑板上画桂林的山〕这样的山叫什么?

  生:拔地而起。

  师:什么叫拔地而起?

  生:像从地里钻出来的一样。

  师:很好。一座座山像从地里钻出来的一样,奇就奇在这儿,而且是各不相连。我们见过的都是连绵起伏、接连不断的山。但是桂林的山都各不相连,还有什么地方奇?

  生:“像老人,像巨象……形态万千”。

  师:什么叫巨象?

  生:巨象就是特别大的象。

  师:很好。像……像……像……这些都写得比较形象,把它概括起来怎么说呢?

  生: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师:什么叫奇峰罗列?

  生:罗列就是一个挨一个。

  生:奇怪的山峰一个挨一个的排在那儿。

  师:那么多奇怪的山峰叫──〔生:形态万千。〕换个词说。

  生:千姿百态。

  师:好。各式各样的姿态,作者为了让你领会清楚,下面就写了“像老人,像……像……”。我把它倒过来这样写可以吗?“桂林的山真奇啊,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奇峰罗列、形态万千,行吗?

  生:行。完全可以。

  师:对。除了奇以外还讲了山的──〔生:秀。〕什么叫“秀”啊?把“秀”换个字。

  生:“美”。

  师:真美呀,美在什么地方?读一读。

  〔生读“桂林的山真秀啊……水中”。〕

  师:打了两个比方。像翠绿的屏障,什么叫屏障?

  生:屏障像屏风一样遮挡着。

  师:对了。像屏风一样把东西遮挡住。但要注意,屏障往往用在山或岛屿上,看一看这山像不像屏障?〔指图〕它在我们跟前把我们挡住了,还有路吗?〔生:没有。〕山重水尽疑无路,但小船转过来,叫做“柳暗花明又一村”,又一个天地了。真美呀,所以像屏障。还像什么呢?

  生:像新生的竹笋。

  师:南方下过雨以后,竹笋有什么特点?

  生:下过雨以后,竹笋很多,新芽很尖。

  生:雨后春笋,说明雨后笋长得快,长得多。

  师:对呀,很多,很尖,像从地里冒出来一样,而且很绿。所以作者形容桂林的山像新生的竹笋。这说明桂林的山〔生:很多,而且也各不相同,各不相连。〕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这就是说颜色非常鲜艳。绿树、绿山倒映水中,〔指图示意〕这叫水中有山,山边有水,山山水水交织在一起,分不清哪是山,哪是水,多好啊!真秀啊!除了秀以外还有什么呢?

  生:桂林的山真险啊。

  师:读一读怎么险?〔生齐读〕真险,险到什么程度?

  生:险得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师:怪石嶙峋的山峰,高高立起来,看上去,使人感到一不小心就会──〔生:栽倒下来。〕

  山要塌了,倒下来了,这形容山怎样?〔生:形容山势很险。〕作者抓住了桂林山的三个特点,真奇啊!真秀啊!真险啊!把这段读一读。〔生读:山的三个特点。〕

  师:很好,下边咱们一边看图,一边想一下小黑板上的句子。

  〔出示小黑板上事先写好的填空练习的句子,生进行填空练习〕

  〔桂林的山真()啊,一座座(),(),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桂林的山真()啊,像翠绿的(),像新生的(),(),();桂林的山真()啊,(),(),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下来。〕

  师:再齐读一遍,把作者赞美的感情读出来。

  〔生齐读。〕

  师:作者把桂林的山,桂林的水都给我们作了介绍,文章到这儿就结束行不行啊?

  〔多数说“行”,也有人说“不行”。〕

  师:我说不可以。为什么?

  生:因为这只写山,水,没有写出桂林山水的全貌。

  师:很好。“桂林山水甲天下。”写桂林的整个山水,不能单写山和水。这样写很不够,所以下面还要写全景。读最后一段。〔生读。〕

  师:什么叫画卷?看见过吗?

  生:画卷就是特别大的画,可以卷起来。

  师:对了。一张大画有画轴把它卷起来。打开以后很长很长的。人在江上游,就像什么呢?

  生:就像在画中了。

  师:〔板书:“人在画中游”,并边指边讲〕绕过一座山又一座山……作者最后说:这样的山……这样的水……哪样的山水?

  生:奇、秀、险的山,静、清、绿的水。

  师:〔边指图边说〕这就是山中有水,水中──〔生:有山。〕多美呀!作者把山水交织在一起,水的旁边是山,山围绕着水,除山山水水外还有别的吗?

  生:山上有绿树红花。

  生:江面上有竹筏小舟。

  师:把这些都加在山水之间,从上到下写出来美不美啊?〔生:美〕。这样写是有顺序的。

  结尾用了两句话:“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指板书。〕这课分几段清楚吗?开始说明为什么来的原因,然后介绍了水,介绍了山,最后介绍了山山水水的关系。全文分几段?

  生:四段。

  师:这篇课文作者着重写的是什么?一个字。

  生:着重写“景”。

  师:作者在这种文章里叫做借景〔生:抒情。〕〔板书:抒情〕借什么景?〔生:桂林山水。〕〔师板书:山水〕抒什么样的情?

  生:热爱桂林的山水〔师板书热爱。〕

  生:对祖国大好河山、锦绣河山的热爱。

  师:对了,也就是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读时要把感情读出来。回去好好读一读。

  作业:看图《公园的一角》,写一篇作文。〔教师对如何看图,按什么顺序,抓什么重点等作了指导。〕

  语文名师经典课堂实录

  篇2片段一:叫一叫蛙鸣。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生:喜欢。

  师:绿衣裳,叫呱呱,游泳跳高身手大;不吃米,不吃瓜,专吃害虫保庄稼。你猜出来了吗?

  生:青蛙。(师出示玻璃缸内的青蛙)师:你怎么知道的?生:因为青蛙是呱呱叫的,它是吃害虫的。(这时缸内的青蛙突然叫了起来,也许它也很兴奋,小朋友们都笑了)师:你会不会学青蛙叫?生:会。“呱呱叫”。(教室里马上响起了一片响亮的蛙声)师:多么可爱的一群“小青蛙”呀!(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小朋友们对青蛙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恨不得马上围到玻璃缸前来观察青蛙)片段二:跳一跳蛙跳。

  生:老师,我观察到青蛙的前腿短,后腿长。

  生:我注意到青蛙的后腿比前腿粗壮。

  生:我知道这叫肌肉发达。(这位同学还捋起胳膊展示他的肌肉,多么可爱!)师:那为什么青蛙的后腿肌肉发达?生:青蛙经常用后腿跳跃,经常在锻炼它的后腿。

  生:这样可以跳得高,便于捕获高处的害虫。

  生:老师,我会蛙跳。(兴奋点又出现了,其他的小朋友也马上说:“老师,我也会,让我来。”)

  师:那你来试一试?一位同学离开座位模仿青蛙的跳跃动作跳了起来;一些的小朋友也偷偷的离开座位跳了起来。

  师(看这情形是不跳不行了):大家一起跳一跳蛙跳好吗?(“呱呱叫”只见满教室的活蹦乱跳的小青蛙,低年级同学的好动心理在这时表示的淋漓尽致。小朋友在自身的动作体验中,真正的了解了青蛙的跳跃特点)片段三:游一游蛙泳。

  生:老师,我观察到青蛙的脚跟鸭的脚一样,也有一层薄膜。

  生:跟鹅的脚也一样。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那这叫什么?生:蹼。

  师:哦,真了不起,知识真丰富。青蛙的蹼有什么作用?生:便于青蛙的游泳——向后划水。

  师:青蛙的泳姿叫什么或者说我们人的那种泳姿是向青蛙学习的?生:蛙泳。

  师:谁会蛙泳?生:我会。(师用双手托住同学,同学就游起了蛙泳)生:老师,让我来,让我来。(同学争着要来)师(笑言):这么多,老师可托不动。(全班大笑)生:老师,我可以帮你解决难题,我们可以伏在课桌上游。

  师:你的想法多么的有创意!来让我们一起游一游蛙泳。

  (一片欢呼,同学纷纷行动游起蛙泳来。这不,自然课一下变成了蛙泳学习班,小朋友们个个身为只只小青蛙,在池塘、小溪里快乐地游着)片段四:捉一捉害虫。

  生:老师,我知道青蛙是跳起来捉害虫的。

  生:是从嘴巴里翻出长长的舌头。

  生:像胶水一样粘住。

  生:我知道青蛙一年能消灭一千多只害虫。

  生:我知道青蛙吃菜虫、毛毛虫、飞蛾等害虫。

  生:我知道青蛙是益虫。

  师:小朋友们让老师惊奇。

  师(出示青蛙和一些害虫的头饰):下面我们来玩青蛙捉害虫的游戏好吗?师:谁来扮害虫?(无人举手,看来个个善恶分明)那谁来扮青蛙?(全班举手,个个想扮正义之师)师(戴上害虫的头饰):老师先来扮一只害虫,不过这可是一只大害虫,你小青蛙能抓住吗?生:邪不压正,害虫见了青蛙会发抖的。(好个口齿伶俐的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有几个小朋友偷偷的上来拿了害虫头饰戴在头上)师:青蛙捉害虫游戏现在开始。(录音机播放害虫发出的声音和青

  蛙的叫声,一只只可爱的“小青蛙”蹦蹦跳跳的去捉害虫了,教室里一片欢腾。全课在游戏中结束)语文名师经典课堂实录

  篇3师:上课!

  师:战争的苦难磬竹难书,我们都呼唤着和平,其实呀,在两千年的先秦,哲学家墨子就已经提出兼爱、非攻的主张,他曾经凭借智慧和胆识制止了一场不义之战。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公输》,来领略一下他的风采!(板书课题)

  师:大家对墨子有哪些了解,谁来说一下?

  生1:墨子,名翟,相传原为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是春秋战国之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1:看的课下注释。

  师:利用课下注释是学习语文的好习惯。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墨子》这本书?

  生2:(看课下注释很快的说)《墨子》这本书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

  师:大家都标划出来。预习时,能做到给生字注上音的同学举手?

  (大部分同学都举手)

  师:那大家开始读课文,读准生字,把课文读流畅。

  (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大约三分钟)

  师:大家有不认识的生字吗?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一下。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生字)

  师:现在还有小组内不能解决的生字吗?举手问出来。

  生3:“公输盘为我为云梯”一句中“为”字的读音一样吗?

  师:谁能当小老师给他解答这个问题?

  生4:第一个“为”是介词,读wèi;第二个“为”是动词,读wéi。

  师:谁还有生字?

  (无人举手)

  师:大家解决了生字,下面请大家默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来理解课文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字、词、句用笔标划出来,一会儿咱来一块儿解决。

  (学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老师指导方法:要求学生做出标记,要具体到哪个字,哪个词不会。)

  (4分钟后)

  师:小组交流,讨论解决不懂的句子。

  (生讨论解决疑难)

  师:小组内不能解答的,现在大家举手问出来,咱大家一起来解决。

  生5:153页“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是什么意思?

  师:大家问时要具体到哪个词不理解。这句话中肯定有你理解的词,比如:“吾”什么意思?

  生5:“我”。

  师:“知”呢?

  生5:“知道”。

  师:“所以”什么意思?

  生5:-----师:那看一下课下注释。

  生5:用来......方法。

  师:“距子”怎么翻译?

  生5:对付你。

  师:那好,你把这句话通一遍,试一试。

  生5:我知道......你知道......师:到底是“你知道”还是“我知道”呀?

  (生笑,气氛融洽)

  生5:“我知道用什么方法来抵挡你,但是我不说”。

  师:这不是回答的挺好的吗?一定要相信自己!

  生6:150页“争而不得,不可未强”中的“强”字是什么意思?

  师:谁来解答?

  生7:强大。

  生8:我不同意,应是“坚强”。

  师:“争论了却达不到目的,不能说是强大。”说得通吗?

  生:说不通,应该是“坚强”。

  师:词语的理解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要联系上下文去理解。

  (生点头,默认)

  生9:153页“善哉,吾请无攻宋矣”中的“请”是什么意思?

  师:谁能给他解答?

  (无人举手)

  师(提示):这个“请”同“请献十金”中的“请”意思一样。

  生10(恍然大悟):请允许我。

  生11:“虽杀臣,不能绝也中的“虽”是什么意思?

  生12:即使。

  师:谁还有疑难问题?

  (无人举手)

  师:好,请看大屏幕,(打出课件),谁能来解释一下?

  师:“然胡不已乎?”的“胡”是什么意思?

  生13:“为什么”。

  生14:“荆之地方五千里”的“地方”是“土地方圆”。

  生15:“公输诎”的“诎”同“屈”,理屈。

  生16:“吾知所以距子矣”的“所以”是“用来......的方法”。

  师:翻译下列句子:

  (出示课件)1、吾义固不杀人。

  2、宋何罪之有?

  生17:我坚持正义向来不杀人。

  生18:宋国有什么罪过呢?

  师:大家把文章的意思弄懂了,那么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用简练的话概括出来。

  生19:讲了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

  师:概括非常简练。墨子先劝说的谁呢?

  生(齐):公输盘。

  师:在劝说公输盘时,你认为是劝服了还是没服呢?

  (生有的说“服了”有的说“没服”)

  师:请大家找出证据。

  生20:我认为服了,课文有原句“公输盘服”。

  师:那大家标出这个句子。(板书“服”)

  生21:我认为没服,因为他并没有放弃攻宋。从“不可,吾既己言之王矣”可以看出。

  师:那为什么文中写“公输盘服”呢?请大家读课文,从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读到“公输盘曰:‘诺’”。思考一下公输盘是怎样一步步被说服的?墨子使用了什么劝说方法?(生读课文)

  师:同桌先互相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生交流)

  师:谁来给大家说一下?

  生22:墨子给公输盘设了一个圈套,引诱他说出“吾义固不杀人”,然后连用五个“不可谓”,指出他“义不杀少而杀众”,使他理屈词穷。

  师:设了一个圈套(板书O)。然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让他在道义面前哑口无言,理屈词穷——“公输盘服”(板书:道义)。但他放弃攻宋了吗?

  生(齐):没有。

  师:所以这时候公输盘和墨子的内心是非常复杂的,下面大家就分角色读,揣摩二人的心理,读出不同的语气。

  (生开始自由结合,分角色朗读,师巡回指导)

  师:谁能来试一下。

  (两个女生站起来读)

  师(采访读墨子的女生):为什么你读的语调非常高亢?

  生23:因为墨子在劝说时是信心百倍,胸有成竹。

  师:谁能来评价一下她两个读的怎么样?

  生24:我觉得墨子读的很好,把他正义的形象表现了出来。公

  输盘没读出当时的情形。

  师:你觉得她哪些地方没读出来?

  生25:“不可,我既己言之王矣!”

  师:你能读一下吗?

  生25(读)

  师:为什么要这样处理?

  生25:公输盘在无言以对的情况下,但又不想放弃攻宋,就拿楚王做挡箭牌,要读出他狡猾推脱而又仗势欺人的语气。

  师:公输虚晃一枪把矛盾的焦点转移到楚王身上,墨子毫不退缩,立刻去拜见楚王,一场精彩的论辩又开始了。下面大家来读第二部分,小组内自由结合分角色朗读,用声音传达感情的同时,尽量加上动作、神态,一会儿找同学演出来。

  (生开始表演读,师指导)

  师:大家读的很投入,谁能给大家到台上演一下?

  (两位男生上台来表演,赢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

  师:我想问一下楚王,你认为你读的最得意的地方是什么?

  生26:“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师:为什么?

  生26:我感觉把楚王盛气凌人的气势读出来了。

  师:(模仿这个男生的表演)“啪”再拍一下桌子,是够蛮横的!

  (师生笑)

  师(另一生):那你呢?

  生27:应当是第二句。因为墨子已经胸有成竹,志在必胜了,读时很有信心很有气魄。

  师:你觉得你读出气魄了吗?

  生27:有点欠火候。

  师:那好,大家都读这一连串的比喻句,看怎样才能读出气势。

  (生读)

  师:在先秦散文中,经常有一连串的排比句,非常有气势。那怎样才能读出气势,谁能来试一试?

  生28:(读)

  师:谁能给他点评一下?

  生29:我感觉他气势是读出来了,但有些字音没有读准,比如:

  “糠糟(zāo)”读成了“糠糟(cāo)”,“长(zhàng)木”读成了

  “长(zháng)木”。

  师:你就是读得再有气魄,只要是读错了字,就会大打折扣。所以大家平时一定要注意字词的积累。那好,大家看墨子在劝说楚王时,使用了什么方法呀?

  生30:设喻,下了一个圈套。

  师:墨子设喻很巧妙,让楚王从道义上也“服”了,不得不说“善哉”,那他放弃这场战争了吗?

  生(纷纷):没有。

  师:那最后的结果怎样呢?请大家齐读最后一部分。

  (生齐读)

  师:最后的结果用哪句话可以概括出来?

  生31:吾请无攻宋矣。

  师:那大家思考一下,是什么让楚王和公输盘真正“服”了呢?同桌先互相说一说。

  (生交流)

  生32:凭借着实力让楚王真正屈服。

  师:(板书“实力”)墨子讲道理让其口服,实力才让其真正屈服。

  师(回扣板书小结):子墨子利用了巧妙的比喻来讲道理,在道义上使其理屈,最终依靠自己的实力实现了他的主张——非攻(板书)。

  师:大家读过鲁迅先生的《非攻》吗?

  (有几个同学举手说读过,大部分同学说没读过)

  师:没有读过的同学课下一定要看一看,大家可以比较一下《非攻》里面的墨子形象,同本文有什么区别。

  师:整篇课文墨子同公输盘和楚王斗智斗勇,最终阻止了一场不

  义之战,可谓是一波三折,惊心动魄。想必对大家也有很大的启发,现在你最想对文中的哪个人物说几句话?先在小组内说一下。

  (同学交流)

  师:谁来说一下?

  生33:我想对墨子说:“你誓死捍卫正义,为实现和平的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师:说得真好,那我们也争取做这样的人。

  生34:我想对公输盘说:“你有精湛的技术,但为什么却用到攻打别人的身上呢?如果为人民造福的话,会不会更好呢?”

  生35:我想对楚王说:“不要觉得自己强大就欺负弱小的国家,迟早你要受到惩罚的。”

  师:如果美国的布什总统能听到这句话就好了。

  生36:我想对墨子说:“你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但你“非攻”的思想有一些不实用了。秦始皇就是因为使用战争灭六国才统一中国的,如果按照墨子理论,中国就永远无法统一了。我认为必要的时候,还是需要战争的。”

  (掌声雷动)

  师:你真不简单,提出了一个困惑我们人类的问题,听课的老师都为你鼓掌了!

  师:但毋庸质疑的是,战争带给我们的永远是苦痛,和平是我们共同的梦想。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是千千万万人奋斗的结果,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像墨子那样,为和平而不懈奋斗,那么生活就会安定,世界就会和平。就让和平的美丽永驻我们心间吧!下课。

  【语文名师经典课堂实录】

篇二:优秀语文课堂实录

  

  语文优秀课堂实录

  推荐文章

  小学语文怎么记好课堂笔记

  热度:

  小学趣味语文课堂故事大全

  热度:

  高中语文有效课堂论文

  热度:

  中学语文高效课堂论文范文

  热度: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论文

  热度:

  课堂实录详实记录了教师课前如何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调整教学方案。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语文优秀课堂实录,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优秀课堂实录(1):驿路梨花

  时间:一课时

  上课,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假如你正走在望不到尽关的深山老林里,此时,你已精疲力竭,干渴难熬。

  要是能有水喝该多好呀!就在这时——你突然发现前硕不无这处不一口井,于是甩掉包裹,不顾一切的奔了过去。——哇,一竹筒清凉的甘泉就放在井边。正当你低关喝水时。却发现旁边写有这样几句话:“这是一筒引水,请将它放在汲水器里,打上水后再渴。别忘了留下引水再离去,否则,后面垢人就喝不到水了。”

  一边是解渴的清泉,一边是为了后人的方便,此时此刻,筋疲力尽的你会怎么选择?生:我选择后者,因为做人不能只想自己。

  (其他学生也踊跃发言表示要选择后者)师:说的真好。从这几个同学垢发言中,我看到了咱班同学朴实、美好的心灵。老师很感动,因为大家懂得做从之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故事,题目是《驿路梨花》,是当代作家彭荆风写的。我们来看一下这是一个什么故?故事中的人们是怎么做的。

  (板书:驿路梨花

  一个故事)师:首先请大家明确两个学习重点:1、学习本文精巧的构思;2、学习文中主人公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

  (板忆:1、精巧构思;2、助人为乐)师: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后用自己的话把课文里

  的故事概述下来。(师配乐背诵全文)(一生复述)师:这们同学的语言很简练。还是这些内容。如果按照时间先顺序概述,应该怎么说?生:十几年前解放军路过这里学雷锋建起小茅屋,哈尼小姑娘梨花照料小茅屋,梨花出嫁后,梨花妹妹接着照料小茅屋,瑶族老人借住并送米,“我们”路过住宿。

  师:语言更简练。老师有个问题这篇文章所写的故事时间跨度大,前后延续了十多年,作者为什么不按时间顺序写?生:我认为如果按时间顺序写就太平淡了,也不吸引人。

  师:对。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板忆并画山的简笔画)如果大山没有峰棱,没有起伏,就不会有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千古侍句。在我国古代,如果有人因为一篇好文章考取了状元,人们就说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这里的“文曲”大家明白吗?“曲”就是曲折、起伏、有悬念才吸引人,才是好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军——二次误会、三个悬念。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先找出无次误会,看一看在哪些段落中。

  (板书:二次误会

  三个悬念)生读课文。

  生:第一次误会在13和14两段,第二次误会在30——32段。

  师:请读一下吧。

  (生读课文)师: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吗?生:1、我们认为瑶族老人是主人,他说不是。

  2、我们和瑶族老人认为哈尼小姑娘是主人,然而又不是。

  师:到底谁是小茅屋的主人呢?(板书:主人)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找出作者巧设的三个悬念。想想看,主人究竟是谁?生读课文。

  生:第一处悬念在第7、8段。

  师:这是第一处悬念。“我们”正焦急时,发现了小屋,里面却没人没灯,于是发出疑问: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第二处悬念呢?

  生:12至14段。

  师:我们认为瑶族老人是主人,老人不是。到底谁是主人呢?这是第二处悬念,第三处呢?生:29至32段。

  师:这几段我们分角色朗读。我(旁白)——瑶族老人——哈尼小姑娘,三个同学一定要注意模仿你所扮演的角色的语气,同学们当评委,评一下哪一个角色读得最好。

  生读。

  师:你认为谁读的好?生:女同不读的好,她把小女孩的天真读了出来,其次是旁白,因他读的内容多,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生笑)师:你的评有道理,刚才这几个同学读的是第三处悬念——解放军叔叔为什么盖房子?谁知道他们为什么盖房子?生:为了方便路人。

  师:解放军叔叔说的多好啊!把他们说的这句话划下来,请大家齐读。

  生齐读

  师:既然小茅屋是解放军盖的那主人就是解放军了,你同意老题的意见吗?生:不同意。

  师:你认为主人是谁?能把理由告诉大家吗?生:我认为是解放军和梨花,因为他们分是建造者和照料者。

  生:我认为还有瑶族老人和“我们”。

  生:我认为所有建造者和照料者,凡是为小屋做过事的人,都应是主人。

  生:我认为是雷锋叔叔,因为是雷锋教他们这么做的。

  师:同学们分析的都有道理。雷锋、解放军、梨花、瑶族老人、“我”和老余,所有为小茅屋做好事的人,包括你、我、他,我们大家都是主人。

  (板书:大家)

  师:课文分析到这里,同学们能体会出作者要歌颂一种什么精神吗?生:大公无私、助人为乐的精神。

  生:我为是学雷锋,处处为他人着想的精神。

  师:说的对。作者在西南边陲生活过多年,亲自感受到当地淳朴的民风,尽管这篇文章是虚构的,但字里行间无不闪烁着浓浓的生活气息,这就是文学作品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道理。以后,同学们也要学会观察生活、体味生活,从生活中发现美。作者在谈此文的写作时,曾满含深情地说:“云南边疆民风淳朴,尽管当地的人们没有把学雷锋的口号持在嘴上,但他们却一向有助人为乐的好习俗,好客、热情、关心他人,我经常想起那里许许多多朴实的人和事,想起当年曾住过的深山老林里只为方便他人的小茅屋,想起默默为茅屋打柴、背水的哈尼族人,想起为了后来的旅客,临行前都要为小茅屋做点事的人。”

  同学们,作者说的多朴实啊!下面请大家再读课文,看能不能从文中捕捉到作者的心声,找出文中所有人围绕小茅屋做的五件好事,并把这张表格填好。(实物投影表格)师:填好了吗?我们看这个同学是怎么填的。(将答案投影)请自己读一下好吗?生:解放军叔叔建造小屋,梨花照料小屋,梨花妹妹照料小屋,瑶族老人来送米,我们修理房屋。

  师:概括的真简练。如果哈尼小姑娘不来照料小茅屋,瑶族老人不来送米,我们不修理房屋会是什么情形呢?生:没水,没米,也没火;如果遇上雨雪天气,有可能走不出去。困死在深山里。

  师:那多可怕啊!正是人人心里想着他人,都想为小茅屋为事,所以多少年来,小茅屋仍在发挥着它的作用。人们到了那里,就像到了家里。既然做了这么多好事,作者为什么不用《好事》或《小茅屋的故事》为题?想想看,为什么用《驿路梨花》为题?师:想不出来?那同学们先把文中描写梨花的段落找出来,一共有

  几处?生:三处。

  生:四处。

  师:第27段算吗?为什么?生:通过梦境来写梨花,我认为应该算吧?师:通过梦境写梨花是虚写,其他3处是实写,一共是4处。

  (板书:四写梨花)师:通过分析,我们知道这篇文章主要通过写人记事歌颂助人为乐的好风尚,而非写景文章,但为什么用这么多笔墨来写梨花呢?师:同学们看黑板,如果老师在这儿画一轮弯月,孤零零的,好看吗》不好看,怎么样就好看呢?谁能替老师在这儿补上几笔?(一女生上台画)师:这位女同学一出手就这样美,美在她的心里装着呢!她在月亮旁边点缀上几朵白云,配以婀娜多姿的柳枝。在云和柳的映补下,弯弯的新月显得有生气了。这就是烘云托月的效果,我们叫它——烘托。(板书:烘托)如果这轮弯月就是文章要歌颂的人,歌颂的精神,那么,梨花林和小茅屋又起什么作用?生:烘托。用梨花来烘托人。

  生:我认为是用景美衬人美,人的心灵更美。

  师:大家的思维真敏捷;夜静极了,轻柔的月光像流水一样洒向大地;同学们,你嗅到甜美的花香了吗?你看到随山泉飘流而;生:感受到了;师:那就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生:读;师:你认为他读得怎么样?;生:我觉得他读得很好,能把那种如诗似画的意境读出;师:这位同学读得确实不错;(无人举手);师:那就再看一眼,只看二眼;(学生踊跃举手,试着背诵);师:同学们能在这么短的时

  --------------------------------------------------------------------------------师:大家的思维真敏捷。用景美来烘托人美,那么景到底有多美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跟着老师到月光下的梨花林中去领略一下——

  夜静极了,轻柔的月光像流水一样洒向大地。远处的树,像披上了一层轻纱。洁白的梨花绽满枝关,象月光下羞涩的少女,不时有几

  片花瓣轻轻飘落下来。微风吹来,阵阵花香扑面而来,远处传来泉水欢快的跳跃声。

  同学们,你嗅到甜美的花香了吗?你看到随山泉飘流而去的梨花瓣了吗?你听到山泉在唱歌了吗?你感受到如水的月光了吗?生:感受到了。

  师:那就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生:读。

  师:你认为他读得怎么样?生:我觉得他读得很好,能把那种如诗似画的意境读出来。

  师:这位同学读得确实不错。哪位同学能不看课本,试着背一下,说两句也行。

  (无人举手)师:那就再看一眼,只看二眼。谁来试一下

  (学生踊跃举手,试着背诵)师:同学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背下来,真不简单。下面听教师来朗诵,再来感受一下梨花林的美景。(师配乐朗诵)师:感受了梨花的美之后,谁再来说说题目的含义?先说梨花指什么?生:我认为既指自然界的梨花,又指梨花姑娘。

  生:我认为还象征着一种精神。

  师: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可“驿路”呢?联系课下注释1。

  生读注释1。

  师:在古代,没有飞机、轮船,没有火车、汽车,更没有今天的传真和因特网,那么信息靠什么传递呢?靠马。几千里的的路程,即使是最快的马,一天也到不了,驿站,设有驿站的大路就叫驿路。

  师:谁能联系文章的最后一段,再来说一下?生:我认为是雷锋精神处处开放。

  师:你理解的真深刻,还有没有其它的理解?联系一下“驿路”,再想想看?生:我认为是雷锋精神代代相传。

  师:助人为乐,与人为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不仅仅要传递好,更重要的是实实在在地去做,去关心他人。正如托尔斯泰给我们讲的《七颗钻石》的故事那样-——

  “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生病的母亲去找水,累倒在草地上。她醒来时,罐子里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喜出望外的她想喝个够,但想到生病的妈妈,她赶紧抱着水罐往回跑,匆忙中,她被脚下的一条小狗绊倒了。奇怪的是,水罐好好的,水一点也没洒,看到可怜的小狗,小姑娘把水倒在手掌里一点,让小狗舔净了。这时,水罐变成了银的。回到家,小姑娘把水罐交给母亲,母亲说:‘我反正快死了,还是你喝吧!’又把水罐递给小姑娘。瞬间,银罐变成了金罐。正当小姑娘忍不住想喝里,从门外走进一个过路人讨水喝,小姑娘想也没想,把水罐给了过路人。这时,奇迹出现了——从水罐里跳出七颗钻石越飞越高,最后飞到天上,成了现在的大熊星座。”

  同学们,当每一次爱心传递的时候,就会出现奇迹。尽管这只是一个动人的故事,但它却是人性美最朴实的体现。记住吧,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下课。同学们再见!生:老师再见!(点评)课堂教学贵在创新。本堂课前不久在山东省初中语文优质课大赛中得到了评委和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听了这堂课大家都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它的“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教学思路的设计上,别出心裁。文章的写作思路是作者构思行文的发展轨迹,“作者胸有路,遵路识斯真”。(叶圣陶)教学一篇文章,必须顺着作者的思路,领悟文章的真谛,但不一定篇篇都是从头到尾问问答答,这样不容易出新。本堂课用“一个故事、二个误会、三次悬念、四写梨花、五件好事”理顺全文,五个方面又有五个侧重点。“一个故事”让学生有两次复述课文的机会。不仅让学生整体感知了课文,而且还练习了口头表达能力。“二个误会”和“三次悬念”

  主要让学生明白写法。“四写梨花”主要是让学生诵好句子。“五件好事”让学生动动手。

  二是“三语”的设计别于生面。课堂教学结构是由各个五一节组成的,它与构思一篇幅文章一样,也有开头、中心、结尾。三语就是开头语、中心的过渡语和结尾的结束语。

  语文优秀课堂实录(2):回忆鲁迅先生

  师:这篇节选课文描写了鲁迅的几个生活片段。今天,我们一起来品读“品评衣着”部分。

  一、一个标点

  师:老师在读第四段时,发现其中有句话很奇怪。我先请一位同学读一下。(生读)鲁迅先生生病,刚好了一点,窗子开着,他坐在躺椅上,抽着烟,那天我穿着新奇的火红的上衣,很宽的袖子。

  师:大家注意到没有,整段只有一个句号,但这个句子其实包含两个句子,看看是哪两句?生:一句是“鲁迅先生生病,刚好了一点,窗子开着,他坐在躺椅上,抽着烟”,另一句是“那天我穿着新奇的火红的上衣,很宽的袖子”。

  师:好的,这里本来应该是两句话,前一句讲鲁迅先生病好一点了,后一句讲“我”穿了一件新奇的火红的上衣。按照标点运用的一般规则,在“抽着烟”后面应该是个句号,为什么萧红在这个地方用了一个逗号呢?(生思考)请注意:既然在这个地方用了一个逗号,那就说明这两件事情是紧密相关的,那么二者间有什么关联呢?生:我觉得这句话强调“鲁迅病好了一点”,这件事是值得高兴的,这种情绪同那天萧红穿了一件火红上衣就有了一种联系,即“火红的上衣”可能表示萧红希望鲁迅的病能快点好起来。

  生:作者希望鲁迅看到她这件火红的上衣之后心情会好,然后病能快点好起来。

  生:作者希望鲁迅看到她的红上衣以后能够心情愉快,能够轻松。

  生:这个逗号让我体味出萧红火红上衣的用意。因为先生病了,刚好点,萧红想穿一件红上衣给先生带来一点喜气,她希望通过穿这件红上衣来庆贺鲁迅的好转。

  师:是啊!一个小小的逗号,意味深长。所以萧红才会急着让鲁迅来看一看她今天的衣服漂亮不漂亮。

  二、一双靴子

  师:课文中鲁迅除了评价萧红的衣服之外,还评价了她的靴子。事实上,萧红穿这双鞋并不好看,但她几次进出鲁迅家,鲁迅一直都没说,他为什么一直不说呢?生:鲁迅说:“你不穿我才说的,我一说你就该不穿了。”

  生:他怕会伤到萧红的自尊心,因为萧红是个年轻人,喜欢打扮,喜欢穿靴子;如果鲁迅说不好看的话,她就不穿了。

  师:说得很好,萧红喜欢打扮,但她明明打扮得不好看,为什么鲁迅也不说,就让她这么去穿,这说明什么呀?生:他尊重小辈的穿着。

  师:哦,你读出了尊重,有体谅吗?生:有的。

  师:好的,请坐。以前对于萧红的靴子鲁迅一直不说,是不是有可能看到萧红很喜欢这双靴子,为了不扫萧红的兴,他就选择不说;而且他也觉得这么穿也无伤大雅,就让她穿去吧,直到这一次讲到穿衣服,才顺便批评一下。在这里我们看到鲁迅对萧红的关心、体谅和包容。

  三、一条绸带

  师:除了评价衣服以外,还有一件事情令萧红印象深刻,就是束头发这件事情。请一位同学把这段文字读一下。(生朗读)师:这里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咀嚼的地方。首先绸条有米色的绿色的还有桃红色的,经“我”和许先生共同选定的是米色的,为什么“我”和许先生都选定了米色呢?生:因为米色淡雅、朴素。

  生:说明“我”和许先生都觉得米色很适合“我”的气质。

  师:后来“为着取笑,把那桃红色的,许先生举起来放在我的头

  发上”,请注意“取笑”两个字,为什么许先生把那个桃红色的绸条放我头上就是“取笑”呢?生:因为桃红色有点儿妖艳。

  师:对,相对米色的朴素,桃红色过于浓艳,肯定是不适合“我”的。对此,鲁迅又是什么反应呢?生:他“眼皮往下一放,‘不要那样装她……’”。

  师:“眼皮往下一放”,表现了鲁迅——

  生:他生气了,真生气了,动大气了。

  师:有一个问题,既然是开玩笑的,为什么鲁迅要发这么大的火?生:因为这个桃红色过于艳丽和轻佻,不太适合纯真的萧红,前面也说过鲁迅先生是看重萧红的,所以他觉得纯真的萧红不太适合这么艳丽的颜色。

  生:这个颜色破坏了萧红在鲁迅心中纯真的形象,鲁迅不允许别人用这么轻佻的、妖艳的桃红色来装扮她,所以他这次真的生气了。从这,我们也看到鲁迅的原则和底线,你可以不会打扮,你可以不会穿衣,但你不能让打扮改变了你的形象气质,不允许这么打扮。

  师:读了“品评衣着”这个部分,你觉得萧红眼中的鲁迅是怎样的一个人?生:鲁迅是一个非常关注萧红,关心并体凉萧红的长者。

  师:是啊!看似非常平常的文字中原来深藏着鲁迅与萧红的感情。

篇三:优秀语文课堂实录

  

  《登高》教学实录

  执教:

  师:从古到今,有多少文人登临高处感慨万千。陈子昂登上幽州台就泪流满面地喊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而一代诗圣杜甫登临高处又有怎样的情怀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杜甫,学习他的千古绝唱《登高》。(板书课题,作者)

  本课的学习目标是:

  1、赏析情景交融的抒情方法。

  2、感受诗人深深的苦痛与忧思。

  出示幻灯片:

  明朝学者胡应麟层这样评价《登高》:“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那么这首诗歌究竟好在何处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范读初步体会一下作者的情感,并注意字音和断句。

  (师配乐朗诵)

  (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声音洪亮,也很有气势,但诗中丰富的情感还没有读出来。要想读好一首诗,理解是关键。只有理解了诗句的内容,把握了情感,才可能把这种多变的情感通过我们多变的声音传达出来。(出示幻灯片:音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重音、停顿等)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句大意,不懂的地方可以讨论交流或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生自读诗歌)

  师:这首诗歌的题目是“登高”,诗人是在什么时间登高的?

  生:重阳节登高。

  师:诗歌主要写出了登高所见和登高所感。哪些诗句是登高所见,哪些诗句是登高所感?

  生:前两联是登高所见,后两联是登高所感。

  师:诗人登高都看到了什么?

  生:风、天……

  师:在后两联中有一个字最能体现诗人的情感基调,是哪一个字呢?

  生:悲。

  师: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悲”这种情感在前两联的景物描写中是如何体现的呢?

  生:我觉得“猿啸哀”中的“哀”字最能体现全诗“悲”的基调。

  生:“猿啸”也可以,诗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中的猿就是凄凉的意象。

  生:诗人表面写猿啸,实际是诗人内心愤懑的宣泄。

  师:是啊,杜甫的诗句“殊方日落玄猿哭”更是借猿写出了诗人无限的悲伤。

  生:首联的“鸟飞回”也能体现诗人的悲伤。

  师:解释一下。

  生:“鸟飞回”就是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回”是回旋的意思。

  师:你解释得非常好。在杜甫的诗中,也常有对鸟的描写。

  出示幻灯片: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与诗中的这些鸟相比,《登高》中的鸟在形态上、生存状态上有什么不同?

  生:这些鸟给人安详、自在、轻松的感觉,而《登高》中的鸟则给人急促、急迫的感觉。

  师:你的鉴赏力非常强。这是一群在疾风中挣扎回旋的鸟儿。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把眼前的这种景象描述一下?

  生:在旷远的天空下,呼呼的秋风吹着,一群江边的鸟,在狂风中羽毛凌乱,上下翻飞,还时不时发出凄厉的鸣叫……诗人此时登高远望,他在瑟瑟的寒风中陪伴着这群鸟儿,或者是鸟儿陪伴着他。这上下翻飞、挣扎回旋的鸟儿应该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平静。

  师:同学们是不是也从其他的景物中读出了诗人的悲伤?

  生:我从“落木”中读出了一种苍凉。

  师:哦?什么是“落木”?

  生:“落木”就是落叶。

  师:哦,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生:秋天嘛,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师:对呀。

  生:古人好写悲秋,是因为“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诗人眼中景物的凄凉或许正是诗人内心凄凉的体现吧。

  生:我从“风急天高”“无边”“不尽”这些词中读出了一种开阔。(这个问题不好发现,如果学生没能提到,我想这样来引导:“风急天高”“无边”“不尽”是不是也可以传达一种悲伤?)

  师:哦?解释一下。

  生:秋风强劲,蓝天高远,无边无际的落叶,一望无垠的江水,给我们一种开阔、阔大的感觉。

  师:同学们把颔联的“无边”“不尽”去掉读一读,和原诗句比较一下,是不是也给人一种阔大的感觉?

  生:是这样。

  师:置身于这样一种阔大的境界中会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思考)

  师:类似意境的诗句杜甫还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幻灯片出示诗句)

  繁星低垂,远野开阔,大江奔涌,明月高悬,在这种阔大的境界里,诗人只感觉自己像一只飘飞的鸥鸟。这时的诗人是不是也有这种孤独、寂寞、渺小之感呢?

  生:是。

  师:所以,境界越是开阔,人就——

  生:越显得渺小。

  师:长江越是无穷,人生就——

  生:越显得短暂。

  师:所以,诗人很伤感。

  生:我从“渚清沙白”中读出了一种凄清。

  师:解释一下。

  生:冷色暗色代表凄清、荒凉、伤感,暖色亮色给人温暖、愉快、生机勃勃的感觉。一般情况下,可以由画面的色调,推及诗人的情感思想。

  师:你说得真好,诗人王维的诗中就大量运用了冷色调。

  生:所以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了冷色调同样也传达了一种悲伤。

  师:滚滚而来的长江水是不是也可以传达诗人悲伤的情感呢?

  (生思考、讨论)

  师:南唐后主李煜也有关于水的诗句“问君能有几多愁,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白则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都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生:愁。所以滚滚而来的长江水不仅写出了一种气势,更是诗人无边愁绪的体现。

  师:让我们齐读前两联,感受作者的悲凉心境吧。

  (生齐读)

  师:前两联凄清阔大的景象不正是诗人悲伤心情的体现吗?也可能诗人郁积在心中的悲愤之情太多了,以致借景不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内心的悲伤,于是他直抒胸臆,写出诗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师:宋代的罗大经指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联诗含有八层意思,你能读出几层意思来?

  (学生发言积极热烈,大都能读出其中的七层意思,为了体现诗人杜甫的悲之浓郁,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又作了如下补充)

  师:万里,地之远也。写这首诗歌的时候诗人在夔州,也就是现在的重庆奉节县。而杜甫的老家是哪里呢?河南,远吧。秋,时之凄惨也。秋这一季节本身就是萧瑟凄凉的,柳永也有诗句:“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作客,请看幻灯片:

  755年,安禄山反,杜甫自长安至奉先,丧幼子。

  756年,被叛贼囚禁。

  757年,四月,归凤祥。闰八月自鄜州至京师。

  759年,字东都归华州(陕西华县),七月到甘肃天水。

  760年,寓居成都浣花溪草堂。

  765年,五月,携家离草堂南下,至嘉州(四川乐山)。

  六月,至戎州(四川宜宾)。自戎州至渝州。入秋,至忠州(四川忠县),居龙兴寺院。

  九月,至云安县(四川白帝城)。

  766年,移居夔州。

  767年,在夔州。

  老师列举的是从安史之乱到诗人写作这首诗歌前后十几年的时间。其实诗人二十多岁就离开了家乡,开始了他的漫游生涯,只不过在他三十五岁之前,由于诗人年轻气盛,有着对于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向往,这种客居他乡的漂泊之情没有显现出来,后来是十年困守长安,再后来就是这一段时间。

  (出示罗大经的解释,重点解释“台,高迥处也”也是一层悲,悲在何处呢?我想听听大家的理解。

  生:重阳节登高,诗人应该有一种思乡的情感。

  师:很有道理,重阳节是应该在家乡度过。而诗人此时却是在远离家乡的夔州,思念家乡的情感应该是有的。谁来解释一下“台,高迥处也”的意思?

  生:“迥”是远的意思,“台”应该是一个地方。

  师:什么地方?

  生:登台应该就是登高吧。

  师:诗人为什么不写登高而写登台呢?

  生:应该是为了押韵。

  师:对呀。古人是登高必赋,登高必有感慨。

  生:刚才老师不是说陈子昂登上幽州台就发出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感慨吗?你想,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时间永恒、邈远;天地悠悠,境界开阔,一个人在这样的境况下非常的渺小,禁不住泪流满面。

  师:你解释得真好,现在再看杜甫,你觉得他的形象怎么样?

  生:那么多的悲愁集于一身,这老人怪可怜的。

  师:老师现在有一点困惑,这首诗前两联写登高望见之景,境界宏大,而颈联只感叹自己的命运,境界不像前面的诗句那样开阔,这首诗的前后诗句的境界

  并不吻合。你怎么看待这个观点?

  (生自主发言)

  师(适时引导):难道宏阔的背景只是为了抒发小我之苦痛吗?诗人只是在感叹自己的命运吗?

  生:不是。还感叹国家的命运。

  师: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艰难。艰难是指国家命运个个人命运的艰难。

  师:767年,诗人写下了这首诗歌,当时,安史之乱虽已结束,但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极其严重,而且在边疆和少数民族的战争接连不断,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杜甫也是“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师:“苦恨”是什么意思?

  生:极度遗憾。

  师:杜甫遗憾什么?

  生: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都极其艰难。

  师:解释一下这句诗。

  生:我非常遗憾自己已经两鬓斑白,不能为国家为百姓出力流汗了。

  师:同学们还觉得杜甫只是一个可怜巴巴的老人吗?

  生:不是,我看到了杜甫忧国忧民,形象非常高大。

  师: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杜甫是无论穷达,都在兼济天下。个人之愁,国家之愁,压得杜甫喘不过气来。古人有愁好喝酒,杜甫也不例外,他是喜也喝酒,忧也喝酒。可是现在杜甫老人还喝酒吗?

  生:不喝了。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潦倒新停浊酒杯。

  师:不能喝酒了,老人满心的悲愁如何消解呢?不能消解,无法消解,只能郁结在诗歌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中,郁结在我们大家的心中。(指导诵读,出示诵读知道幻灯片)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跟着老师再次走进诗歌的意境:

  1200多年前,那是一个战乱频仍的年代,在一个秋风萧瑟的日子里,在夔州,长江边,大风猎猎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

  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孤零零地站在长江之滨。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他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满身疾病、一生坎坷,他心忧天下、心怀祖国,他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篇四:优秀语文课堂实录

  

  优秀语文课堂《雨霖铃》教学实录

  优秀语文课堂《雨霖铃》教学实录

  《雨霖铃》是柳永的一首词,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怎么展开教学呢?以下是店铺精心准备的优秀语文课堂《雨霖铃》教学实录,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柳永、婉约词派的特征。

  2.初步掌握鉴赏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并背诵课文。

  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诵读、感悟诗词,结合创作背景,运用想象和讨论法,领悟其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词中的意境、离别之情,培养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及纯正的文学趣味

  教学重点

  1.体会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2.理解虚实结合的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1.名句的鉴赏方法

  2.学会运用虚实结合的艺术表现手法

  二、教学过程

  (一)

  导入:师:宋词作为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葩,在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

  位。在上一节的《望海潮》中,柳永带我们一起领略了钱江潮的壮观,西湖的美景,杭州市区的富庶繁华,那这一节,让我们继续随着柳永去感受他那凄美的离愁,请同学们翻到课本的35页,今天我们来学习柳永的《雨霖铃》。

  (二)词人、写作背景、词牌简介

  师:学习新课文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才能更好的理解作品。在上一节《望海潮》中呢我们已经了解了作者柳永,那现在就来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这首词就是描写了作者离开汴京时和他心爱的歌人离别时难舍难分的情景。

  师:柳永是婉约派的代表词人。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其长于书写羁旅行役之情。柳词在当时流传很广,叶梦得《避暑录话》说:“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师:同学们知道“雨霖铃”这一词牌的由来吗?

  生:不知道。

  师:那老师就给大家说说。也写作“雨淋铃”,词牌名。来源于唐明皇李隆基与其爱妃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唐明皇在南下逃亡的途中,迫于当时的形势,不得已在马嵬坡缢死杨贵妃。后唐玄宗入蜀,霖雨连日,耳闻铃声,勾起了往事,于是作此曲,悼念杨贵妃,寄托哀思。后来,人们使用这支曲子来表达离愁别恨,“雨霖铃”也就成了离愁别恨的象征。

  (三)整体感知全词

  师:学习诗歌,很讲究诵读。况且《雨霖铃》又是一首词作。我们知道,词是一种极具音乐性的诗体。那么,老师先给大家示范朗读,同学们认真听,感受词中的离愁别绪,同时思考一个问题,本文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教师范读)

  师:好。老师读完了。那老师想请学生回答一个问题,这首词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生:悲凉,伤感

  师:嗯,很好,确实,这首词是离别作品,基调哀婉、伤感、凄清

  师:古人曾说啊,“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得很有道理。好的诗词,要多读多背,在诵读的过程中,推敲字、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在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感情。那下面就请同学们集体朗读课文,要注意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融入自己的感情在读得过程中,把难理

  解的词语划出来,待会儿我们一起解决。

  生:学生齐读(第一次朗读,感情投入不够,学生大多读得直白,缺少感染力,这和后面学生能比较有感情的朗诵本词形成鲜明的对照)。

  师:好,读完了。对于刚才的朗读,你们觉得怎么样,谁来点评一下?

  xx同学,你来说。

  生2:……

  师:还有同学要点评吗?

  生3:……

  师:同学们感情投入不够的,原因可能是对文章的理解还不够。没关系,我相信在我们品读完这篇课文之后,同学们一定可以读得更好。读完课文后同学可以找出这首词的主旨吗?

  生:多情自古伤离别

  师:对,非常好,请坐。这首词写得就是离别。在进入品读鉴赏课文之前呢,我们先来解决难理解的词语,请同学们把不理解的词语提出来。

  生4:……

  生5:……

  凄切:凄凉悲切

  骤雨初歇:急雨刚刚停下

  烟波:烟雾弥漫、水波动荡的水面。

  凝噎: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一作“凝咽”。

  暮霭:傍晚的云气。

  沉沉:深厚的样子。

  念去去:想到将来行程遥远

  师: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同学们要记在课本上。

  (四)品读、鉴赏作品

  师:好,解决这些词语之后就更方便我们品读课文了,先品读上阕。同学一起朗读上阕,读得时候呢,要用心的想象,可以把自己想

  象成作者,在那样的环境,面对离别,会是怎样的心情。

  生:好

  师:寒蝉凄切,一二读。

  生:……

  师:这次的朗读比第一次进步很多,节奏把握比较好,也比较有感情,看来同学们学习能力挺强的。谁能告诉老师,词的上阕讲了什么内容?

  生:词人和爱人悲苦不舍得分离场面

  师:这离别场面作者用了很多意象,是那些呢?同学们找一找。好,XX同学,你来说。(寒蝉、长亭、骤雨、兰舟、烟波、暮霭、楚天)

  生6:寒蝉、长亭、骤雨、烟波、暮霭(板书)

  师:回答得很好,但还不够完整,谁来补充?XX同学。

  生7:兰舟、楚天

  师:很好,同学们都找出来,看出来,同学们都很细心。这些意象有虚有实,这些意象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实景就是真实的,看的见摸得着的。

  生:寒蝉、长亭、骤雨、兰舟是实景,烟波、暮霭、楚天是虚景。

  师:从哪看出来是虚景?

  生:一个“念”字,想到的意思。

  师:很好,同学们都很细心,意象有渲染凄清悲凉意境,烘托人物内心感情的作用。

  师:柳永的词都写得极美,这上阕就有很多很美的句子值得我们品味,下面请同学们来说说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原因。同学们可以从意象和人物刻画方面去分析。首先老师说说自己喜欢的句子。老师喜欢的是“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老师觉得“去去”二字用得极好,表达出了作者不愿离别而又不得不去的无奈和伤感。烟波和暮霭又具有迷忙飘渺的特点,和词人的忧伤完全融合在一起。这烟波和暮霭其实就是作者心中的离愁。“楚天阔”是说南方的天地之间也因烟波、暮霭而变得辽阔而无法相接仿佛天地间都充满了离愁。

  这种表现方式是景中寓情,情景交融。从词的`结构看,这两句由上阕实写转向下阕虚写,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老师说完了,下面轮到你们说了。

  生8:我喜欢课文的第一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作他写了寒蝉、长亭、还有骤雨。当时离别的时候,加上寒蝉凄凉的叫声,使离别气氛更加愁畅。长亭是人离别的地方,然后雨停了之后,天变凉了,又会使人感到凄凉。作者是通过对离别地点的环境描写以表达伤感的氛围和离情的。

  师:作者通过这些意象来表达心中的凄凉,这是什么表现手法呢?用一个成语来。

  生:借景抒情。

  师:还有哪位同学来说说自己喜欢的句子?好,XX同学。

  生9:我喜欢的是“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一句写的不忍别离又不能不别的情况。

  “无绪”是当时心绪非常不安,不知所措的表现。

  “留恋处,兰舟催发”,是说正在留恋不舍的时候,舟子已经催促他出发了。从“催发”中可以看出他们多么依依不舍。

  师:这位同学是从人物描写这一角度来分析,说得很好,同学们读到这里的时候要把这种难以割舍,不忍放手情感读出来。还有哪位同学来和我们分享?XX同学。

  生10:我喜欢的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一句则用人物的动作表情来揭示内心活动,大胆率直,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如在目前。分离在即,再回无期。此时彼此心中如浓雾愁云,满腹的哀愁却难以启齿,因为这只会给彼此徒增哀愁,只能执手相握。恨泪相对,正是“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表达效果。

  师:好,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在同学的分享中我们也将上阕品读完了,让我们用一句话来总结上阕的内容。XX同学。

  生11:上阕写了离别之景和离别之情。

  师:嗯,写的就是离别之际难分难舍的场面。这离别之景在柳永的描绘下美得如同一幅画,下面我想请一位同学来用自己话来描述这一离别之景。

  生12:……

  师:这位同学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错,那接下来我们继续品读词的下阕。词的下阕也很多句子很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请一位同学来朗读一遍下阕。XX同学,你来。

  生:朗读

  师:好,读得很好,老师也被你打动了。词的下阕,作者一开头就说“多情自古伤离别”,作者不说自己的离情,却说自古以来的离情,这“自古”有什么好处?

  生13:……

  师:其他同学还有没有不同的意见?生14:作者是想说他离愁并不是特殊的,而是和大家一样的,这样可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增添了悲伤之感。。

  师:说得太好了,“多情自古伤离别”,离愁不仅仅是作者独有的情感,自古以来谁不伤离别啊,是不是。这里,作者将一己、一时的情感化为一种普遍的永恒的离愁,从而更加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而“伤离别”点明了词的主旨

  接下来呢,作者又进一步设想,“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两句也用了许多意象,是哪些意象呢?

  生:酒、杨柳、晓岸、残月

  师:这些意象都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典型意象。这些意象传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同学们分成四个小组来讨论,每个小组分析一个意象。可以联系以前所学过的诗词来分析。

  生:讨论中

  师:好,时间,请各小组派代表来说说。

  生16:古人喝酒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开心的时候,再者就是伤心的时候。很显然,作者是属于后者。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萦绕在作者身旁。古人有借酒消愁的说法,作者也想通过喝酒把离愁忘掉。然而只是暂时的,醒来之后离愁仍在。

  师:说的很好,举杯消愁愁更愁,其实这酒象征着词人的离愁,那关于“柳”这个意象,哪个小组来说呢?好,你说。

  生17:“柳”与“留”谐音,古人用“杨柳”来作为赠别的信物,成了送别的象征。离别的人一见杨柳,就会想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心中就会涌起一缕缕离愁。

  师:古人有折柳送行的风俗。折柳赠人就是希望对方留下来。作者是借“柳”来表达那种想留下来,却留不了的哀愁。接下来是关于风的,哪个小组?

  生18:晓风,黎明时分的天气是挺凉的,而在此时离别更给人添了几分凄凉的意境。,这个时候凉的不仅是身,心更凉。像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风就是给人以凄凉的感觉。

  师:看来同学们的知识储存量挺大的,还可以举出相关的例子来证明,很好。古语有云: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是特别让人伤感的季节。晓风轻拂,带来的并不是快意,而是凉意,凄凉的感觉。最后一个意象“月”,XX小组。

  生19: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其实月就是人的离合的象征。残月,就是不完整,不完整就是离别,作者通过“月”这个意象来表达离别后的那种相见无望的愁情。

  师:分析得很到位。两句话,作者就组合了最能触动离愁的景物入词,酿造意境,增添了抒情色彩,渲染了浓烈的气氛,更能展现出微妙的心理活动,挑动读者的心弦。这两句妙就妙在用景写情,以虚写实,真正做到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柳”、“留”谐音,写难留的离情;晓风凄冷,写别后的寒心;残月破碎,写今后难圆之意。这几句景语,将离人凄楚惆怅、孤独忧伤的感情,表现得十分充分、真切,创造出一种特有的意境。难怪它被世人称位千古名句。

  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里老师有点疑惑,“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既然是良辰好景,为何是虚设的呢?谁能帮老师解除这一疑问?哎,好,你来。

  生20:一别很多年,也不知道是多少年,(如果在一起)本应是良辰美景、夜夜笙歌,可此时此刻爱人不在身旁,无人分享,内心孤

  独,再美都只是虚设。

  师:其实就是以乐景写哀情,更加深刻的表达心中无奈和伤感之情。这句“良辰好景虚设”正好对应了“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身边没有可以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的爱人,就算是良辰好景,就算心中有千种思念和情意,也无人可以倾诉啊,陪在身边的是无限的孤独与凄清。下阕也品读完了,谁来概括下阕写了什么内容?好,XX同学。

  生21:想象离别之后的孤独

  师:对,就是设想别后的孤寂凄清。整首词到这里都品读完了,这首词用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首词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生: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情景交融

  师:借景抒情和情景交融是一样的。其实还有一个就是直接抒情。看文中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大胆而直率地表达自己的感情。这首词让人回味无穷,下面请同学再次朗读课文,再次体会作者的离愁。“寒蝉凄切”一二读。

  生:……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的朗读越来越好了,希望可以继续保持。我们知道宋词分成两派,一是以柳永、秦观、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二是以苏轼和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结合以前所学过的婉约词,我们可以总结出婉约词的特点。婉约词继承南唐词的风韵,发扬词铺叙、描写的特色,内容上坚持“诗庄词媚”的主张,多以艳情为题材;形式上则严守音律,讲究含蓄,语言雅丽而清新,情思曲折而真切。《雨霖铃》就是婉约词风的经典之作。

  好这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后要完成相应的练习,并背诵课文。

篇五:优秀语文课堂实录

  

  语文课堂教学实录

  语文课堂教学的开展是怎么样的呢,教师们又应该要怎么记录相关的语文课堂教学实录呢?下面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语文课堂教学实录,欢迎大家浏览。

  【上课时间】

  (师播放歌曲)

  师:刚才,我们看到了新疆的草原。这节课,我们跟着作家老舍先生一起来到内蒙古大草原,去领略那里美丽的风光。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生:草原。

  师:再读一次。

  生:草原。

  师:你们去过草原吗?谁去过草原?

  生:去过。

  师:请问你第一次去草原感觉怎么样?

  生:感觉很高兴。

  师:那你能不能高兴地读一下这个句子。

  生: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师:还有谁去过。

  生:我去过内蒙古的草原,那里的景色非常优美。但是,我感觉还是没有我想象中那样宽广,不像民谣中的“风吹草低见牛羊”那样,只能是“浅草才能没马蹄”。

  师:你回答得太棒了,你在课后积累了很多的古诗。同学们,老舍先生第一次来到了内蒙古大草原,他感受到了草原的宽广,请同学们一起读这个句子。

  生: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师:的确,老舍先生见到的草原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美。请同学们打开课文,先自由朗读全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遇到比较难读的词语,要把它画下来,多读几遍。

  师:可以放声朗读。

  师:同学们,读完了,哪个字音比较难读,给大家纠正一下。你画出了哪个词?

  生:第二自然段的“迂回”。

  师:对,他提醒大家注意“迂回”这个词语,还有吗?

  生:渲染。

  生:第一自然段的“勾勒”。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我请几个同学来读读这些词语,其他同学子仔细听,看他读对了没有?好,你来读第一排的三个。

  生:新鲜、明朗、渲染。

  师:读的真准,第二排谁来读?

  生:勾勒、低吟、回味。

  师:不错,还有第三排,谁来读?

  生:一碧千里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请同学们再一次浏览全文,看看课文中哪句话最能表达老舍先生游览完内蒙古大草原后的感受。把它画下来。请你说。

  生:我画的是“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师:“蒙”,再读一遍。

  生:蒙。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师:是啊,“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太阳已经偏西,老舍先生还想在这里多留片刻,这是为什么呢?他怎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

  生:第一自然段写了草原的美,所以老舍先生想多留一会儿,草原上的草和景色,还有一些大牛、羊都特别美。

  师:是呀,是因为草原上的景色特别美。老舍先生才忍不住多留片刻。除此之外呢?还有什么?

  生:老舍不想离开这里,是因为这里人的热情招待让他感动。

  师:让他在这里……

  生:多留一会。

  师:草原不但景色美,而且人民也是特别的热情好客。这节课我们就先去领略草原的风景,请同学们先默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哪个句子写得最美,把它画下来,在旁边写上你的感受。

  师:谁愿意把你的感受和大家交流一下。

  生:我找的句子是“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从这句话我体会出在这境界里,既然连动物都在欣赏美景,可见草原非常美,而且动物也是自由自在的。

  师:你是在用心在体会呢!还有哪位同学愿意交流。

  生: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师:这“一碧千里”让你感受到什么?

  生:让我感受到草原的辽阔、大、还有美。

  师:一碧千里,这是多么的辽阔啊!这个“碧”是什么意思?

  生:“碧”的意思就是“绿”。

  师:是呀,大片大片的绿色让我们近处看到的是绿色,远处也还是绿色,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个句子吧!

  生: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师:这么大、这么绿的草原并不茫茫,“茫茫”是什么意思?“茫茫”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生:“茫茫”给人一种很空旷的感觉,而草原并不空旷。

  师:所以作者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是呀,有了小丘、牛羊、骏马的点缀,我们一碧千里的草原并不茫茫。直接的和大家交流。

  生:是第一自然段: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这里表现了老舍先生内心的愉快。

  师:老舍先生内心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生:愉快的师:他感受到了这样的天,清鲜的空气。同学们,作者为什么用“清鲜”而不用别的词语呢?你试着给它换个词语。可以换成什么?

  生:新鲜。

  师:空气可以用新鲜来形容,还可以呢?

  生:还可以换成“清新”。

  师:那作者为什么会用“清鲜”?

  生:“清鲜”里含有清爽和新鲜两个词语的意思,所以作者用的是“清鲜”。

  师:说对了,作者感受到了这里清鲜的空气,请同学们一起读这个句子。

  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师:这时候,如果你也在草原上,你想说点什么?

  师:老舍先生想要高歌一曲,你呢?

  生:我想要躺在草地上欣赏如诗如画的美景。

  师:你都不忍心去破坏这样的美景了,对吗?同学们,除了这句,还有哪里写得美?

  生: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使人感到十分舒服,一见便生爱慕之心。

  师:说得多好呀!一见就生爱慕之心。“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草原是一碧千里。

  师:同学们,还有哪里写得美?

  生: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我觉得这能表现老舍看见的小丘线条很优美,他在欣赏这种美。

  师:这里确实写得美,里面有一个词“渲染”,“渲染”是什么意思呢?

  生:“渲染”是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有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

  师:同学们,看这幅图,这是用渲染的手法画的一幅画,它用色彩涂抹画面,达到了非同寻常的艺术效果。如果说,中国画是渲染出非同寻常的艺术效果。那么老舍笔下就是那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孩子们,这个句子里,还有哪个词让你感受到了草原

  的美?

  生:到处轻轻流入云际。

  师:哪个词?

  生:翠色让我感觉到心旷神怡。

  师:看到这个词,你的眼前好像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生:出现了一望无际的草原。

  师:好,还有吗?

  生:这翠绿的颜色都要流入云际。

  师:是啊,翠绿的颜色都要流入云际了。近处是绿的,远处还是绿的,请同学们一起读。

  生: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

  师:用心来感受这样的句子,同学们可以闭上眼睛。如果风吹起来的时候,草原上的草地随着风轻轻地动着,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草原上的绿色流入云际,流入每个人的心里。还有哪个句子写得美?请你读一读。

  生: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让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个句子里,我想象到作者老舍在看到这一望无际、一碧千里的草原的时候,已经被陶醉了。

  师:你能想象到当时的画面,想象到了作者的心里,你是一个用心读书的孩子。还有哪个句子写得美。

  生: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是一个比喻句。

  师:作者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生:他把白羊比作了大白花。

  师:把羊群比作了白色的大花,还有呢?

  生:把草地比作了翠色的绿毯。

  师:什么样的绿毯。

  生:无边的绿毯。

  师:作者用了一个比喻句把草原比作了无边的绿毯,把羊群比作

  了白色的大花,孩子们,你们再想一想,羊群在草地上还能比作什么?请你把这个比喻句写下来。

  师:谁能来读一读你写的句子?

  生: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草地增添了几分生机。

  师:孩子,这不是比喻句,虽然你写出了自己的感受,但是比喻句要有本体和喻体,你再想一想。

  生: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翠绿的河水中混着白色的浪花。

  师:写得多好啊!想象力十分丰富。孩子们,再读读作者的这个句子,看看哪一个字用得最巧妙。

  生:文中用的最巧妙的是“绣”。

  师:她找的很准,为什么“绣”用得巧妙?

  生:因为内蒙古草原的景色就像画一样。

  师:如诗如画,羊群不仅仅是在这里吃草,而是在作者的笔下,就仿佛绣上了一朵朵白色的大花。这样的美,美得让人兴奋,美得让人陶醉,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样的景色中,连骏马和大牛都仿佛陶醉了,好像回味着——

  生:

  师:同学们,我们欣赏了美丽的文字,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草原上美丽的风光吧。

  (音乐响起)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了美丽的草原风光,让我们把这优美的文字都印在我们的脑海中吧。可以看着不同的提示背一背这段话。

  (师生共背第一自然段)

  师:这优美的文字印在我们每个人的脑海中,同学们,作者在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是从草原的天空写到了天底下的一碧千里,这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从远处的小丘写到的近处的羊群、骏马、大牛,这是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我们在写作文的顺序,我们在写作文的时

  候,也要像作者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去写,这样才能让文章更有条理。老舍先生为了表达他对草原的热爱,写下了这样的文字。同学们,你们爱你们的家乡吗?

  生:爱。

  师:那就请大家也选取家乡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处,把你对家乡的爱写下来,让老师们感受到你们爱你们的家乡。

  师:把你们写好的句子念给大家听。

  生:贺兰山非常美,有此起彼伏的山峦,有高高的山上的绿树。

  生:我的家乡是美丽的银川,白云是那么的白,是那么优美。

  师:时间来不及了,很遗憾,同学们可以在课后完成练习。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内蒙古大草原的美丽风光,而且也感受到了每位同学也很爱你们的家乡。正是因为草原上的风景美,草原上热情好客的民族还正在等着你们呢!课后,同学们可以自己读读课文的后半部分。正是因为这样,老舍才发出了由衷的赞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语文课堂教学实录]

篇六:优秀语文课堂实录

  

  中学语文优秀课堂实录

  教学是培养学生具有坚决正确的政治方向、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以下是的关于中学语文优秀课堂实录——《最后一课》,欢送阅读参考。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这篇小说叫《最后一课》,这本是一堂普普通通的课:一位普通的老师,一个群普普通通的学生。然而在不平常的时刻又却变得极不平常。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去探寻答案。(板书课题)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课件展示)

  1、略读课文,了解小说的根本内容,能够读出故事的背景。

  2、品味语言,能够体会并说出人物内心丰富的情感,从而认识人物形象。

  师:这篇文章大约有2777个字,篇幅长,信息量大,如果像平常读书那样,显然是不适宜的。我们要运用学会默读,用略读的方法去读书,进而了解故事的内容。什么是默读呢?就是不出声,眼、脑并用,每分钟至少500字。略读,就是粗略的读,根据学习要求快速的找到有用的信息。

  看我们的第一个学习活动(课件展示)

  1、小说记述了一件什么事?

  你能从那些文字中看出这是一堂不平常的课?

  学生静默看书四分钟,了解故事的根本内容。

  师:同学们看书很投入,相信你对小说内容已经有了根本了解。那位同学来谈谈,小说写了什么事?

  生1:这篇小说写到的是顽皮的小弗朗士因贪玩上学迟到了,他到教室之后发现气氛很不寻常,听韩麦尔先生讲这原来是他们最后一堂法语课,大家都很懊悔平时没有好好学习,他也很懊悔,并为喊麦尔先生的爱国精神所感动。

  师:这位同学从小弗朗士的角度来介绍小说内容,很好。谁还能从小弗朗士的角度介绍一下小说的内容,只是文字在简练些,内容在丰富些。这对同学们可是个挑战啊!

  生2:淘气的小弗朗士在这最后一法语课上,受到韩麦尔先生爱国精神的触动,他的内心世界发生了深深的变化。整堂课上笼罩了失去国土的悲伤、痛苦的气氛

  师:你概括的非常好。抓住了两个关键人物:韩麦尔先生和小弗朗士;一个关键词:爱国。同学们,在课文中有很多地方交代了了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暗示了不平常事件的发生。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到暗示背景的文字。

  学生浏览课文

  生3:我找到的有:“普鲁士兵正在操练。”以及“我走过镇公所的时候,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最近两年来,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败仗啦,征发啦,司令部的各种命令啦——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这些文字都暗示了写作背景,说明了不平常事情的发生。

  师:能能从文字中看到事情发生的背景,很不错,这是一种功夫,希望好好练习。还有吗?

  生4:我看到的是: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而且整

  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最使我吃惊的,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其中有郝叟老头儿,戴着他那顶三角帽,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还有些别的人。个个看来都很忧愁。郝叟还带着一本书边破了的初级读本,他把书翻开,摊在膝头上,书上横放着他那副大眼镜。这些文字暗示了不平常事件的发生。

  师:你从课堂的气氛和坐在教室里的人身上看到了不寻常,也很好。还有吗?

  生5:我看到的是:我看见这些情形,正在惊讶,韩麦尔先生已经坐上椅子,像刚刚对我说话那样,又柔和又严肃地对我们说:“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新老师明天就到。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我听了这几句话,心里万分难过。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

  师:刚刚,大家通过浏览课文发现这真是一堂极不平常的课,是小弗朗士们的最后一大法语课。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再也不能上法语课了呢?请看时代背景(课件展示):

  1870年—1871年,法国同普鲁士王国爆发战争,法国战败,被迫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于是老师也被赶走。这篇课文写的就是亡了国当了奴隶的小镇民众齐聚教室聆听老师最后的教导的情景。

  师:在这最后一堂法语课的的课堂上,时时处处洋溢着师生的爱国之情,尤其是文章的最后一局部“下课铃声响后的情景“写得最为传神。请同学们读一读,说说你从那些文字中读出了人物失去国土的痛苦?

  学生自由读后相互交流。

  生6:我从韩麦尔先生的表情上惨看到了他失去国土的痛苦,因为这堂课就要完毕了,再也不能在自己的国土——阿尔萨斯来教法语课了。“惨白“一词正是他痛苦内心的流露。因为这堂课就要完毕了,再也不能在自己的国土——阿尔萨斯来教法语课了。

  师:是呀,我国的大思想家孟子就曾说: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从人物的表情上我们读出了痛苦。还有吗?

  生7:我从韩麦尔的语言上听到了他的痛苦:“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使用了破折号可见他说话是断断续续,泣不成声。

  师:你说得很好,不过,老师要纠正一点,“泣不成声”是哭得噎住了,出不来声音。形容非常伤心。而课文用了一个什么词呢?“哽住”。它是什么意思呢?多指因伤心难过声音在喉咙里发不出来。所以,我们可以用“哽咽”比拟适宜。它的意思是:不能痛快地哭出声,迫使泪水从嗓子倒灌进胃里。你说呢?

  学生笑,表示赞同

  生8:我不仅从文字里看到了主人公的亡国痛苦,还看到了他对胜利的信心。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他坚信:失去的国土一定能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师:是啊,作者的情感是复杂的在这“法兰西万岁里”有对国土的爱;对敌人的恨;对祖国充满着信心,充满着希望。

  生9:我认为“突然”一词也是值得品味的。“突然”有来的迅速而又出乎意料的意思,说明这钟声是在韩麦尔先生争分夺秒地教,学生们全神贯注地汲取法语知识的情况下敲响的,是在不情愿

  的情况下强加于人的钟声,不容人选择地宣布了最后一堂法语课的完毕,增强了悲怆的气氛。

  师:同学们,对语言的品味之细腻让我敬仰!我更从同学们的言语表情中感受到了“爱国”。我国著名诗人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着土地爱得深沉。”痛苦、依恋、悔恨、自责这种种情感的背后是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等人一颗颗滚烫的爱国心。那就让我们一起把心贴近韩麦尔先生一起去感受他心跳的律动。

  师生激情朗读最后一局部。

  师总结:爱国不分国界,从小弗朗士身上让我们明白:认真学习,就是爱国。请同学们珍惜大好时光,努力学习,用我们的青春的光辉去照亮祖国繁荣富强的道路!

篇七:优秀语文课堂实录

  

  语文优质课课堂实录

  语文优质课课堂实录

  陈情表

  师:1700百年以前的魏晋时局动荡。魏灭蜀国之后,司马炎篡位,魏国灭亡。晋武帝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他大量征招汗蜀旧臣。西蜀名士李密走进了他的视野。李密有年迈的祖母,无法脱身。一面是至高无上的皇帝,一面是至亲的祖母,在这人生的关键时刻,他做出了怎样的选择呢?让我们穿越历史的风云回到晋朝,走进李密和他的《陈情表》。

  师:请大家注意注音和句读。(师伴随如泣如诉的`音乐朗诵课文)

  (此处老师声请并貌,投入朗诵,强烈的感染了在座的学生和听课老师,颇有韩军老师朗诵《大堰河》之风度)

  师:历史的风云已经消散,让我们回到今天。一起我们学过《出师表》,这里的“陈情”是什么意思?

  生:陈述自己的感情。

  生:陈述事情的理由。

  师:既然是“陈情”,应该有“陈情”的背景,有“陈情”的目的。大家看两个问题:

  1,请用文中语言回答,李密在什么样的背景下陈情?

  2,请用文中语言回答,李密所陈何情?想达到什么目的?

  (一个学生读前两段,其它学生齐读后两段。)

  师:读的时候大家有个怎样的小疏忽?

  生:四十有(u是第四声)四。

  师:臣少(四声)多疾病。伯叔(次序不可以颠倒)。矜(in)悯愚诚。感情变化的基调要注意。

  师|:在什么情况下陈情?

  生:“欲奉昭奔驰。实为狼狈。”

  师:“日”“告诉”是什么意思?

  生:

  师:陈情想达到什么目的?

  生:“听臣微志。。。保存余年”。

  师:愿乞终养/听臣微志。。。保存余年。

  师:他为什么不直接说自己的目的,而从自己的幼年写起?

  (生读__臣密言:。。。未曾废离)

  生:为了打动皇帝。

  师:幼年的我与他人有什么不同?

  生:有很大的波折。

  师:哪些波折?说出具体的语句。

  生:

  师:李密:

  六月,慈父见背

  四岁,舅夺母志

  少,多疾病

  九岁,不行

  伯叔兄弟皆无,晚有儿息

  祖母: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师:见,舅夺母志,不行,婴,这些词语都是什么意思?(讨论意思)

  师:一个九岁的残弱孩童,在年迈祖母的拉扯下一天天长大。他每次出门,祖母都要牵挂着他。她的容貌为孙儿而衰老,她的。。。在夕阳的余辉中,留下两行浅浅的脚印。这样的画面大家都能看到吗?

  生:能。

  师:那么晋武帝也能够看到。假如你是晋武帝,你会同意李密的请求吗?

  生:我不同意。

  生:我同意。因为“百善孝为先|”,如果他都不能尽孝,又怎么能够去尽忠。

  师:看来第一段就打动了这位女皇帝,后面的内容就不用看了。

  师:李密原来是蜀汉旧臣,原来在祖母有病的时候就一直做着官,而现在一归顺晋朝就不做官了,这样会招致晋武帝的怀疑的。所以,他在动之以情之后,还要晓之以理。请大家找出文中的理之所在。

  生:“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您把孝作为治理天下的根本,而我正是要尽孝。

  生: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师:人生七十古来稀。如果假定时日,忠孝之间的矛盾最终可以化解。“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这是可以都解决的。

  师:再请两个皇帝说说现在道理分析之后,你会答应他了吗?

  生:现在我同意了,因为他的话有情有理。

  生:我本来是同意的。现在我当然更加支持他了。

  师:有人说,读《出师表》不哭不忠,读《陈情表》不哭不孝。

  师:有很多词语成为今天的成语,例如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师:我们在读了之后,写一篇《我读〈陈情表〉》。

  总体评价:设计非常实在,紧扣文本;很有思路,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基本功扎实,能够进行非常有表现力的朗诵,极富感染力;善于点拨,循循善诱;课堂语言洗练。问题是课堂设计可以进行适当调整,应该把对一部分背景的介绍放在学习第一段的时候,这样更容易理解“陈情”的处境,便于理解作者的情感。另外,在课堂下课铃响过之后,应该立刻结束课堂,而没有必要把自己事先准备所有内容都讲解完。再者,老师说的还是太多了些,表演意识太强,应该纠正,应该把学生真正放在学习的主人地位上。

相关热词搜索: 优秀语文课堂实录 语文 优秀 课堂实录

版权所有:巨匠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匠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匠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20016797号